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一
臘八來到永泉風(fēng)景度假區(qū),我就被香甜的臘八粥所吸引。粥很濃,上面漂浮著兩顆紅棗,通體是紅色的。打粥的阿姨說,粥里除了顯而易見的紅棗,還有黑米、桂圓、糯米、玉米、紅豆、花生米和冰糖,甜甜的,香香的,我一下便愛上了臘八粥,一連喝了三碗。
抬起頭來,才發(fā)現(xiàn)這里全是徽派建筑,十分古典。圓形的拱門、傾斜的屋脊、青色的磚瓦和木制的牌匾,無不彰顯著這座山莊的韻味。放眼望去,水波粼粼的湖面映入我的眼簾,淺灘的石頭長滿青苔。
水十分清澈,隱約看見魚兒在里面游動。湖中央的亭子更加美麗,亭頂是尖的,四個角落微微翹起。游客坐在亭中,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感受微風(fēng),充滿詩情畫意!
這里的小吃也應(yīng)有盡有,其中吃的要算是粑粑。只見營業(yè)員攤開一塊面餅,將農(nóng)家土菜塞進餅中,放入油鍋,炸至兩面金黃。捧在手心,暖手,咬一口,暖心,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餅中有一朵小花裝飾。一口咬下去,又酥又脆,里面的菜香甜可口,可真有年的味道。
隨后我又嘗了另一種粑粑,這種餅是紅豆味的,上面也有一種花,只不過很軟,咬上去黏牙,但是那股甜味和年味更濃郁,令我回味無窮。
走出小店,來到廣場,我回頭望去,鮮紅的燈籠掛在梁上,店里不時冒出陣陣熱氣和香甜的氣味。下次再來吧,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離開了這年味十足的農(nóng)家山莊。
2.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二
今天早上,我小鬧鐘響了,媽媽把小鬧鐘舉到我面前,說:“寶貝,快起床,你看看媽媽今天留什么言!庇谑,我就睜開迷迷糊糊雙眼看了一下,上面寫著:“臘八節(jié)快樂,快起來喝臘八粥了!比缓,我就起床了。
洗臉刷牙后,我就來到了餐桌前,看到了媽媽做“臘八粥”。你們猜猜我媽媽做“臘八粥”熬了幾個小時?告訴你們吧,是兩個小時。臘八粥中放有小米、黑米、黑小米、糯米、圓米、花生、玉米、紅薯,熬好后臘八粥看起來非常美味。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臘八節(jié)”由來吧!芭D八節(jié)”,俗稱“臘八”,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古代,“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與神靈祭祀儀式,祈求豐收與吉祥。因為在十二月舉行,所以稱該月為“臘月”,稱這一天為“臘日”。后來“臘日”這一天固定在臘月初八,“臘八節(jié)”就這樣產(chǎn)生了。
在臘八節(jié)這天,有喝“臘八粥”傳統(tǒng)。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做臘八粥。臘八粥熬好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是好兆頭,象征著“年年有余”。
有地方還有臘八蒜、臘八豆腐、臘八面。在我們河南省,有地方稱臘八粥為“大家飯”。到了現(xiàn)在,我們在臘八這天還是會喝臘八粥,但是沒有祭祀,沒有饋贈親友,只要一家人一起喝粥就可以了。
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喝“臘八粥”了嗎?這下你們知道“臘八節(jié)”由來了吧,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吧。
3.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三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fēng)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傆嫴幌露N。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shù)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jié)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的。
在東北也有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之說,意指臘八這一天非常冷,吃臘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芭D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臘八節(jié)”。關(guān)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墻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4.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四
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這一天,也是民間過“年”的開始。有句民謠:小孩小孩你甭饞,過了臘八都是年。意思是從臘月初八起,民間就開始備年貨。辛苦勞作一年的農(nóng)民,平時壓在箱底舍不得花用的血汗錢,這時也要拿出來花一番。而備年貨,對鄉(xiāng)下的孩子來說,那簡直是天天過年。再窮苦的人家也要為孩子備些禮物,哪怕是幾顆糖球,也會圓了一個鄉(xiāng)下孩子一年的夢想。
