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 #亮劍讀后感1000字【三篇】#】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亮劍讀后感1000字【三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亮劍讀后感1000字(一)
《亮劍》是一部戰(zhàn)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小說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斗智與斗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读羷Α纷钅艽騽游业牡胤骄褪,它表現(xiàn)出來的英雄主義、豪邁粗獷、血脈賁張,正是今天所缺少、人們所期盼的東西,小說中的主角李云龍,他好戰(zhàn)、善戰(zhàn)、直率、蠻橫勇猛、有血性、嫉惡如仇,是一個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點子特多、尊重戰(zhàn)場實際,不按照戰(zhàn)爭游戲常規(guī)作戰(zhàn)、敢于抗命、有血有肉的主角,也是一個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個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真實的中國軍人和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形象的再現(xiàn),他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試問,二戰(zhàn)時中國為什么戰(zhàn)勝了無論是在軍事武力還是人力科技方面都比自己強的日本呢?我想,我們大家都能毫不猶豫地說:“是軍魂!”我很欣賞主角李云龍說的一句話:“古代劍客和高手狹路相逢,假定這個對手是天下第一劍客,你明知不敵該怎么辦?是轉(zhuǎn)身逃走還是求饒?當然不能退縮,要不你憑什么當劍客?這就對了,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就叫做亮劍”。壯志凌云,豪氣在天。給人生無限的啟示。在那個年代,我們的士兵有著超越一切的毅力,面對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便是“亮劍”精神,也是中國軍人的軍魂。
所謂亮劍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一個軍人需要亮劍精神,一個民族需要亮劍精神,一個國家同樣需要亮劍精神,而在今天的和平環(huán)境,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對官僚和腐敗,又有多少人敢于拿出亮劍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亮劍精神,應該是怎樣的呢?我想,它應該是強國面前不卑不亢的國家形象,應該是團結(jié)拼搏、奮勇爭先的民族風貌;應該是敢于攀登,善于啃硬骨頭的不畏艱難的英雄主義精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周恩來總理所說的那樣把振興中華作為己任,為自己的祖國竭盡全力,民族崛起指日可待,中華民族必將巋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們以命相搏,但,英雄主義精神絕不能丟!亮劍,是在攀登科學技術高峰時遇挫折不氣餒、敢于向科學最前沿發(fā)起猛攻;亮劍,是在金錢權(quán)勢面前保持純潔高尚的情操;亮劍,是在思想領域和其他意識形態(tài)的堅定不動搖;亮劍,就是在中華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什么樣的艱辛,我們都敢于面對它,研究它,戰(zhàn)勝它,哪怕失敗一千一萬次!
讓我們記住,以后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要想活出自己,那就敢于亮劍!這就是我看完《亮劍》的感受。相信我們中國人敢于面對任何挑戰(zhàn),中國軍人敢于亮劍,“縱然敵眾我寡,縱然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于戰(zhàn)斗到最后一個人”,這就是中國軍人,這就是中華兒女保家衛(wèi)國的意志!皾L滾黃河,滔滔長江,給我生命,給我力量”,我們有能力抵御任何困難,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復興,屹立于世界之林!
歷史已經(jīng)逝去,但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亮劍讀后感1000字(二)
“紅旗飄飄,軍號響,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每當《亮劍》的主題曲響起時,我就想到了八年抗日戰(zhàn)爭,不覺間熱血沸騰。
1937年7月7日,日本板垣聯(lián)隊對李云龍所帶領的新一團進行了圍攻,李云龍給戰(zhàn)士們動員時說:“我最喜歡什么?你們知道嗎?我最喜歡狼,這種出手敏捷的特點;這種兇狠,一招致命的特點,面對敵人,我們不能當發(fā)面團,不能當一群任人宰割的綿羊,而要做一群嗷嗷叫的野狼。弟兄們,還記得我們的宗旨嗎?狹路相逢!薄坝抡邉佟!
