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高一語文必修一寒假檢測試題
一、基礎積累(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信箋 餞行 棧道 淺淺水聲
B.嘺望 獠牙 積潦 星火燎原
C.木屐 孱頭 潺湲 削足適履
D.稂莠 踉蹌 閬苑 瑯瑯書聲
【解析】 C項分別讀“jī、càn、chán、lǚ”;A項,“箋”“淺”應讀“jiān”,“餞”應讀“jiàn” ,“!睉x“zhàn”;B項,“嘺”應讀“l(fā)iào”,“獠”“燎”應讀“l(fā)iáo”,“潦”應讀“l(fā)ǎo”;D項,“稂”“瑯”應讀“l(fā)ánɡ”,“踉”應讀“l(fā)iànɡ”,“閬”應讀“l(fā)ànɡ”。
【答案】 C
2.下列詞語中錯別字最少的一項是( )
A.隕身不恤 風神瀟灑 炯乎不同 爐火純清
B.涕泗交流 綻露頭腳 左顧右盼 步履穩(wěn)健
C.黯然神傷 雷勵風行 酣暢淋漓 不能自已
D.默默含情 鴉鵲無聲 佳作迭出 短小精悍
【解析】 A項,“隕”應為“殞”,“炯”應為“迥”,“清”應為“青”;B項,“綻”應為“嶄”,“腳”應為“角”;C項,“勵”應為“厲”;D項,“默默”應為“脈脈”,“鵲”應為“雀”。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 )
A.鐵道部將“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責任歸咎于信號燈問題,實在是差強人意,民眾質疑聲一片。
B.歌唱家劉歡演唱的那首《贊諸葛》真是長歌當哭,如泣如訴,讓人潸然淚下。
C.8月12日晚,人們爭相目睹第2xx屆世界大運會開幕盛況,深圳街頭萬人空巷,車流、人流比平日多了許多。
D.余積廉曾在電影《歡顏》、電視劇《天蠶變》等炙手可熱的影視作品中擔任攝影師,并導演了《決戰(zhàn)天門》《少林達摩》等電影,常和任達華、古天樂等明星合作。
【解析】 A項,“差強人意”指大體上使人滿意。此處屬望文生義,與句意不符。B項,“長歌當哭”指以放聲歌唱代替哭泣。多指用詩文抒發(fā)胸中的悲憤。屬望文生義。C項,“萬人空巷”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D項,“炙手可熱”意思是說手一挨近就感覺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此處應為“紅極一時”。
【答案】 C
4.(2012•天津高考)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A.如何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有學者提議,應倡導全民重溫中華經典,對弘揚民族文化更具積極意義。
B.來自全國各地的捐款已經達到20萬元,這筆善款將全部用于這個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復的治療費用。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屆文化創(chuàng)意節(jié)”日前開幕,主辦方推出的新穎、獨特的系列活動,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熱捧。
D.工作壓力、環(huán)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等因素都會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同樣不容忽視。
【解析】 本題從成分殘缺、句式雜糅和不合邏輯三個角度考查對病句的辨析。A項,最后一句缺少主語,應在“對”前加指示代詞“這”。B項,“用于……的治療”和“作為……的治療費用”兩種句式雜糅,選用其中一種句式即可。D項,“生活習慣”包含著“飲食習慣”,將“飲食習慣”去掉。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內心里擁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積淀在我們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們腳步中的,都是這樣一點一滴播撒和積累下的善。________,從而形成一泓循環(huán)的水流,________,________。
①看見貧窮而情不自禁地產生同情
②才會看見弱小而自覺前去扶助
③看見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④我們在感動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所感動著
⑤幫助我們度過相濡以沫的人生
⑥滋潤著我們哪怕苦澀而艱難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④②③①⑥⑤
【解析】 根據(jù)前后連貫的原則,②句應接在首句后,根據(jù)邏輯關系,“同情”與“雪中送炭”形成遞進關系,所以①③應接在②后,④與“循環(huán)”相呼應,“滋潤著”與“一泓循環(huán)的水流”銜接自然,⑥⑤句是遞進關系,故應排在句末。
【答案】 B
二、閱讀鑒賞(40分)
(一)閱讀《記念劉和珍君》選段,回答6~9題。(20分)
四
……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五
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
我沒有親見;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請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羅網。但竟在執(zhí)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chuàng)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于是死掉了。
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沉勇而友愛的楊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只有一樣沉勇而友愛的張靜淑君還在醫(yī)院里呻吟。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 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