我國民間過臘八節(jié),都是將佛祖吃了牧羊女用各種雜糧煮的粥后,在臘八這一天得道成佛,從此,臘八節(jié)就成為佛教的節(jié)日。但在家鄉(xiāng)廣為流傳的還有另一種版本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對好吃懶做的夫妻。父母在世靠父母,父母過世就坐吃山空,他們吃饅頭不吃皮,吃餃子不吃邊,很快吃盡家產(chǎn)淪為乞丐。有一年臘八節(jié),天寒地凍,風(fēng)雪交加。夫妻二人擠在一間透風(fēng)漏雨的破灶房里,看著破鍋里討要的各種雜糧粥,不思悔改,一邊互相指責對方,一邊爭搶鍋里的粥。誰知搶奪間土墻倒塌,砸死了二人。世人為教育子孫后代勤勞為本,節(jié)儉過日就吃起了臘八粥,并把懶夫妻的故事講給世人聽。
在家鄉(xiāng)做的臘八粥都是就地取材。把一年四季所產(chǎn)的各種雜糧,干鮮瓜果,各類蔬菜,收集一些,不易存放的要提前做成干菜備用。甚至有的人家還要采一些鮮花,做粥時一起熬煮。
記得小時候為了做臘八粥,母親從開春樹發(fā)芽就做起了準備,無論家里哪棵樹都要采集一些東西,該存果的存果,該存花的存花,就連既不開花又不結(jié)果的樹,也要采一片嫩葉收藏,做粥時每樣放一點。母親說,吃上這樣“全”的“臘八粥”,百病不入。同時表示一年到頭,所有草本植物的豐收。為了表示對這些植物的感謝,在吃臘八粥時,要為所有的花草樹木抹一點粥,含有喜慶豐收和預(yù)祝來年五谷豐登之意。
隨著生活的提高,家鄉(xiāng)的臘八粥越做越講究,不但保留了采用北方本地五谷雜糧做原料,還加進了南方所產(chǎn)的蓮子、桂圓、菱角等,做成了集南北風(fēng)味于一體的豆、米、果品臘八粥。吃起來不僅清香甜美,還能暢氣生津,有利消化,更有和胃、補脾、通便之功效。宋代詩人陸游寫有一首《食粥》詩:“世人個個學(xué)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笨磥砉湃嗽绨咽持嘧鳛檠幽暌鎵壑恕
5.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五
再過兩天,就到了臘月初八。
“臘八,臘八,凍死要花!边@是過去貧窮社會里一句流行語。既言隆冬之寒,又言乞丐穿衣之單,生命存亡之憂。
小的時候,十分盼望這一天。因為這天早晨要吃香噴噴、甜蜜蜜的臘八粥,這是一年當中很難得的,至于“要飯的”、“乞丐”之類,在我們心里也會想到,但在我們心里停留的時間很短,因為總是認為“乞丐”離我們十分遙遠。而我最先想到的卻是鄰居一個二十多歲被稱為“拉巴”的人。這人走路總是一瘸一拐,拉巴拉巴的,俗稱羅圈腿。我當時竟以為:他拉巴的原因是吃臘八飯吃得太多了的緣故。這當然是十分可笑的,因為“臘八”與“拉巴”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多與典故和傳說有關(guān),臘八粥當然也不例外。查閱相關(guān)資料,發(fā)現(xiàn)臘八粥的來歷十分復(fù)雜,如果詳細地說出“臘八粥”演變的來龍去脈將是很費事的,所以我們只好簡而言之。所謂臘八粥是指古代君王作蠟祭時的祭品,而作蠟祭的目的是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蠟祭的祭品是用蔬果干物攪合煮熟成粥,祭祀的是八谷星、八農(nóng)神(即農(nóng)業(yè)的八個方面),又在農(nóng)歷的十二月八日,故稱臘八粥。
沒想到一碗臘八粥會有這么豐富的含義,含有這么深刻的道理,可見我們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小的時候吃臘八粥時,除了想到天氣的寒、乞丐的冷、眼下生活的不易,吸引我們的還有花生的香,紅棗的甜,還有父母那疼愛的目光。一想到這些,就感到與父輩的生活比較起來,生活是十分幸福的。
恍惚之間,感覺時間過得真快,生活變化也大,孩子已到了我們當初那個年齡。也許在他們的眼里,臘八粥只是新年到來之前擺到飯桌上的一道新鮮的、豐富的、好吃的飯菜,就像是為接踵而來的美食拉開的一道序幕,諸如“乞丐”、“祭祀”等太多的想法不可能太多,因為他們頭腦中大多被扣人心弦的電視劇、鋪天蓋地的微信占據(jù)著,哪里還有容納“老輩子”之事的空間?其實,在他們心里,應(yīng)該為傳統(tǒng)文化留有一席之地。因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都是靠綿延幾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支撐著。
臘八粥,對于平民百姓來說,無非就是一道豐盛的飯菜,但在不同時期它的內(nèi)容是不一樣的,從簡簡單單到豐富多彩,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凝聚著幾代人的拼搏與心血。然而,這道看似普通飯菜的變化里卻體現(xiàn)著不同時代的縮影。
6.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六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煲臘八粥、腌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的節(jié)日習(xí)俗可不少。
每次過臘八節(jié),奶奶都會為我們準備好多好吃的美食,臘八節(jié)就是我家的“美食節(jié)”。年年臘八,年年喝奶奶熬的臘八粥,時光推移,臘八粥的樣子已記不太清,只記得奶奶端粥時慈祥的笑臉,還有那沁入心底的香甜……
昨天一天,奶奶都在念叨:“臘八,祭灶,年來到……明天要熬臘八粥了!”
