1.小學一年級數學期中試卷分析
一、考試基本情況:試卷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考核對象是一年級全年級學生,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統(tǒng)一筆試形式,我所任教的一(xx)班有53名學生參加考試,平均分是95.06.合格率為100%,優(yōu)秀率為82%。
二、試卷分析
從試卷卷面情況來看,考查的知識面較廣,類型比較多樣靈活,同時緊扣課本、貼近生活。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計算、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顧及了各個層次學生的水平,又有所側重。這份試題尤其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檢測,以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一大題(每空1分,共31分)。第1小題看圖寫數考基數。第2小題考的是數的組合,第3小題在多的后面畫對考的是比多少。第4小題考的是按順序填數考的是排序。第5、6小題涂一涂考的是基數與序數的區(qū)別,以及位置左右的認識。第7小題排一排考的是學生的比大小。第二大題數一數(每空3分,共12分)考的是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以及數數的掌握。第三大題算一算(每題1分,共15分)主要考的是學生的口算能力。第四大題(共12分)根據圖形可以列出那些算式,考的是學生的理解能及觀察能力,第五大題(每道5分,共20分)看圖列式主要考的是學生用數學的能力。
三、考試情況分析:
1、第一大題第1、2、3、4、5、6題大部分學生滿分,個別學生失分,是因為做題不認真導致失分,第7小題失分較多,有好幾個學生把>看成<排列反了,還有的學生由于平時練習這樣的類型題較少沒理解題意。
第二大題數一數在數立體幾何圖形時,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正確識別圖形,只是數的時候,由于,沒有仔細看清,或是沒有數全,導致丟分。
第三大題算一算由于部分學生考試時不認真、不細心,做題時出現漏題,計算時把加看成減的現象,有4個學生出錯。因此,要想在基礎題不失分,學生平時就要多下功夫,養(yǎng)成思維嚴謹,步驟完整的解題習慣;要形成不單求會,而且求對、求好的解題標準。
第四、五大題看圖列式題上失分?磮D列式題主要是考核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很多學生在這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說明孩子不會用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靈活解決問題。
四、存在問題
通過這次考試,我感覺孩子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書寫不規(guī)范:拿起試卷,看起來孩子寫的挺干凈,但仔細觀察,會發(fā)現很多孩子的書寫不到位,例如,數字“6”,有的孩子寫的6不象6,0不象0。還有,數字的大小書寫不一。
2、學習習慣不太好:不認真傾聽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該錯的題,因為沒認真聽老師讀題而出錯。馬虎、大意、不認真思考是孩子考試不理想的又一原因,出現錯誤多的`就是第六題。
3、做題不靈活:數學源于生活,有的孩子學數學太脫離實際生活。
2.小學一年級數學期中試卷分析
通過這半個學期以來,以及這次期中考試,我感覺有以下幾點一、考生分析
一年級有學生45人,其中有41人參評,14人沒有上編碼。本班考試人數44人,總分4120分,平均分是76。3。優(yōu)秀率是29。6℅,及格率是81。5℅。
二、試卷分析
本次考試題目難易適中。好多題是以前講過的甚至是做過的,只有一題題型沒有講過,相對做得差一點。
第一大題、:填填畫畫。有7小題,其中第3、4小題做得差點,幾乎一半同學錯了,因為我沒有給學生念題目,都是他們自己做的,所以這題是因為沒有認懂題意而出錯。照樣子畫滿10個,沒有理解到“滿”字,都畫了10個。
第二大題是:看圖寫數。這題全班全部做對了。
第三大題是:把不同類的圈出來。全班只有一位同學錯了,他圈成相同的了。
第四大題是:看圖列式。這種題型也是經常講到并做的,但是還有一些同學錯了。
第五大題是:數數填填。圖出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圓和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主要錯在有一個圖形是正方體,但是由于圖沒有畫好,看上去像長方體,所以這道題錯的相對很多,只有幾個同學對了。
第六大題是計算。有這樣的'題()+2=()+5,由于平時沒有做過這類題型的題,所以出錯率很高。其他的題大都能正確計算出。
第七大題是:看數接著畫。這道題是送分題。都能正確做出。
第八大題是:填填數數,其性質也就是看圖解決問題。和第四大題一樣,錯的同學相對較多點。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須夯實數學基礎。
扎實的數學基礎是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數學基礎訓練講究一個“嚴”字,教師及學生的態(tài)度都要嚴肅,教師的教風要嚴謹,對學生的要求要嚴格。一定要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中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當碰到基礎知識的變形題時,就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了。否則,學生只會照葫蘆畫瓢,試題如果轉彎,學生就不知道如何解決了。
2、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
教師要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fā)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審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3、數學教學重在提高能力。教師要不斷加強教學的應用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3.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共分三大題,涵蓋了一年級數學下冊各單元的內容。綜觀這次考試試題,難易適中,出題形式靈活多樣,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理念,在注重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重點考察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將本次試卷及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如下:第一題“填一填(每空1分,共48分)”涉及的范圍較廣,有時間的認識,數的組成,元角分的認識,單位換算,圖形的拼組及比較大小。形式很靈活,圖文結合,看似簡單的題目都需要動腦想一想才能做對,能達到舉一反三之功效。學生如果細心,用心,全能作對,稍微不留心就會失之交臂,錯失了得分的機會。
這道題學生失分的相對多一些,尤其是第9小題:下面是王菲同學在爸爸的幫助下,統(tǒng)計的固原市去年9月份天氣情況。根據統(tǒng)計結果繪制簡單的條形統(tǒng)計圖,并根據統(tǒng)計結果填空。可以看出,學生對數據統(tǒng)計這部分內容掌握得不是很理想,在分析數據方面,能力尚存在欠缺。
第二題“辯一辯(你認為對的在()里打對勾,錯的打錯叉,每題2分,共10分),學生回答的比較好,得分較高,但其中仍存在僥幸得分的現象。
第三題“算一算(18分)?疾閷W生的計算能力。對于只含有一個運算符號的算式學生解答得很好,但對于含有兩個運算符號的算式,學生由于計算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失分現象較為嚴重。
第四題“解決問題(24分)。
新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這是難以掌握的一部分知識。學生做題時不理解題意就去做,不看題,不讀題,非減即加。往往得不償失。尤其是遇到提問題的。時候,平時講的也不少,就是不理解,不知道怎么問。即便做對了,也常忘記寫單位,寫答。所以這道題錯的多,失分率也高。
