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2016高三生物期末試題

時間:2016-09-14 16:43: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注意事項:
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姓名、考號填涂在機讀答題卡上。將選擇題的答案填涂在機讀答題卡中。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空格里。
第Ⅰ卷(選擇題 共55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20題,每題2分,共計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2015揚州一模,1,2分)關于細胞中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不可缺少,如葉綠素的組成就離不開Mg元素
B.細胞中絕大部分的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C.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至少含有n-m個肽鍵
D.構成蛋白質、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1.答案:C
解析:Mg為大量元素,A錯誤;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B錯誤;肽鍵數=脫水數=氨基酸數-肽鏈數,C正確;淀粉由葡萄糖連接而成,多樣性主要與單體的數目和連接方式有關,D錯誤。
2.(2015揚州一模,2,2分)下列是有關酵母菌細胞內的化學反應,其中一定在細胞器中進行的是
B.mRNA的合成 C.ATP的合成 D.肽鍵的生成 A.CO2的生成
2.答案:D
解析:酵母菌產生CO2可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mRNA的合成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ATP的合成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進行;肽鍵在核糖體中氨基酸脫水縮合時生成。
3.(2015揚州一模,3,2分)對下列生命現(xiàn)象及其生物學意義表述正確的是
A.光合作用推動碳循環(huán)過程,促進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環(huán)
B.細胞分裂使細胞趨向專門化,提高了機體生理功能的效率
C.主動運輸使膜內外物質濃度趨于一致,維持了細胞的正常代謝
D.細胞凋亡使細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體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3.答案:D
解析:能量不能循環(huán),A錯誤;細胞分化使細胞趨向專門化,B錯誤;主動運輸使細胞能夠主動選擇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C錯誤;細胞凋亡受基因調控,也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fā)育,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D正確。
4.(2015揚州一模,4,2分)右圖為某同學構建的在晴朗白
天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的有氧呼吸過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

A.催化1→2的酶存在于線粒體中B.產生的8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6可全部來自葉綠體
D.3全部釋放到大氣中
4.答案:C
解析:由圖分析,1為葡萄糖,2為丙酮酸,3為CO2,4為H2O,5為[H],6為O2,7為H2O,8為能量ATP。1→2為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A錯誤;大部分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合成ATP,B錯誤;當呼吸作用小于或等于光合作用時,O2全部來自葉綠體,C正確;葉肉細胞中釋放出的CO2用于光合作用外,多余的釋放到大氣中,D錯誤。
【知識歸納】 有氧呼吸:
①CO2產生于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的,這個過程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 ②O2參與反應的階段是第三階段,是[H]和氧結合生成水,所以呼吸作用產物水中的氧來自O2,這個過程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
③[H]產生于第一、二兩個階段,用于第三階段與O2結合生成水,同時釋放大量能量; ④有氧呼吸過程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應物中的水是用于第二階段,生成物中的水是產生于有氧呼吸第三階段。
5.(2015揚州一模,5,2分)右圖表示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個體所有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相同
B.高等動物細胞中,e→a時期中心體進行復制
C.植物細胞中,a→b時期高爾基體的活動加強
D.能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的是 b→c→d→e→a
5.答案:C
解析:細胞周期是針對于連續(xù)有絲分裂的細胞,且不同細胞的細
胞周期持續(xù)時間不同,A錯誤;高等動物細胞中,中心體復制發(fā)
生在分裂間期b→c,B錯誤;a→b為分裂末期,高爾基體參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C正確;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是b→c→d→e→a→b,D錯誤。
6.(2015揚州一模,6,2分)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培育轉基因抗蟲棉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
B.生物體有性生殖過程中,不同相對性狀的重新組合可來自基因重組
