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理解哲學就在我們身邊。聯(lián)系身邊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哲學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chǎn)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教學過程
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1、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不管是在我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提到哲學,人們往往都會立刻浮現(xiàn)出一個想法:這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沒有什么直接關系的“玄學”。那究竟哲學是不是那么深奧、那么玄妙的呢?大家拿出課本來看看,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要學習的是《生活與哲學》,為什么要在哲學前面加上“生活”兩個字呢?我們的生活和哲學究竟有沒有關系?
哲學大家還沒有學習,不大了解,那什么是生活同學們清楚嗎?(教師提問若干學生隨意談談“什么是生活”)翻開課本的“致同學們”,我們可以看到“生活”的概念,原來生活就是人類從事的各種活動的總稱,它包括了經(jīng)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那我們現(xiàn)在坐在課室里學習算什么生活呢?(文化生活)對,我們的學習其實也是屬于生活的。遠的不說,我們就以學習生活來看看,它和哲學有沒有關系。(教師在黑板上寫上兩列,一列是“生活”,一列是“哲學”)
我們班是政治班(歷史班、地理班……),下面我們請若干同學來談談,當時高一為什么會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作為自己的專業(yè)科呢?(若干學生回答,答案無非就是“興趣”、“基礎較好”、“家里原因”、“其它科目都不好”……)從以上幾位同學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每個人作出選擇的時候,依據(jù)是不一樣的,但無一例外,都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的,這就恰恰符合哲學里的觀點——“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另外,雖然很多同學都說,是因為興趣所以才選擇這個專業(yè),不過在高一的時候,就有不少同學問我:老師,報政治(歷史、地理……)的人多嗎?學政治(歷史、地理……)有什么前途呀?找工作好找嗎?高考的時候有什么專業(yè)的報呢?大家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選擇政治(歷史、地理……)是綜合考慮了各個方面的情況的,大家并不是片面的、孤立地看問題,而是全面地、聯(lián)系地看問題,這恰恰就是我們哲學的觀點,生活與哲學密切相關。
生活哲學
高二選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全面地、聯(lián)系地看問題
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雖然我們沒有學過哲學,不過在我們解決“選科”這個問題的時候,卻有意無意(無形)中用到了哲學的觀點、方法,體現(xiàn)了哲學的智慧。人們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學。哲學是與智慧息息相關的,哲學的智慧不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來自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自然界、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己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所以說,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人類在實踐中產(chǎn)生的一種主觀狀態(tài)——驚訝和困惑被先哲們看成是哲學的開端。
2、哲學來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同學們都十六七歲了,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嗎?可能大家都忘卻了,不過我們觀察那些剛出生的嬰兒,他們總是用好奇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可惜他們還不能說話;稍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口問一些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題。
P3探究——你在童年時代是否也思考過類似的問題?杞人憂天的故事能夠給我們什么啟示?(人們在童年時代大多曾癡迷過“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這種讓人永遠也不可能找到答案的“無聊”問題,為什么太陽會從山那邊落下去呢?為什么會天黑呢?為什么人會死亡啊?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不過這些問題卻觸及了哲學方面的東西。杞人憂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種追問和思考,而這種追問和思考非常寶貴,它使我們的思想進發(fā)出哲學的火花。我們的哲學來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總之,哲學并不神秘,也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來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來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一句話,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1、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現(xiàn)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P4探究——這兩個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想一想,思維方法在人們生活中起著什么作用。(一位學生是一種常規(guī)、形象思維,另一位學生是一種創(chuàng)新、抽象思維。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哲學對于人們思維方法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哲學可以給人以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維層次,鍛煉人的思維能力。思維方法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個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駕駛小船,船上坐著一位哲學家。在船劃動后,哲學家問船夫:“你懂得歷史嗎?”船夫搖搖頭,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過了一會兒,哲學家又問:“你研究過數(shù)學嗎?”船夫又搖搖頭,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當哲學家與船夫繼續(xù)交談時,一陣巨風將小船掀翻,哲學家和船夫都被拋進河里。
這時,船夫喊:“你會游泳嗎?”哲學家在水中掙扎地回答道:“不會!贝蛘f:“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個生命!甭犃松厦娴墓适,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與我們的生活和實踐密切相關。哲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虛榮心,或束之高閣、夸夸其談,而是照亮我們前進方向的理性和智慧明燈,為我們的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而這位哲學家不善于用哲學的智慧指導我們的生活與實踐,再好的哲學也會失去意義。)
P4探究——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質(zhì)、沒有對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就不能享受快樂?(不知道宇宙的性質(zhì)、沒有對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就意味著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世界觀不正確,就不會有幸福的生活。)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fā)生近40年來世界上強烈的地震,遇難者超過23萬人,還有大量的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更是無法估計。
近幾年來,東南亞和南亞一些國家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下,砍倒了海邊的紅樹林以換取外匯,并建起大量觀景房,發(fā)展旅游業(yè)。這導致了海嘯直接撲向陸地。東南亞和南亞數(shù)國發(fā)生的地震、海嘯只是天災嗎?(東南亞和南亞一些國家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下,盲目砍伐紅樹林,建觀景房,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受到了自然規(guī)律的懲罰。)
哲學的智慧能使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fā)展,正確看待我們的生活和實踐,從而為人們的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換言之,真正的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梢,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教案【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2.哲學源于人類對實踐的追問和世界的思考。3.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4.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
能力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的哲學的分析,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fā)展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2.使學生認同哲學對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同哲學是一門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它可以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就不能沒有哲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哲學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教學難點】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一談到哲學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很神秘,非常的深奧。真是這樣的么?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看一個小故事。(播放視頻:司馬光砸缸)
【教師】好,故事看完了,大家思考一下為何面對困難有的人能想出巧妙辦法,有的人則無計可施?
