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一
有一天,濟公正站在西湖旁邊的一棵大柳樹下,手搖破蒲扇,觀看西湖風(fēng)景。時值重陽,金風(fēng)送爽,湖水漣漪,柳枝拂面,湖光山色,好不宜人。濟公正看得高興,忽見不遠處走來一個人,在離柳樹不遠的地方站住了。由于他低著頭,根本沒往這邊看,所以沒發(fā)現(xiàn)柳樹下的濟公。濟公對他卻看得分明。只見這個人三十上下,手藝人打扮,兩眼哭得通紅,對著湖水發(fā)呆,看樣子就要跳水自盡。濟公看在眼里,心想,不知這位青年為何尋死,我得設(shè)法救他一救,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打定主意,便快步向那人跟前走去。
那人見有人來,急忙掀起衣襟蒙面,就要往湖里跳,說時遲那時快,濟公一個箭步,沖到那人跟前,一把將他拉住。
"咳!有什么事兒過不去,要尋此短見?"
別拉我,讓我死吧,活著也是受罪。"那人說著,還掙扎著要往湖里跳。
"有什么難處說說看,或許我能夠幫你。"濟公邊拉邊勸道。
投水人望望這個和尚,見他雖然破衣襤衫,但滿臉慈祥,特別是那雙眼睛,給人一種希望和力量。投水人嘆了口氣,說:
"師/父,不管你能不能救我,我把苦處告訴你,就是死,也有一個見證人。"于是便一五一十地向濟公訴說起來。
原來,這個人姓張,人稱"張木匠",在杭州城里的一個官宦人家里做工。這家的公子,外號叫"花花太歲",是個游手好閑,欺男霸女的惡棍。這天,花花太歲正在花廳外斗蛐蛐兒玩,干完活的張木匠,站在人群后面觀看,隨口說了一聲"好",正巧花花太歲心愛的"金頭大王"(蛐蛐)這時一跳,跳進了花叢里,半天也沒找回來;ɑㄌ珰q大怒,硬說他的寶貝,是張木匠給嚇跑的,要他三天之內(nèi),賠他一千兩銀子,不然就打死他。
張木匠是個窮手藝人,家里上有多病老母,下有妻子兒女,連飯都饑一頓飽一頓的,上哪去弄這一千兩銀子?今天是最后期限,只得瞞著老母妻兒,來這湖邊尋死。
濟公一聽,哈哈大笑:"我以為什么大不了的事兒,不就是一千兩銀子嗎?我替你還他就是了!"說著,拉起張木匠便走。
走著走著,忽然從路邊的草叢里傳出幾聲"區(qū)區(qū)區(qū)"的叫聲,濟公貓著腰蹲下身子,在草叢里摸了摸,隨手捉到一只蛐蛐兒,用嘴吹了吹氣,捧在手里,左看右看,就像欣賞一個寶貝似的,臉上露出喜色。張木匠也湊上去觀瞧,見是只又瘦又小的蛐蛐兒,不知這個和尚要玩什么把戲,無可奈何地跟著濟公,又往前走去。
濟公帶著張木匠,來到城里的"三斗樓"。這是杭州最的游樂場。因這里是"斗雞、斗鳥、斗蛐蛐兒"的所在,所以名其樓謂"三斗樓"。只見樓上樓下,人流如潮,熱鬧非凡。這天是九九重陽,正是"三斗"的時日。他們來到二樓斗蛐蛐兒的大廳,看見花花太歲正用自己的"銀頭大王"與對方的"鐵殼青",爭奪"狀元"。一來一往斗得正酣。只見鐵殼青三跳兩跳,一口咬住銀頭大王的右腿,用力一拉,就把銀頭大王的一條腿,齊刷刷咬掉了下來。
花花太歲心疼得直跺腳。心想,要是我的金頭大王還在,那狀元十拿九穩(wěn)是咱的。一想到這兒,就氣不打一處來,于是,花花太歲便對他的家人大叫:"那個張木匠的銀子送來沒有?今天是最后期限,不賠銀子,活活打死他!"
"別嚷嚷,我們來了!"濟公拉著張木匠擠了進來;ɑㄌ珰q一看,來了一個瘋和尚,張木匠低著頭躲在和尚身后,便圓睜著眼睛,高聲大叫:"我叫的是張木匠,你個瘋和尚亂攪和什么?"
"我來替他送銀子,怎么樣?"濟公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
"看你這個熊樣,把骨頭砸碎了,也擠不出一兩銀子,你拿什么還我一千兩銀子?"
"別急,我這里有個小東西,是我從南高峰的土廟里捉到的,看它值不值一千兩銀子?"說著,濟公將左手掌伸到花花太歲面前;ɑㄌ珰q一看,在和尚手心里,蹲著一個呆頭呆腦的蛐蛐兒,氣得大叫起來:"好個禿驢,你敢耍笑我太歲老爺,想拿這玩藝兒頂一千兩銀子,真氣死我了!來呀,給我打這禿驢!"
家人一擁而上,正要動手打人。濟公哈哈大笑:"有眼不識金香玉,我這蛐蛐兒名叫‘鎮(zhèn)山王',什么‘金頭'、‘銀頭'、‘鐵殼青',全都不是它的對手,不信你瞧--"說著,用破蒲扇撥了撥那蛐蛐兒,只聽它"區(qū)區(qū)"叫了兩聲,嚇得四周盆子里的蛐蛐兒亂蹦亂跳,而那只斷了一條腿的銀頭大王,聽到叫聲,一伸那條單腿,一命嗚乎了;ɑㄌ珰q見狀,知道這只蛐蛐兒不是凡品,立即陪著笑臉,連忙說:"師/父,你這蛐蛐兒果能斗敗今天的狀元,張木匠的一千兩銀子,我不要了!"
"好,一言為定,口說無憑,寫下字據(jù),如何?"
"可以,要是斗不過呢?"
“斗不過,我替張木匠受死。”
"好,就這么著!"花花太歲忙命家人拿來紙筆,雙方寫下了字據(jù)。
人們把今天的狀元"鐵殼青"和濟公的"鎮(zhèn)山王",一齊放進盆子里。鎮(zhèn)山王呆在盆子邊,一動不動,只把兩根頭須攪來攪去。鐵殼青見對方又瘦又小,以為可欺,便張牙舞爪,向鎮(zhèn)山王撲來。鎮(zhèn)山王沒等鐵殼青站穩(wěn),猛的向前迎去,乘機一口咬住鐵殼青的肚皮,兩腿一蹬,將鐵殼青掀了個仰面朝天,鎮(zhèn)山王仍咬住不放,鐵殼青亂蹬一氣,慢慢地不動了。斗場上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濟公收起鎮(zhèn)山王,將字據(jù)交給張木匠,對花花太歲道一聲:"對不起,一千兩銀子兩清了!"說完就要離去。
花花太歲見濟公要走,眼睛都急紅了,趕緊拉住濟公說:
"師/父,把這蛐蛐兒賣給我吧,我情愿再出一千兩銀子!"
濟公聽后,哈哈大笑:"我一個出家人,要它何用?公子見愛,我就送給你好了!"
花花太歲對濟公千恩萬謝,捧著蛐蛐兒回府了。到家后,越想越高興,連忙命家人編制一個金絲籠子,好把鎮(zhèn)山王放進籠子,以示珍貴。待籠子編好,往里放時,鎮(zhèn)山王兩腳一蹬,"嗖"的一聲跳出花廳,三蹦兩跳,鉆進了花叢里。
花花太歲急得拍手頓足,忙叫家人去捉。待家人去捉時,早已無影無蹤。
正在發(fā)急,忽聽花廳的墻腳下,傳來了鎮(zhèn)山王的叫聲;ɑㄌ珰q忙叫家人往墻縫里灌水,灌了十幾桶,鎮(zhèn)山王就是不出來,氣得花花太歲命家人推倒花廳的那面墻,還是不見蹤影。
忽然又聽見鎮(zhèn)山王在花廳基石下邊叫,花花太歲一狠心,命家人拆掉花廳,翻磚倒瓦,仍然沒有捉到鎮(zhèn)山王。
正在氣惱,從觀月亭下又傳來了鎮(zhèn)山王的叫聲,花花太歲連忙命家人拆亭子。
亭子剛拆完,從后書房地板下,又傳出叫聲,于是拆書房;
拆完書房拆臥室......
