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小學三年級體育、美術、科學、思想品德教學設計

時間:2023-10-10 15:14: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小學三年級# #小學三年級體育、美術、科學、思想品德教學設計#】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和學習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習者要學習什么內(nèi)容,學習者將出現(xiàn)哪些學習行為,并為此確定教學目標。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整理的《小學三年級體育、美術、科學、思想品德教學設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體育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按照老師統(tǒng)一口令快速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行集體操練。

  2、培養(yǎng)正確的身體姿勢,養(yǎng)成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良好的作風。

  二、教學內(nèi)容:隊列

  練習:集隊、稍息、立正、向前、向右看齊

  三、教學重點:

  上體正直,挺胸收腹,平視前方

  四、教學難點:

  動作迅速,整齊一致

  教學過程

 。ㄒ唬┱n前準備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人數(shù),并報告教師。

  2、師生問好。

  3、教學宣布本課內(nèi)容。

  4、安排見習生。

 。ǘ嵘聿糠

  1、慢跑

  2、徒手操(頭頸、踏步運動、上肢運動、弓步壓腿、手腕踝關節(jié)繞環(huán))

  3、小游戲:巨人和矮子

  (三)基礎部分

  1、復習六列橫隊,回憶自己的位置。

 。1)調(diào)整位置。

 。2)記住新的。位置,教師講記位置的方法,XX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3)結合游戲,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2、隊列練習,教師口令,及時點評。

  3、體育委員進行口令練習,全班同學聽口令整齊快速的完成動作。教師點評。

  4、分小組進行練習,前后六人為一小組,一人喊口令,另外五人聽口令完成動作。

  5、教師巡視,指導。

  6、全班再練習。

  7、自主活動,教師巡視,進行安全教育。

 。ㄋ模┙Y束部分

  1、放松。

  2、小結本課情況。

  3、師生互道再見。

2.小學三年級體育教學設計 篇二

 。ㄒ唬⿲耄5分鐘)

  1、介紹傈粟族的文化背景。

  2、情景引入:帶領同學們走進傈粟族山寨、走進大山和小動物跳歡快的民族仿生舞蹈和傈粟族打跳。

  組織隊形:由四列橫隊→四個圓圈→兩個內(nèi)外圈

  (二)展開(28~30分鐘)

  1、通過課件讓學生了解傈粟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嘟達達。

  2、通過看課件后進行嘗試練習。

  3、個人拋接練習:

  A、運用單拋雙接的方法練習,邊練邊找動作技術要領。通過對比展示讓學生懂得技術要領。

  B、學生根據(jù)動作要領自創(chuàng)編不同的拋接方法,匯報展示。

  組織隊形:內(nèi)外兩個圈。

  4、兩人或多人練習

  兩人或多人自由組合創(chuàng)編不同的拋接方法,注意動作要領及安全,匯報展示。

  組織隊形:散點練習。

  5、集體練習

  集體聽哨音一起拋接嘟達達,看誰拋得高、接得準。

  組織隊形:內(nèi)外兩個圓練習。

  6、引入投擲內(nèi)容,集體看投擲課件。

  7、運用嘟達達進行擲準練習。(打“神奇樹上的果子”)

  在第一根線碰到得一分,在第二根線碰到得兩分。

  組織隊形:分為六組對墻進行練習

  8、進行“裝果子”游戲。(鞏固擲準練習)

  9、各小組用嘟達達創(chuàng)編游戲

  小組商量討論,可以自創(chuàng)游戲,可以運用老師準備好的器材進行創(chuàng)編游戲。(要求游戲有意義、安全。)

  組織隊形:各小組自選場地進行。

 。ㄈ┭由欤5分鐘)

  1、自評與互評

  在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學習效果。

  2、放松舞蹈

  用傈粟族獨有的音樂和慶祝豐收的舞蹈,由老師帶領學生做放松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身心得到放松,讓學生舞起來、笑起來,調(diào)節(jié)大腦中樞神經(jīng),同時滲透美育、陶冶情操。

