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填涂在答題紙上。
1.如圖1所示,物體A用輕質(zhì)細繩與圓環(huán)B連接,圓環(huán)固定在豎直桿MN上,F(xiàn)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繩上的O點,將O點緩慢向左移動,使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逐漸增大。關(guān)于此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平力F逐漸增大 B.水平力F逐漸減小
C.繩OB的彈力逐漸減小 D.繩OB的彈力逐漸增大
圖1
2.2013年6月我國宇航員在天宮一號空間站中進行了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展示了許多在地面上無法實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假如要在空間站再次進行授課活動,下列我們曾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若移到空間站也能夠?qū)崿F(xiàn)操作的有
A.利用托盤天平測質(zhì)量 B.利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
C.利用自由落體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D.測定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
3.如圖2所示,某同學(xué)在研究運動的合成時做了下述活動:用左手沿黑板推動直尺豎直向上運動,運動中保持直尺水平,同時,用右手沿直尺向右移動筆尖。若該同學(xué)左手的運動為勻速運動,右手相對于直尺的運動為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
動,則關(guān)于筆尖的實際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筆尖做勻速直線運動 B.筆尖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C.筆尖做勻變速曲線運動
D.筆尖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逐漸變小
4.某同學(xu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一根橡皮筋、細繩套、三角板及貼有白紙的
1
F1圖2
2
圖3方木板等器材,進行“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圖3所示是該同學(xué)依據(jù)實驗記錄作圖的示意圖。其中A點是橡皮筋在白紙上的固定點,O點是此次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拉伸到的位置。關(guān)于此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需記錄拉力的大小 B.拉力方向應(yīng)與木板平面平行
C.圖3中F′表示理論的合力,F(xiàn)表示實驗測出的合力
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并作出多個平行四邊形,但每個四邊形中的O點位置不一定相同
5.一列簡諧機械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波速為2m/s。某時刻波形如圖4所示,a、b兩質(zhì)點的平衡位置的橫坐標分別為xa=2.5m,xb=4.5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列波的周期為4s
B.此時質(zhì)點b沿y軸負方向運動
C.此時質(zhì)點a的加速度比質(zhì)點b的加速度大 D.此時刻以后,a比b先到達平衡位置
6.假設(shè)兩顆“近地”衛(wèi)星1和2的質(zhì)量相同,都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5所示,衛(wèi)星2的軌道半徑更大些。兩顆衛(wèi)星相比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衛(wèi)星1的向心加速度較小 B.衛(wèi)星1的動能較小 C.衛(wèi)星1的周期較小 D.衛(wèi)星1的機械能較小
7.如圖6所示,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A、B兩個木塊,A、B之間用一輕彈簧連接。A靠在墻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兩木塊之間彈簧壓縮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突然撤去力F,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A離開墻壁前,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也守恒 B.木塊A離開墻壁前,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但機械能守恒 C.木塊A離開墻壁后,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也守恒
D.木塊A離開墻壁后,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但機械能守恒
8.如圖7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距離地面高H的A點由靜止開始釋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達距地面深度為h
圖
6
圖5
2
20-2圖4
2
圖
的B點速度減為零。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關(guān)于小球下落的整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小球的機械能減少了mg(H+h) B.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為mgh
C.小球所受阻力的沖量大于m2gH D.小球動量的改變量等于所受阻力的沖量
9.類比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對于直線運動,教科書中講解了由v-t圖象求位移的方法。請你借鑒此方法分析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由a-t(加速度-時間)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yīng)時間內(nèi)做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量
B.由F-v(力-速度)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yīng)速度變化過程中力做功的功率 C.由F-x(力-位移)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yīng)位移內(nèi)力所做的功 D.由ω-r(角速度-半徑)圖線和橫軸圍成的面積可以求出對應(yīng)半徑變化范圍內(nèi)做圓周運動物體的線速度
10.如圖8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輕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與物塊A連接;兩物塊A、B質(zhì)量均為m,初始時均靜止,F(xiàn)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動物塊B,使B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運動,A、B兩物塊在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v-t關(guān)系分別對應(yīng)圖乙中A、B圖線(t1時刻A、B的圖線相切,t2時刻對應(yīng)A圖線的高點),重力加速度為g,則
A.t2時刻,彈簧形變量為0
B.t1時刻,彈簧形變量為(mgsinθ+ma)/k C.從開始到t2時刻,拉力F逐漸增大 D.從開始到t1時刻,拉力F做的功比彈簧彈力做的功少
二、本題共2小題,共15分。
11.(7分)某同學(xué)用如圖9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請回答下列有關(guān)此實驗的問題:
(1)該同學(xué)在實驗前準備了圖9中所示的實驗裝置及下列輔助器材: A.交流電源、導(dǎo)線 B.天平(含配套砝碼) C.秒表 D.刻度尺
E.細線、砂和小砂桶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填代號)。 (2)打點計時器在小車拖動的紙帶上打下一系列
點跡,以此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其中一部分紙帶上的點跡情況如圖10甲所示,已知打點
圖9
電火花
小車
帶滑輪的長木板
紙帶
打點計時器
vv甲
圖8
1 2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