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
六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愿。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 陶潛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碧饶苋绱,這也就夠了。
七
我已經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于我的意外。一是*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雖然是少數(shù),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
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6.“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國式的專制統(tǒng)治,中國式的白色恐怖:反動政府、反動軍人用刀槍兇殘屠殺,反動文人用陰險的筆桿進行輿論欺騙。
7.文中引用陶潛詩的作用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賰热萆,寫出了青山埋忠骨之意;②情感上,寄托了死難者與青山同在的深摯情感(或者寄托了作者對死難的革命志士的贊頌之情);③主旨上,指出愛國青年犧牲所產生的影響。
8.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劉和珍犧牲過程,為什么要詳寫府門喋血?(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贍奚^程概括:請愿→中彈→未死→頭胸被猛擊兩棍→死掉。
②原因:一是揭露、痛斥敵人的兇殘,證明那簡直就是虐殺;二是贊揚三個女子臨難從容、相互救助、視死如歸的精神。
9.“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边@句話的深刻含意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這一句話恰當?shù)卦u價了“三一八”英烈對于將來的意義;“茍活者”從壯烈的事件中看到一點希望;真正勇猛的革命者受烈士精神的激勵、鼓舞,更加勇敢地去繼續(xù)斗爭。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文學生活五十年
巴 金
①我是一個不善于講話的人,有感情無法傾吐,為了讓我心上燃燒的火噴出來,于是我寫了小說。
②我不是文學家,但是我寫作了五十多年。我從小 就喜歡讀小說,有時甚至廢寢忘食,但不是為了學習,而 是拿它們消遣。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個所謂“上等人”和二三十個所謂“下等人”中間度過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環(huán)境里我接觸了聽差、轎夫們的悲慘生活,在偽善、自私的長輩們的壓力下,我聽到年輕生命的痛苦呻吟。我離開舊家庭就像甩掉一個可怕的黑影。
④我二十三歲從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尋一條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說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說救自己,倒是真話。當時我有感情無法傾吐,有愛憎無處宣泄,好像落在無邊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顆心無處安放。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區(qū)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層樓上,過去的愛和恨,悲哀和歡樂,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掙扎,一齊來到我的筆端,我寫得快,我心里燃燒著的火漸漸地滅了,我才能夠平靜地閉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給解開了,我得到了拯救。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紙筆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這顆年輕的孤寂的心。
⑤我在法國學會了寫小說。我忘記不了的老師是盧梭、雨果、左拉和羅曼•羅蘭。我學到的是把寫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品交給讀者評判。我本人總想堅持一個原則,不說假話。除了法國老師,我還有俄國的老師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和高爾基,我的中國老師是魯迅。我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受到這些作家的影響。我曾在《說真話》里寫過:“我相信過假話,我傳播過假話,我不曾跟假話做過斗爭……”在《懷念胡風》中寫過:“我對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為之吧),也感到惡心,感到羞恥。今天翻看三十年前寫的那些話,我還是不能原諒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諒我!钡俏易钪饕囊晃焕蠋熓巧,是中國的社會生活,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為作家。
⑥一九二八年年底我從法國回國,就在上海定居下來。我和一個朋友住在一起。我自小害怕交際,害怕講話,不愿同外人接洽,外人索稿總是找我的朋友。所以:“我是靠友情生活到現(xiàn)在的!
