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初三化學上冊期中知識點#】學習中的困難莫過于一節(jié)一節(jié)的臺階,雖然臺階很陡,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攀登一層一層的臺階,才能實現(xiàn)學習的理想。 祝你學習進步!下面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三化學上冊期中知識點》,僅供大家參考。
1.初三化學上冊期中知識點
燃燒及其利用
燃燒和滅火
一、燃燒
1、概念: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溫度達到著火點(三者缺一不可,否則不能燃燒)
如右圖所示: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了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白磷的著火點低,應貯存在裝有水的試劑瓶中。
3、燃燒與緩慢氧化的比較
相同點:都是氧化反應、都放熱;
不同點:前者發(fā)光、反應劇烈,后者不發(fā)光、反應緩慢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考點一)
1、燃燒的條件決定著滅火的原理,只要破壞燃燒的任何一個條件,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2、滅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3、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處的失火
4、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利用碳酸鈉與濃鹽酸迅速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來滅火
化學反應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三、爆炸(考點二)
、倏赡苁腔瘜W變化(火 藥爆炸)也可能是物理變化(車胎爆炸)
②化學變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間內急速燃燒,放出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
、劭扇夹詺怏w(氫氣、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塵(面粉、煤粉)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遇到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可燃性氣體在點燃或加熱前都要檢驗純度,以防止發(fā)生爆炸的危險
、苡蛶、面粉加工廠門口貼有“嚴禁煙火”的標志: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氣體或粉塵,接觸到明火,就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
⑤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常見滅火的方法(考點三)①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陔娖髦穑葢袛嚯娫
、勖簹庑孤葢P閉閥門,再輕輕打開門窗,切忌產生火花
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燒,用濕抹布撲蓋
⑤撲滅森林火災,將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其它:A、生煤爐火時,需先引燃紙和木材,因為紙和木材的著火點比煤低,容易點燃
B、室內起火,如果打開門窗,會增加空氣的流通,增加氧氣的濃度,反應劇烈,燃燒更旺
C、用扇子扇煤爐火:雖然降低了溫度,但沒有降至著火點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氣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蠟燭火焰:雖然增加了空氣的流通,但卻降低了溫度至著火點以下,所以一扇就滅。
2.初三化學上冊期中知識點
一、水的組成實驗
如右圖:兩極產生氣泡,正極產生的氣體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是氧氣;負
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是氫氣;正負兩
極氣體的體積比為1: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2H2↑O2↑.說法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二、構成物質的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1.分子、原子的性質:
、袤w積和質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之間有間隔;③分子、的子在不斷運動;④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三、凈化水的方法:
1.常見凈水的方法:靜置、吸附、過濾、蒸餾.
2.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吸附、過濾、消毒;
明礬的作用是吸附懸浮水中的細小顆粒;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顏色和氣味.凈化效果的是蒸餾。
四、硬水和軟水
1.硬水是含有較多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而軟水是不含或少含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2.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分另加入肥皂水,產生較多泡沫的是軟水,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硬水。
3.能將硬水轉化為軟水的方法有:煮沸、蒸餾。
五、愛護水資源
措施:(1)節(jié)約用水:一水多用、使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改變習慣減少用水。
(2)防治水體污染:
、偎w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yè)污染、農業(yè)污染、生活污染。
、陬A防和消除水體污染的方法:工業(yè)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jiān)測。
3.初三化學上冊期中知識點
一、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tài)
1、白色固體:MgO、P2O5、CaO、、KClO3、KCl、、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tài))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HgO、紅磷
4、硫:淡黃色
5、(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二、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6、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7、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8、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4.初三化學上冊期中知識點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資源豐富、發(fā)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6,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Fe3O4。
7、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shù)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8、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1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1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1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煤干餾(化學變化)的三種產物:焦炭、煤焦油、焦爐氣
1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1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15、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tài)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16、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
18、取用藥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藥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藥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fā)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20、質量守恒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shù)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21、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
5.初三化學上冊期中知識點
一些物質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氣體: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點燃前都要驗純,與空氣混合點燃會爆炸。
2、還原性的物質:C、H2、CO都可用來冶煉金屬,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具有氧化性的物質:O2,CO2
3、助燃性物質:O2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或使燃著木條燃燒更旺。
4、有毒的氣體:CO,能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煤氣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只有CO2
5、最輕氣體:H2也是燃燒無污染的氣體燃料
6、干冰(CO2固體):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劑;CO2氣體:用于滅火,做溫室肥料,制汽水等鹽酸(HCl):用于除鐵銹,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HCl氣體)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溫煅燒制CaO;
8、生石灰CaO:易與水反應并放熱,做食品干燥劑,可用來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與Na2CO3反應制取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