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一
時光速流,又是一年被記載進歷史的長河中。那甜甜的臘八粥,總能經(jīng)得起無數(shù)回味。
那時,生活在老街。對于老街來說,臘八,是春節(jié)的號角,全街的老老少少都為它忙碌。奶奶也是。這天,她早早就起來了,為臘八粥購買食材。
紅豆,薏米,綠豆,蓮子,紅棗,蕓豆,花生……各種食材應(yīng)有盡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天朗,燦陽,覓一份醇香。
奶奶不嫌費功夫,一種種食材精心洗好,碼好,緊接著,便準備砂鍋,開火,煮粥了。小時候的我總是喜歡蹲在灶爐前,看那鍋底下跳動著的藍色火焰,感受那撲面而來的暖烘烘的熱浪,火焰在跳舞,好像在慶祝新年的到來。
我可是坐不住的,每逢這時,我都會跑下樓去,整條老街都彌漫著粥的醇香,讓人覺得,新年是這么美好!
天暮,夕陽,嗅一縷芳香。
瘋玩后跑回家,奶奶此時已經(jīng)準備起了晚飯,看著雜亂的廚房里面擺著的各種涼熱菜,我無暇顧及,徑直走到煮粥的鍋旁,深深地吸一口氣,甜甜的,滿是奶奶對我們的愛,不沉溺,不張揚。
天沉,月明,嘗一口粥香。
晚飯前,我總是第一個坐到椅子上,老街此時也是燈光闌珊,催促著奶奶趕快端上我盼了一天的粥。白色瓷碗里是煮得稠軟的粥,一顆一顆的豆也在點綴著夜色,奶奶看著我的目光總是那么慈愛。
歲月悠然,老街依存,可我早已不是那個惦記著喝粥的小女孩了。我學(xué)會了品味這世間百態(tài),回想起那時,奶奶在夕陽下的背影總是格外好看。又是一年臘八臨,而我,只想再沐浴在奶奶溫暖的眼神里,再品一品奶奶做的臘八粥。
2.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二
臘八節(jié)(陰歷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老百姓有吃臘八粥的傳統(tǒng)習(xí)俗。
“臘八粥”又叫佛粥、福壽粥、五味粥和七寶粥。據(jù)《辭!贰芭D八粥”條中云:“十二月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間亦相沿成俗!
相傳中國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的習(xí)俗,是傳自印度。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見到眾生受盡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復(fù)不滿神權(quán)(婆羅門)的統(tǒng)治,因而出家修道,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這一天,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釋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和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難,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當日吃粥作為紀念,故“臘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后來,佛教傳入中國,各地佛寺的浴佛會、誦經(jīng)等儀式,也都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稱“臘八粥”。
并將臘八粥贈送門徒及善信分享,此后,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據(jù)載,中國有的寺院在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金本盂,到處沿街(途)化緣,將收集的米、粟、棗、麻、果仁等材料造成臘八粥,分發(fā)給民眾,吃了據(jù)說會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們叫它做“佛粥”。南宋陸游有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
而杭州名剎天寧寺,內(nèi)有一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寺僧每日把化緣得來的剩飯曝干,積一年到臘月初八煮粥,供信眾享用,稱為“福壽粥”。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中記載:“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粟等做粥,謂之‘臘八粥’!睆拇,民間也稱它為“五味粥”。
古時有些地方,偏僻窮困,民間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加,才加入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或百合等,故又稱為“七寶粥”。
至今,中國東北、西北、江南等地區(qū),人們?nèi)员3种D八節(jié)吃臘八粥的習(xí)俗。
3.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三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nóng)歷節(jié)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xí)俗。在我國,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和中秋節(jié)吃月餅、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fēng)俗習(xí)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xí)俗,代表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jié)日一樣,漸漸淡出現(xiàn)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后后,都應(yīng)該是雪花的節(jié)日。它們像少女一樣干凈質(zhì)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里: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志,裊裊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里,延續(xù)著幾千年的鄉(xiāng)俗。在醇香的氣息里,游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溫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拉扯著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xiāng)親們四季辛勞的酸痛,化作母親們臉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氳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fā)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里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著嗎?大黑還在翹著尾巴繞著石甕打轉(zhuǎn)嗎?甕里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閑地漂著嗎?那只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里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濃的甜香,吸引著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著鄉(xiāng)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4.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四
笑聲是生命的點綴,而美食是點綴的色彩。豐衣足食的人一般都是身心健康的,因為廚房里鍋碗盆吹成了一首洗滌心靈的交響曲。我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令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一絕——臘八粥。
許多的食品做法都很令人惱火,因為太煩了。奇異的美味臘八粥卻是個例外,它的味道香甜可口,令人陶醉。做法卻極為簡單,只要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杏仁、桂圓合并在一起,煮成一鍋,讓它們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股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勺大勺朝口里灌呢!
