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一
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
譯文
不知不覺一走就離家二三里遠了,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路邊亭臺樓閣有六七座,還有八 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注釋
去:指距離。
煙村:被煙霧籠罩的村莊。
亭臺:泛指供人們游賞、休息的建筑物。
簡析
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xiàn)手法把煙村、人家、亭臺、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田園風光圖,并創(chuàng)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shù)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tài),“亭臺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shù)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 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shù)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gòu)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2.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二
畫雞
唐寅〔明代〕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譯文
它頭上的紅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來。
一生之中它從來不敢輕易鳴叫,但是它叫的時候,千家萬戶的門都打開。
注釋
裁:裁剪,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將:助詞,用在動詞和來、去等表示趨向的補語之間。
平生:平素,平常。
輕:隨便,輕易。
言語:這里指啼鳴,喻指說話,發(fā)表意見。
一:一旦。
千門萬戶:指眾多的人家。
賞析
《畫雞》是一首題畫詩。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這是寫公雞的動作、神態(tài)。頭戴無須剪裁的天然紅冠,一身雪白,興致沖沖地迎面走來。詩人運用了描寫和色彩的對比,勾畫了一只冠紅羽白、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大公雞。起句的“頭上紅冠”,從局部描寫公雞頭上的大紅冠,在這第一句里,詩人更著重的是雄雞那不用裝飾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詩人稱頌這種美為“不用裁”。
承句“滿身雪白”又從全身描寫公雞渾身的雪白羽毛。狀物明確,從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積的白色(公雞)與公雞頭上的大紅冠相比,色彩對比強烈,描繪了雄雞優(yōu)美高潔的形象。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這是寫公雞的心理和聲音。詩人擬雞為人揭開了它一生中不敢輕易說話的心理狀態(tài),它一聲嗚叫,便意味著黎明的到來。它一聲嗚叫,千家萬戶都要打開門,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捌缴桓逸p言語”,詩人的詩路急轉(zhuǎn),說公雞一生不敢隨便啼叫,此句的氣色收斂,還很低調(diào),尤其“不敢”一詞,用的很貼切,為第四句的結(jié)句做了鋪墊,并對下句有反襯效果。后兩句用擬人法寫出了雄雞在清晨報曉的情景,動靜結(jié)合,運用了詩歌的藝術(shù)手法,使兩句產(chǎn)生了強烈的對比樹立了雄雞高偉的形象,表現(xiàn)了公雞具備的美德和權(quán)威。
這首詩描繪了公雞的威武,寫出了它的高潔。把雞這種家禽的神態(tài)氣質(zhì)和報曉天性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它平時不多說話,但一說話大家都響應(yīng),由此表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抱負,從此詩還可看出詩人“不避口語”的寫詩特點,富有兒歌風味。
3.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三
小池
朝代:宋朝|作者: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古詩簡介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著 名詩篇。此詩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的描寫,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感情。
翻譯/譯文
小泉無聲像珍惜泉水淌著細流,
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經(jīng)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注釋
、偃郏喝某隹。
②惜:愛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苄『桑褐竸倓傞L出水面的嫩荷葉。
、菁饧饨牵哼沒有展開的嫩荷葉尖端。
、揞^:上方
4.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四
游園不值
朝代:宋朝|作者: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古詩簡介
《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名篇,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膾炙人口。這首小詩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因游賞受阻而掃興又得興,這應(yīng)該看作是一種精神奇遇。此詩就是記錄這種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無法成游、卻勝于成游的別具一格的記游詩。首句又作“應(yīng)嫌屐齒印蒼苔”,我卻嫌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現(xiàn)園主人閉門謝客、遠離塵囂的清高,但清高得有點做作。
翻譯/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愛惜的青苔,
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guān)不住的,
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注釋
。1)游園:出外游玩
(2)不值:沒有遇到
。3)應(yīng):應(yīng)該
。4)憐:愛惜
。5)。河∩
。6)小扣:輕輕地敲打
(7)久:很長時間
5.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五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代〕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xiàn)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注釋
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項羽:秦末時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在垓下之戰(zhàn)中,兵敗自盡。
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
6.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六
春曉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詩簡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lián)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zhuǎn)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翻譯/譯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里風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釋
⑴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坡劊郝犚。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昨夜。
、戎嗌伲翰恢卸嗌。知:不知,表示推想。
7.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七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站在高樓上,只見夕陽依傍著山巒慢慢沉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樓。
注釋
鸛(guàn)雀(què)樓:舊址在山西永濟市,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陽。
依:依傍。
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窮:盡,使達到極點。
千里目:眼界寬闊。
更:再。
8.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八
古朗月行(節(jié)選)
李白〔唐代〕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譯文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釋
呼作:稱為。
白玉盤:指晶瑩剔透的白盤子。
疑:懷疑。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處:《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fù)來!熳哟鹬唬骸铓w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fù)而野!薄段涞蹆(nèi)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9.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九
舟夜書所見
朝代:清朝|作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古詩簡介
《舟夜書所見》是一首五言絕句,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細致的觀察,運用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河上夜景,抒發(fā)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興奮之情。
翻譯/譯文
漆黑之夜不見月亮,只見那漁船上的燈光,孤獨的燈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螢火蟲一樣發(fā)出一點微亮。
微風陣陣,河水泛起層層波浪,漁燈微光在水面上散開,河面好象撤落無數(shù)的星星。
注釋
、俟鹿猓汗铝懔愕臒艄狻
、诖兀簱砥。
10.幼兒必背古詩精選 篇十
山行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古詩簡介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 圖,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準確地捕捉足以體現(xiàn)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全詩構(gòu)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翻譯/譯文
深秋時節(jié),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車靠邊,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亦可譯為直到夜幕降臨),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