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精選10篇)

時間:2024-05-15 17:35: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小學(xué)五年級#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精選10篇)#】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chǎn)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與澳大利亞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擁有6項世界遺產(chǎn),是世界上擁有遺產(chǎn)項目數(shù)最多的城市。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閱讀。

1.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一

  說起世界第一大佛,那肯定非樂山大佛莫屬了。它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

  樂山大佛是唐代的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而修鑿的。遠遠望去,只見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神勢肅穆,氣魄雄偉,不愧被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近觀之下,才能進一步感受到大佛的巨大——它通高71米,頭寬10米,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眼長3.3米,肩寬28米,手指長8.3米,腳背可圍坐上百人。而在大佛內(nèi)部,還有一系列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xué)精巧的排水、隔濕和通風(fēng)系統(tǒng),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此巧奪天工的工藝,定然會留下一段輝煌的歷史。這幾十年,樂山大佛先后成為了第一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當(dāng)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啊!

  歷經(jīng)多年,樂山大佛景區(qū)也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旅游景點。沿樂山大佛右側(cè)的九曲棧道登上凌云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凌云寺。它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經(jīng)樓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丹墻碧瓦,綠樹掩映。離開凌云寺繼續(xù)向北,便來到了青磚灰瓦,樸素雅致的沫若堂。它由一中西合壁式的民房修萁而成,是為紀(jì)念出生于樂山的郭沫若而建的。沫若堂旁,是建于唐代的靈寶塔。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錐體,磚砌而成,約有12層樓高,結(jié)構(gòu)和風(fēng)格與西安小雁塔相似。而若是沿樂山大佛左側(cè)的凌云棧道向南走去,就會來到璧津樓跟前。它好像世外仙境,卻又氣勢磅礴。

  但是,最奇妙的還是由樂山大佛背后那三座大山構(gòu)成的“巨型睡佛”。巨佛是自然形成的,四肢齊全、體態(tài)勻稱,而人為修建的樂山大佛卻剛好坐落在巨佛的心胸部位,構(gòu)成了“心即是佛”的千古奇觀,真乃天造地設(shè)之奇跡也!

  樂山大佛集文化與自然為一體,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與文化內(nèi)涵,譽之為雙重遺產(chǎn),當(dāng)之無愧,實至名歸!

2.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二

  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國十大風(fēng)景名勝之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以嫵媚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林園甲天下,蘇州林園甲江南”的美稱,大大小小的園林不勝其數(shù),其中最為的是滄浪亭、獅子林、留園和拙政園,合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滄浪亭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占地面積有10800平方米,從五代到清朝,幾度荒廢,但還是如歐陽修所說的“清風(fēng)明月”一般美麗。還沒進園門,園外自有一泓清水,波光粼粼,古樹白墻映在其中,園中綠意盎然,假石林立,箬竹如同被子一般,蓋在假石上,一簇簇、一團團,綠得晃眼。

  留園始建于明朝,其中到處都是山水花木,沒有剪得似三角的松樹,也無排得整整齊齊如同士兵班的道旁樹,只留著那些老干虬枝的樹,如同水墨畫中那般,東一棵西一棵,看著卻別有風(fēng)韻,最有名的為“冠云臺”“樓明瑟樓”等等。

  拙政園是蘇州古典園林中面積的古典山水園林,分成中、西、東三個小園,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qū),夏日池中,蓮花朵朵,荷葉片片,如同畫卷。冬日林中,梅花點點,雪花紛紛,猶如詩篇。夏有蕉廊,春有繁花,秋有蘆塘,冬有雪月。四時無不宜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不愧為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獅子林是元代園林的代表,它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園,后來天如禪師的弟子在此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為紀(jì)念天如禪師的師傅得名“獅子林”。整個獅子林面積為10000多平方米,有假山王國之稱,因為獅子林假山是佛的象征,所以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及,象征著佛法力無邊。園中假石皆是獅子形狀,有的悠閑地臥著,仿佛才睡醒似的;有的用兩條后肢高高立起,仿佛下一秒就要撲向空中;還有的如同銀行門口前的石獅,威風(fēng)極了。這樣精巧的建筑怎能不令人敬佩?

