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卮12、13題。
12. 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發(fā)展有深遠影響。下列主張在今天仍有積極現實意義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議論政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北宋大儒張載是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體現了學者匡時濟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學以繼承儒學正統為己任
C.理學家具有反對君主專制的要求 D.說明理學思想有利于穩(wěn)固統治秩序
中國古代具有發(fā)達的手工業(yè),對于國計民生有重要的影響。回答14、15題。
14.明朝范濂的《云間據目抄》記載:“松江舊無暑襪店,暑月間穿氈襪者甚眾。萬歷以來,用尤墩布(一種細密、柔軟的棉布)為單暑襪,極輕美,遠近爭來購之。故郡治西郊,廣開暑襪店百余家。合郡男婦皆以做襪為生,從店中給籌取值,亦便民新務!毕铝懈黜棇Σ牧侠斫庹_的是
①松江成為絲織業(yè)中心 ②紡織業(yè)技術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現了雇傭關系 ④官府鼓勵手工業(yè)發(fā)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以下關于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表述正確的是
A.家庭手工業(yè)代表了手工業(yè)工藝制造水平
B.兩宋以后民營手工業(yè)發(fā)展地位日益提高
C.明清時期官營手工業(yè)基本實現了市場化
D.西方工業(yè)品傾銷制約了傳統手工業(yè)發(fā)展
近代以來,一些志士仁人為中華民族的民主富強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16、17題。
16.維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嚴復在《辟韓》一文中說:“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已!彼鲝垺皣撸姑裰a也,王侯將相者,通國之公仆隸也。”這一言論反映了嚴復
A.中體西用的觀點 B.進化和革命的思想
C.還政于民的主張 D.廢除君主制的要求
17.右圖為紀念辛亥革命的郵票,圖案是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肖像。肖像的左側,輔以孫中山親筆題詞墨跡:“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币韵玛P于孫中山一生奮斗的業(yè)績,敘述正確的是
A.為*清王朝的統治,領導、發(fā)動武昌起義
B.為防止袁世凱*,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
C.為推動民主革命發(fā)展,提出了新三民主義
D.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領導了北伐戰(zhàn)爭
18.20世紀30、40年代,中國沿海企業(yè)大批內遷,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軍閥割據混戰(zhàn) B.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
C.日本全面侵華 D.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
19.改革開放發(fā)展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上出現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現是
A.創(chuàng)建經濟特區(qū)發(fā)展外向型經濟 B.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
20. 柏拉圖的思想對西方世界有深遠的影響。以下對于他的思想的評述,正確的是
A.為雅典的民主制度進行了辯護 B.《國家篇》啟示了近代民主思想
C.認為概念世界優(yōu)先于現實世界 C.開創(chuàng)了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傳統
英國的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發(fā)展經過了反復斗爭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卮21、22題。
21.英國的政治家皮特說:“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這句話體現的思想是
A.對抗中央王權 B.人人生而平等 C.保護私有財產。. 反對君主專制 22. 1762年,英國議員約翰•威爾克斯主持的《蘇格蘭人報》刊出譴責政府的對外政策并攻擊國王喬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將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過決議剝奪其議員資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支持 B.違背了《權利法案》規(guī)定
C.正當行使了英王的權力 D.維護了英國貴族的權威
23. 某歷史課外學習小組在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時,列出了以下參考資料:①亞當•斯密的《國富論》;②凱恩斯的《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③《農業(yè)調整法》、《全國工業(yè)復興法》、《社會保險法》。據此判斷,該小組研究的問題應該是
