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時間:2024-09-04 15:23: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高二# #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本身的知識體系而言,它主要是對高一知識的深入和新知識模塊的補充。

1.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一

  化學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工業(yè)合成氨

  1、合成氨反應的限度

  合成氨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同時也是氣體物質(zhì)的量減小的熵減反應,故降低溫度、增大壓強將有利于化學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

  2、合成氨反應的速率

  (1)高壓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又使反應速率加快,但高壓對設備的要求也高,故壓強不能特別大。

  (2)反應過程中將氨從混合氣中分離出去,能保持較高的反應速率。

  (3)溫度越高,反應速率進行得越快,但溫度過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動,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劑能大幅度加快反應速率。

  3、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在合成氨生產(chǎn)中,達到高轉(zhuǎn)化率與高反應速率所需要的條件有時是矛盾的,故應該尋找以較高反應速率并獲得適當平衡轉(zhuǎn)化率的反應條件:一般用鐵做催化劑,控制反應溫度在700K左右,壓強范圍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間,并采用N2與H2分壓為1∶2.8的投料比。

2.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二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1)反應速率常數(shù)(K)

  反應速率常數(shù)(K)表示單位濃度下的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反應速率常數(shù)越大,反應進行得越快。反應速率常數(shù)與濃度無關(guān),受溫度、催化劑、固體表面性質(zhì)等因素的影響。

  (2)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增大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減小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減小。

  增大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增大,減小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3)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壓強只影響氣體,對只涉及固體、液體的反應,壓強的改變對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

  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際上是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為壓強的改變是通過改變?nèi)萜魅莘e引起的。壓縮容器容積,氣體壓強增大,氣體物質(zhì)的濃度都增大,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積,氣體壓強減小;氣體物質(zhì)的濃度都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

3.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三

  反應焓變的計算

  (1)蓋斯定律

  對于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焓變一樣,這一規(guī)律稱為蓋斯定律。

  (2)利用蓋斯定律進行反應焓變的計算。

  常見題型是給出幾個熱化學方程式,合并出題目所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該方程式的ΔH為上述各熱化學方程式的ΔH的代數(shù)和。

  (3)根據(jù)標準摩爾生成焓,ΔfHmθ計算反應焓變ΔH。

  對任意反應: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4.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四

  1、親電取代反應

  芳香烴圖冊主要包含五個方面:鹵代:與鹵素及鐵粉或相應的三鹵化鐵存在的條件下,可以發(fā)生苯環(huán)上的H被取代的反應。鹵素的反應活性為:F>Cl>Br>I不同的苯的衍生物發(fā)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環(huán)上有吸電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發(fā)生鹵代的時候,如果是上述催化劑,可發(fā)生苯環(huán)上H取代的反應;如在光照條件下,可發(fā)生側(cè)鏈上的H被取代的反應。

  應用:鑒別。(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如:鑒別:苯、己烷、苯乙烯。

  硝化:與濃硫酸及濃__(混酸)存在的條件下,在水浴溫度為55攝氏度至60攝氏度范圍內(nèi),可向苯環(huán)上引入硝基,生成硝基苯。不同化合物發(fā)生硝化的速度同上。

  磺化:與濃硫酸發(fā)生的反應,可向苯環(huán)引入磺酸基。該反應是個可逆的反應。在酸性水溶液中,磺酸基可脫離,故可用于基團的保護。烷基苯的磺化產(chǎn)物隨溫度變化:高溫時主要得到對位的產(chǎn)物,低溫時主要得到鄰位的產(chǎn)物。

  F-C烷基化:條件是無水AlX3等Lewis酸存在的情況下,苯及衍生物可與RX、烯烴、醇發(fā)生烷基化反應,向苯環(huán)中引入烷基。這是個可逆反應,常生成多元取代物,并且在反應的過程中會發(fā)生C正離子的重排,常常得不到需要的產(chǎn)物。該反應當苯環(huán)上連接有吸電子基團時不能進行。如:由苯合成甲苯、乙苯、異丙苯。