蛐蛐在哪叫,就在哪兒拆,折騰了三天三夜,仍不見鎮(zhèn)山王的影子。
花花太歲耷拉著腦袋,紅腫著雙眼,躺在藤椅上正要朦朧睡去,忽聽門外傳來唱歌聲:
稀奇稀奇真稀奇,
蛐蛐沒了讓人急;
為找小蟲費心機.
拆墻倒壁挖地基。
掘地三尺無蹤影,
看它還能天上去?
上天入地皆不見。
太歲欺人反被欺!
花花太歲聽罷歌聲,忽然明白了:這是濟公在懲罰他這個無賴。他立刻感覺到:渾身發(fā)冷手冰涼,躺在那里直翻白眼兒...
2.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二
在古老的村莊里,有一位善良的農(nóng)夫,他每天辛勤勞作,只為了養(yǎng)家糊口。盡管生活艱辛,他仍對鄰居慷慨解囊,常常把自己的收成分享給村里的老人和孤兒。一天,一位神秘的旅人經(jīng)過村莊,向村民們打聽一位好人的下落。他說:“我聽說這村里有一位大好人,他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我愿以重金酬謝這位好人,請告訴我他的住處!
村民們紛紛指向那位善良的農(nóng)夫。旅人來到農(nóng)夫面前,說明了來意,并拿出一袋金幣作為謝禮。農(nóng)夫聽后笑了笑,婉拒了金幣:“我做這些事并不是為了回報,而是出于本心!
旅人感慨道:“這年頭,像您這樣的好人真是難找。 彼贸鲆恢衿娴墓P,遞給農(nóng)夫,“這支筆能寫出最美妙的故事。我愿把它送給您,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農(nóng)夫接過筆,覺得這支筆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無價之寶。從那天起,他開始用這支神奇的筆記錄村莊里發(fā)生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溫暖人心,充滿真情。
漸漸地,村莊因這些故事而遠近聞名。人們紛紛來到這里,只為一睹那位寫出感人故事的農(nóng)夫。村莊變得熱鬧非凡,村里的孩子們也紛紛拿起筆,效仿農(nóng)夫,書寫自己的故事。
然而,隨著名聲的增長,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這支筆帶來的不僅僅是美好。有人開始為了出名而編造故事,有人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詞。甚至有人為了故事中的情節(jié)而爭執(zhí)不休,導(dǎo)致村莊陷入混亂。
農(nóng)夫深知,這一切都源于他的那支神奇之筆。他決定把筆歸還給旅人:“這支筆帶給了村莊繁榮,也帶來了混亂。我請求您收回這支筆,讓它不再為人們帶來困擾!
旅人聽后微微一笑:“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擁有神奇的力量,而在于懂得何時放下。您已經(jīng)明白了這個道理,而這正是您成為真正好人的原因!
說完,旅人化為一陣輕煙消失在空中。那支神奇的筆化為一只美麗的翠鳥,展翅高飛。從此以后,那只翠鳥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村莊的上空,為人們帶來吉祥與和平。
農(nóng)夫則繼續(xù)用心記錄村莊里的點滴美好。他知道,真正的善良不是追求表面的繁華與浮夸,而是用心守護那份純凈與真實。好人難當(dāng),但只要心懷善念,就能在這紛繁復(fù)雜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本色。
3.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三
古時候,衛(wèi)國地方有一位女子,長得很漂亮,她是衛(wèi)國國君最寵愛的妃子。根據(jù)衛(wèi)國的法律,無論是誰,如果沒有得到允許而乘坐國君的馬車,就要處以斬去雙腳的刑罰。有一次,這位王妃的母親患了重病,有人在半夜里趕來把消息告訴了她。于是她就乘坐國君的馬車,趕去看望母親。事后,國君不僅沒有懲罰她,而且還夸獎了她幾句。“她是多么有孝心啊!”他說,“她為了母親,甚至冒了砍掉雙腳的危險。”后來又有一天,她正和國君在花園里嬉戲。他拿了一只桃子吃,吃到一半覺得這只桃子特別甜,于是就把它讓給了國君吃。國君說:“她是多么愛我啊,愿意把的東西讓給我!
但是,這位王妃的美貌漸漸消逝,國君就開始冷淡她了。
后來有一次,她無意中冒犯了國君,國君就說:“是不是有一次你未經(jīng)允許,就乘坐了我的馬車?是不是你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
4.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四
漳州城西南的九龍江畔,高高地聳立著一座圓山。這座圓山從前后望去有十二面,景色都不一樣。俗話說:“圓山十二面,面面都有寶!边@里單說圓山的東北面山麓,有一塊坡地,樹林蒼郁,環(huán)繞成琵琶形狀,地名叫琵琶坂。坂上涌出一股清清的泉水,滋潤著山下田園,這就是馳名中年的水仙花產(chǎn)地了。然而,你可知道水仙花的來歷嗎?說起來真有點神奇。傳說在明朝景泰年間,有一個名叫張光惠的,他為人耿直剛正,在河南汲縣當(dāng)個小官吏。在仕宦生涯中,他看透了官/場的黑暗、腐/敗,因此,就知音辭官返鄉(xiāng)了。他的老家就在漳州府南鄉(xiāng)圓山琵琶坂下。這一天,他乘船經(jīng)過浩瀚的洞庭湖,正清閑自在地靠著船舷,欣賞著湖光山色,眺望那藍藍的晴空,綠綠的湖水,青青的遠山,不免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不知不覺地沉浸在恬靜的夢境中。這進他恍惚看見一位美麗的仙子,身披著金黃色的羽衣,下身穿著白玉色的裙襪,站在象牙雕成的船頭上,背后張起一面綠綢的風(fēng)帆,乘風(fēng)破浪地飛駛而來。他十分驚奇地站起來,揉揉眼睛,定神注視這奇景。霎時間仙子和仙船都不見了,只見銀波粼粼的湖水中,飄來一莖花卉,碧綠的葉間,射出一箭花莖,白色傘形花序,十幾朵花蕊都還含苞未放,唯獨在頂端翹然開放一朵小小的白花,雪白晶瑩的花瓣,拼成六棱的玉盤,花心托起一盞金色的酒杯,裊裊娜娜,亭亭玉立,十分可愛。
張光惠非常愛惜這株不知名的花卉,就伸出手去,想從水里把它撈起。誰知道這株仙花卻很乖巧,她悠然地離開船舷,飄到老遠的湖心去了。張光惠心里十分懊惱,悵惆地望著湖水出神。這時,這株俏皮的仙花卻又悄悄地靠近船舷,但總是不遠不近地保持一段距離,不即不離地隨著船游動。張光惠幾次很想撈起她,總是撈不到手,心里很是焦急,然而也無可奈何。慢慢兒他的心情平靜下來了,自責(zé)地想道:物各有志,既然她是水上的仙子,就不可以用褻慢的態(tài)度對待她,一定要彬彬有禮地予以接待才行呵!于是他肅然起敬地振衣彈冠,恭恭敬敬地點了三支香,對著水上仙子,默默地祝禱道:
凌波仙子國色香,
湖上飄游欲何往?
豈愿伴我南歸去,
琵琶坂下是仙鄉(xiāng)!
