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一
《路旁的橡樹》: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
2、認識本課3個生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理解“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板書課題
1、有位蘇聯(lián)的教育家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人們都為此感動,你想聽嗎?
2、學生老師齊讀課文
3、讀準要求認識的字
二、認讀課文,領(lǐng)悟道理
1、以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你能讀懂哪一個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嗎?
4、辯論:建筑計劃可以修改嗎?
5、說說課文那些地方使你感動?
6、你統(tǒng)一“筑路工人有一課高尚的心”這種說法嗎?
7、學生讀后兩個自然段
8、師:你現(xiàn)在是一位乘客,坐車經(jīng)過了這課橡樹,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三、總結(jié)升華
1、你從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愛護樹木,正當環(huán)境小衛(wèi)士,你有什么建議能給大家提出來嗎?
第二課時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摘抄好詞好句到閱讀筆記本上
三、完成《一課一練》
2.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二
《秋天的雨》: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等8個生字,會寫“扇、郵”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積累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小學三年級#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篇)#渲染,調(diào)動情感。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úシ耪n件)同學們,我們一起伴著綿綿的秋雨走進這快樂的課堂,今天我們就學習《秋天的雨》。
2.齊讀課題。(板書:秋天的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
。1)同位互相指讀生字:同桌之間互相用手指著雙線格里的8個生字讀一讀,看誰讀得準、記得牢。
。2)集體反饋。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字詞,重點強調(diào)“鑰匙、菠蘿、扇”的讀音。
(3)誰愿意當小老師領(lǐng)著大家讀一讀?
2.指名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請一組同學開火車讀一讀。一個人讀一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思考。
。2)讀后交流,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
誰能說一說,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鵲)
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鵲準備過冬,是不是?你們除了這些還看到什么了?(銀杏樹、楓樹、柳樹、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讀課文。
1.感悟“五彩繽紛”。
。1)學生默讀課文,尋找描寫的顏色詞語。
學生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描寫顏色的詞語變成相應的顏色。
。2)美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自己小聲讀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美美地多讀幾遍。
2.重點體會、美讀描寫銀杏樹和楓樹的句子。
。1)學生讀句子(課件出示句子)。
。2)去詞體會。
如果我把句子當中的“扇哪扇哪、飄哇飄哇’去掉,自己再來讀讀看,好不好?為什么?
。ā吧饶纳饶摹弊屛覀兎路鹂吹姐y杏葉像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輕輕地、輕輕地幫我們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而“飄哇飄哇”讓我們感受到紅紅的楓葉多像一枚枚郵票,為我們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3)指導朗讀。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一邊讀一邊想象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
(4)看錄像,感悟“五彩繽紛”。
小朋友們,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讓我們一邊看,一邊讀出它的美麗吧。
。ǘ嗝襟w出示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學生根據(jù)畫面讀相關(guān)文字。)
。5)美讀全段。
3.體會“氣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許多好聞的氣味呢。(板書:藏著氣味)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這一段?
4.表演朗讀。
。1)熟讀課文。通過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讀。
咱們就來把小動物和植物們是怎樣準備過冬的演一演,怎么樣?
。2)師生互動演一演。
。3)指導朗讀。
這么快樂的景象,就讓我們來快樂地讀一讀吧。放開聲音讀出你的快樂,自己讀自己的。
四、拓展、積累,升華感情。
1.小結(jié)。難怪課文第一自然段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板書:鑰匙)
2.拓展。小朋友們,說說看,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
。ń處煾鶕(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美麗、歡樂……)
3.積累背誦。
想不想把這么美的景色永遠留在腦海里?就選擇你喜歡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選擇你喜歡的內(nèi)容背誦下來并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3.用你手中的畫筆為你喜歡的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幅圖畫。
3.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三
《山茶花》:教學目標:
1、學會7個字及其組成的詞語,認識7個字。
2、初步理解課文,整體感知山茶花的美。
3、學習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麗。
4、深入學習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體會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花色美。
2、深入學習一、二、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美。
1、師:山茶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來,它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喜愛。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家李華嵐,去感受它的美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兒呢?