所謂的人靠衣裝,樹靠皮,現(xiàn)在應(yīng)該添上一句“食靠相”了。臘八粥的樣子就好似一個粗魯?shù)拇鬂h,臉上長滿了大豆子,這有白色的斑點,那有黑色的大豆,這樣子的確使人不堪入目啊!
雖然做法簡單,一看就會?沙云饋頃r,還是有點講究。我的吃法主要是先吃棗。那大的棗的樣子可不怎么樣,想想都知道,在鍋里泡了那么久,又嘆息了那么久,能不大嗎?但吃法講究的就是棗越大越好。因為這樣一來,棗子里面的甜水也越多,輕輕咬上一口,香甜的口感快速充滿你的味蕾,濃郁的氣味在口中久久不舍散去。再狠狠地吸一口,溫暖的汁水緩緩從咽喉里劃過,靈動得像朵花兒,優(yōu)雅得像只蝴蝶......
關(guān)于臘八粥還有一個遙遠的傳說。在安徽鳳陽,小時候的朱元璋家境非常貧窮,為了維持生計,到富裕人家放牛,卻因犯了錯,被關(guān)到了一間小破屋里,還被打了一頓。當被關(guān)了兩天兩夜時,朱元璋非常絕望。忽然,有一只老鼠跑了出來,鉆進了一個洞里。朱元璋心想:抓只鮮?充饑。他找來一個破鏟子,順著老鼠洞往里掏,卻發(fā)現(xiàn)老鼠沒了,卻又大米、豆子、栗米、紅棗、芋艿,這應(yīng)該是老鼠的糧食包。朱元璋喜出望外,連忙捧起來,裝在破鍋里,又想法子弄了些水放進去一鍋煮。結(jié)果煮成了一鍋亂七八雜的粥。朱元璋一口吃下一碗,味道香極了!覺得從來沒有吃過這么有味道的東西,并呼呼大睡了起來,并在心里將粥取名為“臘八粥”。
我愛你,甜美的臘八粥!你是我國從古至今的“活化石”。我愛你,簡易的臘八粥!你的身體已融入我的心扉。我愛你,臘八粥!
5.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五
你們誰知道臘八粥是用什么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guān)于臘八節(jié)的傳說: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后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饑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后,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個澡,然后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nóng)歷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jié)”。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jīng)活動,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xí)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jié),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guān)于臘八節(jié)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xí)慣。后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勞動,勤儉度日?墒撬麄儧]聽父母的話,還是不喂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
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里沒米,灶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后悔沒聽父母的話。為了記取臘八的教訓(xùn),以后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自己勤勞簡樸過日子,F(xiàn)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jié)日風(fēng)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jié)日風(fēng)俗。
6.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六
人間煙火氣,撫人心。
臘月即農(nóng)歷的十二月,也就是歲末,接近新年的味道了。沈從文筆下的臘八是一幅氣韻流動的風(fēng)俗畫;冰心筆下的臘八粥蘊含著對母親深的懷念;而老舍筆下的臘八則是北平的時代記憶。對我來說,臘八又是那不盡的相思味。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志。臨近飯點,裊裊的炊煙蜿蜒于房頂上的天空里,延續(xù)著千年來的鄉(xiāng)俗。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制作時也有精粗之別。先取豆湯和棗湯,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加入杏仁、核桃、桂圓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來回攪動。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在舞蹈,鍋中的紅棗、薏米和蓮子翻騰著,顏色紅潤,充滿棗、豆的甜香。窗外的冬陽,透過窗棱照進來,陽光的味道像是暖暖地融入了粥里,臘月里第一絲清香混著水汽氤氳開來。