【學生】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教師】對。在我們生活中如果學會了用哲學的方式去看待問題、處理問題。我們就可以做到就可以站得高、看得遠,就可以游刃有余、舉一反三。所以是一門讓人變智慧的學科。下面就讓我們開啟這段智慧之旅吧。
【幻燈片】標題:生活處處有哲學
探究一:
【教師】看教材第4頁內(nèi)容,思考孔子為何不愿意與*交換?他的智慧是如何獲得的?我說一下要求:首先自己仔細閱讀這個小故事,并試著回答問題。然后小組交流,后形成書面材料,到講臺展示。
【板書】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師點撥】剛才這兩個小組的結論都非常好,都指出了孔子的智慧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學習,通過對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的提煉形成的。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下面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標出哲學的產(chǎn)生。(隨之板書)
【板書】哲學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教師】這個結論在我們學過的知識中也可以找出理論依據(jù)。哲學作為思想屬于文化的范疇,在必修三中我們學過文化實踐中產(chǎn)生。
【教師】為什么在實踐活動中會產(chǎn)生出哲學的智慧?大家看課本第五頁內(nèi)容,然后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人在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的過程中會進行思考。
【教師】對。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會對整個世界抱有很大好奇心,進而有了追問和思考,這樣才有了哲學的產(chǎn)生。所以柏拉圖說“驚訝,這尤其是哲學家的一種情緒。除此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
【幻燈片】柏拉圖說“驚訝,這尤其是哲學家的一種情緒。除此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
【教師】由此可見好奇心是在社會進步和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幻燈片5】可是同學們你有多長時間沒對周圍的世界產(chǎn)生過驚訝了
探究二:
【教師】課前讓大家都搜集了一些哲學小故事,現(xiàn)在大家就一起分享一下。
【學生】學生分享故事
【教師】這些故事都很精彩,為何里面的主人公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很高明?
【學生】都得益于他們的思維方式。
【教師】哲學產(chǎn)生于人的實踐活動中,又會自覺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真正哲學作為我們生活的指導,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舉一反三、游刃有余。因為哲學的本意就是愛智慧和追求智慧。他就是一門給人智慧的學科。
【教師】好。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標出哲學的本意。
【教師】但是如果我們在錯誤的哲學指導下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就會事與愿違、甚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課堂小結:
【教師】本節(jié)課作為哲學的入門課。主要講了兩個問題一、哲學產(chǎn)生于人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二、哲學對我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要求大家樹立正確的哲學思想。
【幻燈片】一、哲學產(chǎn)生于人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二、哲學對我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要求大家樹立正確的哲學思想。
【教師】后送給大家一首哲理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啟迪。我們一起讀一下。
【幻燈片】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原來退步是向前。
課后習題
《生活與哲學》第一課第一框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哲學開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边@句話生動形象地說明()
A.哲學是高高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
B.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從哲學開始
C.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2.哲學的本義是指()
A.智慧B.聰明的人
C.真理D.愛智慧或追求智慧
3.在抵御金融危機,戰(zhàn)勝自然災害的過程中要堅持用哲學思想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是因為()
、僬軐W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谡軐W的任務就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沒有哲學的指導,人們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
、苷軐W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哲學是智慧的源泉”是說()
、僬軐W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②哲學是現(xiàn)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③真正的哲學可以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芤磺兄腔鄱荚从趯φ軐W的學習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恩格斯說:“每一時代的哲學作為分工的一個特定的領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驅傳給它,而它便由此出發(fā)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為前提!边@說明()
A.哲學作為一種思辨活動,與社會生活無關
B.哲學的發(fā)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礎上
C.哲學的發(fā)展就是用新觀點代替舊觀點
D.哲學理論要創(chuàng)新就必須拋開已有的思想材料
6.學校組織義務勞動,某班班主任老師讓學生提出勞動量分配的方案。一個男生說:“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勞動,這樣公平!币粋*反駁說:“這樣不公平,我們女同學力氣小,應該有差別地分配勞動量才公平!睘榇,大家圍繞“什么是公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由此可見()
、僬軐W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生活處處有哲學③哲學爭論的根源在于語言的含糊性④研究哲學問題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實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不可阻擋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對此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在網(wǎng)上發(fā)郵件、查詢資料、*軟件、購物等,大大拓展了人們的視野,豐富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認為,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一些虛假信息、*內(nèi)容,給人們精神世界帶來消極影響。更嚴重的是,有些學生沉迷于網(wǎng)吧,嚴重地影響了學業(y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