二、初讀感知,初識美。
1、下面,趕緊翻開書自由地讀讀課文吧!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順。
2、闖關(guān)游戲,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1)第一關(guān),詞語關(guān),(課件出示生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觀察紅色的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多音字詞語)齊讀。
。3)第二關(guān),短語關(guān)。
(4)闖關(guān)成功,瞧,山茶花綻開了美的笑臉。ㄕn件演示花開視頻)
3、整體感知
那么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兒呢?下面,再讀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隨交流隨機板書:花色美、花形美、特別勁)
三、品讀文本,感受美。
(一)遠觀花色絕
1、師:下面讓我們隨著作者的腳步,一起到茶園去看看。自由讀讀一二自然段,畫出寫山茶花美的句子。
2、指名交流。
3、師:哪句話總寫了這種美?(真是美極了。)這就是全段的中心句。齊讀。
4、再想想,哪一個字贊嘆了這種美?絕!
5、“絕”在字典中有幾種注釋,課文中選哪一種?
6、師:山茶花的絕表現(xiàn)哪里?
預設一:生:白的、紅的、紫的、墨色的……
師: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山茶花顏色很多。
師:只有這五種顏色嗎?從哪兒看出來的?還會有——指名說。
師:一個花種,竟能開出這么多種顏色,絕不絕?相機指導朗讀。
師:還有什么地方絕?
預設二:生:一株樹上有好多種顏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顏色不同。
師:是嗎?瞧(引導學生看圖)一株樹上真有——好多種顏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顏色不同。這真是太——絕!
師:誰能讀出你的贊嘆之情?指名讀,齊讀。
7、師:你們的朗讀感染了我,咱們合作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一二段)
。ǘ┙p花色美
1、師:滿園的山茶看得我們連連叫絕,停在花前細看,又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用橫線畫出寫山茶花顏色美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寫它形狀美的句子。
2、誰來讀讀寫顏色美的句子?出示寫山茶花顏色美的句子,齊讀。
3、學習三個比喻句。
。1)學習第一句。
A、自由讀讀這句話,想想白色山茶花美在哪兒?
B、這是個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C、想象一下,高山飛瀑濺出的水花是怎樣的?晶瑩是什么意思?
D、是呀,高山飛瀑濺出的水花是那么的透明,陽光照上去會閃閃發(fā)亮。當這些水花匯聚在一起,就會和山茶花一樣白,誰能讀出這晶瑩透亮的美來?指名讀,齊讀。
F、學習這一句的時候,我們由高山飛瀑濺出的水花展開想象,切實體會到山茶花的白,像這樣抓住關(guān)鍵詞語,展開想象,能夠深刻地體會句子的意思。
。2)學習第二句。
A、(出示墨茶句子)自己來學習這句話,看看墨茶美在哪兒?讀后,把你的感受和同桌說說。
B、這句話把墨茶比做什么?
C、在明媚的陽光下,一汪清潭怎么個美法?
D、是啊,潭面波光粼粼,墨茶就如同這清潭一樣綠得富有光澤,誰能讀出墨茶的美來?指名讀,引讀。
(3)學習第三句。
A、你們的朗讀感染了我,下面邊聽老師朗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山茶花?指名說。
B、想象一下,火紅的朝霞和潔白的云彩揉在一起織成的輕紗,美嗎?誰能讀出這輕柔的美來?
C、下面,男生問,女生答,咱們合作讀!
4、(出示三句話)山茶花呀!白的晶瑩剔透,綠的富有光澤,粉的如紗似霞,三個形象的比喻句,寫出了三種不同的美,請大家找一找,句中分別運用了哪幾個比喻詞?同是比喻句,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比喻詞呢?