5.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五
“貴妃雞”是蘇州名菜。它的做法是選用肥嫩的童子雞翅膀與香菇、淡菜、嫩筍、青椒一起燜燒而與。貴妃雞的特點是菜色鮮艷,綠、乳黃、黑、白相配,令人賞心悅目,吃起來既嫩又鮮,香味撲鼻,是少有的佳肴。貴妃雞,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它一定與哪一位貴妃有淵緣。事實也的確如此,原來,這位貴妃不是加緊人,正是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huán)。
1200多年前,正是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李隆基做皇帝之初,任用姚崇、宋景治理國家,使唐朝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到峰,史稱“開元盛世”。但到了晚年,唐明皇昏庸無比,唐朝又從發(fā)展的巔峰跌落下來。寵愛楊貴妃就是他晚年昏庸的重要表現(xiàn)。
楊玉環(huán)本是李隆基看中她之后,想方?jīng)]法娶了過來,封為貴妃。有了楊貴妃之后,唐明皇整日整夜與她尋歡作樂,把國家大事交給了李林甫、楊國忠等一幫*人。
有一天,唐蝗皇又與楊貴妃飲酒對歌,弄得神魂顛倒。他喝醉之后,連呼“好酒呀,好酒!吃得痛快!”楊貴妃也癡迷神糊地叫道:“我要飛上天!”唐明皇因酒醉聽錯了,以為貴妃要吃“飛上天”,馬上讓太監(jiān)命令御膳房做出來。聽了皇帝的圣諭,廚師們面面相覷:他們從來沒說過有“飛上天”這道菜。但皇帝金口玉言,他能說出來,你就得做出來。眾御廚們開動腦筋苦思冥想。有個廚師說,老鷹飛得高,大概就是“飛上天”吧!大家一聽,趕緊做了兩只紅燒老鷹?梢粐L才發(fā)現(xiàn),鷹肉是酸的!于是廚子們重新開動腦筋。在廚師中有位蘇州的名廚,叫“蘇空頭”,他想到雞的肌胛肉最鮮嫩,把它拿來做“飛上天”肯定好吃。他把自己的想法對大家一說,眾人一聽,只好如此了。他們手忙腳亂地找來幾只童子雞,斬下它們的翅膀,與香菇、淡菜、筍片、青椒一起燜燒,“飛上天”就算做成了。大家一看此菜,色鮮味香,才定下心來。
太監(jiān)將“飛上天”端到貴妃面前,酒巴已醒的貴妃頓時眼亮起來。唐明皇也嘗了嘗,連聲贊嘆,忙問太監(jiān)是什么菜。太監(jiān)趕忙說,這就是陛下剛才點的“飛上天”呀。唐明皇此時才想起酒醉時下過的圣旨,不免尷尬。這時,正津津有味地在品嘗“飛上天”的楊貴妃說:“此菜色艷、肉嫩、味香,都與我貴陽市妃相似,干脆就叫它‘貴妃雞’吧!”唐明皇一聽,連聲稱好。
后來,蘇空頭告老還鄉(xiāng),就把“貴妃雞”的燒制方法帶回蘇州,這道菜也就在蘇州地區(qū)世代流傳了。
6.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六
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dāng)時壽邸縣的宏農(nóng)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huán),被選進宮來。楊玉環(huán)進宮后,思念家鄉(xiāng)。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guān)在宮內(nèi),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么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ò炅⒓词湛s,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當(dāng)即選場玉環(huán)來見駕,楊玉環(huán)濃裝艷抹,梳洗打扮后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huán)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楊善于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后,與其兄楊國忠串通一氣,玩弄權(quán)術(shù),陷害忠良。安史之亂發(fā)生以后,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西逃路上,大臣們質(zhì)問明皇,國破家亡,國破家記,社稷難存,你要江山還是要貴妃,貴妃不死,我們各奔西東。萬般無奈,明皇賜貴妃一死,自縊于梨園的梨花樹下。后來,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恨歌》,記敘的就是這段歷史。7.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七
貂嬋是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寵愛。當(dāng)時,董卓專權(quán),挾天子以令諸侯,大臣們敢怒而敢言。王允每天悶悶不樂,茶不飲,飯不進。貂嬋很為主人優(yōu)愁。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在后花園燒香跪地,為主人祈禱,“月亮啊月亮,你雖清白如洗,可哪知我們老爺心中的煩惱!蒼天啊蒼天,你雖那樣深邃,卻難容我們老爺如火如焚的心情。我是老爺?shù)逆九,愿為國為民,萬死不辭!壁s巧,王允也來花園散心。頓時,他感情激動,趕忙走上前去將貂嬋扶起。王允說:“你能為我分憂,我憂在何處,你知道嗎?”“知道,大人!薄澳悄銜r哲我討國/賊,殺董卓嗎?” “只要大人信得過奴婢,奴婢拐肝腦涂地!蓖踉事犃T,兩手一合,當(dāng)即給貂婢一拜。從此、便和貂嬋以父女相稱。一年多以后,王允先將其女許給董卓,后又許給呂布。董、呂二人爭風(fēng)吃醋,發(fā)生火并,董卓被殺。這就是王允巧使連環(huán)計,一女二聘殺國/賊。 那么貂嬋怎么叫“閉月”呢? 貂嬋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fēng)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8.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八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jié)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9.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九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很快打敗越國,把越王勾踐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質(zhì)。越王為報滅國之仇,暫棲于吳王膝下,裝得十分老實忠誠。一次吳王肚子疼,請來郎中也沒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踐得知后就當(dāng)著吳王夫差的面,親口嘗了他的糞便,說:“大王沒什么病,是著了涼喝點熱酒暖暖就會好的!眳峭跽展篡`說的,喝了點熱酒,果然好了。吳王看到勾踐這樣忠心,就將他放回越國。勾踐回國后接受了范蠡獻的復(fù)國三計;一是屯兵,加緊練武,二是屯田,發(fā)展農(nóng)業(yè),三是選美女送給吳王,作為內(nèi)線。當(dāng)時,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西施被選送到吳國后,吳王一看西施長得如此漂亮,對西施百依百順,終日沉溺于游樂,不理國事,國力耗費殆盡。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出兵攻打吳國,達到了復(fù)國報仇的目的,這里邊有西施的很大功勞。10.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十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偏偏老天爺忽然發(fā)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fā)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zhuǎn)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蹦切溃骸拔医性S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nèi)顺3R娒妫姿刎懞驮S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jié)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墒,“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nèi)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shù),但他的心術(shù)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dāng),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guān)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fēng)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shù)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11.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十一
相傳在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種了一棵瓜,瓜秧順著墻爬到姜家結(jié)了瓜。瓜熟了,一瓜跨兩院得分啊!打開一看,里面有個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長大成人,方圓十里、八里的老鄉(xiāng)親,誰都知道她是個人好、活好、聰明伶俐,又能彈琴、作詩、寫文章的好閨女。老倆口更是把她當(dāng)成掌上明珠。這時候,秦始皇開始到處抓伕修長城。有一個叫范喜良的公子,是個書生,嚇得從家里跑了出來。他跑得口干舌燥,剛想歇腳,找點水喝,忽聽見一陣人喊馬叫和咚咚的亂跑聲。原來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來不及跑了,就跳過了旁邊一堵垣墻。原來這垣墻里是孟家的后花園。這功夫,恰巧趕上孟姜女跟著丫環(huán)出來逛花園。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見絲瓜架下藏著一個人,她和丫環(huán)剛喊,范喜良就趕忙鉆了出來,上前打躬施禮哀告說:“小姐,小姐,別喊,別喊,我是逃難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個白面書生模樣,長得挺俊秀,就和丫環(huán)回去報告員外去了。老員外在后花園盤問范喜良的家鄉(xiāng)住處,姓甚名誰,何以跳墻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員外見他挺老實,知書達禮、就答應(yīng)把他暫時藏在家中。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倆口見他一表人材,舉止大方,就商量著招他為婿。跟女兒一商量,女兒也同意。給范喜良一提,范公子也樂意,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了。
那年月,兵慌馬亂,三天兩頭抓民要夫,定了的親事,誰家也不總撂著。老倆口一商量,擇了個吉日良辰,請來了親戚朋友。擺了兩桌酒席,歡歡喜喜地鬧了一天,倆人就拜堂成親了。常言說:“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fēng)云”。小倆口成親還不到三天,突然闖來了一伙衙役,沒容分說,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給抓走了!