C.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局部交換可導致基因重組
D.生物體有性生殖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可導致基因重組
6.答案:D
解析:轉基因抗蟲棉培育時導入抗蟲基因,利用基因重組原理進行育種,A正確;有性生殖過程中,不同相對性狀的重新組合是由于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或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導致的基因重組,B、C正確;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D錯誤。
【辨別比較】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引起的變異是基因重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片段,引起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易位)。
7.(2015揚州一模,
7,2分)圖一為某二倍體生物(AaBb)細胞不同分裂時期每條染色體 上的DNA相對含量的變化;圖二表示其中某一時期的細胞圖像,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一若為減數分裂,則A與a的分離和A與B的組合發(fā)生在cd段
B.圖一若為有絲分裂,則ef段的細胞含有4個或2個染色體組
C.圖二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
D.圖二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4個DNA分子
7.答案:D
解析:圖一若為減數分裂,則等位基因分離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該期1條染色體上含2個DNA,屬于cd段,A正確;圖一若為有絲分裂,則ef段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后期有4個染色體組,形成細胞核后含有2個染色體組,B正確;圖二中無同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僅有一條DNA分子,細胞質均分,該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C正確;圖二中0對同源染色體,4個DNA分子,D錯誤。
8.(2015揚州一模,8,2分)下列關于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肺炎雙球菌利用人體細胞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
B.轉化率與所提取的S型細菌的DNA純度有關
C.S型菌與R型菌致病性的差異是由于細胞分化的結果
D.該實驗證明了DNA是肺炎雙球菌的主要遺傳物質
8.答案:B
解析:肺炎雙球菌利用自身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A錯誤;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分離的DNA純度越高,轉化率越高,B正確;S型菌和R型菌為不同種個體,而細胞分化是同一個體的不同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功能上的差異,C錯誤;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D錯誤。
9.(2015揚州一模,9,2分)某動物的基因A和B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只有A顯
性或B顯性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個體交配,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xiàn)2群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A.1 / 4
9.答案:B
解析:AABB和aabb個體交配,F(xiàn)1為AaBb,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相當于自交,因“只有A顯性或B顯性的胚胎不能成活”,即3A_bb和3aaB_個體胚胎死亡,F(xiàn)2群體中純合子為AABB、aabb,占比例為2/10即1/5。
10.(2015揚州一模,10,2分)下列有關育種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用于大田生產的優(yōu)良品種不一定是純合子
B.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脫毒苗,篩選培育抗病毒新品種
C.誘變育種可提高突變頻率,加速新基因的產生,從而加速育種進程D.為了避免對三倍體無籽西瓜年年制種,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快速繁殖
10.答案:B
解析:用于大田生產的優(yōu)良品種不一定是純合子,是雜交水稻,利用的是雜種優(yōu)勢,A正確;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育的脫毒苗,無病毒但不等同于能抗病毒,B錯誤;誘變育種可提高基因突變頻率,基因突變能產生新的基因,新基因可控制新性狀,可加速育種,C正確;三倍體無籽西瓜沒有種子需要年年制種,而植物組織培養(yǎng)可以快速大量繁殖,并保持親代的特性,D正確。
11.(2015揚州一模,11,2分)下列關于動物體內激素、神經遞質和抗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種激素只能運輸到并作用于一種靶器官或靶細胞
B.抗體是由漿細胞或記憶細胞產生的,具有特異性
C.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可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或抑制
D.各種激素和神經遞質與相應受體的結合、抗體與抗原的作用都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
11.答案:C
解析:激素可以作用于靶細胞或靶器官,但激素的運輸并沒有選擇性,可到達全身各處,A錯誤;抗體是由漿細胞分泌的,具有特異性,記憶細胞不能產生抗體,B錯誤;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因神經遞質的種類不同及相結合的突觸后膜上受體不同,可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或抑制,C正確;神經遞質與相應受體的結合、抗體與抗原的作用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但部分激素如性激素與受體的結合發(fā)生在細胞內,D錯誤。
