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節(jié)詩詞譯文及注釋 篇一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詢問當?shù)刂撕翁庂I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注釋:
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2.清明節(jié)詩詞譯文及注釋 篇二
《清明夜》
白居易〔唐代〕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譯文:
清明夜晚清風習習月色朦朧,青石的臺階,紅色的欄桿這里是刺史的府宅。
獨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聽著遠處弦管樂聲默默欣賞著院中盛開的花。
注釋:
清明夜:清明節(jié)的夜晚。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砌(qì):臺階。
獨:獨自。
回廊:回旋的走廊。
遙:遙遠,遠遠。
看花:賞花。
3.清明節(jié)詩詞譯文及注釋 篇三
《清明》
王禹偁〔宋代〕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
無花無酒的度過清明節(jié),那蕭索的興致猶如居于山野廟宇的和尚一樣。
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注釋:
興味:興趣、趣味。
蕭然:清凈冷落。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jié)再起火,稱為“新火”。
4.清明節(jié)詩詞譯文及注釋 篇四
《清明》
黃庭堅〔宋代〕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
清明時節(jié),桃紅李白,含笑盛開。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凄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春雨充沛,滋潤郊野曠原,使草木變得青綠柔美。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不管是賢者還是平庸之輩,千年之后又有誰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間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注釋:
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蟄(zhé):動物冬眠。
“人乞”句:《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說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后留下的酒飯;丶液髤s向妻妾夸耀是別人請自己吃飯。這是一個貪鄙愚蠢的形象。
“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愿被燒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āo):雜草。丘,指墳墓。
5.清明節(jié)詩詞譯文及注釋 篇五
《清明日對酒》
高翥〔宋代〕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譯文:
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時節(jié)都是忙于上墳祭掃的人群。
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相思成淚,淚滴成血,仿佛紅色的杜鵑。
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貍躺在墳上睡覺,晚上歸家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
人生本來如此,今朝有酒就應今朝醉,百年之后就連一滴也帶不到地底。
注釋:
紛然:眾多繁忙的意思。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陰間。
6.清明節(jié)詩詞譯文及注釋 篇六
《三臺·清明應制》
萬俟詠〔宋代〕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xù),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臺榭映秋千,斗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wèi)、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譯文:
梨花還染著夜月的銀霧,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宮苑關不住陽春,春光延伸到遙遠的城門。御溝里漲滿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細柳垂絲絲金縷,東風平和靜穆。望壯麗宮闊高聳入云,那并不是煙霧霏霏的仙境。清平時代,朝中和民間多么歡悅。帝城條條大路,喧響著簫聲鼓樂。
黃鶯兒歌聲斷續(xù),小燕子飛來飛去。綠水中倒映著岸邊臺榭,秋千影隨水波蕩漾不伍。一對對游女,聚集著做斗草游戲,踏青路上洋溢著賣糖的香氣,到處是攜酒野宴的人,你也許會幸運地認識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門。少年跨著雕鞍寶馬,向晚時在一起歡聚,酣醉中,衣襟上沽惹著片片落紅、點點飛絮。
正是輕寒輕暖宜人的長晝,云天半陰半晴的日暮,在這禁火時節(jié),青年們已把新妝試著。歲華恰到處,清明時看漢宮傳送蠟燭,翠煙縷縷,飛進門前種槐的貴人府。兵衛(wèi)全都撤除,皇宮敞開千門萬戶,不再聽到傳詔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務。
注釋:
三臺:唐教坊曲名。宋李濟翁《資暇錄》:“三臺,今之啐酒三十拍促曲。”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樂部中有促拍催酒,謂之三臺!眴握{二十四字,四句兩平韻或單調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韻。應制:即應詔,指奉皇帝之命寫作詩文。
內苑:皇宮花園。
青門:漢長安東南門,后泛指京城城門。
浦:水邊,這里泛指京城外面的江河。
鳳闕:漢代宮闕名。
非煙非霧:指祥瑞之氣。慶云是一種彩云,古人迷信,認為是祥瑞之氣。
九陌:漢長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來泛指都城大路。
乍:恰好,正是。囀:鳥聲宛轉。
榭:建在高臺上的寬敞屋宇。
斗草:古代的一種游戲,也叫“斗百草”。
餳(xíng):糖稀,軟糖。
踏青:指春天郊游。
夭桃:茂盛而艷麗的桃花。
漏永:夜漫長。
禁火:古俗寒食日禁火三天。
三分:很,最。
槐府:貴人宅第,門前植槐。
收斂,引申為撤離。閶闔:宮之正門。
住傳宣:停止傳旨、宣官員上殿。
休務:停止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