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精選文言文加翻譯十篇

時間:2023-02-13 16:29: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練# #精選文言文加翻譯十篇#】文言文的學習好比是另一門語言的學習,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注重積累基礎知識,付出了時間,才可以學好文言文。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精選文言文加翻譯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1.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一

  鐵杵成針

  祝穆〔宋代〕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

  譯文

  磨針溪是在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崩畎妆凰木窀袆,就回去完成學業(yè)。

  注釋

  世傳:世世代代相傳。

  成:完成。

  去:離開。

  逢:碰上。

  媼:婦女的統(tǒng)稱。

  方:正在。

  鐵杵;鐵棍,鐵棒,杵,壓米或捶衣用的棒,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棒。

  欲:想要。

  感:被......感動。

  還:回去。

  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

  卒業(yè):完成學業(yè)。

2.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二

  孫權(quán)勸學

  司馬光撰〔宋代〕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quán)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quán)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jīng)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眳蚊捎谑情_始學習。

  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xiàn)在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長兄你知曉事情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jié)為好友后分別了。

3.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三

  詠雪

  劉義慶〔南北朝〕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們講解文章的義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绷硪粋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乘風飛舞!碧荡笮ζ饋怼K褪侵x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注釋

  謝太傅:即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xiàn)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后追贈為太傅。

  內(nèi)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內(nèi)。

  兒女:子侄輩們。

  講論文義:講解文章的義理。

  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驟:急,緊。

  欣然:高興的樣子。然:……的樣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趁、乘。

  即:是。

  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nèi)史等。



4.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四

  司馬光

  佚名〔宋代〕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譯文

  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釋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現(xiàn)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學家,編撰《資治通鑒》等書。

  庭:庭院。

  甕:口小腹大的一種容器。

  皆:全,都。

  棄去:逃走。

  光:指司馬光。

  破:打開,打破。

  迸:涌出。

5.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五

  陳諫議教子

  朝代:宋朝|作者:朱熹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嚙傷人多矣。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矣。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諫議遽召子,曰:“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戒仆養(yǎng)之終老。時人稱陳諫議有古仁之風。

  翻譯/譯文

  宋人陳諫議家里有一匹劣馬,性情暴躁,不能駕馭,踢傷咬傷了很多人。一天,他走進馬棚,沒看到這匹馬,于是責問仆人:“那匹馬怎么不見了?”仆人說是陳堯咨把馬賣給商人了。陳堯咨是陳諫議的兒子。陳諫議馬上召來兒子,說:“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周圍的人都不能制 服這匹馬,商人又怎么能養(yǎng)它呢?你這是把禍害轉(zhuǎn)嫁給別人!”(陳諫議)趕緊命人去追商人牽回馬,并把賣馬的錢退給商人。他告誡仆人把那匹馬養(yǎng)到老死。(因此)當時的人們稱贊陳諫議有一種古代賢仁之風。

6.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六

  學弈

  孟子〔先秦〕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為有大雁(或是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后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比別人差嗎?說:不是這樣的。

  注釋

  弈:下棋。(圍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指天鵝、大雁一類的鳥。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zhuó):弓箭。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代詞,這里指鴻鵠。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為是其智弗若與:因為他的智力比別人差嗎?

  曰:說。

  非然也:不是這樣的。

  矣:了。

  弗:不如。



7.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七

  智子疑鄰

  朝代:春秋戰(zhàn)國|作者:韓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逼溧徣酥敢嘣。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簡介

  智子疑鄰,是一個成語典故,出自《韓非子·說難》中的《顏則旭篇》。它的意思是:宋國有個富人,因下大雨,墻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去趕緊修筑它,一定有盜賊進來!彼麄冟従蛹业睦先艘踩绱苏f。這天晚上富人的家里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為自己的兒子非常機智,卻懷疑是鄰居家的老人偷的。這則故事通常拿來做交淺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訓。故事背景:春秋時代。

  翻譯/譯文

  宋國有個富人,有一天下雨那個富人家的墻被毀壞。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筑它,一定會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么說。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他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干的。

8.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八

  子魚論戰(zhàn)

  左丘明〔先秦〕

  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zhàn)。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备ヂ。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惫唬骸安豢。”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奔汝惗髶糁,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

  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弊郁~曰:“君未知戰(zhàn)。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譯文

