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重點內(nèi)容#】高效的學(xué)習(xí),要學(xué)會給自己定定目標(biāo)(大、小、長、短),這樣學(xué)習(xí)會有一個方向;然后要學(xué)會梳理自身學(xué)習(xí)情況,以課本為基礎(chǔ),結(jié)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攻克、落實。本篇文章是®無憂考網(wǎng)為您整理的《初二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重點內(nèi)容》,供大家借鑒。
1.初二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重點內(nèi)容 篇一
一詞多義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動詞)
執(zhí)策而臨之(策:鞭子,名詞)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吃,動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食:喂養(yǎng),動詞)
馬之千里者(之:不譯,定語前置的標(biāo)志)
只辱于奴隸人之手(之:的,助詞)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之,湊足音節(jié),無義)
執(zhí)策而臨之(之:它的,代詞)
無絲竹之亂耳(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義,助詞)
何陋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無義)
策之不以其道(其:它,代詞)
其真無馬邪(其:難道,副詞)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能夠,能愿動詞)
雖有千里之能(能:能力,名詞)
持就火煬之(就:靠近,動詞)
瞬息可就(就:完成,動詞)
每字為一印(。鹤钟,名詞)
其印自落(。鹤钟,名詞)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河∷⒐ぞ,名詞)
欲印(。河∷,動詞)
唐人尚未盛為之(為:做,動詞)
滿鐵范為一板(為:成為,動詞)
不以木為之者(為:刻制、制作,動詞)
又為活板(為:發(fā)明,動詞)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為:被,介詞)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為:是,動詞)
不以木為之者(以:用、拿,介詞)
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以:用來,連詞)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以:把,介詞)
以中有足樂者(以:因為,介詞)
計日以還(以:相當(dāng)“而”,連詞)
高可二黍許(可:大約)
珠可歷歷數(shù)也(可:可以)
通計一舟(一:全,整個)
為念珠個一(一:一件)
婦撫兒乳(乳:喂奶,動詞)
兒含乳啼(乳:奶頭,名詞)
以為妙絕(妙:善、好,形容詞)
眾妙畢備(妙:妙處,好處,名詞)
以為妙絕(絕:斷、消失,動詞)
群響畢絕(絕:極,副詞)
不能指其一端(指:指出,動詞)
手有百指(指:指頭、手指,名詞)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擔(dān)心,動詞)
無凍餒之患矣(患:憂患,名詞)
援疑質(zhì)理(質(zhì):詢問,動詞)
非天質(zhì)之卑(質(zhì):智力、天資,名詞)
益慕圣賢之道(道:學(xué)說,名詞)
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道:談、講,動詞)
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名詞)
色愈恭,禮愈至(至:周到,形容詞)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至:到,動詞)
2.初二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重點內(nèi)容 篇二
詞類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詞作動詞,鞭打)
2、用訖再火令藥熔(名詞作動詞,用火烤)
3、會賓客大宴(名詞作動詞,舉行宴會)
4、婦撫兒乳(名詞作動詞,喂奶)
5、苔痕上階綠(名詞作動詞,長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處也(名詞作動詞,說出)
7、有仙則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8、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名詞作動詞,穿著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環(huán)(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10、主人日再食(名詞作狀語,每天)
11、婦手拍兒聲(名詞作狀語,用手)
12、手自筆錄(名詞作狀語,動手、用筆)
13、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形容詞作動詞,辱沒)
14、一食或盡粟一石(形容詞作動詞,吃盡)
15、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作動詞,使……亂)
16、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作動詞,使……勞累)
17、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成為靈驗的水)
18、遙聞深巷中犬吠(形容詞作狀語,遠遠地)
19、食之不能盡其材(使動用法,使……盡)