【梳理總結】發(fā)生于內環(huán)境中的過程:
① 乳酸能與血漿中的NaHCO3反應生成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實現(xiàn)pH 的穩(wěn)定。
② 神經調節(jié)中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的結合。
③ 免疫過程中抗體與相應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④ 體液調節(jié)中激素與靶細胞膜上受體的結合。
12.(2015揚州一模,12,2分)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轉變?yōu)樾猅細胞
B.人體內的吞噬細胞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C.人體內的T細胞可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D.過敏反應是人體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一種異常生理現(xiàn)象
12.答案:A
解析: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先增殖再分化為效應T細胞,A錯誤;吞噬細胞可以參與非特異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線和特異性免疫,B正確;T細胞可以在體液免疫中受抗原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也可細胞免疫中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C正確;過敏反應是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同種抗原刺激時產生的,屬于特異性免疫的一種異,F(xiàn)象,D正確。
13.(2015揚州一模,13,2分)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侵入人體后專門寄生在肝臟
細胞中。乙肝疫苗是應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乙肝疫苗不具備感染性和致病性,但可刺激機體產生抗體
B.乙肝病毒侵入人體后可誘發(fā)人體產生細胞免疫過程
C.生產乙肝疫苗需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基因導入受體細胞中并使之表達D.可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大量增殖乙肝病毒并提取其表面抗原蛋白制成疫苗
13.答案:D
解析:疫苗不是完整的病毒,只具有蛋白質部分,不具備感染性和致病性,但是具有抗原性,A正確;乙肝病毒為胞內寄生,使宿主細胞形成靶細胞,誘發(fā)細胞免疫過程,B正確;生產乙肝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術,C正確;病毒寄生在活細胞中生活,所以不能再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D錯誤。
14.(2015揚州一模,14,2分)下列有關“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浸泡法處理就是將扦插枝條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中讓其生根
B.在預實驗的基礎上再次實驗時可不設置空白對照
C.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具有相同的促進生根的效果
D.該實驗需控制的無關變量有藥液處理的時間、植物的種類、溫度等
14.答案:A
解析:浸泡法處理插條是將插條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中一段時間,然后取出進行扦插讓其生根,A錯誤;在預實驗時濃度梯度較大,需要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來確定范圍,從而縮小范圍,因此再次實驗可不設置空白對照,B正確;在最適濃度的兩側,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具有相同的促進生根的效果,C正確;該實驗的自變量為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無關變量有藥液處理時間、植物種類、溫度、枝條類型等,D正確。
15.(2015揚州一模,15,2分)下列有關如右圖所示模型的敘述正確的

A.若圖中A、B、C依次表示同一個種群中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各年齡段個體數量,則此種群為增長型種群
B.若A、B、C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三個營養(yǎng)級,則A、B、C構成該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群落
C.若A、B、C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三個種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鏈,則三者的
數量關系一定符合該模型
D.若A、B、C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三個營養(yǎng)級,則B、C中不會出現(xiàn)同一生物種群
15.答案:A
解析:增長型種群中幼年個體多,老年個體少,A正確;分解者不參與構成食物鏈,不算營養(yǎng)級,B錯誤;樹→昆蟲→鳥這類食物鏈不符合該模型,昆蟲的數量遠多于樹的數量,C錯誤;動物所處的營養(yǎng)級別并非一成不變的,在不同食物鏈中營養(yǎng)級可
能不同,D錯誤。
16.(2015揚州一模,16,2分)圖一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
中A、B、C、D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內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
關的生理過程;圖二表示部分能量流動的圖解。下列有關敘述,錯.
誤的是 .