  3、小結講評,收回器材,師生再見。

  學生談成功與收獲。讓學生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小結。在肯定學習效果的同時,將本課進行課后延伸,激發(fā)學生課后思考。

3.小學三年級體育教學設計 篇三

  學習內(nèi)容:跑走交替、游戲

  學習步驟:

  一、積極游戲,鞏固集隊

  1、組織學生集隊和隊列練習。

  2、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快快集合。

  3、組織學生復習廣播操。

  學生活動:

  1、按要求進行快速地集隊,并聽老師的口令復習看齊、報數(shù)。

  2、按要求進行自主活動和游戲快快集合的互動。

  3、認真聽口令復習廣播操,改進第四節(jié)的'動作。

  組織:自由分散、五列橫隊

  二、跑走交替,學會交往

  教師活動:

  1、帶領學生進行跑走交替、柔韌練習。

  2、和學生一起領會跑走交替的要求。

  3、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跑走替。

  學生活動:

  1、跟隨老師進行按圖形進行跑走交替,體驗自然放松的慢跑。

  2、了解分組進行跑走交替的要求,知道如何來按順序使用同一場地進行練習。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跑走交替。

  4、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柔韌放松。

  組織:集體練習、分組練習

  場地器材:操場、錄音機、短繩

4.小學三年級美術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嘗試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認識墨的焦、濃、重、淡、清。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傳統(tǒng)藝術。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筆、用墨的訓練。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毛筆、生宣紙、硯臺、畫氈、墨、裝水的瓶子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教師出示一幅中國畫,并結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2、讓學生直觀認識什么是中國畫并出示課題——“水墨游戲”。

  3、新授:

  教師邊實踐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1)毛筆:羊毫(軟)、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閣、中華;墨塊:收藏、欣賞。

 。3)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畫寫意畫用;熟宣紙:吸水性差、畫工筆畫用。

 。4)硯臺:收藏、欣賞作用更多,實用性較小,取而代之實用性更強的是用盤子。

  4、在認識工具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1、練習,探索、體驗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2、畫一幅有濃、淡變化的水墨畫。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筆。

  四、小結: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五、組織學生清理衛(wèi)生,教育學生熱愛環(huán)境衛(wèi)生。

5.小學三年級美術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設計制作封面,使學生對設計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設計的基本方法。

  2、通過欣賞不同形式的封面設計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

  3、在課堂學習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教學重難點:學習如何設計、制作一本書的封面的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學具:卡紙、彩紙、鉛筆、橡皮、彩筆、膠、收集的小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階段

  1、同學們,你們每天都在讀書,接觸過許多的書,不知你們是否注意過書的封面?

  2、教師拿出學生書包里的一本書(掩住書名),請學生認一認這是同學們哪一科的書?(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請同學們也來設計一本書,教師展示課題:我設計的一本書。

  三、講授新課:

  1、學生小組討論設計一本書要注意什么方面?

  2、教師出示自己的設計要素。

  3、設計要點:主題突出;背景畫面有趣并與主題內(nèi)容相關;圖文并茂;色彩艷麗

  4、教師提出另一個問題:如何實施設計方案?——學生討論交流,回答問題。

  5、教師總結設計步驟——構思;打稿;修改;定稿;上色裝飾(拼貼)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作業(yè)要求:以"小小科學家"為題設計一個封面。

  2、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優(yōu)秀作業(yè)點評。

  五、作業(yè)點評:

  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小結。

  六、課后拓展:

  本課如果學生感興趣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同學們一起來做一本書,書的內(nèi)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關資料在課前小組進行準備,可以拼貼圖片和文字,課前把相關的材料帶好。

6.小學三年級美術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diào)和之后產(chǎn)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diào)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能夠調(diào)出預想的色彩,并用它們涂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三原色調(diào)出三個間色

  2、能否分別說出三個間色分別是由那兩個原色調(diào)出來的。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對水彩顏色接觸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導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顏色。

  1、師:同學們。你們用過水彩嗎?誰能說說水彩顏料有什作用?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回答

  2、師:水彩不但能幫我們畫畫,還能幫我們和更多的顏色交朋友呢!