  蘇州園林中還有很多的園林,有曲園、網(wǎng)師園、退思園、耦園等等。這些園林將書香與花草、水石結(jié)合在一起,是中國古人智慧與浪漫的結(jié)晶,也是我們現(xiàn)代必不可失的珍寶。

3.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三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修建最多石像的石窟。它凝結(jié)著祖先的血汗,是中華人民的驕傲也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有這么一個傳說,遠在400多年以前,龍門一帶洪水泛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溺死者不計其數(shù)。大禹的父親鯀因采取錯誤方式而治水失敗。大禹繼承父志繼續(xù)治水。大禹帶領(lǐng)人民疏川導(dǎo)滯、合通四海,最后“功大不負有心人”終于迫使洪水流入四海,這就是后人所銘記的大禹治水。

  我從百度官方網(wǎng)站了解到: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和北宋400多年共同營造,其中窟龕2100多個,佛塔50多座,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塊,另有造像10萬多尊。

  自三國到隋朝統(tǒng)一,社會不安,生活陷入苦難中的人們總希望找到思想上的寄托,而東漢末年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思想上的寄托,而東漢末年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思想便大行其道,給無助和失望的人民心靈和思想上的穿托。隨后北魏國泰民安10歷代皇室統(tǒng)治者對佛法極為崇尚和重視,使得佛教藝術(shù)得以快速發(fā)展。后又經(jīng)歷天竺、新羅、吐火羅、康國等外國人開窟造像。

  古今中外,凡到過龍門石窟的人,無不驚嘆它的高大、宏偉。贊美它的紋路。龍門石窟使石窟藝術(shù)呈現(xiàn)出了中國文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shù)的“里程碑”。

4.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四

  故宮又叫紫禁城。在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guī)劃理念,用星辰與都城對應(yīng)。天帝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天子”。在《后漢書》也有記載:“天也紫微宮,是帝之所居也!彼宰衔ⅰ⒆显、紫宮便成為皇帝的代號,皇宮常人不能進所以稱為“紫禁”。

  現(xiàn)在的故宮很壯觀,有著珍貴的文物,但在清朝時期,李自成向陜西撤退時焚毀了故宮,故宮還是在康熙三十四年才修復(fù)的。

  來到故宮大門前,有宮墻圍住,墻外還有清澈的護城河環(huán)繞,像是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有四座城門,南門名午門,東門名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進入了故宮,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五光十色的屋頂。殿座主要以黃色為主,其他籃、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和琉璃壁上。而太和殿的屋頂最為精致,太和殿的屋頂當(dāng)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wěn)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yōu)美,是構(gòu)造又是裝飾物。

  故宮里面有大量珍貴文物,據(jù)統(tǒng)計,總共達186290件之多。包括大量的瓷器、玉器、繪畫作品、鐘表等。故宮博物院為這些珍貴文物專門開辟了珍寶館和鐘表館。

  當(dāng)然,這只是故宮的一部分,想要了解其他的就去一次故宮吧!

5.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五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是族的脊梁,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多,工程量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它凝結(jié)著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人民的驕傲,也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御,務(wù)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防御工事,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tǒng)一后,為了抵御匈奴的南侵,將原先秦、趙、燕北面的城墻予以修繕連貫為一。秦長城西起臨洮(甘肅),北傍陰山,東至遼東,蜿蜒一萬余里,所以也叫“萬里長城”。后代多有增建或整修。據(jù)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力修筑長城,人數(shù)占當(dāng)時全國人口的20分之一。當(dāng)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工完成,又是在崇山峻嶺,哨壁深壑中工作,修筑難度極大。