A.工業(yè)革命和自由主義經濟 B.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C.歐共體和歐洲的聯合發(fā)展 D.區(qū)域經濟和經濟全球化 37.國家制度作為政治上層建筑,既受制約于一定時期的社會經濟,也受到思想理論探索的影響。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顧炎武認為,分封制與郡縣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たh之大弊端即在于“盡天下一切之權,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與諸侯差別不大,“非絕世之貴”,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1)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先秦時期宗法分封制與秦統一后君主專制的不同。(4分)顧炎武探討這一問題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4分)
不同:先秦時期,君主與貴族聯合執(zhí)政,君主沒有絕對的專制權力。(2分)秦統一后,皇帝獨攬全國的一切權力。(2分)
背景: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2分)
意義:早期啟蒙思想興起,為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推動作用。(2分) 在西歐北美近代歷,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民主化是一個曲折漫長的歷史過程,這一過程受到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深刻影響。
(2)依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表格。(12分)
社會經濟發(fā)展 政治制度演進
17世紀
和18世紀
西歐北美各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工場手工業(yè)蓬勃發(fā)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19世紀
英國實行議會改革,法國民主共和制確立,德國建立君主立憲制 17世紀和18世紀的政治演進:英國首創(chuàng)君主立憲制,(2分)美國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2分)西方的代議制民主逐漸形成,政黨政治開始出現。(2分)
19世紀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歐美各國的工業(yè)革命展開和完成,(2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2分)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發(fā)展壯大。(2分) 晚清一些官員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維新派鄭觀應寫道:“泰西各國都城設有上、下議政院。上院以國之宗室、勛戚及各大員當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紳耆士商,才優(yōu)望重者充之,以其邇于民也。凡有國事,先令下院議定,詳達之上院,上院議定,奏聞國主!
參與過百日維新的張蔭桓說:“歐墨(美)各國均設議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議紳(議員)均由民舉,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議紳由民舉,而上議紳則由世爵,然權歸于下議院,則政仍民主之也。”
(3)簡要分析這些官員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3分)上述兩種說法哪一種更準確的反映了西方的議會制度?說明理由。(5分)
原因:中國受到西方列強沖擊,面臨嚴重民族危機;向西方學習,探索強國御侮之道。(3分)
張蔭桓的說法正確。(1分)
理由:鄭觀應認為君主掌握高決策權。張蔭桓認識到國家高權力掌握在由民選產生的議會手中。(4分)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為新民主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了理論探索,對建立新中國有重要影響。
(4)依據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5~1949)的史實,簡要說明中國共產黨為建立“聯合性質的民主的正式政府”所進行的政治上的努力。(8分)
《雙十協定》確定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2分)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否定了國民黨專制*的政治制度。(2分)1948年,中國共產黨號召各民主黨派召開政協會議成立聯合政府。(2分)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籌建新中國。(2分) 39. 1915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不久,百廢待興,因此對于巴拿馬世博會給予了高度重視。在這次世博會上,中國展品所獲獎項計1211枚,在31個參展國中獨占鰲頭。這屆博覽會也成為對中國影響大的xx屆博覽會。中國獲獎產品主要分布在傳統手工業(yè)和農業(yè)等領域,如茅臺酒、張裕葡萄酒等產品獲得金獎。近代工業(yè)產品,則少有獎項。
在這屆世界博覽會上,中國的獲獎情況如何?依據當時中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分析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8分)
獲獎很多,但限于農產品和傳統工業(yè)產品。(2分)原因:中華民國政府注重發(fā)展實業(yè)。(2分)民族工業(yè)有較快的發(fā)展,但是以輕工業(yè)為主,工業(yè)基礎薄弱。(2分)中國的經濟仍然以農耕經濟為主。(2分) 40. 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歷,因為不懂得科學發(fā)展、不實行科學發(fā)展而造成失誤的先例,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斯大林當政時期,蘇聯經濟雖然取得了快速發(fā)展,迅速實現了工業(yè)化。但是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違背了科學發(fā)展的原則,導致無窮的后患。
結合史實分析,“斯大林模式”如何不利于蘇聯經濟的持續(xù)和穩(wěn)定發(fā)展?