  F-C酰基化:條件同上。苯及衍生物可與RCOX、酸酐等發(fā)生反應,將RCO-基團引入苯環(huán)上。此反應不會重排,但苯環(huán)上連接有吸電子基團時也不能發(fā)生。

  親電取代反應活性小結(jié):連接給電子基的苯取代物反應速度大于苯,且連接的給電子基越多,活性越大;相反,連接吸電子基的苯取代物反應速度小于苯,且連接的吸電子基越多,活性越小。

  2、加成反應

  與H2:在催化劑Pt、Pd、Ni等存在條件下,可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最終生成環(huán)己烷。

  3、氧化反應

  苯本身難于氧化。但是和苯環(huán)相鄰碳上有氫原子的烴的同系物,無論R-的碳鏈長短,則可在高錳酸鉀酸性條件下氧化,一般都生成苯甲酸。而沒有α-H的苯衍生物則難以氧化。該反應用于合成羧酸,或者鑒別,F(xiàn)象: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褪去。

  4、定位效應

  兩類定位基鄰、對位定位基,又稱為第一類定位基,包含:所有的給電子基和鹵素。它們使新引入的基團進入到它們的鄰位和對位。給電子基使苯環(huán)活化,而X2則使苯環(huán)鈍化。

  間位定位基,又稱為第二類定位基,包含:除了鹵素以外的所有吸電子基。它們使新引入的基團進入到它們的間位。它們都使苯環(huán)鈍化。

  二取代苯的定位規(guī)則:原有兩取代基定位作用一致,進入共同定位的位置。如間氯甲苯等。原有兩取代基定位作用不一致,有兩種情況:兩取代基屬于同類,則由定位效應強的決定;若兩取代基屬于不同類時,則由第一類定位基決定。

5.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五

  1、定義:

  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zhì)。

  非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強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zhì)。

  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zhì)。

  2、電解質(zhì)與非電解質(zhì)本質(zhì)區(qū)別:

  電解質(zhì)——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

  非電解質(zhì)——共價化合物

  注意:

 、匐娊赓|(zhì)、非電解質(zhì)都是化合物

 、赟O2、NH3、CO2等屬于非電解質(zhì)

 、蹚婋娊赓|(zhì)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電離,故BaSO4為強電解質(zhì))——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導電性、溶解性無關(guān)。

  3、電離平衡:

  在一定的條件下,當電解質(zhì)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和離子結(jié)合成分子時,電離過程就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這叫電離平衡。

  4、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A、溫度:電離一般吸熱,升溫有利于電離。

  B、濃度: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溶液稀釋時,電離平衡向著電離的方向移動。

  C、同離子效應:在弱電解質(zhì)溶液里加入與弱電解質(zhì)具有相同離子的電解質(zhì),會減弱電離。

  D、其他外加試劑:加入能與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產(chǎn)生的某種離子反應的物質(zhì)時,有利于電離。

  5、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用可逆符號弱酸的電離要分布寫(第一步為主)

  6、電離常數(shù):

  在一定條件下,弱電解質(zhì)在達到電離平衡時,溶液中電離所生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跟溶液中未電離的分子濃度的比是一個常數(shù)。叫做電離平衡常數(shù),(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堿。)

  表示方法:ABA++B-

  Ki=[A+][B-]/[AB]

  7、影響因素:

  a、電離常數(shù)的大小主要由物質(zhì)的本性決定。

  b、電離常數(shù)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受濃度變化影響,在室溫下一般變化不大。

  c、同一溫度下,不同弱酸,電離常數(shù)越大,其電離程度越大,酸性越強。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6.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六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在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向反應速率與逆向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tài)”,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tài)。

  化學平衡的移動受到溫度、反應物濃度、壓強等因素的影響。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化學平衡無影響。

  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時向正、逆兩個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通常把由反應物向生成物進行的反應叫做正反應。而由生成物向反應物進行的反應叫做逆反應。

  在任何可逆反應中,正方應進行的同時,逆反應也在進行。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即是說可逆反應無論進行到何種程度,任何物質(zhì)(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都不可能為0。

