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歸納#】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有時候也叫“考點”。©無憂考網(wǎng)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一
1.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zhuǎn)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jīng)80°在東經(jīng)1°的東面,在西經(jīng)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2.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二
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诒卑肭蚨肽,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
、鄞悍秩蘸颓锓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艹嗟廊陼円蛊椒。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cè)遞減。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jié)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jié)變化的規(guī)律,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季節(jié)的劃分:
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
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3.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三
判斷氣候類型
A、先以氣溫定帶(氣候帶),縮小范圍
全年平均氣溫高于20℃,最低氣溫月均溫在15℃以上,為熱帶(包括四種)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0-15℃之間,為_熱帶季風氣候或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最冷月均溫低于0℃,為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B、再以降水定型(氣候類型),鎖定目標。
夏雨型: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_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地中海氣候
全年多雨型: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均勻型: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4.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四
大氣環(huán)流與水熱輸送的關(guān)系——是對大氣環(huán)流作用的總結(jié)
(1)全球性的大氣環(huán)流:
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與水汽的交換;調(diào)整了全球的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幾類重要氣候的成因: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干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干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三種季風氣候:(見以上分析)
5.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篇五
1、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zhuǎn)。
2、地球自轉(zhuǎn)的周期:恒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3、地球自轉(zhuǎn)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4、地球公轉(zhuǎn)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5、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zhuǎn)。
6、地球公轉(zhuǎn)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7、地球公轉(zhuǎn)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zhuǎn)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
8、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9、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10、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