  楚軍攻打宋國以援救鄭國。宋襄公將要迎戰(zhàn),大司馬公孫固勸阻說,“上天遺棄商朝已經(jīng)很久了,君王要振興它,不可,這樣做是得不到寬恕的。”襄公不聽。宋襄公和楚國人在泓水交戰(zhàn)。宋軍已經(jīng)排成戰(zhàn)斗的行列,楚國人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子魚說:“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彼蜗骞f:“不行!背娙慷珊樱形磁藕藐噭,(子魚)再次報告(宋襄公)。宋襄公說:“還不行!保ǔ姡⿺[好陣勢(宋軍)才攻擊楚軍。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國君的衛(wèi)士被殺絕了。

  國人都責備宋襄公。襄公說:“君子不再傷害已經(jīng)受傷的人,不俘虜頭發(fā)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憑借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我雖然是亡國者的后代,(也)不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弊郁~說:“主公不懂得作戰(zhàn)。面對強大的敵人,(敵人)因地勢險阻而未成陣勢,這是上天幫助我們;阻礙并攻擊他們,不也可以嗎?還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現(xiàn)在強大的,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年紀很大的人,能俘虜就抓回來,還管什么頭發(fā)斑白的敵人?教導士兵作戰(zhàn),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來鼓舞戰(zhàn)斗的勇氣,教戰(zhàn)士掌握戰(zhàn)斗的方法,就是為了殺死敵人。(敵人)受傷卻還沒有死,為什么不能再殺傷他們?如果憐惜(他們,不愿)再去傷害受傷的敵人,不如一開始就不傷害他們;憐惜頭發(fā)斑白的敵人,不如(對敵人)屈服。軍隊憑借有利的時機而行動,鑼鼓用來鼓舞士兵的勇氣。利用有利的時機,當(敵人)遇到險阻,(我們)可以進攻。聲氣充沛盛大,增強士兵的戰(zhàn)斗意志,攻擊未成列的敵人是可以的!

9.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九

  出師表

  諸葛亮〔兩漢〕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開創(chuàng)大業(yè)未完成一半?yún)s中途去世了,F(xiàn)在天下分為三國,我們蜀漢國力薄弱,處境艱難,這實在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啊。然而侍衛(wèi)臣僚在內(nèi)勤勞不懈,戰(zhàn)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們奮不顧身,這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實在應該廣泛的聽取別人的意見,來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志向的人的志氣,不應過分的看輕自己,援引不恰當?shù)钠┯,以堵塞忠言進諫的道路。

  皇宮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個整體,賞罰褒貶,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為非作歹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官吏評定對他們的懲獎,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nèi)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為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拿來問問他們,然后施行,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qū)櫍愿窈推沸猩屏计秸,通曉軍事,從前任用的時候,先帝稱贊說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jié)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對于桓帝、靈帝沒有一次不(發(fā)出嘆息)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朝的復興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百姓,在南陽務農(nóng)親耕,只想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揚名顯身。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由此使我感動奮發(fā),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后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jīng)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唯恐先帝托付給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lián)p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F(xiàn)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兵員裝備已經(jīng)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邪兇惡的敵人,恢復漢朝的基業(yè),回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至于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托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振興圣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征求、詢問治國的好方法,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激不盡。

  今天我將要告別陛下遠行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話。

10.精選文言文加翻譯 篇十

  洛神賦

  朝代:三國|作者: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huán)轅,經(jīng)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hénggāo),秣(mò)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yào)秋菊,華茂春松。髣髴(fǎngfú)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yáo)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qú)出淥(lù)波。秾(nóng)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yè)輔承權(quán),瓌(guī)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ěr)瑤碧之華琚(jū)。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xiāo)之輕裾(jū)。微幽蘭之芳藹(ǎi)兮,步踟(chí)躕(chú)于山隅(yú)。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tuān)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弓偒(dì)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zhí)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sǒng)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遝(tà),命儔(chóu)嘯侶;驊蚯辶,或翔神渚;虿擅髦椋蚴按溆。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páo)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guī)之猗靡(yīmí)兮,翳(yì)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zhuǎn)眄(miǎn)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ní)踴而夾轂(gǔ),水禽翔而為衛(wèi)。于是越北沚(zhǐ),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xiāng)。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dāng)。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fēi)轡(pèi)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翻譯/譯文

  黃初三年,我來到京都朝覲,歸渡洛水。古人曾說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對楚王所說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這篇賦。賦文云:

  我從京都洛陽出發(fā),向東回歸封地鄄城,背著伊闕,越過轘轅,途經(jīng)通谷,登上景山。這時日已西下,車困馬乏。于是就在長滿杜蘅草的岸邊卸了車,在生著芝草的地里喂馬。自己則漫步于陽林,縱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覺精神恍惚,思緒飄散。低頭時還沒有看見什么,一抬頭,卻發(fā)現(xiàn)了異常的景象,只見一個絕妙佳人,立于山巖之旁。我不禁拉著身邊的車夫?qū)λf:“你看見那個人了嗎?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艷麗!”車夫回答說:“臣聽說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現(xiàn)在君王所看見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狀怎樣,臣倒很想聽聽!

