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升學# #一年級新生入學須知已為您備好,建議家長收藏!#】小學的生活跟幼兒園的生活可不一樣,那么,寶貝該如何適應呢?下面®無憂考網(wǎng)為您分享了三篇一年級新生入學須知,希望您及時查閱,盡早為寶貝進行入學方面的準備,歡迎關(guān)注。更多少兒升學的信息,請關(guān)注®無憂考網(wǎng)。
一年級新生入學須知【一】
帶著喜悅與好奇,一年級的孩子們即將迎來小學生活。為了讓我們的孩子順利入學,開心進班,請家長配合學校做到以下幾點:
一、帶齊所需證件和物品
1.戶口本
2.戶口復印件(家長和孩子的復印到一頁,并寫上父母的聯(lián)系電話)
3.防疫接種證
4.黑色中性筆(方便在老師的指導下填寫孩子的信息)
二、入學時間
9月11日早上9點半。請各位家長按時來即可,不要早到。
三、關(guān)注分班信息
學校將于9月11日早上進行“陽光分班”,屆時會有教育局領導全程參與,請家長們放心,我們會做到公平公正。分班的結(jié)果會于當天9點半前公布在學校的微信公眾平臺上,請家長們及時關(guān)注,明確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級。
家長是孩子們的榜樣,你們的高素質(zhì)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優(yōu)秀,希望大家能主動配合學校。相信在您的尊重、理解和支持配合之下,我們一定會讓孩子快樂、有序地開始小學生活,一起加油吧!
一年級新生入學須知【二】
(一)學生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到就讀學校辦理入學注冊手續(xù)。
學校通過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以下簡稱“管理系統(tǒng)”)將學生學籍信息上報學籍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經(jīng)其審核通過后,管理系統(tǒng)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自動為學生生成學籍號。學籍號實行一人一號,終身不變。
學生注冊后,學校及學籍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應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nèi)通過管理系統(tǒng)及時核準學生學籍信息。
本辦法所稱注冊是指學生在學校注冊表登錄姓名,取得或核實學籍號。
(二)學生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期注冊,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持有關(guān)證明,在規(guī)定入學時間內(nèi)到學校辦理延期入學注冊手續(xù),延期時間不超過2周。
(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故不能按期到就讀學校辦理入學注冊又未辦理延期入學注冊手續(xù)的,由學校督促其入學;督促無效的,學校應報告學生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街道辦事處或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由其責令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送學生入學。
(四)普通高中學生未按期到就讀學校辦理入學注冊又未辦理延期入學手續(xù)的,除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外,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
(五)學校新生入學編班或其他情況需要重新編班的,應根據(jù)招生錄取名冊或?qū)W生注冊花名冊進行隨機編班。
(六)凡年滿六周歲(年齡截止日期原則上以當年8月31日為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也可根據(jù)學位情況適當延遲至當年12月31日前)兒童依法注冊入學。
一年級新生入學須知【三】
暑假一過,有許多小朋友背上小書包,走進學校,正式開始“讀書郎”生活了。學校的生活跟幼兒園的生活可不一樣。從天天玩到天天學,寶寶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同樣需要適應,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認真做好準備。
一年一度的小學招生開始了,又有一批適齡兒童即將進入小學學習,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在教學環(huán)境、教學要求、教學方法、作息習慣等方面都有較大的不同,為讓孩子開學后盡快適應小學生活,進入學習狀態(tài),家長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學前準備。
一、心理準備
從幼兒園生活到小學學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大的轉(zhuǎn)折,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比如,與孩子聊天時有意識地聊一聊小學學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賀孩子長大了,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讓孩子從家長的口吻中感受成長的自豪,從而增強自信心,內(nèi)心產(chǎn)生羨慕小學生、想當小學生的愿望。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決不能用上小學對孩子施加壓力,進行恐嚇。如:“你再不聽話,讓學校的老師管你!薄皩W校的老師可厲害了!奔议L這種恐嚇的話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的恐懼感,產(chǎn)生心理壓力。
二、健康準備