  我們所說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甘肅省嘉峪關(guān),東到遼寧省的鴉綠江。遠看,似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jīng)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坡岸和渤海之濱。

  站在長城腳下,抬頭向上看,城墻高大而又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登上長城,城墻方磚,十分平整。垛子上方有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時,可互相呼應(yīng)。

  綿延萬里的長城,不是一道單獨,而是由城樓、敵樓,關(guān)城,衛(wèi)城、烽火臺等防御工事所組成工程體系。

  古今中外,凡是來到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guī)模,長城是稀世珍寶,同樣也是藝術(shù)非凡的古跡,它象征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是中華文明瑰寶,是人類的奇跡。

6.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六

  “萬里長城,萬里長”,每當(dāng)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便使我們想到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東方巨龍長城。

  長城總長度為21,9618千米,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御外敵入侵而修筑的規(guī)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tǒng)稱。

  去年暑假,我終于有機會一覽長城的雄姿。天還蒙蒙亮?xí)r,我們就站在了長城腳下。仰望長城,它像一條青色的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若隱若現(xiàn)。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登上長城極目遠眺,長城蜿蜒在山脊之上,又似一條探首天際的巨龍。它仿佛有生命,正在飛騰似的,雄偉而又瀟灑,莊嚴而又矯健。遠望長城內(nèi)外,樹木聳翠,清煙籠罩。

  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外沿是2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擊口,在古代供瞭望和射擊使用。城墻頂上是方形的城臺,那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yīng)。

  據(jù)記載,秦始皇當(dāng)年使用了近百萬的勞動刀修筑長城,占當(dāng)時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dāng)時沒有任何先進的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沒有人民的艱苦勞動和智慧,怎么可能完成如此雄偉壯觀的工程?

  長城的壯觀宏偉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游客,每天游人如織,你看,有的游客還在往上爬,有的已經(jīng)爬到終點了,他們大聲說:“我爬完了,我是好漢了!”

  長城是勞動人民和智慧的結(jié)晶。

7.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七

  人們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內(nèi)外皆故鄉(xiāng)”,“不到九門口,枉來長城走”……長城是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chǎn),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們中國古代的人民的汗水與智慧,更是一個奇跡。

  長城是誰建的?又是建來干什么的?讓我慢慢說。長城又名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勞動成果。長城的建造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發(fā)生在首都鎬京的烽火戲諸候就在此。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建筑進入了高點,各國都在建長城只是長度并不長。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后,將長城連接和修繕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修長城的,我們看到的大多是明長城。

  長城在古代還是防御工程,它高大又堅固可以用來防御敵人。長城并不是一個孤獨的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將大量城、隱、亭、標(biāo)相結(jié)合的防御系。說到這,我覺得中國古代人民可真是聰明。

  長城還有一個有名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相傳,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長城,就這樣,孟姜女等了很久,都沒等到丈夫,便去尋找丈夫,最終得知,自己丈夫范喜良在修長城時逝去。孟姜女十分悲痛,哭了三天三夜,把長城哭倒了。

  長城是我國偉大工程之一,更是人民的毅力與勞動的結(jié)晶。如今,長城被破壞,有人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是游客亂扔垃圾,亂涂亂畫等。自然因素是每天的風(fēng)吹日曬。

  長城是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chǎn),長城對我國很重要。所以,讓我們一起攜手呵護長城吧!