⑦一九三七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我離開上海去南方。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我的筆從來不曾停止。我的《激流三部曲》就是這樣寫完的。在那些日子我不得不到處奔波,也不得不改變寫作方式。在一些地方買一瓶墨水也不容易,我就在皮包里放一錠墨,一支筆和一大疊信箋,到了一個地方借一個小碟子,倒點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幾下,便坐下寫起來。有時沒有電燈,我就找一小節(jié)蠟燭,可是文思未盡,燭油卻流光了。我多么希望能再有一節(jié)蠟燭讓我繼續(xù)寫下去。
⑧“四人幫”滅亡后,我拿起了筆,我興奮,我愉快,我覺得面前有廣闊的天地,我要寫,我要多寫?墒橇艚o我的只有幾年的時間,我今年已七十六歲。我制訂了五年的計劃,我要寫兩部長篇小說,一部《創(chuàng)作回憶錄》,五本《隨想錄》,翻譯亞•赫爾岑的《回憶錄》。我只愿意做一個寫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作家,也算是對我五十幾年的文學生活的一個交代吧。
⑨我曾經說過:“我是從探索人生出發(fā)走上文學道路的!蔽议_始讀小說是為了消遣,但是我開始寫小說絕不是為了讓讀者消遣;我不是一個文學家,我只是把寫作當做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思想有種種的局限性,但是我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聲。我說過:“讀者的期望就是對我的鞭策。”
⑩“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愛祖國、愛人民、愛真理、愛正義,為多數(shù)人犧牲自己;人不單是靠吃米活著,人活著也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薄以谀切┳髌分嘘U述的就是這樣的思想。
(節(jié)選自《巴金自傳》,有刪改)
10.“我覺得你們把人們的心拉攏了,讓人們相互理解。你們就像是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边@是巴金在《憩園》中寫到的讀者對作家的期望,顯然他自己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請從文中找出四點依據(j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相關信息在第⑤⑨⑩段:“我學到的是把寫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品交給讀者評判”;“我本人總想堅持一個原則,不說假話”;“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聲”;“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愛祖國、愛人民、愛真理、愛正義,為多數(shù)人犧牲自己”;“人不單是靠吃米活著,人活著也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
【答案】、侔褜懽骱蜕钊诤显谝黄;②把作品交給讀者評判;③堅持不說假話的原則;④每篇作品都是追求光明的呼聲;⑤在作品中闡述了這樣一些思想: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上,愛祖國、愛人民、愛真理、愛正義,為多數(shù)人犧牲自己;人不單是靠吃米活著,人活著也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答出其中四點即可)
11.這篇文章不僅能讓我們了解到巴金的生平,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巴金的人格魅力,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巴金人格的認識。(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分析第⑤段內容我們看到巴金先生的正直,他一生追求說真話;分析⑦⑧段內容我們看到巴金先生文學創(chuàng)作的毅力堅強;著眼全文,我們又看到巴金先生一直嚴于解剖自己。
【答案】 巴金先生正直,他一生追求說真話;巴金先生文學創(chuàng)作的毅力頑強,在艱難困苦中仍筆耕不輟;巴金先生嚴于解剖自己。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都使我們受益匪淺。
12.巴金是我國現(xiàn)當代的文學家,可在這篇文章中,巴金一再強調“我不是一個文學家”,巴金為什么這樣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閱讀文章第②段和第⑨段,即可歸納出來。
【答案】 巴金這樣說是因為:①他認為自己讀小說是出于興趣;②他認為自己只是將寫作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或:他自己認為寫作只是為了表達自己感情的需要。)
13.從本文巴金對自己的評價中,我們得到了很多啟示,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自我評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緊扣住巴金評價自己的謙虛、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談談自己的認識。
【答案】 示例一:我認為我們進行自我評價應該本著謙虛的態(tài)度。巴金雖然創(chuàng)作了許多文學作品,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認為自己尚未達到一個文學家的高度,這種謙虛的態(tài)度使巴金在文學的道路上越攀越高,成就了巴金的偉大。我們在進行自我評價時也應該本著謙虛的態(tài)度,不斷激勵自己繼續(xù)前進。