5、山茶花還有紅的、黃的和紫的呢,你能仿照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
。ㄈ┘氋p花形美
1、山茶花不僅花色美,花形也很美。誰來讀讀寫花形美的句子?(課件出示句子)想想哪句話總寫了山茶花的形狀美?(指名說)
2、想不想去看看這千姿百態(tài)的山茶花呢?(出示山茶花圖片)師介紹花形。
3、誰能讀出山茶的千姿百態(tài)?指名讀,齊讀。
4、山茶花的花色美,花形美,讓人不禁感嘆道(出示句子引讀)
。ㄋ模┡錁访雷x
山茶花美得令人神往,讓我們盡情地朗讀這如詩如畫的語句吧!配樂齊讀第三段。
四、課堂小結(jié),延續(xù)美。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山茶花花色美、花形美,其實它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美,下節(jié)課我們再去細細體會。
4.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四
《齊白石的畫》: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字,認識10個字。查字典,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齊白石的畫的特點,感受齊白石畫中美好的世界。
教學重點:了解齊白石的畫的特點,理解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齊白石的畫反映出來的美麗世界,感受齊白石對生活的熱愛。
課前準備:了解齊白石,收集齊白石的作品圖片,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學生介紹收集析資料與圖片。
2、展示齊白石的畫,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們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齊白石的畫。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注意把音讀準,其他同學正音。
2、默讀課文,如果在讀中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記在書上。
3、學生通過讀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再來自由讀課文,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提出疑問,引領(lǐng)全文。
1、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有許多的畫家,畫畫都有拿手的,比如:徐安鴻的畫駿馬聞名世界、戴嵩擅長畫牛,鄭板橋的竹子令人稱絕……那么齊白石擅長畫什么呢?默讀課文,找找答案。
2、全班交流,相機理解“微不足道”等詞句。
3、小結(jié):看來,齊白石的畫與其他畫家的畫全然不同,他從“小”字著眼,從“微”字著手,使中國畫表現(xiàn)出全新的風貌。他為什么會形成這親獨特的風格呢?讓我們再細讀課文,找找吧!
三、讀懂課文,啟發(fā)想象,練習寫話。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齊白石都畫了哪些畫?你喜歡哪能一幅呢?
2、學生簡單交流:畫了小雞、蝌蚪、蝗蟲和蝦。并簡單說說自己喜歡的畫是哪個。
3、請同學們找到描寫自己喜歡的那幅畫的句子,多讀幾遍,再想想為什么喜歡?
4、學生交流朗讀以及感受,引導學生體會到是因為齊白石把都畫活了,所以才這么吸引自己,而這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并有感情地朗。
5.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五
《去年的樹》一、教學目標:
1、能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三、教時安排:2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時目標:
學會生字詞,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二、教學過程:
1、揭題引入: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初讀課文,要求把文章讀正確,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對于剛才的疑問多讀幾遍。
3、課文按什么順序?qū)懙?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試著分段。
4、深入閱讀課文:
(1)帶著課后習題1的問題細讀課文。
(2)請學生說說自己能解決哪些問題,討論后完成口頭填空聯(lián)練習: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為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鳥兒從南方飛回來卻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鳥兒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體會課文情感:
(1)課文后一段中鳥兒唱歌時,前后兩次"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它在想什么?
。2)樹被伐木人砍倒前,會對伐木人說些什么?
6、朗讀指導:
。1)你喜歡課文中的鳥兒嗎?為什么?
。2)把你受感動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再說說選擇這一句的理由。
7、總結(jié)并布置作業(yè):
收集有關(guān)誠實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時
一、教時目標:深刻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二、教學形式:開一個故事介紹會。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四人小組內(nèi)自由介紹故事內(nèi)容,相互評議。
3、請學生自愿向全班同學介紹故事內(nèi)容,然后集體評議。
6.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六
《風箏》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幾個孩子放風箏的情景,點擊后,畫面出現(xiàn)清代詩人高鼎的詩《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PPT課件:
(1)本課要求會認及會寫的生字詞。
。2)宋代寇準的詩《紙鳶》: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云飛。
。3)明朝徐渭的詩《風鳶圖》:柳條搓線絮搓綿,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女上青天。
3.借助課后“資料袋”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課前查閱有關(guān)風箏的資料。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
2.觀察說話,導入新課:誰能把看到的畫面向大家說一說?(根據(jù)回答板書課題:風箏)
3.聯(lián)系生活,請放過風箏的同學談談放風箏的情景、感受以及風箏的來源。
4.交流資料,展示查閱能力。教師也一起展示自己查找的資料,簡介古代風箏的七個名稱:紙鳶、風鳶、風鷂、鷂子、紙鷂、紙鴉、紙鴟。
二、初讀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讀課文,先讀得正確、流利,再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圍繞著風箏給我們介紹了哪些事情?聰明的小朋友讀書的時候會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根據(jù)學生的自由述說,相機反饋,并總結(jié)概括出下列內(nèi)容:
。1)童年時候放風箏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2)課文分寫了幾個小伙伴在一起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事情。
三、朗讀感悟,體會心情的變化
。ㄒ唬┱w感悟。
1.默讀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有趣?