A.圖一中B、C分別屬于分解者和生產者
B.圖一中表示呼吸作用過程的是2、3、4
、
5
C.圖二中
c表示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
D.圖二中次級消費者的攝入量占初級消費者攝入量的10%—20%16.答案:D
解析:C與大氣中的CO2進行雙向交換,C為生產者,所有營養(yǎng)級都指向的B為分解者,A正確;呼吸作用由生物產生釋放CO2到環(huán)境中,B正確;圖二中a指糞便,b指初級消費者同化量,c指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確;能量傳遞效率10%~20%是兩個營養(yǎng)級之間同化量的比值,D錯誤。
17.(2015揚州一模,17,2分)下列有關生物技術實踐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提取洋蔥的DNA時加入洗滌劑的目的是瓦解細胞膜
B.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
C.控制凝膠珠在氯化鈣溶液中的浸泡時間,可以控制凝膠珠的硬度
D.家庭制作果酒時,需用洗滌劑反復沖洗葡萄表面,發(fā)酵效果才好
17.答案:D 解析:提取洋蔥DNA時,需加入洗滌劑和食鹽,洗滌劑能瓦解細胞膜,A正確;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將豆腐內的蛋白質和脂肪分解,從而改變豆腐的成分和口味,B正確;凝膠珠在氯化鈣中浸泡一段時間,以便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浸泡時間過長則凝膠珠的硬度會過高,C正確;葡萄用水沖洗干凈,不要用洗滌劑之類的化學物品,保持葡萄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D錯誤。
18.(2015揚州一模,18,2分)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相同條件下,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總比普通洗衣粉好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用包埋法固定起來的
C.不同品牌的洗衣粉中酶的種類相同,酶的含量不同
D.加酶洗衣粉中的含磷量低,可降低環(huán)境污染
18.答案:D
解析:酶具有專一性和高效性,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添加對應酶的洗衣粉才能比普通洗衣粉去污效果好,A錯誤;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不能重復利用,B錯誤;不同品牌的洗衣粉中酶的種類不同,如添加蛋白酶、脂肪酶等,C錯誤;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劑的數量,使洗滌劑朝低磷、無磷方向發(fā)展,降低環(huán)境污染,D正確。
19.(2015揚州一模,19,2分)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愈傷組織形成過程中,除適宜的溫度、pH和無菌條件外,還需要有植物激素進
行調節(jié)
B.植物體細胞雜交前需要用酶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然后再用滅活的仙臺病毒促
進融合
C.在利用肝腫瘤組織塊制備細胞懸液時,可用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處理
D.動物細胞培養(yǎng)應在含5%CO2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CO2的作用是為細胞提供碳源
19.答案:A
解析:在愈傷組織形成過程中,需要植物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A正確;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用物理法(離心、電激)和化學法(PEG)誘導,不用滅活的病毒,B錯誤;在利用肝腫瘤組織塊制備細胞懸浮液時,可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但不能用胃蛋白酶處理,C錯誤;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D錯誤。
20.(2015揚州一模,20,2分)下列有關生物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利用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動物是培育新物種的一種方式
B.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過程中,通常用CaCl2處理植物細胞,以增大細胞壁的通透性
C.莖尖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離體培養(yǎng)時不需要脫分化即可培養(yǎng)成完整的植株
D.篩選產生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需要使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yǎng)基
20.答案:D
解析:核移植得到的克隆動物與原來的生物是同一物種,A錯誤;培育轉基因微生物的過程中,通常用CaCl2處理大腸桿菌,以增大細胞壁的通透性,B錯誤;植物細胞全能性體現(xiàn)需要在離體條件下經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分化形成幼苗,C錯誤;使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yǎng)基篩選產生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淘汰相同細胞融合形成的細胞,D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每題3分,共計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全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21.(2015揚州一模,21,3分)關于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個體的表現(xiàn)型,并決定了生物的進化方向
B.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C.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會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D.捕食者的存在往往有利于生物的進化
21.答案:ABD
解析: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表現(xiàn)型,決定生物的進化方向,A正確;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B正確;突變和基因重組是不定向的,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C錯誤;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共同進化,D正確。
22.(2015揚州一模,22,3分)右圖表示人體內
的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③分別代表血液、淋巴和組織液,它
們共同構成人體內環(huán)境
B.①中無機鹽濃度過高時,下丘腦某些細胞
分泌活動會增強
C.③和細胞內液之間通過毛細血管壁進行物質交換
D.③滲回血漿的量大于滲入淋巴的量
22.答案:BD
解析:由圖可知,③為組織液,②為淋巴,①為血漿,他們共同構成人體內環(huán)境,A錯誤;血漿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B正確;細胞內液和組織液通過細胞膜進行物質交換,C錯誤;組織液90%滲回血漿,10%滲入淋巴,D正確。
23.(2015揚州一模,23,3分)現(xiàn)代生物科技中,下列處理或操作錯誤的是 ..