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落后,(2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2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高;(2分)計劃指令壓制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2分)
12.A 13.C 14.B 15.B 16.D 17.C 18.C 19.A 20.D 21.C
22.B 23.B
37.(1)不同:先秦時期,君主與貴族聯合執(zhí)政,君主沒有絕對的專制權力。(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若只答諸侯國權力大只得1分。)秦統一后,皇帝獨攬全國的一切權力。(答皇帝大權獨攬或皇權至上亦可得2分,回答中央集權、專制*不得分)
背景: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
意義:早期啟蒙思想興起,為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推動作用。(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 (2)17世紀和18世紀的政治演進:英國首創(chuàng)君主立憲制,(2分)美國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答總統共和制、聯邦共和制亦可得2分)西方的代議制民主逐漸形成,政黨政治開始出現。(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
19世紀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歐美各國的工業(yè)革命展開和完成,(回答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工廠代替工場亦可得2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2分)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發(fā)展壯大。(2分) (3) 原因:中國受到西方列強沖擊,面臨嚴重民族危機;向西方學習,探索強國御侮之道。(一點2分,兩點3分)
張蔭桓的說法正確。(1分。判斷錯誤后面就不得分。)
理由:鄭觀應認為君主掌握高決策權。張蔭桓認識到國家高權力掌握在由民選產生的議會手中。(一點2分,共4分) (4)《雙十協定》(重慶談判亦可)確定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一點1分,共2分)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否定了國民黨專制*的政治制度。(一點1分,共2分)1948年,中國共產黨號召各民主黨派召開政協會議成立聯合政府。(2分)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籌建新中國(答通過《共同綱領》亦可)。(一點1分,共2分) 39.(1)獲獎很多,但限于農產品和傳統工業(yè)產品。(一點1分,共2分)原因:中華民國政府注重發(fā)展實業(yè)。(2分)民族工業(yè)有較快的發(fā)展,但是以輕工業(yè)為主,工業(yè)基礎薄弱。(2分)中國的經濟仍然以農耕經濟為主。(2分,答自然經濟亦可) 40.(1)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落后,(2分,答農、輕、重比例失調亦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2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高;(2分)計劃指令壓制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2分)
12. 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發(fā)展有深遠影響。下列主張在今天仍有積極現實意義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議論政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北宋大儒張載是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體現了學者匡時濟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學以繼承儒學正統為己任
C.理學家具有反對君主專制的要求 D.說明理學思想有利于穩(wěn)固統治秩序
中國古代具有發(fā)達的手工業(yè),對于國計民生有重要的影響。回答14、15題。
14.明朝范濂的《云間據目抄》記載:“松江舊無暑襪店,暑月間穿氈襪者甚眾。萬歷以來,用尤墩布(一種細密、柔軟的棉布)為單暑襪,極輕美,遠近爭來購之。故郡治西郊,廣開暑襪店百余家。合郡男婦皆以做襪為生,從店中給籌取值,亦便民新務!毕铝懈黜棇Σ牧侠斫庹_的是
①松江成為絲織業(yè)中心 ②紡織業(yè)技術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現了雇傭關系 ④官府鼓勵手工業(yè)發(fā)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以下關于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表述正確的是
A.家庭手工業(yè)代表了手工業(yè)工藝制造水平
B.兩宋以后民營手工業(yè)發(fā)展地位日益提高
C.明清時期官營手工業(yè)基本實現了市場化
D.西方工業(yè)品傾銷制約了傳統手工業(yè)發(fā)展
近代以來,一些志士仁人為中華民族的民主富強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16、17題。
16.維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嚴復在《辟韓》一文中說:“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已!彼鲝垺皣撸姑裰a也,王侯將相者,通國之公仆隸也。”這一言論反映了嚴復
A.中體西用的觀點 B.進化和革命的思想
C.還政于民的主張 D.廢除君主制的要求
17.右圖為紀念辛亥革命的郵票,圖案是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肖像。肖像的左側,輔以孫中山親筆題詞墨跡:“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币韵玛P于孫中山一生奮斗的業(yè)績,敘述正確的是