2.小組交流:將自己認為有趣的內(nèi)容介紹給大家,并說出自己認為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有趣),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學生認為“找”也很有趣,應予以特別肯定和鼓勵。
。ǘ└形蜃鲲L箏的樂趣。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根據(jù)朗讀情況,相機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
2.師生合作解決下列問題:
。1)“憧憬”的意思。幾個小伙伴精心地做著風箏,風箏做好以后該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
。2)“依”的認讀及“依然”的意思。
(3)為什么做好的風箏什么都不像,我們卻依然快樂?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1)激趣:課文當中的幾個小伙伴做風箏時很快樂,誰能把他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呢?
。2)練習朗讀。
。3)小組內(nèi)比賽朗讀,評選優(yōu)秀朗讀者。
(4)展示朗讀。
。ㄈ└形蚍棚L箏的樂趣
1.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兩個詞語描寫了風箏剛剛起飛和已經(jīng)飛到空中時的優(yōu)美樣子。找到后把這兩個詞語多讀幾遍。
2.再次播放課件(風箏飛舞的片段),引導學生理解并讀好“翩翩飛舞”。
3.指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出快樂的心情。
4.分小組練習朗讀、比賽朗讀。
5.展示性朗讀。
6.拓展。
。1)復習《村居》:看到這些孩子放風箏的高興勁兒,大家都會想到一首詩──《村居》,還記得是哪個朝代的哪位詩人寫的嗎?
出示課件,引導讀背:《村居》清·高鼎草長駕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村居》描寫的是春天放風箏的情景,明朝還有一位詩人寫了一首描寫春天放風箏的詩歌,要不要讀讀?
出示課件,引導誦讀:
風鳶圖
明徐渭
柳條捷線絮搓綿,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女上青天。
(3)我們這篇課文寫的是秋天放風箏的情景,可能很多同學想讀讀描寫秋天放風箏的詩歌。宋朝有個詩人寇準就寫了一首描寫秋天放風箏的詩,大家想不想讀讀?
出示課件,引導誦讀:
紙鳶
宋寇準
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云飛。
。4)下課后,老師會把這兩首詩抄寫給大家,愿意背誦的同學
(四)體會找風箏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讀課文描寫找風箏的部分,看看哪個詞語能表現(xiàn)“我們”的心情。
2.理解“垂頭喪氣”:老師告訴大家,“垂頭”就是低著頭的意思,哪位同學能做個垂頭喪氣的樣子給大家看看?
3.相機指導認記“喪”字。
4.請學生先談談應該怎樣讀好這段課文,再練習朗讀、指名朗讀,相機指導。
5.討論:“我們”在水磨坊那兒能找到心愛的“幸福鳥”嗎?
四、識字寫字。(略)
7.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七
《做一片美的葉子》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一片樹葉
教學過程:
一、實物展示激趣揭題:
1、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這片葉子。
2、觀察手中的樹葉,小組討論:葉子有長得完全相同的嗎?
3、教師:你們喜歡葉子嗎?覺得葉子美嗎?愿意做一片葉子嗎?
4、板書激趣:
做一片美的葉子
二、初讀課文。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形態(tài)各異、乳汁、奉獻、整體、位置、輸送、茁壯
中間、肥美、飄零、回歸、蔥翠、嫩綠
2、自由讀,說說哪些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5、讀句子,指導長句有破折號的句子的讀法。
(1)無數(shù)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2)每一片葉子形態(tài)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3)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四、感知全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相機強調(diào)“美,奉獻,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葉子”等詞句。
3、學生質(zhì)疑,教師歸納。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作業(yè)設計: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欣賞作者詩一般的語言,感悟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nèi)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內(nèi)涵。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收集并了解有關(guān)葉子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自然知識。
2、有關(guān)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異奉置輸
2、讀句、讀文。
二、細讀課文。
。ㄒ唬┬蕾p葉子和大樹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2、談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語句也寫出了葉子的“美”?
。1)找出有關(guān)詞語。
。2)讀句子。
(3)再次欣賞錄像片或一些優(yōu)美的圖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葉子和大樹的美。
4、指導朗讀。
。ǘ└形蛉~子和大樹的關(guān)系,體會葉子的內(nèi)在之美。
1、讀題,師質(zhì)疑。
大樹和葉子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
2、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語句加以體會。
3、“葉子的工作”:葉子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樹都很美,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這句話。
(三)由物及人,體會葉子精神。
1、再讀題:做一片美的葉子
2、給題目加主語(誰)“”做一片美的葉子
3、怎樣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讀文讀句(9—11自然段)
4、人和葉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讀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ǜ鞑幌嗤藗兊墓ぷ鞑煌,但都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獻,為他人服務。普通,平凡)
古往今來,哪些人使生活這棵大樹更加茁壯、蔥綠?