到了最后,號稱是鬼子精銳的板垣聯(lián)隊被李云龍的新一團消滅了。
還有一次,李云龍在他的畢業(yè)論文中寫道: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是何等的凜然,何等的決絕,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氣魄!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么的強大,就算對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是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事實證明,一支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部隊,往往具有培養(yǎng)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優(yōu)秀軍人的出現(xiàn),往往是由集體形式出現(xiàn),而不是由個體形式出現(xiàn)。理由很簡單,他們受到同樣傳統(tǒng)的影響。養(yǎng)成了同樣的性格與氣質(zhì)。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著它自己的傳統(tǒng)。傳統(tǒng)是什么?傳統(tǒng)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zhì)!這種傳統(tǒng)與性格,是由這種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與氣質(zhì)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
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這是什么?這就是我們的軍魂,我們國家進行了22年的武裝斗爭,從弱小逐漸走向強大,我們靠的是什么,我們靠的就是這種軍魂,靠的就是我們的軍隊廣大戰(zhàn)地指導員的戰(zhàn)斗意志。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于亮劍,我們敢于戰(zhàn)斗到最后一人。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亮劍精神,是我們國家軍隊的軍魂。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李云龍一身戎裝,征戰(zhàn)一生,他反復提到“亮劍”這個詞,我們回過頭來看,抗日戰(zhàn)爭我們?yōu)槭裁磿A?因為我們敢于亮劍,敢于拼搏。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么的強大,就算對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是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
八年抗戰(zhàn),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二十二年的武裝斗爭,正是亮劍精神,使我們從弱小走向強大。
“紅旗飄飄,軍號響,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亮劍讀后感1000字(三)
這一段時間看了電視連續(xù)劇《亮劍》后也是感嘆頗多,《亮劍》給我的震撼是該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忠實于生活,這是本劇的亮點。《亮劍》播出后,就創(chuàng)下了2005年電視劇收視率新記錄!读羷Α返某晒λ诰褪敲撾x了以往戰(zhàn)爭題材影片那種追求真實和客觀的范疇。本劇改編自轉(zhuǎn)業(yè)軍人都梁的同名小說《亮劍》,主要描述了革命軍人李云龍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炮轟金門、文化*等歷史時期革命軍人革命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读羷Α肥且徊坑⑿蹅髌,是一個英雄的成長史。它的敘事圍繞李云龍展開,它的背景是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如何調(diào)和歷史背景的濃淡,怎樣處理個人命運和宏大背景在敘述上的矛盾,成了本劇敘事的主要問題。
《亮劍》是一部“男人味”很濃的電視劇,但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女性觀眾!读羷Α纷钅艽騽佑^眾的地方就是,它表現(xiàn)出來的英雄主義、豪邁粗獷、血脈賁張,正是今天所缺少、人們所期盼的東西,對這種情感的渴望不分男女,而且女性的感受應該還更強烈一些。因為她們更加呼喚男子漢的回歸。李云龍是英雄,出身貧寒的平民英雄,所以他的所作所為容易引起觀眾共鳴。他身為八路軍將領,卻草莽之氣未除。說話做事略帶匪氣,打仗從不按理出牌。他勇猛、有血性、嫉惡如仇,他滿足了人們對英雄的想象和盼望。李云龍又不僅僅是一介武夫。他表面上粗魯,實際上不乏理智,他是明理的、富于正義感的。他雖然沒有文化,可他身上有一種質(zhì)樸的、農(nóng)民式的智慧。他用這種智慧在戰(zhàn)場上聲東擊西、以少勝多;在軍營中鼓舞士氣、統(tǒng)率千軍萬馬;有時還用這種智慧在上司面前裝傻充愣。而《亮劍》的“男人”風格正好滿足了觀眾對此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歡迎并不奇怪。
《亮劍》成功地塑造了李云龍這個角色,把他好戰(zhàn)、善戰(zhàn)、直率、蠻橫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點子特多、不按照戰(zhàn)爭游戲常規(guī)作戰(zhàn)、敢于抗命、尊重戰(zhàn)場實際、有點歪邪的主角,也是一個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個精忠報國視死如歸赤膽忠心的真實的中國軍人形象的再現(xiàn)。在李云龍身上是有一股“匪氣”和“霸氣”,他酗酒、罵娘、臟話常掛在口頭,“**”不絕于耳,這看上去不符合革命軍隊軍人的作風行為,可他不失為一個真正的軍人,這都是在特定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一個軍人的毛病。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十全十美的人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用“高大、完美”的眼光來審視電視劇中的主角人物是可笑的,電視劇也應該尊重現(xiàn)實生活,更要尊重人格的發(fā)展人性的張揚。為什么一些人就那么的委曲求全呢?為什么總要按照“文藝標準”的那一套路子來欺騙觀眾欺騙自己呢?李云龍身上的缺點只是玉之瑕疵,并不會暗淡他身上熠熠生輝的中國軍人之勇猛智慧愛國的光芒。