這一去明明是兇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沒有盼到,信兒也沒有盼來。盂姜女實實地放心不下,就一連幾夜為丈夫趕做寒衣,要親自去長城尋找丈夫。她爹媽看她那執(zhí)拗的樣子,攔也攔不住,就答應(yīng)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過一道道的山、越過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尋失的行程。餓了,啃口涼餑餑;渴了,喝口涼水;累了,坐在路邊歇歇腳兒。有一天,她問一位打柴的白發(fā)老伯伯:“這兒離長城還有多遠?”老伯伯說:“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是幽州,長城還在幽州的北面!泵辖南耄骸熬褪情L城遠在天邊,我也要走到天邊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著鳳也走,下著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郊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廟去了。破廟挺大,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齜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個年輕女子,伯得不得了?墒撬差櫜簧线@些了,找了個旮旯就睡了。夜里她夢見了正在桌前跟著丈夫?qū)W書,忽聽一陣砸門聲,闖進來一幫抓人的衙役。她一下驚醒了,原來是鳳吹得破廟的門窗在響。她嘆了口氣,看看天色將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盡,又覺得渾身發(fā)冷。她剛想歇歇腳兒,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蘇醒過來,才發(fā)覺自己是躺在老鄉(xiāng)家的熱炕頭上。房東大娘給她搟湯下面,沏紅糖姜水,她千恩萬謝,感激不盡。她出了點汗,覺得身子輕了一點,就掙扎著起來繼續(xù)趕路。房東大娘含著淚花拉著她說:“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熱得象火炭一樣,我能忍心讓您走嗎!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腳,都成了血疙瘩了,哪還是腳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腳,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兩天,病沒好利索就又動身了。老大娘一邊掉淚,一邊嘴里念道:“這是多好的媳婦呀!老天爺呀,你行行好,讓天下的夫妻團聚吧!”孟姜女終于到了修長城的地方。她打問修長城的民工:您知道范喜良在哪里嗎?打問一個,人家說不知道。再打問一個,人家搖搖頭,她不知打向了多少人;才打聽到了鄰村修長城的民工。鄰村的民工熱情地領(lǐng)著她找和范喜良一塊修長城的民工。
孟姜女問:“各位大哥,你們是和范喜良一塊修長城的嗎?”
大伙說:“是!”
“范喜良呢”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含著淚花誰也不吭聲。盂姜女一見這情景,嗡的一聲,頭發(fā)根一乍。她瞪大眼睛急追問:“俺丈夫范喜良呢?”大伙見瞞不過,吞吞吐吐地說:“范喜良上個月就——就——累累-累餓而死了!”
“尸首呢?”
“大伙說:“死的人太多,埋不過來,監(jiān)工的都叫填到長城里頭了!”
大伙話音未落,孟姜女手拍著長城,就失聲痛哭起來。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萬的民工,個個低頭掉淚,只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風(fēng)悲號,海水揚波。正哭,忽然“嘩啦啦”一聲巨響,長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頭。那么多的自骨,哪一個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記起了小時聽母親講過的故事:親人的骨頭能滲進親人的鮮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認尸。她又仔細辨認破爛的衣扣,認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著丈關(guān)的尸骨,哭得死去活。
正哭著,秦始皇帶著大隊人馬,巡察邊墻,從這里路過。
秦始皇聽說孟姜女哭倒了城墻,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領(lǐng)三軍來到角山之下,要親自處置孟姜女?墒撬灰娒辖贻p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孟姜女哪里肯依呢!秦始皇派了幾個老婆婆去勸說,又派中書令趙高帶著鳳冠霞帔去勸說,蓋姜女死也不從。最后,秦始皇親自出面。孟姜女一見秦始皇,恨不得一頭撞死在這個無道的暴君面。但她轉(zhuǎn)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報,黎民的怨仇沒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強忍著憤怒聽秦始皇胡言亂語。秦始皇見她不吭聲,以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飛色舞地說上勁了:“你開口吧!只要依從了我,你要什么我給你什么,金山銀山都行!”
孟姜女說:“金山銀山我不要,要我依從,只要你答應(yīng)三件事!”
秦始皇說:“慢說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說,這頭一件!”
孟姜女說:“頭一件,得給我丈夫立碑、修墳,用檀木棺槨裝!
秦始皇一聽說:“好說,好說,應(yīng)你這一件?煺f第二件!”
“這第二件,要你給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靈車后面,率領(lǐng)著文武百官哭著送葬。”、
秦始皇一聽,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個皇帝,豈能給一個小民送葬呀!“這件不行,你說第三件吧!”
盂姜女說:“第二件不行,就沒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這架式,不答應(yīng)吧,眼看著到嘴的肥肉摸不著吃;答應(yīng)吧,豈不讓天下的人恥笑。又一想:管它恥笑不恥笑,再說誰敢恥笑我,就宰了他。想到這兒他說:“好!我答應(yīng)你第二件?煺f第三件吧!”
孟姜女說:“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
秦始皇說:“這個容易!好,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給范喜良立碑、修墳,采購棺槨,準備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殯那天,范喜良的靈車在前,秦始皇緊跟在后,披著麻,戴著孝,真當(dāng)了孝子了。趕到發(fā)喪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說:“咱們游海去吧,游完好成親。”秦始皇可真樂壞了。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忽聽“撲通”一聲,孟姜女縱身跳海了!
秦始皇一見急了:“決,快,趕快給我下海打撈。”
打撈的人剛一下海,大海就嘩——嘩——地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撈的人見勢不妙,急忙上船。這大浪怎么來得這么巧呢?,原來,龍王爺和龍女都同情孟姜女,一見她跳海,就趕緊把她接到龍宮。隨后,命令蝦兵蟹將,掀起了狂風(fēng)巨浪。秦始皇幸虧逃得快,要不就被卷到大海里去了。
12.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十二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四大傳說之一,流傳的范圍非常廣,因此這則傳說也有很多異文存在,它們或者情節(jié)相似,主人公名字不同,或者主人公名字相同,情節(jié)不同,此外傳說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往往又融入了地方色彩,如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不同,如此等等。互為異文正是民間文學(xué)的一個重要特點。這里收錄了牛郎織女傳說的三種異文。一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yīng)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后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后,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們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dān)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二
很早很早以前,山里住著戶人家,老人們都死了,家里剩下了兄弟倆。老大娶了媳婦,這媳婦心眼不好,老想獨霸老人留下的家業(yè)。
有一天,二小領(lǐng)著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著牛背說:“牛哇,牛哇,我想睡會覺,你可千萬不要亂跑!崩宵S牛像聽懂了人話,低著腦袋“哞、哞”地叫了幾聲,甩打著尾巴在他身邊吃起草來。二小躺在草地上睡著了。
錯過中午,嫂嫂提著罐子來給小叔子送飯,見二小正在睡大覺,照他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腳。二小醒了見是嫂嫂,慌忙爬起來,站在地上像個愣雞。
嫂嫂把飯罐子往地上一擱,氣呼呼地說:“你倒自在,撒著牛睡大覺,牛丟了我才和你算賬哩!”說完,她一扭臀部走了。
二小的肚子早就餓了,捧起罐子剛要吃,身邊的大黃牛一頭把罐子撞了,罐子摔了個稀巴爛。大黑狗見了地上的飯,張口就吃,不一會,就把地上的飯?zhí)蛄藗一干二凈。
二小瞅著碎罐碴子害怕了,覺得回家也沒好兒。他長嘆一聲;“唉,怎么我就這樣命苦!”
二小的唉聲剛落,大黑狗撲通一聲倒在地上,鼻子口里流血,一會兒就斷了氣。他這才明白,嫂嫂在飯里下了毒藥。
二小心想:看來不能和這個害人精在一塊過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里。日頭兒快落西山時,他趕著;亓思。一進院子,扭頭見哥哥打外邊回來,二小心里一酸,兩眼止不住地流淚。哥哥見弟弟這樣傷心,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忙問:“你為嘛這樣難過?”“我把嫂嫂送的飯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飯就死了。”哥哥聽了,心里明白了八/九,斗又斗不過家里的女人,為了難。
二小哭著說:“哥,咱們分開過吧!备绺缫姷艿苷f要分家,更做難了,一來弟弟還小,二來他外出做買賣;家里沒有幫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塊湊合著過吧,又怕弟弟有個三長兩短。
二小見哥哥發(fā)愁,就說:“哥,家里什么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頭牛!钡苄謧z在院里說分家的話,媳婦聽見了,打心眼里高興。她手扒著門框沖著丈夫說:“往后各過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哥哥眼里噙著淚花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第二天,二小趕著牛車走了。走來走去,越走越遠。二小心想:老是這么走,走到多時是個頭?干脆就住在這吧!他把牛車停下,砍了好多樹枝子,就著山坡兒搭棚。棚子搭好了,就和老黃牛在這兒落了戶。
那頭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界,已經(jīng)跟著二小過了一年多,這一天夜里死了。老黃牛死后,一連給二小托了三個夢,夢里對二小說:“到明天午時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后,你把我的皮子剝下來,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個閨女,那天他們到天河里去洗澡。記住,那個穿綠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婦。你千萬別讓她們看見你,等她們都到了水里,你抱了保衣裳就往回跑,她準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會走了!
