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年級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篇一
1.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
2.丘陵:
丘陵是指陸地上起伏和緩、連綿不斷的高地。海拔大約在200m~500m之間,相對高度小于100米。
3.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
海拔高度500~1000米為低山,1000~3500米為中山,3500米以上為高山。
4.高原:
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
(等高線中間稀疏,邊緣密集)
5.盆地:
海拔沒有一定標準。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shù)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shù)值小。
6.海岸線:
0米等高線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線。
2.高三年級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篇二
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俅_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shù)氐牡胤綍r是12時。
、诖_定房屋的朝向。為了獲得更充足的太陽光照,確定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guān)。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叟袛嗳沼伴L短及方向。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長,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陽。
、芨鶕(jù)正午太陽高度判斷所在的地區(qū),并進而判斷該地區(qū)的其他地理特征。
、萦嬎銟蔷。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qū)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qū)樓距較大。解題關(guān)鍵是計算當?shù)囟寥盏恼缣柛叨?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并計算影長。
、抻嬎銦崴靼惭b角度。要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資源,應該合理設(shè)計太陽能熱水器的傾斜角度,使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與太陽光線垂直,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吲袛嗌降刈匀粠г谀掀潞捅逼碌姆植几叨。一般情況下,由于向陽坡正午太陽高度大,得到的光熱多,背陽坡得到的太陽光熱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陽坡溫度較高,陰坡溫度較低,從而影響到自然帶在陽坡和陰坡的分布高度。
、嘤绊懩晏栞椛淇偭康囊蛩兀壕暥、氣候、地勢高低。
3.高三年級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篇三
風向:
(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jù)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俅_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zhuǎn)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4.高三年級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篇四
、虐茨茉撮_發(fā)利用的狀況分類:
、俪R(guī)能源:大規(guī)模廣泛應用,利用技術(shù)比較成熟的能源資源,如:礦物能
(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費構(gòu)成中占主要地位。
、谛履茉:目前技術(shù)水平所限,未被廣泛應用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來源分類:
、賮碜蕴栞椛涞哪芰浚好骸⑹、天然氣、生物能、水能、風能等。
、趤碜缘厍騼(nèi)部的能量(地球內(nèi)能):地熱能、核能。
、蹃碜蕴祗w引力的能量(日、月對地):潮汐能。
、前促Y源性質(zhì)分類:
、俜强稍偕茉矗焊鞣N礦物燃料、核燃料!鄳摴(jié)約使用、綜合利用
、诳稍偕Y源:生物能、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續(xù)利用。∴應該合理利用,保護和促進更新,最充分利用。
、饶芰渴欠褶D(zhuǎn)換分類:
、僖淮文茉矗荷鲜鏊姆N分類中除沼氣外的各種能源。從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如:電能、煤氣、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熱水、沼氣、液化石油氣、激光等。
、汕鍧嵞茉矗褐覆晃廴经h(huán)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風能、潮汐能、氫能、沼氣等。
5.高三年級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篇五
1、天體的類別: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wèi)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穩(wěn)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tài)水。
6、太陽外部結(jié)構(gòu)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
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nèi)粘K媚茉础?br>
6.高三年級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 篇六
晝夜長短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的感覺得出,而在實際的光照圖中,主要是通過晨昏線切割緯線圈的比例來判斷。
晨昏線是由太陽光線決定的,且是垂直關(guān)系。
太陽直射點移動,晨昏線發(fā)生偏轉(zhuǎn),相切在不同的緯線圈(與直射點度數(shù)互余),全球各地晝夜長短產(chǎn)生變化。自己畫二分二至日圖(三線圖)梳理。
二分日晨昏線平分所有的緯線圈(跟經(jīng)線或地軸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點在北回歸線,相切在極圈。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冬至日,直射點在南回歸線,相切在極圈。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
注意:有時候也會以晨昏線與經(jīng)線(或地軸)的夾角來體現(xiàn)直射點的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