(愛迪生、李時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業(yè)的人們)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華,總結(jié)全文。
1、齊讀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樹葉都為大樹默默地奉獻,為大樹而生,而每個人,也都在為人類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無論偉大,還是平凡,都是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讓我們都來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讓生命之樹常綠!
3、齊讀9—11自然段。
作業(yè)設計:
1、練讀課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試著寫一寫。
8.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八
《水上飛機》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向小讀者介紹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展現(xiàn)了新的科技成果。
文章為科普小品,敘述靈活,語言生動,沒有高深的道理,沒有艱澀的術(shù)語,讀來情趣盎然,引人入勝,是加強語言訓練,激發(fā)科學興趣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課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饒有興味,語言曉暢生動,學生喜歡朗讀,教學時讓他們在朗讀中理解和品位,感受水上飛機的神奇本領(lǐng)及作用之大,課文后一段教學要引導學生抓住水上飛機的語言及行動,聯(lián)系前文內(nèi)容,進一步體會水上飛機的獨特作用。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究竟”、“漸漸地”造句。
2、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fā)兒童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向。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fā)兒童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趣設懸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聽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談聽讀后的感受。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詞語。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認讀,哪些字的音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2、各種形式讀。
3、談談這些詞語哪些已經(jīng)懂了,還有哪些不理解。把自己理解的詞語的意思介紹給大家聽。不理解的下節(jié)課再解決。
五、再讀課文
要求:字字讀準,句句讀通;標出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
2、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3、師生評議。
六、指導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聽寫詞語
二、重點精讀,評鑒領(lǐng)悟
1、學習交流第一自然段。
(1)#小學三年級#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篇)#:一天,小海鷗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飛翔,突然,它發(fā)現(xiàn)了一條奇怪的船,大家看——(圖片)
(2)討論:這條船與我們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看到它,你想知道什么?
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齊讀。
哪個詞是無邊無際的意思?問個究竟是什么意思?
。4)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5)指導朗讀,讀出小海鷗好奇的語氣。
過渡:小海鷗想去問個究竟,它是怎么問的?那個怪物又是怎么回答的?
2、學習交流第二~7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那條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2)朗讀訓練。思考:小海鷗是怎樣問的?水上飛機又是怎么回答的?
。3)分角色朗讀。
(4)讀了它們的對話,你讀懂了什么?
。5)重點品讀5、6自然段。
①齊讀。
、凇拔摇笔钦l?“佩服”怎么理解?小海鷗佩服它什么?
③練習用“迅速”造句。
(6)重點品讀6、7自然段。
、僮x一讀,想一想:給海上救護機的兄弟們分別起一個名字,說說它們各自有什么作用。
、谟懻摻涣。
、勰隳苷f說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嗎?
。7)指導分角色朗讀2~7自然段,讀出小海鷗好奇、佩服的語氣,讀出水上飛機自豪的語氣。
。8)學習交流第8自然段。
①輕聲讀課文,用“~~~”畫出水上飛機說的話,用“---”畫出它出發(fā)的句子。
、谙胂螅汉I暇茸o機是怎樣救護遇險的船只的呢?
、圩x了這段后,你有何感受?
④用“漸漸地”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探究興趣。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練習與測試”上有關(guān)作業(y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9.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九
《一個新家》文本細讀:
本篇課文篇幅較長,寫了爺孫倆在森林里的發(fā)現(xiàn),全篇以人物對話為線索,向我們介紹在一棵枯樹周圍生活著許多新的生命,有美麗的啄木鳥、小松鼠、貓頭鷹、林貂,還有鮮紅的草莓、新鮮的木耳、肥壯的蘑菇,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而畫面的背景就是這棵死去的大樹。在生命與死亡的強烈反差下,我們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懼與無奈,而是生命的希望與力量。
大自然是神奇的,在這個神奇的世界里處處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生機,是希望。樹木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無論是蒼翠挺拔的樹,還是枯萎死亡的樹,都在這個繽紛美麗的世界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田野,在路邊,在海水飛濺的山崖……我們都能看到樹木優(yōu)雅的身姿。靜默的樹木美麗、深沉,散發(fā)著幸福恬靜的氣息。當生命逝去的時候,樹木依然無私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就像文中這棵死去的大樹一樣,在它枯朽的枝干上,存活著更多的新生命。在逝去舊我的同時,迎來新生,品味一種新的開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鷹、糞、酸、灌、摩”5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窩、殘、糞、顆、肥、壯、趣、帽、刺、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正確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解自然界中生命之間相互依存的和諧關(guān)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通過讀書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策略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段落,充分朗讀、體會。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時,搜集相關(guān)資料。針對課題提出問題,通過讀書試著解決,并能在讀書中根據(jù)重點句子進行提問。
教師準備:搜集有關(guān)文章中提到的動植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大家根據(jù)課題進行提問,誰來先說說你的問題。
學生的問題可能有:這個新家指的是什么?