  二、發(fā)展階段

  1、認識三原色:

  a、出示定義。

  問:在這么多顏色當申,怎么樣的顏色稱為原色?哪幾種顏色是原色?請大家先記住這么一句話:不能由其他顏色調(diào)合成的顏色叫原色。(師貼出定義)。

  b、觀看電腦課件。

  師:哪幾種顏色不能由其他顏色調(diào)合成?下面大家來看一組畫面。聽聽顏色自己的聲音。(師擊鍵,播放設計制作好的電腦課件,一段擬人卡通畫面)。師:看了動畫鏡頭,知道幾種什么色在說話?

  (讓學生回答,說出紅、黃、藍。)

  師:這三種色都說了句什么?

  (不能由別的顏色調(diào)合成)

  c、得出定義:我們知道,不能由別的顏色調(diào)合成的顏色是原色,紅、黃、藍不能由別的顏色調(diào)合成,那么,紅、黃、藍就是原色。因為是三種顏色,所以我們稱它們?yōu)槿?/p>

  2、認識三間色:

  a、觀看幻燈,讓學生觀察三原色相加能否變化出別的顏色。

  b、演示色輪,出示三色輪,分析三原色相加變化哪三種顏色。

  問:色圈紅色和黃色重疊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黃色和藍色重疊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藍色和紅色重疊的部分是什么色?

 。ㄗ寣W生細致觀察后回答。)

  師小結:用色塊表示。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c、做實驗: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三個公式。

  師演示:為了證實三原色相加是否產(chǎn)生了橙、綠、紫,先從紅、黃兩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滲合,大家看看滲合后變成什么色?(師邊說邊做)。生:橙色。

  讓學生上臺繼續(xù)進行黃、藍相加,藍、紅相加,分別變?yōu)榫G和紫的色水實驗。

  師小結:通過色水實驗,我們進一步證實了這三個公式是正確的。說明了三原色相加會產(chǎn)生新的顏色橙、綠、紫。

  d、得出定義。

  師:通過剛才的講解、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三種色里面,不管哪」種色,都是由兩種原色相加產(chǎn)生的。根據(jù)這點,我們也給間色下定義。

  生:(答)

  師貼出間色定義(用兩種原色調(diào)合成的顏色叫間色)。

  3、做游戲: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這個游戲是這樣:黑板上三個公式,每個公式都少了一、兩種顏色。

  師把這三個公式上少了的顏色,以"擊鼓傳色"的'形式在同學間傳開,鼓聲停止時色塊穩(wěn)誰芋另、";那位同學就把手中的色塊放在黑板上三個公式申適當位置。

  老師擊鼓,為了公平可讓同學用紅領巾蒙住眼晴。

  同學傳色,師生共同做這補色游戲。在玩申學,把課堂氣氛推向*。

  4、師示范三原色調(diào)配三間色。

  師在預先繪制好的一色環(huán)圖上演示三間色的調(diào)配過程,邊調(diào)邊填。在色環(huán)上先填上三原色,在兩原色之間再依次填上三間色。

  三、課堂練習

  1、用圓、方、三角形等幾何圖形,自·己·譯計排列組合,形成新圖形,分別用三原色和三間色進行填色練習。

  2、作業(yè)要求:

  可自己設計圖形填色。

  調(diào)色時注意水份的掌握。

  平涂著色。

  3、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4、講評作業(yè)。

  四、看錄像結束教學

  1、看課本第P11。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原色、間色的定義,也知道了哪幾種色是三原色,哪幾種色是主間色,我們還應該懂得三原色、三間色在日常生活申處處可見。如課本中: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藍色的有海永、天空,綠色的荷葉、小草、樹葉等。

  2、看錄像。

  師:大家一起來觀看一組錄像,注意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見到原色、間色,師播放,生看。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看了剛才的錄像。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用自己的畫筆描繪美麗的人生。

  五、收拾與整理

  六、課后拓展

  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繪出七色彩虹,繪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味道?