  (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等、定、變。

 、倌妫夯瘜W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tài)平衡,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③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芏ǎ哼_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葑儯寒敆l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賄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zhì)比較)

 、诟鹘M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劢柚伾蛔兣袛(有一種物質(zhì)是有顏色的)

 、芸偽镔|(zhì)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

7.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七

  鋁Al

  1、單質(zhì)鋁的物理性質(zhì):銀白色金屬、密度小(屬輕金屬)、硬度小、熔沸點低。

  2、單質(zhì)鋁的化學性質(zhì)

 、黉X與O2反應:常溫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內(nèi)層金屬。加熱條件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氧化鋁:4Al+3O2==2Al2O3

 、诔叵翧l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均有H2生成,也能與不活潑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鋁制餐具不能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和咸的食品。

 、垆X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鋁熱反應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鋁熱劑。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鋼軌。

8.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八

  1、中和熱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zhì)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蓋斯定律內(nèi)容: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guān),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guān),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5、燃燒熱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傺芯織l件:101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chǎn)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zhì)的量:1mol

 、苎芯績(nèi)容:放出的熱量。(ΔH<0,單位kJ/mol)

9.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九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xiàn)象:

 、兮c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

 、墼谒嫔纤奶幱蝿;

  ④伴有嗞嗞響聲;

 、莸斡蟹犹乃兗t色

  4.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氫鈉受熱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10.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

  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shù)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_)、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僖掖际且环N很好的溶劑,既能溶解許多無機物,又能溶解許多有機物,所以常用乙醇

  來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藥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為反應的溶劑,使參加反應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應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讓它們在均相(同一溶劑的溶液)中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反應限度。

 、诒椒樱菏覝叵拢谒械娜芙舛仁9.3g(屬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當溫度高高中化學選修5于65℃時,能與水混溶,冷卻后分層,上層為苯酚的水溶液,下層為水的苯酚溶液,振蕩后形成乳濁液。苯酚易溶于堿溶液和純堿溶液,這是因為生成了易溶性的鈉鹽。

 、垡宜嵋阴ピ陲柡吞妓徕c溶液中更加難溶,同時飽和碳酸鈉溶液還能通過反應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醇,便于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苡械牡矸、蛋白質(zhì)可溶于水形成膠體。蛋白質(zhì)在濃輕金屬鹽(包括銨鹽)溶液中溶解度減小,會析出(即鹽析,皂化反應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輕金屬鹽(包括銨鹽)溶液中,蛋白質(zhì)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菥型和部分支鏈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機溶劑,而體型則難溶于有機溶劑。

 、逇溲趸~懸濁液可溶于多羥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絳藍色溶液。

11.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一

  1、電解的原理

  (1)電解的概念:

  在直流電作用下,電解質(zhì)在兩上電極上分別發(fā)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電解。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叫做電解池。

  (2)電極反應:以電解熔融的NaCl為例: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陽極,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2Cl-→Cl2↑+2e-。

  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陰極,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Na++e-→Na。

  總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電解原理的應用

  (1)電解食鹽水制備燒堿、氯氣和氫氣。

  陽極:2Cl-→Cl2+2e-

  陰極:2H++e-→H2↑

  總反應:2NaCl+2H2O2NaOH+H2↑+Cl2↑

  (2)銅的電解精煉。

  粗銅(含Zn、Ni、Fe、Ag、Au、Pt)為陽極,精銅為陰極,CuSO4溶液為電解質(zhì)溶液。

  陽極反應:Cu→Cu2++2e-,還發(fā)生幾個副反應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應,沉積在電解池底部形成陽極泥。

  陰極反應:Cu2++2e-→Cu

  (3)電鍍:以鐵表面鍍銅為例

  待鍍金屬Fe為陰極,鍍層金屬Cu為陽極,CuSO4溶液為電解質(zhì)溶液。

  陽極反應:Cu→Cu2++2e-

  陰極反應:Cu2++2e-→Cu

12.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二

  1.結(jié)晶和重結(jié)晶:利用物質(zhì)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zhì)轉(zhuǎn)化成所需要的物質(zhì):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zhì),氣體雜質(zhì)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wǎng)吸收O2。

