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視,落實學校主體責任
目前,我市處于疫情后開學初期,各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嚴格履行安全防范職責,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和干預工作的通知》(教基〔2021〕330號)等文件精神,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明確工作重點,細化工作方案。
二、密切家校聯系,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各學校積極發(fā)揮班主任、家長作用,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狀況,引導教育廣大家長妥善安排學生生活起居,合理開展親子活動,適當開展室內體育鍛煉、健康娛樂等。班主任要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強化家校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生活和學習情況。對需要幫助的學生,要安排專業(yè)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幫助和輔導。
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各學校要結合開學前后的實際情況,要多關注學生,多表揚,多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接納自己。通過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課、團體輔導、心理講座、班會課、團隊活動、結合學科教學等途徑,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可能有的心理困擾和行為問題,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愛生命愛生活愛學習主題教育,幫助學生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大程度地減少疫情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四、多育并舉,寓教于樂,積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開學后,學校要按規(guī)定和要求開齊開足體育、音樂、美術、勞動等課程,加大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愛好,幫助學生更好適應校園生活。堅持勞逸結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鍛煉為主,根據學生實際合理安排運動量,增加學生體育課和活動課。組織學生按規(guī)定開展眼保健操、廣播體操、體育課和大課間等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增強學生體質和免疫力,有效疏解學生的情緒,切實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本學期,各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進一步推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識,營造人人關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進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五、全面摸清心理健康教師底數,主動擔當、主動出擊、主動介入
心理健康教育承載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要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擴大教育受惠面,“主動出擊”是一個必然選擇。選擇主動擔當、主動出擊、主動介入,要看清形勢,放下思想包袱;要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樣化,覆蓋面大化;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年度培訓計劃,做到班主任、教職工全覆蓋。
點擊查看附件點擊下載查看:關于加強開學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