很多父母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孩子不發(fā)燒、不生病就是身體健康。其實,暫時的沒有病并不一定代表孩子一切正常,許多病都有緩慢起病過程,如鐵缺乏到一定程度方可引起貧血,但對兒童危害在鐵缺乏早期即已存在,兒童多動癥在孩子未進入小學前往往被忽視。
家長在給孩子報名后,首先要帶孩子到醫(yī)院兒童保健機構(gòu)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包括兒童體格發(fā)育、視(聽)力、注意力狀況等,對在學校面試困難的兒童必要時進行智力測驗,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影響兒童學習的潛在因素,如貧血、微量元素缺乏、鉛中毒等可導致兒童體質(zhì)差、注意力不集中,對于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的孩子應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精神發(fā)育遲滯、多動癥等問題。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視力有問題,開學報到時,及時和班主任溝通,以便班主任在分排座位時,給予孩子適當?shù)恼疹櫋H绻⒆拥穆犃τ袉栴},就會直接影響聽課效果,而聽課是學習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
三、能力準備
1.集中注意力的培養(yǎng)小學老師的語速普遍要比幼兒園的老師快,內(nèi)容的教授次數(shù)也較少,不會一遍遍的重復,因此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關(guān)注老師的要求;小學新生的座位有前后的順序,不再像幼兒園里圍成半圓坐,師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另外,小學每節(jié)課時間為45分鐘,較幼兒園延長,因此,對孩子的注意力要求高。所以家長可嘗試著給孩子布置任務,比如給父母講故事、繪畫等,并要求孩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以增強孩子的時間意識和約束力。對于注意力集中困難的孩子到醫(yī)院兒童保健機構(gòu)進一步檢查,必要時進行訓練和治療。
2.獨立意識的培養(yǎng)學校的學習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生活護理是很精細的,孩子的學習也是在游戲中進行的,一天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上小學以后,學習的模式成為課堂教學,課間休息時要自己整理書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決。因此,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
3.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教給孩子有關(guān)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并能按老師的要求制作簡單的玩教具等。
四、行為習慣方面的準備
1.作息習慣的準備在入學前一個月,可以按照小學的時間表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計劃,例如,早睡早起,從7月開始,可逐漸安排孩子進行午間活動,減短午睡時間;家長晚飯后要看書報,可讓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講點故事,布置手工作業(yè)等,這樣孩子上學后,很自然就習慣了晚上做家庭作業(yè)(一開始需由家長陪讀)。
2.認真傾聽、思考習慣的培養(yǎng)學會認真傾聽是孩子入學以后能不能專心聽講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幼兒園就應該要求孩子認真聽老師提的要求,認真聽老師講的故事,還要認真傾聽小朋友說的話,這是為孩子適應入學后在課堂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作準備。家長還應要求孩子在家里就能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比如,當家長向孩子提要求時,孩子就應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著家長,在講完后好讓孩子再復述一下,克服邊玩邊聽、漫不經(jīng)心的壞毛病。
3.正確的站、坐、行姿勢的培養(yǎng)家長要注意孩子看書、寫字時的正確坐姿,因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階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變形。孩子看書、寫字時,身體要坐直,眼睛距離書本需一尺左右,筆尖與手指距離一寸,胸前距離桌子一拳。決不能躺著看書,不在光線很暗或很強的地方看書,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看書學習一段時間后,要到戶外走走或望望遠方,以保護視力。
4.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幼兒園往往有加餐時間,上學后一般沒有課間加餐,應逐漸養(yǎng)成兒童按時進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飽、吃好的良好飲食習慣,養(yǎng)成上課不喝水、不上廁所的習慣。
五、物質(zhì)準備
家長要陪孩子購買必需的學習用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列一個單子,比如書包、鉛筆盒、鉛筆、橡皮、削筆器、作業(yè)本、水壺等。然后選擇適當?shù)臅r間,和孩子一起購買,這樣可以激發(fā)孩子對上學的期盼。在購物的過程中,家長要盡量尊重孩子的意見,選擇他們滿意、喜歡而又實用的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