  9.轉(zhuǎn)化法:兩種物質(zhì)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xiàn)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zhuǎn)化成A1(OH)3。

13.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三

  1、狀態(tài):

  固態(tài):飽和高級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維生素、醋酸(16.6℃以下);

  氣態(tài):C4以下的烷、烯、炔烴、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態(tài):油狀: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狀: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特殊氣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級酯;

  3、顏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輕:苯、液態(tài)烴、一氯代烴、乙醇、乙醛、低級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CHCl3)

  5、揮發(fā)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級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與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甘油)

14.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四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zhì):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zhì):Ca(ClO)2+CO2+H2O=CaCO3↓+2HClO

15.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五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及鹽類水解

  1、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

  (1)電離平衡常數(shù)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zhì)電離形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溶液中未電離的分子濃度之比為一常數(shù),叫電離平衡常數(shù)。

  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達到電離平衡時,電離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電離,且每步電離都有各自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以第一步電離為主。

  (2)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堿、升溫,使CH3COOH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加入CH3COONa固體,加入濃鹽酸,降溫使CH3COOH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2、鹽類水解

  (1)水解實質(zhì)

  鹽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的H+或OH-結(jié)合生成弱酸或弱堿,從而打破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繼續(xù)電離,稱為鹽類水解。

  (2)水解類型及規(guī)律

 、購娝崛鯄A鹽水解顯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趶妷A弱酸鹽水解顯堿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蹚娝釓妷A鹽不水解。

 、苋跛崛鯄A鹽雙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16.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六

  鐵

  1、單質(zhì)鐵的物理性質(zhì):鐵片是銀白色的,鐵粉呈黑色,純鐵不易生銹,但生鐵(含碳雜質(zhì)的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原因:形成了鐵碳原電池。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單質(zhì)鐵的化學性質(zhì):

 、勹F與氧氣反應:3Fe+2O2===Fe3O4(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②與非氧化性酸反應: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溫下鋁、鐵遇濃硫酸或__鈍化。加熱能反應但無氫氣放出。

 、叟c鹽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芘c水蒸氣反應:3Fe+4H2O(g)==Fe3O4+4H2

17.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七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zhuǎn)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棕色的煙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

  7、P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后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chǎn)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chǎn)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棕色的煙

  13、HF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yōu)榛揖G最后變?yōu)榧t褐色

  15、在常溫下:Fe、Al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氣呈粉紅色17、蛋白質(zhì)遇濃HNO3變黃,被灼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

  18、在空氣中燃燒:

  S——微弱的淡藍色火焰H2——淡藍色火焰H2S——淡藍色火焰

  CO——藍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藍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9、特征反應現(xiàn)象:

  20、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后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后不恢復紅色)

  22、有色溶液:

  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

18.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八

  反應熱計算的依據(jù)

  1.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計算

  反應熱與反應物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

  2.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計算

  H=E生成物-E反應物。

  3.根據(jù)鍵能計算

  H=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

  4.根據(jù)蓋斯定律計算

  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guān),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guān)。即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時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溫馨提示:

 、偕w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應的反應熱來推知相關(guān)反應的反應熱。

 、跓峄瘜W方程式之間的+-等運算,對應H也進行+-等數(shù)學計算。

  5.根據(jù)物質(zhì)燃燒放熱數(shù)值計算:Q(放)=n(可燃物)|H|。

19.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十九

  氧化還原反應的類型:

  (1)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4HNO3(濃)=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還原反應: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20.高二化學科目知識點必修一筆記 篇二十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規(guī)律:

  催化劑大多能加快反應速率,原因是催化劑能通過參加反應,改變反應歷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來有效提高反應速率。

  (2)催化劑的特點:

  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而在反應前后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

  催化劑具有選擇性。

  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不能改變平衡轉(zhuǎn)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