第二天,二小見老黃牛死了,不吃也不喝,手摸著它光啼哭。后來就把牛皮剝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墳上跪著大哭了一場。
七月七那天,二小披上牛皮,立時兩腳離了地,飄飄悠悠來到、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樹林里等著。一會兒,王母娘娘的七個仙女來了,她們一個個脫了衣裳,撲通撲通跳到了水里。
二小瞅準了那身綠衣裳,竄過去抓起來就跑。三仙女見有人抱了她的衣裳,打水里出來就追。緊追慢追,追到二小家里。三仙女問二小為嘛拿她的衣裳,二小說想讓她做自己的媳婦。三仙女再三說天規(guī)不容,二小一再說人間比天上好。三仙女見二小長得好看,也動了心,就應(yīng)了他。打這,三仙女落凡到了人間,她天天在家彈花織布,人們就叫她織女。二小天天外出賣布掙錢。小倆口過起了舒心日子。
三仙女和二小過了三五年,給他生了一男和一女。一天,二小到地里去干活,天上響起了天鼓,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把織女抓走了。二小回家一看,見兩個孩子啼哭,不知媳婦上了哪兒,急得團團轉(zhuǎn)。一問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一指劃,二小才想到織女走了。他急忙擔(dān)起兩個孩子,披上牛皮去趕織女。
二小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織女時,惹惱了王母娘娘:“好你二小,莫非你要追到靈霄殿上去嗎?”她打頭上拔下銀管,在二小和織女中間一劃,立刻劃成了一道天河。二小沒有辦法過河,急得直跺腳,筐里的兩個孩子直喊娘?椗投《伎蘖,啼哭也沒用。二小想給織女留個想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織女,織女接在了手里?椗肓讼,沒嘛可送,掏出織布梭照著二小扔來,織女手勁小,把織布梭扔歪了。
直到現(xiàn)在,天河一邊的織女星懷里有扣套星,另一邊的牛郎星旁有個梭子星。
三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有個牛家莊,莊里有個聰明、忠厚、勤勞的小孩叫靈兒。因父母早亡,只好跟隨哥哥過日子,嫂子馬氏為人狠毒,常常虐/待靈兒。一年秋天,剛收割完畢,馬氏就逼著靈兒去山上放牛,并對他說:“給你這九條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頭牛你才能回來!”靈兒聽后;無可奈何,只好趕著牛離開牛家莊。
村里人聞訊趕來,對靈兒深表同情。有的送來吃的,有的送來穿的,靈兒一一致謝,然后獨自一人趕著牛向山里走去。
當(dāng)他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嶺就停下來歇腳,坐在樹下傷心地流淚。心想,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會有十頭用呢?正在這個時候,有位須發(fā)霜白的老人,忽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親切地問:“孩子,你怎么一個人跑到這個偏僻的地方來放牛?為什么事你這樣傷心?”靈兒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講了。老人笑著說:“原來是這么回事!別難過,那伏牛山里有頭病倒的老牛,你好好地喂養(yǎng)它,等牛病好后你就可以趕著;丶伊!闭f完那老人就不見了。靈兒好象做夢似的。便按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靈兒走呀走呀,翻過一道道的山,涉過一條條的澗,終于找到了那頭病牛,它正在一塊大平石上臥著。靈兒立即趴下去,連連磕了三次頭,喊了聲“牛大伯”。老牛睜開疲憊不堪的眼睛,一會兒又閉上了。靈兒看著老牛那沒精打采的樣子,心里想,可能是餓了,于是就急忙去給老牛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整整喂了三天三夜,老牛終于吃飽了。突然抬起頭跟他講起話來:“好孩子,我本來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谷種子撤于人間而觸犯了天規(guī),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摔壞了,動彈不得。你如能用百花露水給我洗擦一個月我就會好的。”小靈兒聽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來,餓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泉水,夜里依偎在牛旁。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給老牛洗傷。整整一個月,老牛的傷真的好了,它跟著靈兒一道回家。
靈兒回到家里,嫂嫂見他真的趕了十頭牛回來,硬說有一頭是偷了別人的,還把他痛打了一頓,經(jīng)鄉(xiāng)親們解勸才算作罷。此后,靈兒白天放牛,夜里就睡在牛的身邊,莊上的人都稱他是“牛郎”。那只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親。有一次,嫂子把毒藥放到菜里,老牛告訴牛郎不要吃。嫂子氣起來鬧著要跟牛郎分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只要那頭老牛、兩輛破車和一只爛皮箱,就離開了家,在一棵桑樹下搭了個草棚住了下來。老牛從嘴里吐出個茶豆,牛郎將茶豆種在草棚門前,第二天便破土而出,第三天長出了葉子,牛郎就忙搭架,過幾天豆子藤都爬滿了架子。老牛就說:“孩子,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誰要是連續(xù)七夜偷看你,她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時我就用車拉著你上天去,把她接下凡來,與你結(jié)成婚配。”
聽了老牛的囑咐,牛郎夜里就鉆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見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臨走時,有一仙女向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見那仙女獨自來到玉池邊,大著膽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望著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里便向牛郎點點頭,第五天夜里端出一籃蠶,第六天夜里偷出一架織布機,第七天夜里拿著織布梭向牛郎招手。牛郎織女,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眉來眼去,牛郎盼著織女下凡,織女盼著牛郎快去團聚。七月七這一天,從天空飛來喜鵲,落在老牛頭上,喳喳喳地叫:“織女差我來,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崩吓Pχc想頭,牛郎套上車,坐上去。老牛四蹄騰空,一會兒來到了玉池,牛郎下車,和織女把織布機抬放到車上,織女挎著蠶籃上了車,牛郎也跳上車同織女坐在一起。老牛騰云駕霧,一會兒即到家。
鄉(xiāng)親們獲悉牛郎成了家,都趕來賀喜?椗桶阉龔奶焐蠋淼奶煨Q分給眾姐妹,教大家養(yǎng)蠶、執(zhí)絲、織綢緞。
于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賢妻,能養(yǎng)蠶,會抽絲,還能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都說織女的織布機是從天上帶來的,織出來的綢緞做成衣,冬暖夏涼。這消息傳了出去,引來了山南、海北的絲綢商人,都爭著前來爭購南陽綢。這事轟動了白河兩岸,伏牛山區(qū)的千家萬戶,都送自家的姑娘來學(xué)織?椗牡厣屏迹瑯酚诮倘,不到兩年,家家戶戶都學(xué)會了養(yǎng)蠶抽絲織綢緞。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織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玉妹。牛郎耕田,織女織布,日子過得很和睦。
幾年后,牛郎正在犁地,晴空突然響了一陣雷,老牛望著牛郎直流淚,并對牛郎說:“孩子,我把織女拉下天,觸犯了天條,看來活不成了。我死后,王母娘娘肯定不放過你們,到那時,你吃我的肉可以脫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騰云登上天去。”說完老牛應(yīng)聲倒下;牛郎哭了一陣之后,就依著老牛的吩咐做了。
正好七月七那一天,牛郎正在鋤地,金哥玉妹兩人哭喪著臉跑了過來,告訴牛郎說,來了個老婆子,把媽媽從織布機上拉走了。牛郎急忙回家穿著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著金哥、一手拉住玉妹,騰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替照腳下一畫,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出現(xiàn)了,牛郎拉著金哥玉妹站在河邊直哭,哭聲震驚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對孩子,怪可憐的,于是,就決定讓他們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會—次。
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牛郎一家人不見了,感到蹊蹺,夜間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看見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河那邊的織女在哭,河這邊的牛郎拉著金哥和玉妹也在哭。人們發(fā)現(xiàn)群星閃爍的天空多出一條銀帶,就叫它為天河。天河的一邊多了一顆星,這顆星就叫織女星。一邊多了三顆星,叫做牛郎星。人們想念牛郎織女,每晚總是鉆到茶豆架下仰望天空。到了七月七那天晚上,突然看見滿天喜鵲向著天河撲去,互相咬著尾巴,搭成一座鵲橋。牛郎一手拉著金哥,另一手拉著玉妹上了橋,織女也從橋那邊過來了,走到鵲橋中間一家人相會了。
13.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十三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臺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xué)。但由于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xué)堂讀書,祝英臺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里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繡花嗎?為什么我不能去上學(xué)?她突然反問自己:對!我為什么就不能上學(xué)呢?想到這兒,祝英臺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yīng)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jīng)不住英臺撒嬌哀求,只好答應(yīng)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臺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fā)去杭州了。
到了學(xué)堂的第一天,祝英臺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xué),學(xué)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yōu)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xué)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于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guān)心體貼,促膝并肩,兩小無猜。后來,兩人結(jié)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xué)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xiāng)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臺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臺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jié)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臺,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勺T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fàn)幰苑磳Πk婚姻的祝英臺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zhèn)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臺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fēng)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zāi)沽验_了,祝英臺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zāi)购仙狭恕_@時風(fēng)消云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fēng)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14.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十四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王爺,名叫賈比胡。他一個接一個地娶了七個老婆,但卻沒有一個為他生下一兒半女。這使賈比胡悲哀之極,他決心不如一死了之,就走向沼澤地準備去自/殺。半路上他遇見一個托缽僧,那托缽僧見他愁容滿面,就問他到底有什么煩惱。
王爺說:“我是一株枯萎的樹,只適合砍下來當(dāng)柴燒,以后不會再留下一點痕跡:我討了七個老婆,她們沒有一個為我生下一兒半女,我死后王國留給誰呢?我還活下去干什么?不如到沼澤淹死算了。”
“站!”托缽僧喊道,“如果你聽從我的勸告,你的煩惱很快就會消失!