綜合以上分析,我覺得這次考試的試卷基本上難度不大,以基礎知識為主,注重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而有些題的變化,又考察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應‘以人為本’,一切以學生為主體,不僅僅是以一個或幾個學生為主,而應該放眼在一切學生,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針對考試中存在的問題,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多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解放學生的思維;多做一些開放性的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從書本中的數學走向生活中的數學,真正做到學用結合,高分而不低能。
4.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
一、基本情況分析一年級數學期中試題較好體現了人教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如下特點: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4道大題。試題整體較好地體現了層次性。本試卷試題也有一定的難度如第四大題:多多少少多少學生還沒有專門訓練過,學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一大題的第5小題:根據小動物判斷左右,題意不明確。
二、考試中發(fā)現了一些問題:
1、聽讀不懂題意,理解題意能力方面差,這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也是失分原因多的一項的,這些現象應該提醒我們低年級的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課堂常規(guī)訓練。例如課堂上多給學生們說的機會,充分考慮每一層次的學生需求和學習能力,滲透數學語言的訓練,是我們今后的一個教學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丟分。像加看成減,丟、漏題等。本來學生會做,但由于粗心而丟分,比如今后計算題我們可以這樣要求學生:第一,抄一個數、一個符號就要養(yǎng)成回頭看一眼的習慣,這樣為后面結果的正確提供了保障,第二做完后要看一下終的結果是否寫在了符號的后面。這樣的要求在習慣形成的開始比較費時間,但學生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學習效率就會事半功倍。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過分關注對知識的掌握,忽視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2、課堂教學不夠扎實,個別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得不好,當時應對其加以輔導。
3、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舉一反三的靈活性的思維有待于提高。
4、對學的知識缺乏的廣度的關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5.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
一、考試情況概述:試卷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考核對象是一年級全年級學生,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統(tǒng)一筆試形式,我所任教一(2)共30名學生參加考試,其中合格29人,合格率為93.3%,優(yōu)分25人,優(yōu)分率為80%,全年級無一人低分。
二、考試情況分析:
1、基礎題上失分。由于一年級的孩子比較粗心,缺少考試和測驗的經驗,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不牢,由于部分學生考試時不認真、不細心,計算時容易出錯。少數學生在加減混合運算時會丟1-2分。因此,要想在基礎題不失分,學生平時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經過反復訓練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養(yǎng)成思維嚴謹,步驟完整的解題習慣;要形成不單求會,而且求對、求好的解題標準。只有全方位的“綜合治理”,才能在堅實的基礎上形成運算能力,解決計算不夠準確的弊病。
2、拔高題上失分。拔高題主要是考核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學生在這部分失分比較多,主要體現在學生對看圖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夠好。說明學生的思維不夠開闊,不會用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靈活解決問題。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須夯實數學基礎。
扎實的數學基礎是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數學基礎訓練講究一個“嚴”字,教師及學生的態(tài)度都要嚴肅,教師的教風要嚴謹,對學生的要求要嚴格。一定要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中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當碰到基礎知識的變形題時,就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了。
2、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
教師要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fā)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審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3、數學教學重在提高能力。教師要不斷加強教學的應用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4、教師教學中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讓學生適當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接觸一些開放性問題,改變數學教學過于追求“精確”、“答案”和“優(yōu)化”的狀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情感發(fā)展空間,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5、重視考后反思,師生共同分析試題。
教師和學生要通過考后的試卷分析,教師反思教學存在的問題,學生反思自己在知識、方法和發(fā)揮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提高教和學的有效性、針對性。
6、教師要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
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補差轉化工作是每位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堅持做好以下工作: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與后進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后進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后進生,從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大限度的發(fā)展。
7、作為一年級的數學任課教師,再次強調要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fā)展并重。繼續(xù)加強基礎知識夯實和基本練習到位、練習多樣的訓練。應多從答題錯誤中深層次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聯系生活、做數學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