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兒童的社交游戲有哪些(推薦20篇)#】社交游戲是社交互動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模擬平時的社會交往活動,讓孩子以游戲的方式融入到社交圈中,從而逐漸幫助孩子擺脫社交恐懼和抗拒。這是幫助兒童改善社交障礙,提高社交技能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zhǔn)備的《兒童的社交游戲》,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一
拉個圈圈
拉個圓圈走走,拉個圓圈走走
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手拉手圍成一個圈圈,一邊走,一邊唱兒歌:“拉個圓圈走走,拉個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我們一起蹲下/跳一跳/握握手/鼓掌”,最后的指令隨機變化,小朋友快速執(zhí)行指令,也可以換成孩子發(fā)指令。
2.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二
搶椅子
鍛煉觀察能力、速度和靈活度
剛開始準(zhǔn)備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把椅子,讓小朋友學(xué)會在聽到音樂停止后需要馬上坐在椅子上,等到兒童熟悉游戲規(guī)則后,可以撤掉一把椅子,每次音樂停止后,有一個小朋友沒有椅子坐,最后坐到椅子的孩子可以獲得獎勵。
3.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三
石頭剪刀布
經(jīng)典的益智游戲
在孩子掌握了石頭剪刀布的游戲規(guī)則后,爸爸和孩子就可以玩這個游戲。爸爸可以先告訴孩子:“我馬上會出剪刀”,讓孩子養(yǎng)成提前根據(jù)別人的心思來調(diào)整行為的習(xí)慣。如果最后孩子真的出了石頭,說明孩子懂得規(guī)則了。等孩子練好這個技能之后,爸爸再說:“我馬上會出剪刀”,但卻出了布,孩子可能會不高興,爸爸卻笑著說:“我騙你的!保ń毯⒆哟λ诵乃,認(rèn)識、接受或?qū)W會撒謊)。
4.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四
翻翻樂
桌面游戲,老師們也很喜歡
游戲規(guī)則和步驟是:玩家輪流翻牌,每次翻兩張;如果翻出來的兩張卡片是一樣的,就可以拿走;如果翻出來的卡片是不同的,則翻回去保持背面朝上但位置不變;以相同規(guī)則輪流,直到所有的卡片全部被拿走;數(shù)一下誰手里的卡片多,卡片多者贏。在孩子有輪流/等待的前提下,這是最適合第一個去泛化這個能力的游戲。
如果孩子理解上面的規(guī)則有難度,我們也可以把游戲降低難度到這樣的規(guī)則:每人每次翻一張,翻完所有卡片結(jié)束,沒有其他任何規(guī)則,只練習(xí)輪流;每人每次翻一張,翻的過程中看到一樣的就收起來,后期也可以在結(jié)束的時候數(shù)一下誰得到的牌比較多。
5.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五
拍螃蟹
這是卡片游戲
游戲雙方擁有相同數(shù)量和圖案的卡片,拍打方把卡片圖案向上整齊的排列在桌子上后,根據(jù)對方出示的卡片,迅速用手拍打與之圖案相同的卡片。
游戲變化:①猜圖案;②看表情;③停頓和延;④遲角色互換。
6.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六
打手游戲
一個手掌朝上,一個手掌朝下
這個游戲大家小時候應(yīng)該都有玩過。游戲方式很簡單,就是打?qū)Ψ降氖。家長把手放在下面,孩子把手放在上面。家長數(shù)“123”后快速打孩子的手,孩子要快快的把手收回去,不被家長打著。孩子如果玩的很好了,可以嘗試換角色來玩!
7.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七
找手指游戲
手指躲貓貓,猜猜我在哪
也被稱為手指躲貓貓,家長把右手的5個手指頭聚在一起,然后用左手包住手指周圍,只露出手指的頭,然后讓孩子來找哪一個是中指(或者其他手指)。猜對猜不對都可以撓一撓孩子,進行互動,讓孩子覺得很好玩!
8.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八
擊掌游戲
你拍一,我拍一
擊掌游戲是我們經(jīng)常和孩子玩的游戲,例如“你拍一,我拍一”,但是其實也可以做的內(nèi)容豐富和變換方法,比如可以變化節(jié)奏,XXX丨XXXXX(前面是慢的,后面是很快的,且富有變換),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快和慢的不同。
另外可以變換空間位置。媽媽不停變換手的位置,上、下、左、右等位置,孩子要觀察不同的位置來變換自己的手要拍在什么位置,可以增加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例如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熟悉以后打亂順序。
9.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九
猜一猜在哪只手
鍛煉注意力和觀察力
跟找手指游戲異曲同工,家長找一個孩子喜歡但是小小的物品,放在一只手中,握上拳頭,不停地轉(zhuǎn)動,嘴巴還可以念一些口訣:“變變變~~”,然后讓孩子猜剛剛的物品在哪只手里,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和觀察力。
10.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
輪流搭積木
讓孩子學(xué)會輪流
家長放一塊積木后對兒童說:搭積木,指示兒童把自己的積木搭上去,家長再把自己的1塊積木搭上去,重復(fù)步驟,若兒童不理解輪流概念,家長手把手的教兒童,完成輪流搭積木的過程,若兒童已經(jīng)明白輪流概念,家長可減少協(xié)助。
11.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一
鼓嘴巴游戲
可以家長和孩子輪流做
例如,孩子努力把嘴巴里面充滿氣,然后用兩只手一壓,氣就會從嘴巴跑出來,發(fā)出奇怪的聲音,孩子就會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讓家長鼓嘴巴,孩子來用手壓,家長也可以故意做一些表情,發(fā)出一些聲音,增加孩子和家長的互動。