“智士,你有什么勸告呢?”賈比胡問。
托缽僧說:“你拿著這根手杖,向東走七個鐘頭,你就會看到一株枝葉婆娑、非常美麗的芒果樹,樹上結(jié)滿了成熟的果實。你站到樹下,用右手拿這根手杖,打下七個芒果,用你的左手在它們沒有落地之前接住它們,帶回家去,給你每個妻子吃一個,那她們就會為你生兒子的!
王爺謝過了托缽僧,照著他的話去辦。當(dāng)他回到家中,正要把芒果分給他的妻子,誰知她們撲過來,你爭我奪,互不相讓,芒果剎那間就吃了個精光,但只有王爺六個老婆吃上芒果,年紀最輕也最美麗的羅妮,卻沒有吃上。她傷心地把扔滿一地的芒果核撿起來,將它們敲開,吃了它們的核仁。
第二年,王爺那六個年紀較大的妻子,每人都生了個男嬰,可是第七個妻子,卻生了一個樣子像只猴子的男嬰。羅妮雖然傷心,但對這男嬰?yún)s十分疼愛,因為他雖然丑陋,但很快就會講話會思想,比其他兄弟成熟得快。
這個人不像人猴不像猴的生物越長大,樣子就越難看,人們都嘲笑地叫他作“猴王子”,他的兄弟都憎惡他,待他比待最低賤的奴仆還差。王爺只看了他一眼,就下令永遠不準他來見自己,還把可憐的羅妮一塊趕出宮,讓他們母子倆另外住在離皇宮老遠的一間房子里。
猴王子就在那個孤苦的環(huán)境中長大,當(dāng)他的兄弟有老師教他們讀書識字時,他卻滿山亂跑。他母親看了不由得傷心地說:“我兒子真是只猴子啊,他整天就會爬樹!笨蓱z的羅妮滿懷辛酸,忍不住哭了起來。
其實猴王子并沒有浪費光陰,并不像羅妮認為的那樣滿山亂跑,他學(xué)到的東西比他的兄弟要多得多呢。因為林中的神仙教會他各種知識,還教他各種魔法呢。只是猴王子十分小心不讓人知道他是從神仙那兒學(xué)會知識和武功罷了。
過了二十年,六個王子都長成俊美的青年,猴王子比起他的幾個兄弟,個子矮了半截,不過卻也有著運動員的體格。只是他渾身蓋滿了難看的棕色猴毛,樣子也像只野獸一樣丑陋。
這時,離賈比胡王國約九十天路程的一個國家,由一個叫賈馬薩的王爺統(tǒng)治。他只有一個獨生女,名叫賈烏蘭,長得十分漂亮,各國的王子不論遠近,都去向她求婚。賈烏蘭倒被難住了,無法決定嫁給哪一個王子,她決定只許給壯最勇敢的人。
于是她的父親老王賈馬薩鑄了一個沉重的鐵球,揚言只有舉起這鐵球的人,才能娶他女兒為妻。
這消息自然也傳到賈比胡的朝廷,他的六個兒子決定去試試運氣,測驗一下自己的力量。老王也不反對,就為兒子們配備了閃閃發(fā)光的武器和高頭大馬,讓他們?nèi)ケ仍嚤仍嚒?/p>
猴王子看著自己的兄弟騎馬出發(fā),心里很是傷心,于是溜進森林,告訴自己的老師,說他也十分想去向美麗的賈烏蘭求婚。老林仙很同情他,就為他剝下了他那身棕色的猴皮?窗,原來在猴皮之下猴王子有著一個非常健美的身體,膚色有如牛奶和玫瑰,柔滑得很,黑色的卷發(fā),托出他漂亮的臉,英氣迫人呢!
仙人給了他華麗的王子服裝和武器,還有一匹千里駒。這匹駿馬跑得那么快,猴王子只用了兩個鐘頭就趕上了比他早去了一天的兄弟。
他的兄弟有一個問:“快看,這個騎馬趕來的英俊青年是誰?”
另一個說:“他的衣袍那樣華麗精美,不是侯爺就是個王爺!”
那陌生人向他們走過來客氣地問好,其余的路程他們在一起。他的鞍袋似乎是有著取之不盡的容量,每天晚上都能不停地供應(yīng)食物和酒來使旅伴得到享受。白天他談吐文雅,知識淵博,使他的兄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dāng)他們到了那個國家。猴王子故意落在兄弟們的后邊,在一個叢林里下了馬。他脫掉了華麗的衣袍,穿上他那張猴皮。他將衣袍武器綁在馬鞍上,拍了兩下手,那馬兒就馱著它們騰空而去,消失不見了。
王子們正在城門外扎營時,突然看見他們那個猴子兄弟,正從一條小道一歪一扭、一蹦一跳地追上來了,覺得十分驚奇。
“猴王子,你怎么來的?”一個哥哥摑了他一巴掌。
“你也來這個國家,想干啥呀?”另一個問。
第三個兄弟也不等回答,就插嘴說:“哈,你們以為他要干什么呢?猴王子是出于好奇才跟著我們的,他腿兒長所以能趕上我們的快馬唄!”
第四個兄弟就說:“好吧,猴子,既然你來了,那你就給我們燒飯好了,我們現(xiàn)在要進王爺?shù)膶m中去,等我們回來,你得把飯燒好,侍候我們,如果你不準備好吃的,那你就等著挨一頓好打,你知道我們是說到做到的。”
于是六個王子穿著的衣服,騎馬走了。猴王子等他們走后,就到最近的一間店鋪去,叫店老板辦好一席酒菜,送到王子的帳幕去,他付了五十塊金幣,那店老板笑逐顏開,答應(yīng)照辦,并保證樣樣菜色都是的。
猴王子回到帳幕,拍了三下手掌,就聽見一聲長嘶,他的馬趕來了,一瞬間已站在帳幕前。猴王子脫了猴皮,穿上華麗的袍服,騎上駿馬,追他的兄弟去了。
在王爺?shù)幕蕦m外有一座美麗的花園,那巨大的鐵球,就放在草地上,一群年青的王子正圍著它,一個接一個試著去舉它,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挪動它半寸。
公主站在一個蓋滿了玫瑰花的露臺上,她穿著一身白色絲袍,黑得像鴉翼般的秀發(fā),有如流水般柔滑地披下來,裹著她苗條的身體,她正在觀看著求婚者比試。
突然賈烏蘭驚訝得瞪大雙眼,她的雙頰緋紅起來,有若紅色的玫瑰一樣。
她哆嗦地叫起來:“父王,父王,那個騎黑馬跑來的騎者是誰?”
