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 #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精選15篇)#】中秋佳節(jié),詩意盎然。古往今來,無數(shù)詩人以中秋為主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讓我們一同品味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感受中秋的韻味,領(lǐng)略古人對中秋的情思,在詩詞中體會中秋佳節(jié)的獨特魅力。以下是由©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精選15篇),歡迎大家閱讀。
1.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一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首詩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的詩之一,也是中秋節(jié)最經(jīng)典的詩歌之一。詩人李白通過描繪明月的光輝和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2.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二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首詩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通過描繪明月和自然景色,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對人間繁華的感嘆。
3.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三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這首詩以月亮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獨自飲酒的心情,并借月亮之影,形成了一種虛幻的陪伴。
4.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四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詩以元夕為背景,描繪了繁華喧囂的夜晚景象,表達了對愛人的思念之情。
5.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五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以戰(zhàn)亂的邊境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戰(zhàn)爭的痛苦。
6.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六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陸游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以秋夜為背景,描繪了月色下的寧靜和美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節(jié)日的喜悅。
7.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七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此詩運用了比喻,聯(lián)想的修辭手法,詠物現(xiàn)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表達了中秋佳節(jié)賞月之情。
8.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八
水調(diào)歌頭
。ㄋ危┨K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感言】
這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來寫中秋的作品中,公認的絕唱。它構(gòu)思奇拔,獨辟蹊徑,神話與現(xiàn)實、出塵與入世、感慨與曠達,層層交織,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也極富哲理與人情。通觀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體現(xiàn)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9.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九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
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zhuǎn)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感言】
作者蘇軾與其胞弟蘇轍(字子由)久別重逢,共賞中秋之月。如此賞心樂事,卻讓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詩歌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10.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十
十五夜望月
。ㄌ疲┩踅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xiāng)。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感言】
這是統(tǒng)編教材六上的一首詩。全詩先寫中秋月色,再寫望月懷人,展現(xiàn)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以寫景起,以抒情結(jié),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11.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十一
子夜吳歌·秋歌
。ㄌ疲├畎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
長安城內(nèi)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zhàn)爭,讓我丈夫結(jié)束遠征。
【感言】
《子夜吳歌》分別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這首秋歌,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丈夫(“良人”)。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李白描寫月亮的作品很多:“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當然大部分不是寫中秋的。
12.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十二
望月懷遠
。ㄌ疲⿵埦琵g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不眠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xiāng)。
【感言】
張九齡是唐代一代名相,遭*臣排斥,貶謫荊州,中秋之夜懷念遠方,寫下這首詩。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卻又情感真摯,特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13.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十三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ㄌ疲┌拙右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譯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感言】
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卻不是往年那個地方,自然,身邊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貶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鄉(xiāng)不見,孤苦伶仃。詩歌清冷至極,悲苦無形。
14.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十四
念奴嬌·過洞庭
。ㄋ危⿵埿⑾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譯文】
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在這個中秋將至的時候,沒有一絲風過的痕跡。是玉的世界,還是瓊的原野?三萬傾明鏡般的湖水,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
感懷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嶺海之間,胸襟仍象冰雪一樣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著蕭瑟幽冷的須發(fā)和衣袂,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zhí)斓厝f象統(tǒng)統(tǒng)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
【感言】
碧空萬里,水波不興,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長江之水為酒,把北斗星當酒杯,再請?zhí)焐系男浅饺f象作為賓客來,和我一起細斟慢酌。此情此境,沒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這種壯闊、這種豪情,遍觀宋詞,無以復加。
15.描寫中秋佳節(jié)的詩句 篇十五
木蘭花慢
。ㄋ危┬翖壖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譯文】
今夜可愛的月亮嬌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里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在東邊?茫茫的宇宙空闊無沿,是浩浩長風將那中秋的明月吹遠?是誰用繩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懸?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
據(jù)說月亮是經(jīng)海底運轉(zhuǎn),這其中的奧秘無處尋探,只能讓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煩。又怕那長鯨在海中橫沖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
【感言】
一連串的發(fā)問,使得這首詞幾乎是中國古代最有科學色彩的一首詞。月亮為什么能在空中不會掉下來?沉到海里,不會被碰壞嗎?為什么圓月漸漸變成一道彎月?是不是這邊沉下去,那邊就升起來……八百年前的辛棄疾,竟然在詞中接觸到月亮繞地球旋轉(zhuǎn)這一科學現(xiàn)象。充滿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