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錦瑟》
《錦瑟》或名無題,題目“錦瑟”是取句著兩字。瑟,中國原始的絲弦樂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
2、《馬嵬》:
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fā)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陜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并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縊而死。史稱“馬嵬之變”。
《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huán)(貴妃)故事為抒情對象,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李商隱詩兩首》中心意思
1、《錦瑟》:
這首詩的主旨隱藏得很深,我認為是作者追憶心中思念的親人。眾說紛壇,莫衷一是,可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妨自己品味。
2、《馬嵬》:
啟發(fā)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李商隱詩兩首》導讀
1、《錦瑟》:
這首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首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首聯(lián)“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第一句可以看作是詩人的癡人癡語,錦瑟五十弦,有什么“無端”的?不過是為引出下句“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人撫琴,一弦一柱無不牽系著逝去的美好年華,繁多的絲弦,該記載著多少往事啊!懷念已逝的青春年華,往事千疊,應是愁腸百轉。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以典故和傳說,抒寫了回憶往事所勾起的種種情思,以莊生夢蝶喻往事如夢,以望帝啼鵑喻往事堪傷,以海珠盈淚喻往事足悲,以日照美玉喻往事如煙。這一幅幅畫面隱含著詩人往事不堪回首而又不由得不回首的復雜心理。尾聯(lián)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這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才感到無窮嘆恨,就是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悵惘了。聯(lián)系詩人一生志不得伸,始終在被排擠、被冷落中掙扎的情況來看,多少大志與理想早已化為泡影,全詩的感傷情調還是不難理解的。
2、《馬嵬》:
此詩乃詠史之作。劉、余《集解》約系為涇原王幕之作。李、楊舊事至此已歷八十載,人們談笑之,詠嘆之,而立意或因人而異。商隱之前,有白氏《長恨歌》,陳氏《長恨歌傳》等名篇。舊注多以此詩為“諷刺唐玄宗”之作。實乃皮相之論。商隱此詩,意在感慨人生無常,富貴難安。這是人類生存中的兩個重要命題,即便貴為天子,亦難避免。所謂無常,一是無常態(tài),二是難預料,三是難抗拒。這是永遠困惑著人類的生命主題,因而也是文學的永恒話題。此詩第一首只有四句:“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就是講命運之難以抗拒,面對不期然而然的命運,君王也常常無可奈何。至于為什么會發(fā)生變故?那實在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家更應關注的事情。北宋人范溫《潛溪詩眼》稱此詩“深穩(wěn)健麗”,曰:“‘海外……休’,語既親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墜淚等字,而聞者為之深悲!章劇瓡曰I’,如親扈明皇,寫出當時物色意味也!巳铡瓲颗!,益奇。義山詩后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贝嗽娒柯(lián)皆以對比手法出之,而全詩則總括于有情人與無情世事的對比之中,從而凸現(xiàn)人生無常之意。
【同步練習題】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錦瑟()惘然()馬嵬()
未卜()宵柝()曉籌()
2.品味下面詩句,選出下列停頓有誤的一項()
A.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C.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D.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錦瑟無端五十弦()
(2)一弦一柱思華年()
(3)望帝春心托杜鵑()
(4)此情可待成追憶()
(5)只是當時已惘然()
(6)海外徒聞更九州()
(7)他生未卜此生休()
(8)空聞虎旅傳宵柝()
(9)無復雞人報曉籌()
(10)此日六軍同駐馬()
4.文學常識填空。
李商隱,字________,號________,晚唐詩人,與______齊名,二人并稱“________”。李商隱的詩有抨擊當時黑暗統(tǒng)治的,有抒寫傷時的感慨和失意心情的,比較有名的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名句填空。
(1)(2009安徽高考,10)此情可待成追憶?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隱《錦瑟》)
(2)李商隱《錦瑟》的頸聯(liá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èwǎnɡwéibǔtuòchóu
2.B解析:應為“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3.(1)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2)青春年華,這里指一生(3)傷春之心,比喻對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懷念(4)難道,哪能(5)迷惘,茫然(6)空聞,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7)預料(8)夜間巡邏時用的梆子(9)宮中掌握時間的衛(wèi)士(10)指軍隊發(fā)生嘩變,停留不前
4.義山玉谿生杜牧小李杜《無題》《夜雨寄北》《錦瑟》
5.(1)只是當時已惘然(2)滄海月明珠有淚
【二】
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異義的詞,并解釋其古今意義。
畫圖省識春風面。春風面,古義: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義:得意的樣子。
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古義:遠離故鄉(xiāng);今義:遙遠。
一去紫臺連朔漠。去,古義:離開;今義:到。
百年多病獨登臺。百年,古義:年暮垂老;今義:很多年,一輩子,終生。
艱難苦恨繁霜鬢。恨,古義:遺憾;今義:仇恨,痛恨。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詞的詞類活用意義。
語
千載琵琶作胡語。話,言語,名詞。
又聞此語重唧唧。話,內(nèi)容,名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動詞。
語曰:唇亡齒寒。古話,名詞。
亡去不義,不可不語。告訴,動詞。
獨
百年多病獨登臺。獨自,單獨。
鰥寡孤獨。獨身。
獨亮自以為死灰有時而復燃者。唯獨。
哀
風急天高猿嘯哀。悲哀,形容詞。
君將哀而生之乎。哀憐,哀嘆,動詞。
秦人不暇自哀。哀傷,悲哀,動詞。
誰為哀者。悲傷,形容詞。
向
獨留青冢向黃昏。對著。
回車叱牛牽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為斯役。從前。
失向來之煙霞。剛才。
【同步練習題】
1.杜甫是_________朝偉大的_________主義詩人,后人稱他為_________,稱他的詩為_________。另外,由于他做過工部員外郎,所以人們又稱他為_________。
2.《石壕吏》一詞以“安史之亂”為背景,以此為背景,杜甫還創(chuàng)作了現(xiàn)實主義詩篇“三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含《石壕吏》在內(nèi)的“三吏”。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3.文中表現(xiàn)戰(zhàn)爭慘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寫作背景是“______之亂”,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兩人發(fā)動的叛亂。
5.《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6.翻譯句子。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7.“老嫗”被抓走了嗎?何以為證?
8.有人說唐軍鎮(zhèn)壓“安史之亂”是正義的,老翁逃走是不愛國的表現(xiàn)。你是怎么看的?請談談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