7.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知道蝸牛和蝗蟲的區(qū)別。

  2、經(jīng)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能根據(jù)動物特點,描述動物的大小。

  教學準備:

  1、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蝗蟲、蝸牛殼、放大鏡、尺、三角尺、記錄用紙和筆。

  2、蝗蟲、蝸牛、長得跟蝸牛相近的動物、長得跟蝗蟲相近的動物、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大象、長頸鹿、蜂鳥等動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蝗蟲。

  1、觀察蝗蟲;认x的頭、胸、腹;蝗蟲的頭部:眼睛(單眼與復眼)、觸角、嘴(口器);蝗蟲的腳;蝗蟲的翅;

  2、描述蝗蟲的身體的特點。

  二、比較蝸牛和蝗蟲的身體。

  1、比較蝸牛與蝗蟲的相同點。都有頭部,頭部有觸角、眼睛、嘴;都有運動器官——足……

  2、比較蝸牛與蝗蟲的不同點。身體形狀、構造不同;眼睛、觸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較周圍環(huán)境中的小動物。

  1、周圍環(huán)境中,跟蝸牛長得相近的動物:田螺、蛞蝓、蚌、蜆……

  2、周圍環(huán)境中,跟蝗蟲長得相近的動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螞蟻……

  3、周圍環(huán)境中,長得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貓、青蛙、魚、鳥、烏龜……

  四、觀察蝗蟲的大小。

  1、比較兩只蝗蟲的大小。

  2、觀察描述一只較大的蝗蟲和一只較小的蝗蟲。

  3、測量蝗蟲的身體長度。

  4、測量蝗蟲的展翅長度。

  五、觀察蝸牛的大小。

  1、測量蝸牛的身體長度。蝸牛的身體沒有固定的長度,測量存在難度,即使測出了數(shù)據(jù)也沒有多大用處。

  2、尋找比較蝸牛大小的`方法。

  3、比較測量蝸牛殼的大小。用三角尺測量蝸牛殼口朝向桌面時的高度。

  六、動物大小的觀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張蜂鳥的圖片,問:這是什么鳥?這只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有?知道這鳥有多大嗎?老師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時告訴大家,這只蜂鳥跟蜜蜂差不多大小。學生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了。瞧,大小的觀察和描述,有時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討論:大象、長頸鹿、魚、蚯蚓、蝴蝶、烏龜、瓢蟲,我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觀察描述這些動物身體的大小。

  3、說說自己在尋訪小動物的調(diào)查活動中,是用什么方法觀察描述動物身體的大小的。

  七、小結。

  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觀察方法。

8.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整體形態(tài)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環(huán)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不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現(xiàn)象,能繼續(xù)關注樹木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方法

  1、總?cè)蝿眨悍中〗M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樹木;小組內(nèi)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樹長在校園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觀察方法來觀察新內(nèi)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發(fā)現(xiàn)?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樹葉和果實。這是樹果實。這是我樹皮拓片。

 。ㄍ赜淦D案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內(nèi)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順序來記錄。好能貼上收集到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jù)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生長需要什么樣條件?

  不同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大樹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大樹,在課外繼續(xù)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意外發(fā)現(xiàn)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發(fā)現(xiàn)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nèi)。(對總結內(nèi)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內(nèi)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樹不同之處:樹冠有大小樹干有粗細有樹皮光滑,有粗糙結果實不一樣葉片不一樣……

9.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設計 篇九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父母辛勞,懂得做子女的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在家做個好孩子。

  2、行為目標:做到自己會做的事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并能幫父母干家務活,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實際行動給父母帶來快樂。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多角度理解體諒父母對自己的嚴厲

  教學難點:用自己的行動為父母分憂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進行討論

  1、介紹問題背景: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探討一件事,這件事想必曾經(jīng)遇見過,這件事是這樣的:一個四年級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飯后,爸爸媽媽因為還要到店里去干活,讓他洗一下碗,他說:“沒空,我還要做家庭作業(yè)。要么給二元錢!