A.為*清王朝的統治,領導、發(fā)動武昌起義
B.為防止袁世凱*,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
C.為推動民主革命發(fā)展,提出了新三民主義
D.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領導了北伐戰(zhàn)爭
18.20世紀30、40年代,中國沿海企業(yè)大批內遷,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軍閥割據混戰(zhàn) B.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
C.日本全面侵華 D.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
19.改革開放發(fā)展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上出現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現是
A.創(chuàng)建經濟特區(qū)發(fā)展外向型經濟 B.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
20. 柏拉圖的思想對西方世界有深遠的影響。以下對于他的思想的評述,正確的是
A.為雅典的民主制度進行了辯護 B.《國家篇》啟示了近代民主思想
C.認為概念世界優(yōu)先于現實世界 C.開創(chuàng)了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傳統
英國的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發(fā)展經過了反復斗爭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卮21、22題。
21.英國的政治家皮特說:“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這句話體現的思想是
A.對抗中央王權 B.人人生而平等 C.保護私有財產。. 反對君主專制 22. 1762年,英國議員約翰•威爾克斯主持的《蘇格蘭人報》刊出譴責政府的對外政策并攻擊國王喬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將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過決議剝奪其議員資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支持 B.違背了《權利法案》規(guī)定
C.正當行使了英王的權力 D.維護了英國貴族的權威
23. 某歷史課外學習小組在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時,列出了以下參考資料:①亞當•斯密的《國富論》;②凱恩斯的《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③《農業(yè)調整法》、《全國工業(yè)復興法》、《社會保險法》。據此判斷,該小組研究的問題應該是
A.工業(yè)革命和自由主義經濟 B.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C.歐共體和歐洲的聯合發(fā)展 D.區(qū)域經濟和經濟全球化 37.國家制度作為政治上層建筑,既受制約于一定時期的社會經濟,也受到思想理論探索的影響。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顧炎武認為,分封制與郡縣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たh之大弊端即在于“盡天下一切之權,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與諸侯差別不大,“非絕世之貴”,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1)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先秦時期宗法分封制與秦統一后君主專制的不同。(4分)顧炎武探討這一問題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4分)
不同:先秦時期,君主與貴族聯合執(zhí)政,君主沒有絕對的專制權力。(2分)秦統一后,皇帝獨攬全國的一切權力。(2分)
背景: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2分)
意義:早期啟蒙思想興起,為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推動作用。(2分) 在西歐北美近代歷,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民主化是一個曲折漫長的歷史過程,這一過程受到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深刻影響。
(2)依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表格。(12分)
社會經濟發(fā)展 政治制度演進
17世紀
和18世紀
西歐北美各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工場手工業(yè)蓬勃發(fā)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19世紀
英國實行議會改革,法國民主共和制確立,德國建立君主立憲制 17世紀和18世紀的政治演進:英國首創(chuàng)君主立憲制,(2分)美國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2分)西方的代議制民主逐漸形成,政黨政治開始出現。(2分)
19世紀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歐美各國的工業(yè)革命展開和完成,(2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2分)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發(fā)展壯大。(2分) 晚清一些官員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維新派鄭觀應寫道:“泰西各國都城設有上、下議政院。上院以國之宗室、勛戚及各大員當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紳耆士商,才優(yōu)望重者充之,以其邇于民也。凡有國事,先令下院議定,詳達之上院,上院議定,奏聞國主!