  我告訴他說:“她的形影,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游動的蛟龍。容光煥發(fā)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tài)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她時隱時現(xiàn)像輕云籠月,浮動飄忽似風吹落雪。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她體態(tài)適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既不施脂,也不敷粉,發(fā)髻高聳如云,長眉彎曲細長,紅唇鮮潤,牙齒潔白,一雙善于顧盼的閃亮的眼睛,兩個面顴下甜甜的酒窩。她姿態(tài)優(yōu)雅嫵媚,舉止溫文嫻靜,情態(tài)柔美和順,語辭得體可人。洛神服飾奇艷絕世,風骨體貌與圖上畫的一樣。她身披明麗的羅衣,帶著精美的佩玉。頭戴金銀翡翠首飾,綴以周身閃亮的明珠。她腳著飾有花紋的遠游鞋,拖著薄霧般的裙裾,隱隱散發(fā)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倘佯。忽然又飄然輕舉,且行且戲,左面倚著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蔭,在河灘上伸出素手,采擷水流邊的黑色芝草!

  我鐘情于她的淑美,不覺心旌搖曳而不安。因為沒有合適的媒人去說情,只能借助微波來傳遞話語。但愿自己真誠的心意能先于別人陳達,我解下玉佩向她發(fā)出邀請?蓢@佳人實在美好,既明禮義又善言辭,她舉著瓊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著深深的水流以為期待。我懷著眷眷之誠,又恐受這位神女的欺騙。因有感于鄭交甫曾遇神女背棄諾言之事,心中不覺惆悵、猶豫和遲疑,于是斂容定神,以禮義自持。

  這時洛神深受感動,低回徘徊,神光時離時合,忽明忽暗。她象鶴立般地聳起輕盈的軀體,如將飛而未翔;又踏著充滿花椒濃香的小道,走過杜蘅草叢而使芳氣流動。忽又悵然長吟以表示深沈的思慕,聲音哀惋而悠長。于是眾神紛至雜沓,呼朋引類,有的戲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飛翔于神異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鳥的羽毛。洛神身旁跟著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漢水之神,為瓠瓜星的無偶而嘆息,為牽牛星的獨處而哀詠。時而揚起隨風飄動的上衣,用長袖蔽光遠眺,久久佇立;時而又身體輕捷如飛鳧,飄忽游移無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羅襪濺起的水沫如同塵埃。她動止沒有規(guī)律,象危急又象安閑;進退難以預知,象離開又象回返。她雙目流轉(zhuǎn)光亮,容顏煥發(fā)澤潤,話未出口,卻已氣香如蘭。她的體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飯不思。

  在這時風神屏翳收斂了晚風,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濤,馮夷擊響了神鼓,女媧發(fā)出清泠的歌聲。飛騰的文魚警衛(wèi)著洛神的車乘,眾神隨著叮當作響的玉鸞一齊離去。六龍齊頭并進,駕著云車從容前行。鯨鯢騰躍在車駕兩旁,水禽繞翔護衛(wèi)。車乘走過北面的沙洲,越過南面的山岡,洛神轉(zhuǎn)動白潔的脖頸,回過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啟,緩緩地陳訴著往來交接的綱要。只怨恨人神有別,彼此雖然都處在盛年而無法如愿以償。說著不禁舉起羅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淚水漣漣沾濕了衣襟,哀念歡樂的相會就此永絕,如今一別身處兩地,不曾以細微的柔情來表達愛慕之心,只能贈以明珰作為永久的紀念。自己雖然深處太陰,卻時時懷念著君王。洛神說畢忽然不知去處,我為眾靈一時消失隱去光彩而深感惆悵。

  于是我舍低登高,腳步雖移,心神卻仍留在原地。余情綣繾,不時想象著相會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顧盼,更是愁緒縈懷。滿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現(xiàn),就不顧一切地駕著輕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長的洛水以至忘了回歸,思戀之情卻綿綿不斷,越來越強,以至整夜心緒難平無法入睡,身上沾滿了濃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備馬就車,踏上向東回返的道路,但當手執(zhí)馬韁,舉鞭欲策之時,卻又悵然若失,徘徊依戀,無法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