示例二:我認為我們進行自我評價應該實事求是。巴金對自己進行的評價是建立在對自己清醒認識的基礎上的。他實事求是地分析了自己五十幾年的文學生涯,準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為自己的人生定位。
三、語言表達(15分)
14.仿照下面例子,從“冰”“書”“竹筍”“燕子”“柳枝”五個詞語中任選兩個作注釋。(6分)
例如:駱駝——眼中的沙漠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綠洲。
放大鏡——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
槍——正義的保鏢,邪惡的幫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題要展開聯(lián)想,發(fā)掘詞語的隱含哲理,并運用比喻、擬人之類的修辭手法闡釋出來。
【答案】 (示例):冰——是我改變了水柔弱的形象。
書——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
燕子——只有經過艱苦的跋涉,春天才會永遠在身邊。
柳枝——即使把我倒著插,也照樣能長成大樹。
15.閱讀下面一段材料,運用想象,聯(lián)系生活,按要求設計兩句人生箴言。(6分)
兩個朋友一同去參觀動物園。動物園非常大,他們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所有動物都能觀賞到。他們便約定:不走回頭路,每到一處路口,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前進。
第一個路口出現(xiàn)在眼前,路標上寫著一側通往獅子園,一側通往老虎山。他們選擇了獅子園,因為獅子是“草原”。又到了一處路口,分別通向熊貓館和孔雀館。他們選擇了熊貓館,熊貓是“國寶”嘛!……
他們就這樣一邊選擇,一邊觀賞,在有限的時間里,觀賞到了最想觀賞的動物。
(1)簡明、富有鼓動性的人生箴言。(20字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蓄、富有意蘊的人生箴言。(20字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壓縮語段、概括中心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要寫出有內容有意蘊的箴言,首先必須能壓縮提煉出此材料的語意中心“能放棄,會選擇”。然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感悟,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選擇恰當?shù)木毜恼Z言來表達。
【答案】 (示例):(1)理性的放棄,就是選擇成功!
(2)人生路難免有遺憾,珍惜自己的選擇實現(xiàn)夢想。
16.閱讀下面的文字,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概括性語句。(3分)
父子倆乘著一艘小船行駛在水面上,突然風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樹葉,眼看就要翻了。兒子驚慌失措,這時,父親發(fā)話了:“快往船艙里灌水!碑敶摾锏乃贿_到一定程度時,奇跡出現(xiàn)了,小船不再搖晃。
某農村婦女在丈夫去世后獨自拉扯著幾個子女。她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還必須超負荷干活,雖然人很顯老,但身體健康。她沒有時間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這種負荷讓她堅定而健康地活著。
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讀材料,會發(fā)現(xiàn)概括的內容應該落實在“生命”話題上。仔細尋找兩段材料的共同點(也就是“如此”的含義),我們會知道都是“負荷”創(chuàng)造了奇跡。這樣,概括“負荷”怎樣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就可以了。
【答案】 示例一:負重的生命或許更有韌性,更為健康
示例二:適當?shù)刈屔撝,可使之更頑強,更有活力
四、寫作訓練(50分)
17.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衣衫破舊的老者,向你哭訴說,他有好幾天沒吃飯了,于是你心軟了,給了他錢。可后來你聽人說,他是一個騙子!
一個年輕的腿部殘疾者,走過一條崎嶇不平的路,你走過去攙扶他一把,他把你一手甩開,還給你一個厭惡的眼神……
同情心怎么了?
要求:請以“同情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也可以發(fā)表看法。體裁不限,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這是一道話題作文,審題的難度不大,首先是對同情心的理解,同情心就是對處于不利境地的人們所持有的關心和愛護的立場,它是人們愛心的表現(xiàn),是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僅僅這樣理解還是不能很好地切合題意,我們必須依據(jù)材料的提示入題。第一則材料表明的是同情心被人利用了,利用同情心來騙取金錢;第二則材料表明的是同情心不被接受。由此引發(fā)了一個思考,“同情心怎么了?”我們在寫這篇作文時就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就是同情心被利用,同情心不被接受,即同情心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既然同情心這樣了,那我們還要不要同情心呢?這是命題人隱含的另一個問題,對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作出有力的回答。如果能深入分析同情心被利用、不被接受的原因,可以探討一些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談出有分量的見解,就是一篇很切題的文章了。當然如果只就同情心這個核心詞來展開議論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