奶奶做臘八粥時,總要提前一天晚上,就把全部食材備好。臘八粥需要八樣食材,奶奶先是精心挑選,大米,小米,黑米,紅豆,紅棗,花生,桂圓,葡萄干作為原料。耐心地把它們每一樣的取出適量,把它們在水里洗一洗,再把它們放進碗里泡上,這才敢睡覺。這細微的舉動里,含著奶奶對我們多少愛呀!
媽媽說,家里有電飯煲,提前一天晚上預(yù)定好時間,第二天一早八寶粥就熬好了。奶奶也不要早起了。奶奶只是笑笑說,她起早起慣啦,躺在床上也睡不著,不如早點兒起床,讓大家都能喝上新鮮的臘八粥。其實電飯煲奶奶也會用,她更知道,用電飯煲煲粥省時省力,但她熬臘八粥從來不用。奶奶說,臘八粥要細火慢熬,邊攪邊熬,現(xiàn)熬現(xiàn)吃,奶奶始終認為早早熬好就不好喝了。
今天早上,我迷迷糊糊上衛(wèi)生間,朦朦朧朧中看到廚房中亮著燈,還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原來,奶奶早已起床,正用勺子慢慢的攪著還沒成型的粥,嘴里絮絮叨叨地說著什么:“慢慢熬咯,這樣才香……”
天漸漸亮了,香味愈來愈濃,彌漫了整個屋子。兩只饞蟲醒來,來不及披上衣服,就爭先恐后地奔進廚房。奶奶還在念叨著:“知道妮和軒最喜歡喝這粥,一會兒給他們多盛點兒!”一看到我們,奶奶急忙說:“來,先嘗嘗……”忽然看到我們單薄的睡衣,又“生氣”地嗔怪道:“去穿上衣服,一會要感冒了!”
一會兒,爸爸媽媽和軒軒和我都來到餐廳。奶奶笑吟吟地端出冒著熱,透著香甜的臘八粥。一抬頭,我看見了奶奶的慈祥笑臉,不知什么時候已布滿皺紋,頭上也已白發(fā)蒼蒼,我的眼睛濕潤了。想想今年暑假奶奶的眼睛做了白內(nèi)障手術(shù),腿也疼的一直抬不起來,但是仍然看軒軒,做家務(wù),還千方百計地滿足我那挑剔的胃……一絲絲愧疚充滿了我的心間。滿滿的兩大滴熱淚滾落在碗里,碗仿佛有千斤重,怎么端不起來。這哪里是一碗臘八粥,分明是奶奶對家人的深深地情,滿滿的愛!
7.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七
每當?shù)搅艘荒暌欢鹊呐D八節(jié),人還在上班,心已經(jīng)惶惶地回家了。記不清已經(jīng)多少年沒吃臘八粥了,在外面嘗遍了天下美味,臘八節(jié)還是想吃媽媽做的臘八粥。
我們家鄉(xiāng)的臘八粥,就是將稍微浸過水的玉米,在村口的石碾子上碾成半顆粒狀,用簸箕簸出玉米皮,篩去面粉和小顆粒,再配以胡蘿卜、菠菜、豆腐、臊子肉、蔥、姜、蒜之類佐料,經(jīng)過一夜的忙碌,一大鍋撲鼻的臘八飯香,就在我兒時的睡夢中飄蕩起了。
然而,那時加工臘八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村就那一個石碾子,還要用生產(chǎn)隊的'毛驢拉。臘月初五,冒著刺骨的嚴寒收拾好石碾子,毛驢蒙上眼,一聲“駕”,就開始碾臘八豆了。全村人爭先恐后地排好隊,一家接一家地加工,晚上還點上煤油燈干。臘月時光,大人們要做點小本生意掙過年錢。這排隊等候的苦差事,就落到我們這些饞嘴的小孩子身上,大家雙手揣在袖子里,哈著熱氣跺著腳,不時地向前挪動自己的袋子或盆子,人群不時爆發(fā)一陣歡笑?燧喌阶约毫,趕緊捎話讓父母來,那一刻不知有多激動。
初七晚上,媽媽是最忙的。淘菜、泡豆、切肉、炒豆腐,案板剁得當當響,鍋灶上煙熏火燎。已經(jīng)鉆到被窩的我聞到悠悠的肉香,頓時饞得叫起來了,媽媽夾來一塊剛出鍋的肉,火急火燎地吃下去,一直香到夢里頭。
睡意朦朧間,媽媽端來第一碗美味可口的臘八粥,立刻爬在炕頭,一碗又一碗,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直到不能再吃為止。
早飯時間,東家大姐、西家大嬸笑語盈盈地端來自家的臘八粥,父母連忙放下碗,說著感激的話兒找碗盆盛,又說說笑笑地送她們出門,迎來送往中洋溢著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間相濡以沫的關(guān)愛。媽媽也將我們家的臘八粥一碗接一碗地端送給街坊鄰居。于是,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中,多了包著頭巾、端著臘八粥的大嬸大媽。臘八粥氤氳的熱氣也溫暖了那個天寒地凍的清晨。
一大鍋臘八粥要吃好幾天,天太冷了也不會壞,早晚吃臘八粥,中午還吃臘八面,父母趕年集回來,生把火也能吃上一頓省事的好飯。