王爺答道:“我不認識他,但從他外表來判斷,肯定是在諸王子中最尊貴的一個。”
猴王子馳馬跑過來,停在石階最下的一級,一躍下馬,捧著一束鮮花跑上露臺來。
他深深地一鞠躬,說道:“春天的女皇啊,接受這些前來問候你的春天使者吧!”
賈烏蘭接過禮物,謝過他,低下頭去聞了一下這些可愛的鮮花。等她再抬起頭來,發(fā)現(xiàn)那小伙子已坐回馬鞍上。他同公主交換了一下眼色,就騎馬走開。
“他是誰?”
“這個年輕的騎者是誰?”
“有人認識他嗎?”
旁觀的人都你問我,我問你,但誰也不認識這個神秘的騎者。
用了不多久,賈比胡六個兒子都失敗而退,他們也像所有別的求婚者一樣,根本無法移動那個沉重的大鐵球。
當(dāng)他們回到帳幕,猴王子早已準備好一頓很好的飯菜,在等候著他們回來。他們個個都不客氣,大吃大喝,等吃完后才把剩下的殘渣剩菜、啃過的骨頭,扔給猴王子吃。
第二天,六個王子決定再去試一次運氣,他們又吩咐猴王子準備一頓好晚餐。猴王子執(zhí)行他們的命令后,又像昨天一樣脫下猴皮,變成一個英俊的騎士跟隨他們?nèi)ケ任洹?/p>
賈烏蘭站在露臺上,不像往日那樣鎮(zhèn)定,她美麗的眼睛在不斷向草地上喧鬧的人群打量,但卻沒有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停留下來。直到那個黑馬騎士從遠處馳騁而來,她的目光才為之一亮。她一把拉住王爺?shù)氖直郏械溃骸案竿醢,那陌生的騎者來啦!把這無聊的比賽結(jié)束了吧!要做我丈夫的非他莫屬了,管他能不能舉得起那鐵球呢!”
這時,猴王子已在她身前馳過,向她問候致敬,然后一躍下馬,F(xiàn)在他已跟其他年輕人一塊站在草地上了。
他客氣地說:“好朋友們,請稍微后退幾步,我不想弄傷任何人!”
那些王子侯爺都紛紛讓開,他們都面帶冷笑,以為這小伙子在裝腔作勢。
猴王子彎下身來,輕舒猿臂,已將那沉重的鐵球,像小孩的玩物一樣輕輕提起,一拋就將它拋到公主站立的露臺下邊去。
這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大力士!所有在場觀看的人臉上都露出恐懼和驚訝的表情,但等到他們清醒過來時,那神秘的陌生人已經(jīng)不知去向了。
賈烏蘭對這勇猛的小伙子充滿了衷心的贊美和喜愛。她叫道:“我要知道他到底是誰?下一次他不把名字告訴我就別放他走掉!
第二天猴王子再到比武場去,在露臺前下了馬,向賈烏蘭致敬后,走到鐵球前,把它提起,回到草地中央,臉不變色心不跳,將鐵球一拋,鐵球從人群頭上飛過,落到花園的另一端去了。他立即飛身上馬,準備離去。
可是,賈烏蘭迅速拿起早已準備好放在身旁的一把小金弓,把一支小箭搭在弓弦上。小箭脫弦而出,穿過空中,射中正在馳走的騎者的右腳踝,猴王子疼得差點跌下馬來,但一剎那間,他已馳出了視線之外,失去了蹤跡。
賈烏蘭懇求道:“親愛的父王,叫你的人去追,跟蹤著血跡,找到那個右腳踝受了新箭傷的人,當(dāng)他們找到他,我就嫁給他!”
王爺?shù)氖窒氯肆⒓闯霭l(fā),到處搜索,皇宮附近的帳幕一個一個地搜了一遍。
他們回來向賈烏蘭報告說:“我們找過,右腳踝新受傷的只有一個人,不過,公主啊,這個人,不如說是一只畜生,像猴多于像人,渾身長著難看的猴毛。他的面容跟你所愛慕的那個英俊健美的陌生人毫無相似之處!
公主命令道:“你們?nèi)グ涯窍窈镒右粯拥娜藥У竭@兒來,我要看看他!”
他們就到王子們的帳幕的一個角落去,把猴王子抓來,賈烏蘭望著他看了很久,最后堅定地說:“這個人就是我要找的人啦,我從他的眼睛里把他認出來了。他將成為我的丈夫,除了他我誰也不嫁!”
老王爺自然加以反對,他怎肯將如花似玉的獨生女兒嫁給這只丑陋的猴子!所有來求婚的公子王孫也十分憤慨,包括那六個兄弟在內(nèi)。他們宣稱將這只猴子當(dāng)做仇人,大喊大叫:“她拒絕嫁給我們,卻嫁給一只丑陋的人猿!打死他!”
可是賈烏蘭說:“我的心告訴我,他也是出身高貴,在所有人中只有他能舉起鐵球,所以只有他才配做我的丈夫!”
所有的王子感情大大受傷,都覺面目無光,只好悄然而退,紛紛回國。于是,賈烏蘭和猴王子正式結(jié)婚了。
當(dāng)他們這對新婚夫婦被送進洞房后,四下無人之時,猴王子問道:“賈烏蘭,你真的全心全意愛我嗎?”
她答道:“是的,猴子,我愛你是因為你的眼睛。”
猴王子脫下衣服,露出周身的猴毛,問道:“你不嫌我難看嗎?”
公主看到他雖然周身毛茸茸的,但體格健壯,低下頭來說:“我愛你一生一世,不會嫌棄你的!
猴王子把猴皮脫掉,在公主面前現(xiàn)出了他的真實形象,他是那么強健魁偉,樣子那么英俊,賈烏蘭立即認出他就是她一見鐘情的那個小伙子。
第二天一早,丈夫起床后立即披上猴皮,他回答賈烏蘭的疑問說:“我從魔咒解放出來的一天尚未到來,心愛的人啊,再耐心等待一段日子吧,那日子是會來臨的!”
賈烏蘭說:“在我心目中你即使披著猴皮,我也知道你是個最漂亮的男子,丈夫啊,我會耐心等待的!
她所有的親人都聚集在大殿上向他們道別,他們都為如花似玉的公主嫁給一個猿人感到難過,但卻無法理解為什么她卻春風(fēng)滿面,快樂萬分。
年輕的夫妻坐船由海路回家,剛巧猴王子的六個兄弟也買了一條船,所以,他們兩條船準備相伴同行回家去。
賈烏蘭細心觀察過丈夫的六個兄弟,愛情使她很快就看出問題來了。雖然她這些叔伯態(tài)度可親,但他們偷偷看著這對新婚夫婦的妒嫉的目光,并沒能騙得過她。在開船之前,公主對她父親說:“親愛的父王,我想要六個長枕放在船里的床上!
“六個?”賈馬薩王爺奇怪地問,“為什么你要這么多長枕呢?”
賈烏蘭說:“我要我的床很舒服,猴王子的國家遠著呢,旅途漫長,雖然水路比從陸路去快些,但我要一路上睡得舒舒服服!
于是王爺送了六個很輕的浮心木長枕到船上來,接著她跟丈夫就上船了。猴王子的幾個兄弟也上了船。于是兩條船都張起帆,帆吃飽了風(fēng),開始航行。
他們航行了一天,第一個兄弟隔船喊叫猴王子:“兄弟,我們的蝦吃光了,你給我們些蝦好嗎?”
兩條船并排航行,猴王子就捧了一罐蝦,蕩到兄長的船上。這正是大哥等著的事,就在猴王子把蝦交給大哥時,后者一把將他推落到大海去。不過賈烏蘭早已看在眼里,立即拋了一個長枕進海里。她的丈夫抓住它,因而沒有淹死,爬回自己的船上來。
第二天,第二個兄弟又對他喊道:“親愛的猴子,我們沒有帶面包,你們有很多,給我們些吧,行嗎?”