我捧著熱騰騰的臘八粥,小心翼翼地將嘴巴貼在碗邊,吹開浮于粥上的氣泡,輕輕地抿一小口,一股淡淡的清香便從舌尖一直流淌進胃里,有流進了我的心田。我心生一股溫暖,這溫暖,不只是手中的一碗臘八粥,更是我愛的人和我所愛的人帶來的。此后的每年臘八,成了全家人心中溫暖的節(jié)日。一碗濃郁的臘八粥,總是別有一番味道,無論是苦還是甜。"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平生。"這個普通的畫面,在臘八這天又顯得彌足珍貴。
今年的臘八,我走上街去,去很久很久沒去過的小巷子。熙攘的人群來回穿梭著,苔痕斑駁的老墻無聲地詮釋著往事,小飯鋪的門口正熬著一大鍋臘八粥,那熱騰騰的水汽和鍋中翻騰的豆子,卻給予人一種"暖老溫貧"的感覺,一種溫暖和親情直達心扉。
我們都一樣,都是大時代里的小人物,過著自己的日子,在我看來,有一種暖,掛滿回憶的老墻。臘八,早已不單單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溫暖。是人們代代相傳的人間清歡,有多少的牽掛和不舍,回憶和感動在這時光中地久天長。
7.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七
落日的余暉,褪盡了晚霞的后一朵嫣紅,六年前和奶奶一起做臘八粥的場景,又再一次地浮現(xiàn)在了眼前……
臘八,臘八,顧名思義,臘月初八,在這一天,按照古時候的習(xí)俗,會把家中所剩的各式各樣的豆子,干貨,混著米煮成一鍋粥。
那年臘八適逢周末,我們一家便回到了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過臘八。
經(jīng)過一路奔波,終于到了家門口,此時已是傍晚,也是該做晚飯的時候。我便進了廚房,與奶奶一起制作具有節(jié)日特色的臘八粥。
取一杯米,把綠豆,紅豆,小野豆,黃豆一股腦兒地通通倒在一起反復(fù)淘洗,再往鍋中加入適當?shù)那逅,這第一步,算是做好了。那時家中還是老式的灶頭,上面架著兩口大鍋,下面燒的是麥稈、木柴。奶奶負責(zé)燒火,據(jù)說極為講究,但我觀望了三四年,仍然不知道要再怎么燒。
米下鍋后,要用大火燒上一個小時,再此期間,我時不時地打開鍋蓋攪和攪和,防止溢鍋。除了這個動作之外,我也在食柜中翻翻這個,翻翻那個,看看有沒有能用到的食材。不負眾望,我找到了一大袋紅棗。打開水龍頭將大棗身上的淤泥清洗干凈,這時,他們已從破破爛爛的乞丐變成了皺皺巴巴的小老頭,放入熬了近半個小時的粥里,加點水,繼續(xù)攪和。
等半小時后,再掀開鍋蓋,棗已經(jīng)一個個浮上水面,被漲得滾圓滾圓的,猶如初生的嬰兒般光滑,細膩。我舀起一個,塞入口中,輕輕一咬,汁水迸發(fā)而出,一股濃濃的棗香溢滿鼻間,一股濃濃的甘甜彌漫舌尖。然后,才后知后覺地燙得直吐舌頭。
等自己平靜下來,再來看,粥已經(jīng)開始冒泡,奶奶將火勢減小些,粥仍在冒泡,冒出來的泡會膨脹,膨脹,到不能承受它的張力后,“噗”的一聲,沉入鍋底,煞是可愛。
粥出鍋了,奶奶,盛起兩大碗,往鄰居家走去,還沒走到,門開了。鄰居王奶奶走了出來,手里端的,也是兩大碗臘八粥。兩位老人先愣了一下,然后對視一笑,那是相處多年的默契……
8.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八
中國有句話叫做“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就是說明臘八節(jié)是過年前的最后一個節(jié)日了。臘八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要吃臘八粥的,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喜歡的節(jié)日。
每年的臘八節(jié)媽媽都會給我煮一鍋臘八粥,在平時我就是喜歡喝粥,對于臘八粥更是喜愛。因為臘八粥里面有很多種類的豆子和米,混合在一起煮出來的粥又香又甜。今天又是一年的臘八節(jié)了,早上我就和媽媽來到超市買煮臘八粥的米,超市里面也是人很多。因為臘八節(jié)的關(guān)系,超市也在搞促銷,各種各樣的產(chǎn)品優(yōu)惠減價。我和媽媽來到買米的地方,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裝了,而且各種價位的都有。媽媽說我們買好的吧,這里面的米也好,種類也比較多。我當然是愿意的,因為這樣的會更好吃啊。回到家麻麻就給我煮臘八粥了,我在一邊看著,我們買的米里面有麥片,黑芝麻,紅豆等等好多。媽媽燒上上一鍋水就把米放進去了。慢慢的鍋里的水就變了顏色。由原來的白色變成了黑色,我還奇怪怎么變黑了,這不像是臘八粥的顏色啊。媽媽卻說別著急,我就耐心等待者,時間慢慢過去了,鍋里的粥漸漸的變得有點紅色了,看起來就像外面買回來的臘八粥一樣。媽媽又在鍋里面加入了冰糖,這樣吃起來就會更甜一些。粥越來越粘稠了,看起來真的很美味啊。媽媽關(guān)上火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想先嘗一嘗。媽媽一邊說我饞貓,一邊給我成了一小碗。告訴我很燙,小心一點。我自己吹吹熱氣,聞起來就是香的味道。慢慢的喝起來。真是好美味啊,一點不比外面的遜色。