12.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二
豬鼻子游戲
超好玩的小豬豬
抓著孩子的手推起家長的鼻子,然后家長學(xué)小豬“哼哼哼”叫,然后把頭伸向孩子的頭上,去撓或者揉孩子的臉。如果孩子喜歡的話,下一次等待孩子自己主動來推家長的鼻子,然后家長再次學(xué)小豬叫來和孩子玩。
13.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三
我們都是機器人
一不許動,二不許笑
爸爸和兒童充當(dāng)機器人,媽媽拿著“遙控器”,媽媽發(fā)指令,兩個“機器人”按照指令做相應(yīng)的動作,每次媽媽喊停,“機器人”就要聽指令定住,并且維持之前的最后一個動作不變,若兒童不理解游戲玩法,可以先模仿爸爸的動作,重復(fù)多次直到兒童掌握游戲玩法,媽媽也可以給每個“機器人”發(fā)不同指令。
14.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四
手偶游戲
協(xié)調(diào)雙手動作變化
手偶起源于17世紀(jì)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從材質(zhì)上分有布料的,木制的,塘膠的,毛絨的。從款式上分有人物手偶,動物手偶,卡通手偶,動漫手偶。
家長把1個手偶套在自己的手上,把另一個手偶交給兒童并叫他如何運用鼓勵兒童模仿家長的手偶動作,如:走路。練習(xí)初期的時間宜較短,待兒童接受手偶游戲后,可增加玩耍時間,重復(fù)練習(xí),直到兒童能自行運用手偶與另一個手偶做簡單的交往活動為止。
15.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五
踩尾巴
你踩我一下,我踩你一下
準(zhǔn)備紙條若干,將紙條的三分之一塞進褲腰里,其余部分拖在外面當(dāng)尾巴。兩人一組,一個兒童當(dāng)踩尾巴的人,另一個在場地上跑著躲避,不讓對方踩到自己的尾巴。
但兒童往往會無目的地亂跑,因此家長或教師要注意引導(dǎo)孩子關(guān)注對方。開始時,教師可以將孩子的角色固定下來,待孩子掌握以后再換過來。對于能力弱的孩子,教師可以安排家長和孩子一組,待熟悉后,再安排小朋友之間的互動;在小朋友互動時,能力稍強的宜扮演“長尾巴的”,能力差異不要過于懸殊。
為發(fā)展互動可以適當(dāng)允許孩子之間的碰撞,家長不要太理會“誰吃虧、誰占便宜”的問題,等待兒童自己的反應(yīng)。
16.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六
傳遞表情(3個人)
適合爸爸媽媽帶著孩子玩,三個人坐成一個圈兒,讓孩子注意觀察媽媽的表情,然后把媽媽的表情狀態(tài)用語言描述出來,并模仿給爸爸看。同樣,孩子再做一個表情,由爸爸描述并模仿給媽媽看。依次輪換。
PS:通過語言描述和模仿,可以引導(dǎo)孩子留心觀察他人,同時學(xué)習(xí)認(rèn)識情緒表情。認(rèn)識情緒是管理情緒、提升社交智慧的前提。
17.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七
與別人玩接球游戲(1-2歲)
訓(xùn)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
訓(xùn)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難度設(shè)置:
A開始時家長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
B家長把球伸向孩子,鼓勵他/她伸手來接球。
C當(dāng)孩子主動把球給家長時,家長應(yīng)該說“謝謝”幫助給予:如果孩子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dǎo),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18.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八
影子游戲(適合3-7歲孩子)
首先,讓您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影子,再讓他轉(zhuǎn)身,向四周走動或跑動,看看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讓孩子追影子——再擺脫影子。孩子都熟悉了這個游戲之后,開始四散開來玩“踩影子”的游戲,此游戲以先踩到他人的影子為勝,也可以一個踩一個躲。啟發(fā)孩子動腦筋怎樣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陰涼處,沒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19.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十九
真人版“找不同”(3-5人)
一些綜藝中常玩的找不同游戲,我們在家里也可以玩。由媽媽帶著孩子們在客廳,讓爸爸躲進房間,改變身上一樣或者多樣?xùn)|西,例如脫掉鞋子、圍上圍巾、解開一顆襯衫扣子、挽起一只袖子等。爸爸重新出來后,讓孩子們找不同。
PS: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觀察別人,試著將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
20.兒童的社交游戲 篇二十
客人來我家(3-5人)
(1)父母選取2-3個玩偶放在門口,告訴孩子今天家里來客人了。
“今天家里來客人了,寶寶愿意和他們一起玩嗎?”
“第一位客人是小兔子,來跟她打個招呼吧!”
媽媽說:“你好啊,小朋友,我是兔子姐姐,我們握握手吧!”
“第二位客人是小青蛙,你看他蹦蹦跳跳過來了。”
爸爸說:“呱呱呱,我是青蛙哥哥,我可以抱抱你嗎?”
。2)父母在旁邊進行觀察,孩子是如何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表達開心、興奮、輕松等情緒的。
。3)打完招呼后,父母把事先準(zhǔn)備好的玩具遞給孩子,引導(dǎo)孩子和小客人們進行游戲。
。4)同時,可以播放兒歌背景音樂豐富游戲體驗。
游戲提示
、俸⒆营氉杂螒虻臅r候,父母減少干預(yù),多觀察孩子的表情和行為。
、谌绻麠l件允許,可邀請隔壁鄰居來家里做客,和孩子一同玩耍。
PS:通過游戲,用表情和肢體動作適當(dāng)?shù)剡M行情緒表達。與其他伙伴進行游戲,促進孩子的伙伴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