猴王子于是架了一條跳板橫過他兄弟的船,但他才走到半路,那些詭計多端的兄弟就把跳板一拉,猴王子落進海里去了,若不是賈烏蘭立即拋了另一個長枕給他,他準會淹死的。
第三天,他那些兄弟又說:“我們的檳榔果吃光了。”第四天又要酒,第五天又要水果。每一次他們都設(shè)法把猴王子推下海去;賈烏蘭每次都拋一個長枕把他救起來。到了第六天,他們到達故鄉(xiāng)時,賈烏蘭只剩下一個長枕了。
他們到達的消息傳到賈比胡王爺?shù)亩校徽f他有一個兒子在大比賽中贏得了嬌妻,現(xiàn)正帶著年輕貌美的妻子回家。
王爺?shù)拇罄掀耪f:“那一定是我的兒子獲勝,他的其他兄弟沒有一個武藝和氣力比得上他!
她是那么自以為是,當(dāng)船駛近時,她坐上她那座六人大轎,叫人把她抬到海邊,去接那對新婚夫婦回家。
可是,當(dāng)看見公主是從船上由猴王子扶著上岸時,她是那樣愕然,氣得臉都青了。
她狠狠地罵了一聲:“我才不讓那丑八怪猴子坐我的轎子呢!永遠也不!”一等她自己的兒子爬上了轎子,她就命令轎夫轉(zhuǎn)身就走。
其他幾個兄弟則由來迎接的奴仆,用轎子接走,沒有人理猴王子和他美麗的妻子。
猴王子對妻子苦笑一下說:“親愛的,你都看到了吧?我們得自己走路回家呢。”
賈烏蘭點頭微笑,拉住丈夫的手臂,兩個人一塊走路回他母親住的房子去。
羅妮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想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竟能帶了這樣一個千嬌百媚的妻子回家來。她對賈烏蘭歡迎了一千遍,無法把自己的目光從她美貌的面上挪開。他們?nèi)谌诵腋5厣钤谝黄,賈烏蘭多次叫丈夫把他的秘密告訴母親,可是他總是說:“耐心點,我的心肝,還不是時候呢!
有一天,老王爺在皇宮里舉行一次生日的盛大宴會,猴王子想去參加。晚上他妻子睡后,把他脫下的皮壓在她枕頭底下,他只好不披猴皮,穿上一身好衣服,吻了一下熟睡的妻子,跑進宮去,混進客人堆里。
王爺宮里每個人都打聽這個英俊的陌生人是誰。誰也不認識他,但他在宮中來去自如,好像是在自己家中一樣。不過,猴王子避開了一切打聽的人,宴會后,就像來時一樣迅速走掉。這宴會一連好幾天,他每晚都這樣去赴宴,越來越引起人們議論,到底他是誰?叫什么名字?從哪里來?但誰也解不開這神秘的謎。
一年過去了,又遇到王爺生日,舉行盛宴,猴王子有一晚又進宮去參加盛宴。誰知道賈烏蘭當(dāng)晚生產(chǎn),生下了一個很好看的男嬰,羅妮幫忙接生,她把那新生嬰兒放在媳婦的懷中時,看見了壓在賈烏蘭枕頭下的那張猴皮,她一把將它扯了出來,問道:“媳婦呵,你丈夫已經(jīng)長著一身難看的猴毛,你還嫌不夠,又在枕頭下藏著一張干什么,難道想要我的小乖孫也要披一身猴皮嗎?”
“親愛的媽,我不能告訴你啊,”賈烏蘭答道。一邊伸手要把猴皮搶回去。
可是羅妮氣壞了,將猴皮往火里一扔,說道:“我兒媳應(yīng)該知道,我看我兒子的猴皮已經(jīng)夠受了,我不希望孫子也像我兒子!”
賈烏蘭大叫一聲,想去搶救,但猴皮已經(jīng)著火了。
在這同時,猴王子在宴會中,突然渾身一震,他跳起來,沖出大廳。
當(dāng)羅妮看到房門砰的一聲被打開,一個魁偉的陌生人走進來時,她也大吃一驚。
他喊著:“賈烏蘭,那時刻終于到來了?我們的孩子在哪兒?這孩子生下來我就解放啦!”
他妻子默不作聲,含著喜淚,把初生的嬰兒抱著遞給他。猴王子,不,現(xiàn)在應(yīng)該叫他七王子啦,他把賈烏蘭和兒子摟在懷里,然后把一切講給他的母親聽。
這神奇的消息很快就傳進老王爺?shù)亩校退橇鶄兒子立即跑到羅妮住的房子來,當(dāng)他們走進屋時,七王子非常尊敬地接待他們。六個兄弟全都不知所措,跪倒在七王子跟前,保證痛放前非,求他原諒。
但七王子把他們扶起來,很熱情地擁抱他們,雖然他們待他這樣壞,但他的心仍然保持純潔。從此以后,七兄弟不再鬧意見,和平幸福地一塊生活。由于那六個王子沒有一個結(jié)婚,結(jié)果七王子和他的兒子成了王位的繼承人。
15.經(jīng)典民間故事 篇十五
天黑了,歐特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進了門,小女兒麗莎就撲了上來:"爸爸,你答應(yīng)給我買的芭比娃娃呢?"歐特搖搖頭,把麗莎推到一邊。女兒大哭起來。妻子安娜生氣地說:"你這是怎么回事,對孩子發(fā)什么火?"
歐特垂頭喪氣地坐在沙發(fā)上,一個勁地猛抽煙。
安娜生氣地說:"你干嗎這么晚回來?舅舅剛才打電話來,說媽媽快不行了,讓我們趕快回加納一趟!
"
"唉,今天我被炒魷魚了。我在外面走了一大圈,也沒找到新的工作。"歐特悶悶不樂地說。
安娜頓時像遭了雷擊,懵了。自從三個女兒一個接一個地降生,她就一直在家?guī)Ш⒆樱綍r靠歐特做建筑工養(yǎng)活全家。歐特是他們一家的頂梁柱,如今他失了業(yè),一家大小可怎么辦?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回到老家又在一大筆錢。安娜急得哭了起來。
"好了好了,我去想辦法就是了。"歐特去銀行取出僅有的存款,又向幾個要好的朋友借了一點,總算湊足了全家去加納的路費。
一家人從荷蘭輾轉(zhuǎn)來來到加納這個非洲小國,又顛簸了幾天才到達安娜的老家。安娜90歲的老母親見到遠方的親人,見到歐特這位未曾見過面的女婿,才安然閉眼。
料理完母親的后事,歐特急著啟程回家。這里的人雖然很熱情,可歐特一心惦念著回去找工作。當(dāng)?shù)氐牟柯溟L老卻再三挽留,這位長老從第一次見到歐特起,就好像早就認識他似的,對他格外親切。他請歐特參加一個盛大的聚會,并神秘地告訴他,到時候會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
歐特想,像他這樣的人會有什么好事,該不是以為他是歐洲來的富翁,要他捐錢吧?妻子安娜說這兒的部落規(guī)矩很多的,還是入鄉(xiāng)隨俗的好。
歐特將信將疑地去了。果然,部落的人把他奉為上賓,長老向歐特敬酒后,大家便圍著他又唱又跳,弄得歐特坐立不安。
忽然,一個少女跑上來,不由分說地把一個花環(huán)套在歐特頭上,然后眾多部落居民就齊刷刷地跪了下來,嘴里還用土語呼喊著什么。長老笑瞇瞇地對他說:"恭喜你,頭格伯。"
原來,這位長老一見到歐特,就斷定他是部落一位逝世首領(lǐng)的轉(zhuǎn)世,于是,按照當(dāng)?shù)氐牧?xí)俗要擁戴他為王。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使歐特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失業(yè)工人,一下子成了擁有40個村落、10萬人口的部落國王!這簡直太離奇了。開始他不太情愿離開熟悉的故鄉(xiāng)荷蘭,過這種原始的部落生活,可想到再也不用為失業(yè)煩惱了,就安心地當(dāng)起了國王,他的女兒們也成了小公主。
如今,歐特每天黃袍加身,坐在王位上,他越來越喜歡這這里了,不是因為自己是個一呼百應(yīng)的國王,而是這里純樸的人情讓他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