20、是可謂善學(xué)者矣(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3.初二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重點內(nèi)容 篇三
古今異義字
1、一食或盡粟一石或:古義為“有時”,;今義為“或者”
2、無絲竹之亂耳絲竹:古義為“管弦樂器”,文中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為“絲綢和竹子”
3、無案牘之勞形形::古義為“身體”;今義為“形狀、樣子”
4、孔子云云::古義為“說”;今義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冒:古義為“蒙、蓋”;今義為“冒出”
6、藥稍熔藥:文中指“松脂、蠟和紙灰”;今義為“治病的'藥品”
7、有布衣畢升布衣:古義為“平民”;今義為“衣服的一種”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曾:古義為“尚”;今義為“曾經(jīng)”
9、其兩膝相比者比:古義為“挨著”;今義為“比較”
10、高可二黍許許:古義為“左右、上下、光景”;今義為“答應(yīng)或表猜測”
11、嘗貽余核舟一嘗:古義為“曾經(jīng)”;今義為“嘗試”
1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但:古義為“只”;今義為“轉(zhuǎn)折連詞”
13、微聞有鼠作作索索聞:古義為“聽”;今義為“用鼻子嗅”
14、雖人有百手雖:古義為“即使”;今義為“雖然”
15、兩股戰(zhàn)戰(zhàn)股:古義為“腿”;今義為“臀部”
16、幾欲先走走:古義為“跑”;今義為“行走”
假:古義為“借”;今義為“與真相對”
17、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是;古義為“這”;今義為“判斷動詞”
18、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趨:古義為“奔向”;今義為“趨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復(fù)復(fù):古義為“辯解”;今義為“又、重復(fù)”
20、主人日再食再:古義為“兩次”;今義為“又”
4.初二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重點內(nèi)容 篇四
通假字:
1、才美不外見:“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飼”,喂養(yǎng)。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同“耶”,嗎。
5、板印書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僅。
6、已后典籍皆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約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數(shù)。
8、詘右臂支船:“詘”同“屈”,彎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橫”,跟豎相對。
10、蓋簡桃核修長者為之:“簡”同“揀”,挑選。
11、滿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勁:“支”同“肢”,肢體。
13、同舍生皆被綺繡:“被”同“披”,穿。
14、與之論辨:“辨”同“辯”,辯論。
15、裁如星點:“裁”同“才”,僅僅。
5.初二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重點內(nèi)容 篇五
【第2課我的母親】
(一)重點字詞
1.生字:佃戶(diàn)
寬恕(shù)蠻橫(mán)綽號(chuò)侮辱(wǔ)抽屜(tì)文縐縐(zhōu)
舔(tiǎn)牢騷(sāo)賠罪(péi)眼翳(yì)吹笙(shēnɡ)庶祖母(shù)
2.解釋詞語
責(zé)罰:處罰。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廣漠:廣大空曠。寬恕:寬容饒恕。
質(zhì)問:責(zé)問。
文縐縐: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仁慈:仁愛慈善。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面紅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臉上發(fā)紅的樣子。
氣量:指才識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度量。
【第3課我的第一本書】
(一)重點字詞
1.生字
摻和(chān)馬鬃(zōnɡ)磨蹭(cènɡ)盈眶(yínɡ)塾師(shú)
紅薯(shǔ)枉讀(wǎnɡ)挎著籃子(lán)
2.解釋詞語
溫厚:溫和寬厚。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翻來覆去:又;多次重復(fù)。
知書識禮:有知識,懂禮貌。指人有文化教養(yǎng)?崴疲簶O像。
【第4課列夫·托爾斯泰】
(一)重點字詞
1.生字:粗制濫造(làn)鶴立雞群(hè)
胡髭(zī)長髯(rán)黝黑(yǒu)一綹(liǔ)藏污納垢(ɡòu)
粗糙(cāo)軒昂(xuān)頷首(hàn)甲胄(zhòu)锃亮(zènɡ)
粲然(càn)劍鞘(qiào)廣袤(mào)禁錮(ɡù)戳(chuō)
犀利(xī)熾熱(chì)尷尬(ɡānɡà)鬈發(fā)(quán)黯然失色(àn)
2.解釋下列詞語。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廣袤無垠:廣闊無邊。
頷首低眉: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粗制濫造:指產(chǎn)品制作粗劣,不講究質(zhì)量。
無可置疑:沒有什么可被懷疑。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無光。
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郁郁寡歡:心情不舒暢,不快樂。
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