8.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八

  秦兵馬俑有著”世界八大奇跡“的稱號。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游客來參觀。

  秦兵馬俑坐落于西安市臨潼區(qū)秦始皇陵東邊1.5千米處的俑坑,占地面積非常大,由三個俑坑、馬車房和南北廂房組成,僅僅一號坑就占地約14260平方米,深約5米。兵馬俑分為十一種——將軍俑、軍吏俑、鎧甲俑、武士俑,六射俑、跪射俑、立射俑、騎士俑、跪坐俑、車士俑。每個兵馬俑都有神態(tài)和動作,栩栩如生,遠遠一看,好似來到了戰(zhàn)場,他們隊姿整齊,默默肅立著,那場景威嚴又壯觀。

  兵馬俑有著深厚的歷史。你知道嗎?從秦兵馬俑建成到現(xiàn)在,已有兩千多年了,秦始皇即位后,召集了70多萬名工匠,耗39年才完工。古代相傳,死后有另一個世界,為了讓死去的人們在那個世界享受奢華生活,于是貴族們用活人殉葬,以便死后繼續(xù)享受服侍。公元前381年,秦獻公廢除了這種殉葬制度,于是陶俑、石雕成了貴族的隨葬品。

  現(xiàn)在,秦兵馬俑受到各地人民的喜愛與關(guān)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第一批被全國重點關(guān)注的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只可惜,由于技木方面原因,兵馬俑上的大部分一出土就被氧化了,考古人員也只好放棄了發(fā)掘工作。

  希望有朝一日,所有兵馬俑可以展現(xiàn)全貌。

  秦兵馬俑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一磚一瓦都在講述霸秦的傳說……

9.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九

  在中國的壯麗河山中,臥著一條探著天際的長龍,那條長龍經(jīng)歷了16個朝代,但它依然氣勢磅礴,那就是長城。

  在很久以前秦始皇已千古留名之時,長城才初具規(guī)模。長城它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山谷關(guān),全長一萬三千里,這個長度世界上只有荷蘭能媲美。后秦朝統(tǒng)一六國,繼續(xù)修建,才有了2.1萬千米的壯觀景像。

  長城高大堅固,它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平整、寬闊,五六匹駿馬甚至可以并行。城墻沿邊有兩米多的垛子,可用于瞭望和射擊作用。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米就要有一座城臺,可以讓城臺之間相互呼應(yīng)。這高大的長城好像一棵挺立的大樹,又像一個2000多歲的老頑童!

  站在城墻上,腳下的方磚一路向前延伸,望不到頭。輕撫著條石,指間傳來粗糙的觸感。蒼天高遠,群山連綿,不由感慨萬千,我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揮著千軍萬馬,橫掃六國!又仿佛看到多少怐僂著身軀的腳夫在烈日下一步步挪動,為宏偉的長城灑下了熾熱的鮮血與淚水!在這同一個天空下,曾有多少生靈在歌唱?有多少英雄用他們的滿腔熱血寫著傳奇?這古老的長城見證了一切。

  逐漸西沉的夕陽,將長城映得通紅,紅得像花,像鮮血。長城就像一個舞臺,無數(shù)的生命在此表演,書寫著新的輝煌!

  我是中國人,我為中國驕傲,為長城驕傲!

10.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五年級作文600字 篇十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三大殿。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太和殿是三大殿之首,也是宮殿中建筑的建筑。太和殿的屋頂是用黃色的琉璃瓦建成,每個屋頂屋脊上還有十個琉璃小獸,叫做脊獸。大殿中2米高的臺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大殿內(nèi)外飾有成千上萬只金龍紋,梁和枋上畫的都是和璽彩畫,要知道只有重要的宮殿上才能畫和璽彩畫。明清兩代的皇帝繼位、誕辰及春節(jié)、冬至等慶典都要在這里舉行。

  中和殿也是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之后。中和殿是一座單檐尖頂?shù)姆叫蔚,金色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空頂,屋脊上有七個脊獸。當(dāng)皇帝有事去太和殿時,就要先在此小憩。接受內(nèi)閣禮部及侍衛(wèi)等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批閱奏章和祝詞。

  保和殿也是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之后。保和殿的屋頂為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每個屋脊還有九個脊獸。清代每年除夕和元宵時,皇帝都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間把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

  故宮中還有一百三十余件珍貴的文物,上至石器時代,下至清朝,每一件都體現(xiàn)了中國上下5000年的輝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