難道在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八路軍中就不存在這樣現(xiàn)象?一個軍人就不能在戰(zhàn)斗之余休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放松一下自己的精神?李云龍這個人物非要塑造的完美無瑕不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部電視連續(xù)劇那就看頭不大了!不要說其他人,我就是不看這樣的電視劇,像那些個談情說愛、整天無所事事、只會耍嘴皮子、人能飛天、氣功如炸彈之劇我是絕對不敢茍同的。李云龍在戰(zhàn)場上竟敢膽大包天“抗命”,這在許多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君不知“軍令如山倒”?!但是也確實存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在抗戰(zhàn)時期,戰(zhàn)場上敵我雙方戰(zhàn)況瞬息萬變,對于在那個血雨腥風在戰(zhàn)場上舍生忘死的軍人們來說,根據(jù)戰(zhàn)場實際情況爭取限度地消滅敵人消耗敵人,那將有利于保存自己壯大自己的力量,難道我們作期貨就沒有可借鑒之處嗎,偶爾有過“抗命”也是在戰(zhàn)爭中允許的也就是說確實存在這種狀況。這并不是《亮劍》的敗筆,而恰恰是《亮劍》區(qū)分其它按照常規(guī)邏輯鋪就的電視作品之亮點。
亮劍讀后感1000字(四)
團隊精神與真誠友情
主人公李云龍是我軍軍官,所到之處軍風頓整,那股團體凝聚力透著不可擋的士氣和人人敬畏的精神。生活他對戰(zhàn)士友愛,戰(zhàn)場上能為了不丟下自己的戰(zhàn)友不惜再次沖回險境作生死奮戰(zhàn)以營救被困和受傷的戰(zhàn)士。就是這樣建立起那堅固戰(zhàn)友情和成就了這樣一個戰(zhàn)無不勝的團隊。
處在和平時代的我們,已不用再經(jīng)歷舍身從槍林炮雨中救出自己的伙伴的危險,在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喧囂中我們已經(jīng)忘了要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自己的“戰(zhàn)友”,個人主義和利已主義在我們的團隊中成了扼殺“活力”的毒氣,集體精神和團隊精神幾乎需要每個單位日日強調(diào),刻意加強。難道我們連真誠待已都那么困難了么?
再看李云龍與國民黨軍官楚云飛那亦敵亦友、惺惺相惜的交往,各為其主的交鋒似不影響兩人的友情,即便是生死相搏,從頭到尾都洋溢著軍人和軍人、男人和男人之間尚的友情與尊嚴的光輝。不同的立場亦能付出同樣的真情,這種博愛與胸襟是多少人所不能及的。當然這是基于兩人同樣的坦蕩和真誠。
“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與人相處,需要有一顆寬厚博大的心靈。與人以誠相見,更要以寬厚之心善待他人。從大局考慮問題,彼此真誠相處,這樣才成形成堅強的整體合力。
正義血性與人生責任
所謂亮劍,就是狹路上遇見敵手,明知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要身死劍下,但面對敵手,還是要亮出自己的寶劍,與敵手搏殺到底。就算死在對手劍下,那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一種英雄的氣魄,一種無畏的精神。當代中國人就是缺少這種“亮劍”精神,缺少血性、缺乏膽量。我們是多么需要這樣的精神,多么需要這樣的劍客。
也許每個人在潛意識里都想成為英雄,可是在平時見到偷盜、詐騙的時候卻不敢站出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甚至自己受害也不敢抗爭到底。
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是富裕了,但是心卻貧窮了,喪失了那種剛硬的血性。走著中庸之道的大部分人,喜歡夸大利害,不愿意打破生活的平靜。對于社會,人人都有責任去維護,而在我們身邊缺少的不是銅臭不是享受,缺少的是精神是氣魄,是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只衡量是非,不計利害,以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殉真理和事業(yè),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高度負責。有責任感并非需要工作風風光光,但我們的民族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而綿延發(fā)展,我們的社會因他們的存在而展現(xiàn)耀眼光輝。
李云龍說:“如果人人都不敢承擔責任,那我們這支部隊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哪怕剩下一兵一卒,也要誓死保衛(wèi)陣地”這是對國家負責;在戰(zhàn)場上他不會丟下自己的戰(zhàn)友,就是親自殺回去也要從包圍圈里搶出受傷的戰(zhàn)士,這是對戰(zhàn)友負責;就算犧牲自己的部隊,也要掩護防區(qū)百姓安全的撤離,這是對人民負責。責任感是每個有血有肉的人都應具備的品質(zhì),“不患無策,只怕無心。”
如果說《亮劍》是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我認為他更是一種人性的升華。讓我們懂得亮劍,這是我們?nèi)诵灾袃H存的光輝和正義的血性!蔼M路相逢勇者勝”,我們應當一往直前,多一些勇氣,少一些退縮,勇敢的亮出我們的劍,不論風雨不論坎坷,還有誰能夠阻擋我們?nèi)松娘L帆,亮劍揮舞,讓我們的人生更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