參與過百日維新的張蔭桓說:“歐墨(美)各國均設議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議紳(議員)均由民舉,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議紳由民舉,而上議紳則由世爵,然權歸于下議院,則政仍民主之也。”
(3)簡要分析這些官員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3分)上述兩種說法哪一種更準確的反映了西方的議會制度?說明理由。(5分)
原因:中國受到西方列強沖擊,面臨嚴重民族危機;向西方學習,探索強國御侮之道。(3分)
張蔭桓的說法正確。(1分)
理由:鄭觀應認為君主掌握高決策權。張蔭桓認識到國家高權力掌握在由民選產生的議會手中。(4分)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為新民主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了理論探索,對建立新中國有重要影響。
(4)依據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5~1949)的史實,簡要說明中國共產黨為建立“聯合性質的民主的正式政府”所進行的政治上的努力。(8分)
《雙十協定》確定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2分)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否定了國民黨專制*的政治制度。(2分)1948年,中國共產黨號召各民主黨派召開政協會議成立聯合政府。(2分)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籌建新中國。(2分) 39. 1915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不久,百廢待興,因此對于巴拿馬世博會給予了高度重視。在這次世博會上,中國展品所獲獎項計1211枚,在31個參展國中獨占鰲頭。這屆博覽會也成為對中國影響大的xx屆博覽會。中國獲獎產品主要分布在傳統手工業(yè)和農業(yè)等領域,如茅臺酒、張裕葡萄酒等產品獲得金獎。近代工業(yè)產品,則少有獎項。
在這屆世界博覽會上,中國的獲獎情況如何?依據當時中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分析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8分)
獲獎很多,但限于農產品和傳統工業(yè)產品。(2分)原因:中華民國政府注重發(fā)展實業(yè)。(2分)民族工業(yè)有較快的發(fā)展,但是以輕工業(yè)為主,工業(yè)基礎薄弱。(2分)中國的經濟仍然以農耕經濟為主。(2分) 40. 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歷,因為不懂得科學發(fā)展、不實行科學發(fā)展而造成失誤的先例,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斯大林當政時期,蘇聯經濟雖然取得了快速發(fā)展,迅速實現了工業(yè)化。但是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違背了科學發(fā)展的原則,導致無窮的后患。
結合史實分析,“斯大林模式”如何不利于蘇聯經濟的持續(xù)和穩(wěn)定發(fā)展?
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落后,(2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2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高;(2分)計劃指令壓制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2分)
12.A 13.C 14.B 15.B 16.D 17.C 18.C 19.A 20.D 21.C
22.B 23.B
37.(1)不同:先秦時期,君主與貴族聯合執(zhí)政,君主沒有絕對的專制權力。(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若只答諸侯國權力大只得1分。)秦統一后,皇帝獨攬全國的一切權力。(答皇帝大權獨攬或皇權至上亦可得2分,回答中央集權、專制*不得分)
背景: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
意義:早期啟蒙思想興起,為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推動作用。(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 (2)17世紀和18世紀的政治演進:英國首創(chuàng)君主立憲制,(2分)美國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答總統共和制、聯邦共和制亦可得2分)西方的代議制民主逐漸形成,政黨政治開始出現。(答出任意一句均可得2分)
19世紀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歐美各國的工業(yè)革命展開和完成,(回答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工廠代替工場亦可得2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2分)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發(fā)展壯大。(2分) (3) 原因:中國受到西方列強沖擊,面臨嚴重民族危機;向西方學習,探索強國御侮之道。(一點2分,兩點3分)
張蔭桓的說法正確。(1分。判斷錯誤后面就不得分。)
理由:鄭觀應認為君主掌握高決策權。張蔭桓認識到國家高權力掌握在由民選產生的議會手中。(一點2分,共4分) (4)《雙十協定》(重慶談判亦可)確定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一點1分,共2分)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否定了國民黨專制*的政治制度。(一點1分,共2分)1948年,中國共產黨號召各民主黨派召開政協會議成立聯合政府。(2分)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籌建新中國(答通過《共同綱領》亦可)。(一點1分,共2分) 39.(1)獲獎很多,但限于農產品和傳統工業(yè)產品。(一點1分,共2分)原因:中華民國政府注重發(fā)展實業(yè)。(2分)民族工業(yè)有較快的發(fā)展,但是以輕工業(yè)為主,工業(yè)基礎薄弱。(2分)中國的經濟仍然以農耕經濟為主。(2分,答自然經濟亦可) 40.(1)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落后,(2分,答農、輕、重比例失調亦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2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高;(2分)計劃指令壓制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