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三語文說課稿之魯迅思想的認識與運用》,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
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師培養(yǎng)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們動腦筋,……這是給學生的一把鑰匙,學生拿了這把鑰匙就會自己開箱子,開門,到處去找東西!备呖颊Z文總復習要想事半功倍,也必須教會學生動腦筋,給他們一把鑰匙,讓他們自己去開復習之箱,開復習之門,去找他們需要的“東西”。這把鑰匙就是復習的方法。
高三語文總復習,就課文內(nèi)容來說,所需復習的內(nèi)容面廣量大、紛繁復雜,作為教師,怎樣引導學生找到一個個頭緒,使之綱舉目張,并能學以致用呢?
稍加注意,就可發(fā)現(xiàn),高中語文S版教材中與魯迅相關(guān)的篇目較多:
第一冊:《藥》
第二冊:《拿來主義》
第三冊:《祝!
第四冊:《〈吶喊〉自序》、《進一步學習和發(fā)揚魯迅精神》、《瑣憶》、《魯迅墓前的花》、《流產(chǎn)與斷種》、《阿Q正傳》
第五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這些篇目應該可以作為高考語文復習的一條線索。在與同事的切磋中進一步認識到,無論是課文內(nèi)容,還是魯迅的思想精神,都值得學生去認真學習思考;同時,可以給學生復習課文提供示范作用。本課《魯迅思想的認識與運用》就在這樣的認識下逐步展開了。
二、教學目的的安排:
材料有了,選擇怎樣的角度切入呢?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作文中經(jīng)?嘤谌狈Σ牧希瑥土曯斞赶嚓P(guān)作品,可以充實作文內(nèi)容,因此選擇了與作文銜接這個途徑。同時,復習魯迅相關(guān)作品、認識運用魯迅思想,對于豐富學生的觀點(積累鞏固思維閃光點)、提高學生的思維、在青年學生中宏揚魯迅思想精神有著積極作用,可謂一舉多得。基于這樣的認識,本課的教學目的安排了以下兩個:
1、進一步認識魯迅思想,并將他的思想精神貫徹到為人與為學中去。
2、指導學生在作文的審題與立意中運用魯迅思想,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勤思考的習慣。
對學生而言,認識某種觀點,要簡單得多;而要靈活運用一種觀點、思想,則必須將這種思想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因此,本課重點是鞏固對魯迅思想的認識,難點則是將魯迅的思想運用到作文的審題與立意中去。
三、教學的前期準備:
本課的設想到實施有半年之久,老師、學生,甚至同事都作了大量的準備:
1、教師整理與收集各時期偉人談魯迅精神的材料,有瞿秋白、毛澤東、周恩來、江澤民等對魯迅的評價;
2、收集與選擇與魯迅思想契合的材料作文內(nèi)容;
3、學生撰寫文章。范圍:魯迅其人、其事、其文、其思想精神等相關(guān)內(nèi)容,教師進行批閱,以便了解情況;
4、學生課前熟悉相關(guān)篇目及內(nèi)容;
5、材料作文的審題方法如“因果關(guān)系法”等,應在此前的作文課上鞏固好。
四、教學設想:
1、考慮到本課內(nèi)容較為龐大,為節(jié)約課堂時間,也為了讓教學更形象直觀些,使同學們加深印象,所以制作了PowerPoint輔助教學,并利用網(wǎng)絡收集與魯迅相關(guān)的資料,如圖象等。
2、在與魯迅相關(guān)的十多篇課文中,選擇一篇作為“麻雀”來分析,并由點到面,逐步推進,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課文的閱讀總結(jié),既是思想閃光點的積累,又是語言閃光點的積累,因此“舉一”時注意落實到字句,讓學生認真朗讀、記憶。如分析《拿來主義》一課中落實了以下內(nèi)容:
① 思想精髓——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與發(fā)展
② 課文依據(jù)—— “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3、在課堂安排上,前半節(jié)主要是對魯迅作品及其思想進行總結(jié)鞏固,后半節(jié)主要是運用魯迅思想,讓學生對材料作文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交流。
4、作業(yè)的布置。教材是寫作的寶藏,可以選擇魯迅,也可以選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等作為抓手。課文中還有很多可供學生學習與借鑒的材料,只要勤思考、多交流,就會有收獲、有發(fā)現(xiàn)!皩τ趯W生的寫作,不是缺少材料與思想,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與思考!币虼耍易屚瑢W們就我們教材中出現(xiàn)的類似人物的言行及其思想,進行認識思考。并將思考結(jié)果整理成文。
5、板書的設計,結(jié)合PowerPoint,突出重點:
五、教后感想:
學生對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都較感興趣。因為這是從一個嶄新的視角復習語文、認識課文。興趣是好的老師,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fā)出來,我想,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會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課件中畫面“民族魂”三個字所形成的強烈的視覺聽覺沖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難忘魯迅的“民族魂”,因為這不僅僅是視聽感覺的沖擊,更是心靈的沖擊與震撼。
對我本人的啟發(fā)也相當大。在思考中,我認識到,不僅可以選擇魯迅,同樣可以選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等作為抓手,還可以選擇唐代散文、宋代散文等作為復習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