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胎教莫忽視
這既是一般常識課,也是母子共同體驗生活節(jié)奏的一個方法。如早晨起來,先對胎寶寶說一聲“早上好!”告訴他(她)早晨已經(jīng)到來了。打開窗簾,啊,太陽升起來了,陽光灑滿大地,這時你可以告訴胎寶寶:“今天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标P于天氣,可教的有很多,像陰天、下雨、下雪等等,另外外界氣溫的冷熱、風力的大小、溫度的高低等都可以作為胎教的話題。你也可以解釋每天習以為常的行為,為何洗臉、刷牙,爸爸為什么刮胡子,媽媽為什么化妝,肥皂為什么起泡沫,吹風機為什么能把頭發(fā)吹干?即使一個小小的洗臉間也有著足夠讓你不間斷地每天講一點話題。然后是衣著、打扮。把鏡子里的自己視覺化,將信息傳遞給腹中的胎寶寶。你自己準備穿著時,頭腦中想的及實際形象都用語言表達出來。在把思考轉變?yōu)檎Z言的過程中,你的思維印象變得更加鮮明,胎寶寶就會逐漸地接受這些信息?傊,要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對胎兒敘述,這是胎教中重要與基本的。對一天的生活通過和胎寶寶一起感受、思考和行動,使母子間的紐帶更牢固,并培養(yǎng)胎寶寶對母親的信賴感及對外界感受力和思考力的基礎。
其次,我們不能忽視文學語言
文學對胎教的作用。文學和音樂一樣,容易對人的情緒產(chǎn)生影響,將優(yōu)雅的文學作品以柔和的語言傳達給胎寶寶,是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獨創(chuàng)性以及進取精神好的教材。讓胎寶寶一起感受文學的趣味,培養(yǎng)藝術的情感,增進大腦的發(fā)育。
總之,多和胎寶寶溝通,講工作,講生活,講身邊的趣事,講笑話,講古詩文學,講故事等,他們會用心去聆聽耳朵,可以增進母子和父子直接的感情,所以準媽媽和爸爸們要多和寶寶溝通哦。
進行語言胎教的佳時間
從科學家們研究的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可了解到,胚胎在受孕后的前8周內是胚,直到第9周后,即從懷孕后第3個月開始才能稱之為胎。此時的胎兒已經(jīng)五臟俱全、初具人形,各個器官日趨完善,處于胚胎發(fā)育的關鍵時刻,具備了接受教育的初步條件。胎兒接受外界刺激和教育的首要條件,即感覺器官的發(fā)育,特別是聽覺器官,它是胎兒容易與外界溝通的感覺器官。
胎教的內容主要是對胎兒進行聽覺剌激的訓練。胎兒的聽覺器官大約在妊娠2個月時便開始發(fā)育了,過程如下:
1、雖然胚胎這時還很小,但在妊娠的第2個月末,他們的外耳、中耳及內耳就已形成雛形,有了基本的形態(tài)結構;
2、到了大約妊娠4個月時,便對來自于外界的聲音有所感知;
3、從妊娠6個月起,具備了聽到聲音的條件,來自于外界的聲音刺激會使胎兒產(chǎn)生生理性反應,如眨眼、心跳加快、打呵欠及轉動頭部等;
4、妊娠第7個月時,大腦發(fā)育基本完成了主要腦溝和腦回的構造,從此時起聽覺器官可通過聽神經(jīng)與大腦建立聯(lián)系。如果給予胎兒適當?shù)穆曇舸碳,胎兒的聽覺器官便會把聽到的信息傳到大腦,并且將其儲存起來,構成記憶。
人們對聲音是否能傳入子宮羊水里讓胎兒聽到總有懷疑。關于這一點的解釋是,雖然外界的聲音傳入要穿過母腹的子宮壁及羊水等障礙,但只是強度被減弱,而頻率、聲調及韻律則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依然可順利傳送給胎兒。
因此,只要是能透過母體的聲音胎兒都可以感覺到,且人體體液和血液傳導聲音的能力要比空氣大得多。外界聲音信息不斷剌激,促使胎兒的聽覺器官快速發(fā)育,大腦與感覺器官之間的聯(lián)系更為廣泛,更為精確,因此在胎兒出生后的將來,使他們的生理發(fā)展收到奇妙的效果。胎兒在4個月左右時,內耳道聽覺器官已初步形成。到了6-7個月時,孕婦的腹壁和子宮壁逐漸變得薄起來,胎兒的身體也越來越大,貼在子宮壁上,外界的聲音很容易便傳到子宮內,使胎兒能夠聽到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因此,可從這個時候對胎兒進行語言胎教。
掌握好語言胎教的佳時間,給胎兒做好語言胎教,希望各位準媽媽都可以重視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