A.用人工薄膜包裹植物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愈傷組織,制備人工種子
B.將目的基因導入葉綠體DNA上,可防止目的基因隨花粉逃逸
C
.給供體母牛飼喂含有促性腺激素的飼料可促進其超數排卵
D.為防止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雜菌的污染,可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干擾素23.答案:ACD
解析:用人工薄膜包裹植物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胚狀體、不定芽或頂芽等,制備人工種子,A錯誤;將目的基因導入葉綠體DNA上,受精時精子細胞質不進入卵細胞,可防止目的基因隨花粉逃逸,B正確;促性腺激素為蛋白質類激素,不可飼喂,需要靜脈注射促進超數排卵,C錯誤;動物細胞培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以防止培養(yǎng)過程中雜菌的污染,D錯誤。
24.(2015揚州一模,24,3分)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體上,該基因和正;騂中的
某一特定序列經BclI酶切后,可產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圖一,bp表示堿基對),據此可進行基因診斷。圖二為某家庭該病的遺傳系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 I酶切位點的消失是堿基改變(替換)的結果
B.II-1的基因診斷中只出現(xiàn)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來自母親
C.II-2的基因診斷中出現(xiàn)142bp、99bp和43bp三個片段,其基因型為XHXh
D.II-3的丈夫表現(xiàn)型正常,其兒子的基因診斷中出現(xiàn)142bp片段的概率為1/2
24.答案:ABC
解析:H和h基因序列長度相同,酶切位點消失是基因突變的結果,A正確;II-1只出現(xiàn)142bp片段,即基因型為XhY,致病基因來自母親,B正確;II-2出現(xiàn)三個片段,即同時含有H和h基因,基因型為XHXh,C正確;II-3基因型為XHX-(XHXH:XHXh=1:1),丈夫表現(xiàn)型正常,基因型為XHY,所以兒子出現(xiàn)142bp片段的概率為1/2×1/2=1/4,D錯誤。
25.(2015揚州一模,25,3分)下圖是甲(基因為A、a)、乙(基因為B、b)兩種獨立的
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Ⅱ5攜帶甲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病和乙病的遺傳方式分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B.Ⅱ9的基因型為AaBb或AaXY
C.Ⅱ4和Ⅱ5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為3/8
D.若Ⅲ3帶有甲病致病基因,則Ⅲ2和Ⅲ3結婚,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4
25.答案:BCD
解析:無中生有為隱性,且Ⅱ5攜帶甲病基因,所以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有中生無為顯性,所以乙病為顯性遺傳病,可能常染色體顯性也可能X染色體顯性,A錯誤;Ⅱ9不患甲病患乙病,而子代Ⅲ4患甲病不患乙病,所以基因型為AaBb或AaXBY,B正確;Ⅱ4基因型為AaXbXb或Aabb,Ⅱ5基因型為AaXbY或Aabb
,所以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為 3/4×1/2=3/8,C正確;Ⅲ2基因型為aaXbY或aabb,Ⅲ3帶有甲病致病基因,Ⅲ3基因型為AaXBXb或AaBb,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2×1/2=1/4,D正確。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5分)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8題,共計65分。
26.(2015揚州一模,26,8分)線粒體的功能由其中的約1000 種蛋白質來執(zhí)行。下圖是真