  2、討論:

  3、你覺得這位大哥哥該不該討這兩元錢?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師小結:

  (1)家里的事,僅僅是爸爸媽媽的嗎?

 。2)確實,爸爸媽媽賺錢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勞

 。ㄒ唬└改纲嶅X不容易

  1、為了家庭,為了我們有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媽媽是干什么的嗎?他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回家?回家后還要干什么嗎?

  (1)指名回答,同桌互說。

  (2)他們這樣辛勞又為的誰?

  2、小結: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呀,一元一角都來得不容易呀。

 。ㄕn件出示圖片:錢是這樣賺來得)

 。ǘ└改葛B(yǎng)育我們不容易

  父母親為了我們,他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對我們的成長無時不刻傾注著他們的愛。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她媽媽對自己的愛。

  1、(課件出示)配樂詩朗誦:媽媽的愛

  2、爸爸媽媽的點點滴滴都傾注著對兒女的愛。你能說說爸爸媽媽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

  3、同桌互說,指名說。(生病時,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從身邊小事引導父母親對孩子的愛。)

  4、教師隨機評價

  5、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三、分擔父母辛勞,關心父母

 。ㄒ唬┪覀兛梢栽鯓幼

  1、爸爸媽媽為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F(xiàn)在我們長大了,成為了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了,那么我們該怎樣報答爸爸媽媽呢?

  2、關心父母,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們高興?小組討論。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歸納并板書:

 。1)不讓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讓父母勞累,主動做父母的小幫手

  (3)不讓父母生氣,聽從父母的教導

  這就是我們送給爸爸媽媽的愛心,畫愛心(半個,會說并不表示會做)。

  (二)我們是怎樣做的

  1、母親節(jié),你為媽媽做了什么事

  2、學生回答,隨機補畫愛心。

  3、節(jié)假日我們應該想到爸爸媽媽,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時你又曾經(jīng)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媽媽很開心;卮鹨粋補畫一段,直到愛心畫完。

  4、因為我們的年幼無知,因為我們的淘氣不懂事,我們曾經(jīng)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媽媽很傷心呢?你曾經(jīng)做了什么?

  四、總結談話,課后延伸

  同學們,關心父母,就要時時處處體諒,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氣,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盡量分擔父母的辛勞,給父母帶來快樂。老師愿每一個同學都能為父母獻上一份真摯的愛。

10.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1、了解城市型社區(qū)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區(qū)里的設施和機構。知道城市社區(qū)的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體驗社區(qū)里的功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懂得要愛護社區(qū)的公共設施。

  3、初步了解社區(qū)的一些機構,以及村鎮(zhèn),街道干部為搞好社區(qū)建設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們。

  4、了解社區(qū)的發(fā)展,感受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

  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大家都有一個可親可愛的家,今天我們來說我們的家住在哪里?

  2、讓學生說說我們身邊都有寫什么?

  二、社區(qū)里有什么

  1、說說字家附近除了商店,郵局,派出所還有些什么?

  2、談談你喜歡的是哪個地方?為什么?引導學生尊敬,感謝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人。

  3、學生說說社區(qū)有哪些設施?感受這些設施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4、小小聰明泉:我們應該這樣保護使用這些設施呢?

  三、社區(qū)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比一比:社區(qū)里多了什么變化?

  2、你喜歡這些變化嗎?為什么?讓學生感受生活的變化

  四、社區(qū)的日常生活

  1、說一說:自己平時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鄰居們有干寫什么?

  2、你覺得生活得開心嗎?為什么?感受社區(qū)帶來給我們的快樂。

  五、歸納總結

  1、說說自己的家是在哪種社區(qū)?

  2、你眼中的城市社區(qū)是怎樣的?農(nóng)村社區(qū)呢?

  3、比一比:城市社區(qū)和農(nóng)村的不同之處。

  4、城市社區(qū)和農(nóng)村的相同之處。

  小結:社區(qū)雖然不同,但生活環(huán)境都不斷改善,這里共同的我們的生活必定會更加幸福電腦播放輕松的背景音樂再展開談話,引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