多少年過去了,臘八節(jié)家鄉(xiāng)人還是喜歡做臘八粥吃。如今做臘八粥沒那么辛苦,街上有賣的臘八豆,都是經(jīng)過剝皮機精心加工的,口感相當不錯,菜肴也相當豐富。臘八節(jié)早上,依然互相端送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繼續(xù)著這一傳統(tǒng)的人文關(guān)懷。每年的臘八節(jié),媽媽都能吃到各種口味的臘八粥。為她高興的同時,也感到自己在外面鑄就人生的精彩,卻日漸淡出濃濃的鄉(xiāng)情、鄉(xiāng)韻了。
——好想吃一碗家鄉(xiāng)的臘八粥。
8.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八
臘八粥的香味,在鍋里沸騰的時候,一股淡淡的柴火味兒,帶著點潮濕味兒,漫在臉上,有點像棉花絮拂著臉上的味道;緊隨著陣陣噗噗聲,臘八粥便出鍋了,帶有五谷的香味頓時溢滿整間屋子。
臘八粥是我童年中最深刻的回憶與懷念。
小時候,我同奶奶住在鄉(xiāng)下。每回過年以前,我最歡喜的是將要迎來臘八節(jié)了。那時,我一整天都圍在奶奶身旁轉(zhuǎn)。至今依稀記得奶奶清晨一早,便點燃起柴火,架起大鍋,燒開了水,輕輕倒入已經(jīng)備好的食材,有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紅棗等原料,煮熟后加入紅糖、核桃仁。這些都是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不一會兒鍋內(nèi)五顏六色的,我好奇的扒在鍋沿前的磚頭上看著這些好看的豆子,奶奶本想蓋上鍋蓋的,可是不忍吵鬧,便依著我不將鍋蓋改上,以滿足我小小的好奇心。
太陽還掛在正空,散發(fā)出一縷縷微弱的陽光,奶奶的臘八粥已經(jīng)煮好了。我手捧盛滿熱騰騰的臘八粥的大碗,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卻不曾想燙到了舌頭。奶奶接過碗,滿臉笑容地說,急什么,這粥啊,得慢慢喝。我重新輕輕地挖了一勺,吃上了一口,甜甜的粘粘的,臘八粥的香味在口腔內(nèi)四溢,有綠豆的爽口、紅豆的淡苦、紅棗的香濃令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在年前平添了一種暖和溫馨的氣氛。
關(guān)于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但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關(guān)于明太祖的故事。據(jù)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不小心在途中摔斷了腿。老財主很是生氣,便把他關(guān)在一間屋子里,不給他吃飯。朱元璋餓得夠嗆的時候,看到一個老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里面有米、紅棗,還有豆。于是,朱元璋把這些東西煮成一鍋,吃起來香甜可口。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便叫御廚用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熬成粥。因為他吃粥的這天正好是臘月初八,所以就叫臘八粥。
現(xiàn)如今奶奶搬到縣城里來了,每年臘八我們都依舊喝上臘八粥。喝著喝著,感覺吃到的實在不似兒時的臘八粥了。
9.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九
每年農(nóng)歷的臘月初八是臘八節(jié),聽大人們講,臘八節(jié)是古人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并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意思,每年的臘八節(jié)仍然是冬季中最熱鬧、最喜慶的一個節(jié)日。
說到臘八節(jié),就不能不說其中最重要的風(fēng)俗——喝臘八粥。對于喝粥的文化,自然有好多說法,有民謠曰:綠豆綠,莫忘苦當初;黃豆黃,莫忘做文章;紅豆紅,莫忘菜湯湯;蠶豆蠶,莫忘天更寒;豌豆豌,做官切莫貪。