這是誰的新家?一個新家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說是一個“新”家?
2、師:老師相信大家通過預習一定找到了答案,讓我們再讀一讀書,然后再來回答問題。
二、檢查讀課文情況。
1、學生自由讀課文,爭取讀流利。
2、隨機指名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3、理解文中個別詞語。如:林貂、殘骸、灌木等詞語。像“撫摩”可以放在文中去理解。
三、回答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把根據(jù)課題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再進行整理一下。
2、學生匯報。
學生匯報這個新家樣子的時候,書中并沒有介紹,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棵已經(jīng)死了的樹是什么樣的。
在理解為什么說是一個“新”家的時候,要先理解“新”的意思。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根據(jù)文中句子提出問題。并解答。
“老爺爺望著這棵成為動物新家的大樹,望著這片長滿草莓、蘑菇的土地,欣慰地笑了!崩蠣敔敒槭裁磿α?
引導學生思考他可能會想什么?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個新家,你會怎樣?
學生在匯報老爺爺?shù)南敕〞r,要讓學生展開說一說這株樹到底有何作用?
4、談收獲。
師:學習完課文你有何收獲?
學生有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如從大樹的角度談它的奉獻,談大樹生活得有意義;從“家”的角度談動物、植物相處的和諧、大家庭的和諧;甚至談人應該從中受到啟迪、學習大樹的精神等等。教師應該給予充分地肯定,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中的具體內(nèi)容來談,不要脫離課本空發(fā)感想。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壯”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土”。
“刺”字的左半部分不要寫成“束”!叭ぁ薄ⅰ案C”、“糞”等字要寫緊湊些。
3、學生獨立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寫寫你在生活實際中的發(fā)現(xiàn)。
回家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或以表演課本劇的形式,加深對文章內(nèi)涵的理解。
10.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十
《泥姑娘》教學目標:
1、會認讀10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把字寫規(guī)范。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如:等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通過配樂讀、自由讀、小組讀等方式加深對課文的體驗,通過感情朗讀、抓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懂得主動關(guān)愛、幫助別人和珍惜被愛都是幸?鞓返模ぐl(fā)學生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用實際行動給別人帶去歡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捏過泥人嗎?都捏過什么?
2、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名叫《泥姑娘》,相信你學了這篇課文后,一定有很多的收獲的一定會被泥姑娘的行為感動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新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采用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方式來解決。
2、勾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師:讀完課文后,你想說什么呢?
4、是呀!泥姑娘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了一個小生命,她多么偉大呀!
5、認讀詞語。
6、理解詞語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感受情感
1、再讀課文,泥姑娘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找出有關(guān)的詞或句子。
2、學生自讀。
3、全班交流。
預設:
。1)我覺得泥姑娘和可愛,我是從第一自然段看出來的。(讀第一自然段)
問:是呀!這么可愛的小姑娘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出她的可愛呢?(學生試讀)
。2)我覺得泥姑娘很有愛心,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讀3-4自然段。
問:此時,你覺得泥姑娘怎樣呀?(學生表達情感)
。3)我覺得泥姑娘很勇敢、很堅強,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讀5-7自然段。
問:你能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嗎?(學生自由朗讀)
問:如果此時你發(fā)現(xiàn)泥姑娘在救小蜜蜂,你會對她說些什么
4、課文學到這里,你佩服泥姑娘嗎?你佩服她什么?
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泥姑娘的故事非常感人,也讓人為她的命運擔心。接下來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請你來續(xù)編一下這個故事吧!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