這個臘八節(jié)我遲到了最美味的臘八粥,明天我也要自己住一次臘八粥試試。
9.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九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睂τ诙於裕罾涞谋闶谴蠛@個氣節(jié)。吃臘八粥便是這個節(jié)氣特有的習(xí)俗。古時每逢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為了歡慶豐收,祭祀祖先和神靈,民間流傳吃“臘八粥”或“臘八飯”的風(fēng)俗,一直流傳至今。
臘八粥是一種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堆嗑q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diào)和千靈之意。
冬天,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吃臘八粥。每次到了這個節(jié)氣,媽媽都會和外婆一起去超市里買各種米、各色的豆子和佐料。把采購的各類食物倒進紫砂煲里,再倒入一大瓶的水,用筷子攪勻,將紫砂煲調(diào)至自動煮粥的模式,一夜煮到天明。隔天起床,便能聞到撲鼻的香氣,那是一種攝人心魂的谷米香。盛在碗里,紅的、紫的、黑的、白的……可謂是五顏六色。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可謂是各型各態(tài),看著就非常有食欲。一口下去,紅豆沙軟、蓮子清香、小米飽滿、黃米軟糯……各種食物的美好都被收入口中。當然,如果能吃到桂圓的話,就可謂是一級棒了。每次,外婆和媽媽就只放三只桂圓,家里總共有六個人,所以能吃到一只桂圓就是福中增福了。
這就是我們家大寒節(jié)氣的習(xí)俗——吃臘八粥。想到那迷人的味道,我就忍不住口水真冒!俺耘D八粥啦!”“來嘞!”屋里回蕩著我和外婆的聲音……
10.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 篇十
記憶是一朵花,每年都會開得不同。臘八時節(jié),家家都該吃上一碗粥吧。雖然,在我對粥的回憶里,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墒,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的盛開了。
確實,濕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臘八粥是再好不過了,那溫暖,是會從心底篤篤實實的漾出來。
可,最初知道臘八粥,是從冰心的一篇懷人文章中。她說:臘八粥中須有十八種干果,代表十八羅漢,是紀念先人的一種祥和食品。她的母親是1930年臘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臘八粥以示緬懷。從老人那冰清溫婉的筆調(diào)敘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與回憶之美。
其實,即使不用十八種干果,臘八粥的主料和輔料也甚為復(fù)雜,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黃米,赤豆,粟子,紅棗,粥成后還需有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這樣豐富的搭配,在小時的家里,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尋覓得到的。即使現(xiàn)在,做這樣一碗粥也常需費一番心力。
當我提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致的角度,置身于一個完全篤實的環(huán)境之中。于是,一時間,我的記憶里彌漫著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實,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過過臘八節(jié)的。所謂的粥,就是最簡單的白米粥,而那米,過來人都知道,得經(jīng)過好一陣挑揀,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凈,才會上鍋。所就菜,不過是一些咸菜、醬菜之類的。再好一些,不過是粥里加些紅豆、赤豆之類的輔料,調(diào)節(jié)一下。但是這種簡單,卻是能見出寒苦度日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