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我們把物體簡化為一個有質(zhì)量的點,稱為質(zhì)點
B、質(zhì)點是一個忽略次要因素而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C、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是由問題的性質(zhì)(即物體的大小和形狀能否忽略)決定的
D、在研究地球的運動時,一定不能把地球看做質(zhì)點
2、在空中水平方向上勻速飛行的飛機中落下的重物,如果站在地面上的小孩看到它是沿著曲線下落的,而此飛機駕駛員看到它幾乎是沿直線豎直下落的,那么這小孩與該駕駛員用來做參考的物體分別可能是
A、飛機、飛機
B、地面、地面
C、地面、飛機
D、飛機、地面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上午上課時間為8時5分、下課時間是11時50分,均表示時間間隔
B、每節(jié)課的時間為40分鐘,表示的是時間間隔
C、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時刻用線段表示,時間間隔用點表示
D、時刻與時間間隔只有區(qū)別而沒有任何聯(lián)系
4、一個人從長沙去上?础笆啦保暨x擇不同的交通方式
A、其位置變化一定是相同的
B、其運動軌跡的長度一定是一樣的
C、所涉及的物理量之一是位移,它為標量
D、所涉及的物理量之二是路程,它為矢量
5、電磁打點計時器
A、是一種計時儀器
B、使用直流電源
C、由交流電源供電,工作電壓為220V
D、通電前,先把紙帶穿過限位孔,再將紙帶壓在復寫紙片的上面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C、通過某物體的速度——時間圖象是不可能知道該物體的加速度的
D、加速度恒定的運動一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7、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
A、堅定地認為重物一定比輕物下落得快些
B、首先建立了描述物體運動所需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C、猜想這種運動一定是一種復雜的變速運動
D、繼承了亞里士多德采用的以實驗檢驗猜想和假設的科學方法
8、下列對于力的認識,你認為其中沒有錯誤的是
A、力只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因為力的示意圖只嚴格地要求力的作用點和方向,所以力只有這兩要素
C、因為力是指施力物體對受力物體的作用,所以受力物體不可能對施力物體作用
D、力的單位是牛頓(N),牛頓與力學基本單位之間的關系是:1N=1kg•m/s2.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于任何別的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B、無論何種情況,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向下
C、無論何種情況,重力的大小只與受力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
D、形狀規(guī)則的均勻物體,其重心位置在這個物體的幾何中心上
10、四種基本相互作用是
A、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B、推力、拉力、提力、壓力
C、重力、彈力、動摩擦力、靜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壓力、摩擦力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fā)生改變,叫做彈性形變
B、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所產(chǎn)生的力叫做彈力
C、靜止于墻角的一足球與水平地面和兩豎直墻面都有接觸,此時足球受到三個彈力
D、彈力的方向一定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相反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B、存在彈力且接觸面不光滑,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C、動摩擦因數(shù)沒有單位,它的數(shù)值只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
D、靜摩擦力可以增大,它的增大是沒有限度的。
13、在我國東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見的運輸工具。一個有鋼制滑板的雪橇,連同車上的木料的總質(zhì)量為5t.在水平的冰道上,馬在水平方向上用力拉著雪橇勻速前進。已知鋼與冰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02.
A、此時雪橇只受到馬的水平拉力與冰道的滑動摩擦力這兩個力的作用
B、此刻雪橇對地面的壓力與雪橇所受到的總重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此時雪橇對地面的壓力與雪橇所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此刻馬要在水平方向用980N的力
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實驗原理是合力的作用效果與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使橡皮條伸長的長度)相同
B、實驗器材需要彈簧測力計、橡皮條、細線、木板、白紙、圖釘、刻度尺,鉛筆
C、實驗過程中要用力的示意圖法,完全沒有必要用力的圖示法
D、實驗結(jié)論得到求合力的方法是一個矢量相加的法則,它叫做平行四邊形定則
15、為了行車的方便與安全,高大的橋要造很長的引橋,其主要目的是
A、減小過橋車輛的重力
B、增大過橋車輛的重力
C、減小過橋車輛重力的平行于引橋面向下的那個分力
D、增大過橋車輛重力的平行于引橋面向上的那個分力
16、牛頓第一定律
A、告訴我們: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一定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B、是能用實驗直接驗證的
C、表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D、適用于任何參考系
17、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實驗的基本思路是控制變量法
B、實驗的分析方法中好是以a為縱坐標、1/F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
C、實驗的分析方法中好是以a為縱坐標、m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
D、實驗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怎樣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
18、下列各選項中的物理量,其單位全部都是基本單位的是
A、長度、質(zhì)量、速度
B、長度、質(zhì)量、加速度
C、長度、質(zhì)量、力
D、長度、質(zhì)量、時間
19、在減速下降的電梯中的人
A、處于失重狀態(tài)
B、處于超重狀態(tài)
C、不受重力作用
D、不會出現(xiàn)超重或失重現(xiàn)象
20、牛頓第三定律所闡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A、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
B、與參考系的選擇無關
C、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D、是它們必須作用于同一物體上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21、一個物體初位置的坐標是3m,末位置的坐標是-2m,它的坐標變化量為 ;它的位移的大小是 。
22、汽車從制動到停止下來共用了5s.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每1s前進的距離分別是9m、7m、5m、3m、1m.則該汽車第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第5s末的瞬時速度為 。
23、某汽車在緊急剎車時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必須在2s內(nèi)停下來,汽車的行駛速度高不能超過 km/h.該車在此高速度情形下緊急剎車后的位移大值是 。
24、為了估測出井口到其中水面的距離,讓一個小而重的物體從井口自由落下,經(jīng)過3s后聽到此物擊水的聲音。據(jù)此則能估算出這個井口到水面的距離為 ,你認為這個結(jié)果是 。(填寫“偏大”或“偏小”)
25、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是k的輕質(zhì)量彈簧A的上端豎直懸掛在天花板上,F(xiàn)將彈簧的下端吊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B.當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這個物體B便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B所受力的合力為 ,此刻A的總長度是 。
三、計算與簡答題(本題包括3小題,第26題7分,第27題7分,第28題6分,共20分)
26、一木箱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裝貨物后木箱和貨物的總質(zhì)量為50 kg,現(xiàn)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求:
(1)該木箱的加速度;
(2)第2 s末木箱的速度。
27、以15m/s的速度行駛的無軌電車,在關閉電動機后,經(jīng)過10s停了下來。電車的質(zhì)量是4.0×103kg,求電車所受的阻力。
28、以10m/s的速度從離地面20m高處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物體,空氣的阻力可以忽略,取g=10m/s2.求:
(1)3s內(nèi)物體的位移。
(2)物體能夠到達的離地面的大高度。
長郡中學2010年上學期高二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
物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D 2、C 3、B 4、A 5、A 6、B 7、B 8、D 9、D 10、A
11、B 12、A 13、D 14、C 15、C 16、C 17、A 18、D 19、B 20、B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21、-5m、5m
22、1m/s、0
23、43.2、12m
24、45m、偏大
25、0、L+(mg/k)
三、計算與簡答題(本題包括3小題,第26題7分,第27題7分,第28題6分,共20分)
26、(1)4m/s2••••••4分 (2)8m/s••••••3分
27、a=-1.5m/s2••••••4分; Ff=-6000N••••••3分
28、(1)x=-15m••••••3分 (2)25m••••••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