核細胞中線粒體蛋白X從細胞質基質轉運到線粒體基質的圖解,導肽(一般含10-80個氨基酸殘基)是該蛋白質一端的肽段,在引導蛋白質進入線粒體基質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
注:①Hsp:熱休克蛋白,按照分子的大小分為Hsp 70,Hsp 60等。
⑴組成線粒體前體蛋白X的肽鏈中,N端特指的是含有游離的-NH2一端,則肽鏈的另外一端應該含有的化學基團是 。
⑵線粒體前體蛋白X是由細胞結構中 內的基因控制合成,合成部位是 。據圖可知熱休克蛋白的作用是: 。
⑶據研究,線粒體內的DNA也參與線粒體中許多酶復合物的生物合成,由此可見線粒體屬于 (自主性/半自主性/無自主性)細胞器。
⑷高等哺乳動物進行受精作用時,受精卵中的線粒體幾乎全部來自 ,不考慮基因突變、細胞器衰老等因素,在受精作用前后,同一線粒體中的蛋白質組成 (可能/不可能)有差異,其原因是 。
26.答案:⑴ -COOH(羧基)
⑵ 細胞核 細胞質中的核糖體(核糖體) 與蛋白質的解折疊及重新折疊有關 ⑶ 半自主性
⑷ 卵細胞(母本) 可能 受精前后細胞核內基因有變化,而線粒體中的蛋白質大多是由細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
解析:(1)每條肽鏈一端為氨基,一端為羧基(-COOH)。(2)圖中內膜外膜上有孔為核膜, 高三生物試卷線粒體前體蛋白X由細胞核內基因控制,在核糖體上合成。Hsp70使蛋白質解折疊,Hsp 60使蛋白質重新折疊。(3)線粒體自身存在DNA,可以合成一部分自己的蛋白質,屬于半自主性細胞器。(4)精子幾乎不含有細胞質,所以受精卵中的線粒體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同一線粒體中的蛋白質組成可能有差異,其原因是受精前后細胞核內基因有變化,而線粒體中的蛋白質大多是由細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
27.(2015揚州一模,27,8分)請結合資料I和II完成下列問題。
I、圖一是自然光合作用示意圖。光合作用的深入研究和應用有望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污染兩大迫切難題。人工光合作用是指利用自然光合作用機理在體外建立光合作用系統(tǒng),人為地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造氫氣,或固定CO2制造有機物。
II、為了尋找新的能源,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某大學進行了用太湖藍藻為原料制取燃料酒精的研究,選用樹干畢赤酵母作為發(fā)酵用微生物,利用藍藻水解液對酵母菌進行馴化,并比較了馴化4代后酒精產量的變化,結果如圖二所示。
圖一 圖二
⑴圖一中葉綠素等色素主要吸收可見光中的 ,光反應階段中,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 。通過暗反應,[H]和ATP中的能量又轉移到 中儲存起來。
⑵人工光合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為地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造氫氣,模擬光合作用的 過程;二是建立光合作用模擬裝置,生成含碳有機物,這樣除了可以得到生物能源外,還可以緩解 。
⑶太湖藍藻大量爆發(fā)的原因是 。對樹干畢赤酵母馴化時使用的藍藻水解液在接種酵母菌前必需 。已知藍藻水解液中有較多抑制酵母生長的物質,如糠醛、乙酸等,據此分析出現(xiàn)圖二所示結果的原因是 。
27.答案:⑴ 紅光和藍紫光 水的分解和ATP的合成 (糖類)有機物 ⑵ 光反應 溫室效應 ⑶ 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滅菌 酵母菌逐級傳代馴化后提高了對發(fā)酵抑制物的耐受力
解析:(1)葉綠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光反應階段利用光能完成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通過暗反應階段將[H]和ATP中的能量轉化成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2)水光解發(fā)生在光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利用CO2,可以緩解溫室效應。(3)水體富營養(yǎng)化(N、P等元素增多),造成藍藻迅速繁殖。接種酵母菌前培養(yǎng)液必需滅菌。通過酵母菌逐級傳代馴化后提高了對發(fā)酵抑制物的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