原來呀,這些來自民間的諺語還有這么深刻的道理,喝臘八粥有這么多文化呢。這不,我家今年還做粥吃,但卻不是外婆做好送來的,媽媽要親自下廚啦,這可高興壞了我,既可以看到做粥的全過程,又可以給媽媽當助手,學(xué)做臘八粥。
媽媽說,熬臘八粥的傳統(tǒng)做法,需要前一天晚上浸豆子,將各種豆類備料浸泡到位,第二天早晨才可以做的,如今很多老人還延續(xù)著這樣的做法,但年輕人就不同了,用高壓鍋照樣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浸好各種豆子,這叫“高科技”。也不知是媽媽故弄玄虛,還是真的有科技含量,反正媽媽這次熬粥是在臘八當天早晨熬得。
那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忙碌開了。只見她圍上圍巾,挽起袖口,先將各種備料按照比例擱在一起,然后開始淘米、洗紅棗。我被媽媽不時地傳喚著,一邊遞盆子,一邊端水,忙的不亦樂乎。弄好了這些,然后將所有備料下到高壓鍋里,添好水,加了幾勺食堿,打開煤氣閥門,開始“烹飪”了。
十五分鐘后,媽媽關(guān)掉煤氣,將高壓鍋里已經(jīng)燜爛的豆粥倒在普通鍋里,加里一些冰糖,再進行慢火煮。媽媽說這個過程最講究火候,慢火才能煮出好粥。果然,一會兒粥香就從鍋里溢出來。
大約半個小時后,粥熬好了,全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品著媽媽煮的香噴噴的八寶粥,談?wù)撝衲甑氖斋@和喜慶的事兒,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童年的記憶很多,媽媽熬得臘八粥夠我記憶很長時間的。
10.高中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十
笑聲是生命的點綴,而美食是點綴的色彩。豐衣足食的人一般都是身心健康的,因為廚房里鍋碗盆吹成了一首洗滌心靈的交響曲。我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令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一絕——臘八粥。
許多的食品做法都很令人惱火,因為太煩了。奇異的美味臘八粥卻是個例外,它的味道香甜可口,令人陶醉。做法卻極為簡單,只要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杏仁、桂圓合并在一起,煮成一鍋,讓它們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股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勺大勺朝口里灌呢!
所謂的人靠衣裝,樹靠皮,現(xiàn)在應(yīng)該添上一句“食靠相”了。臘八粥的樣子就好似一個粗魯?shù)拇鬂h,臉上長滿了大豆子,這有白色的斑點,那有黑色的大豆,這樣子的確使人不堪入目啊!
雖然做法簡單,一看就會?沙云饋頃r,還是有點講究。我的吃法主要是先吃棗。那大的棗的樣子可不怎么樣,想想都知道,在鍋里泡了那么久,又嘆息了那么久,能不大嗎?但吃法講究的就是棗越大越好。因為這樣一來,棗子里面的甜水也越多,輕輕咬上一口,香甜的口感快速充滿你的味蕾,濃郁的氣味在口中久久不舍散去。再狠狠地吸一口,溫暖的汁水緩緩從咽喉里劃過,靈動得像朵花兒,優(yōu)雅得像只蝴蝶......
關(guān)于臘八粥還有一個遙遠的傳說。在安徽鳳陽,小時候的朱元璋家境非常貧窮,為了維持生計,到富裕人家放牛,卻因犯了錯,被關(guān)到了一間小破屋里,還被打了一頓。當被關(guān)了兩天兩夜時,朱元璋非常絕望。忽然,有一只老鼠跑了出來,鉆進了一個洞里。朱元璋心想:抓只先充饑。他找來一個破鏟子,順著老鼠洞往里掏,卻發(fā)現(xiàn)老鼠沒了,卻又大米、豆子、栗米、紅棗、芋艿,這應(yīng)該是老鼠的糧食包。朱元璋喜出望外,連忙捧起來,裝在破鍋里,又想法子弄了些水放進去一鍋煮。結(jié)果煮成了一鍋亂七八雜的粥。朱元璋一口吃下一碗,味道香極了!覺得從來沒有吃過這么有味道的東西,并呼呼大睡了起來,并在心里將粥取名為“臘八粥”。
我愛你,甜美的臘八粥!你是我國從古至今的“活化石”。我愛你,簡易的臘八粥!你的身體已融入我的心扉。我愛你,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