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當今國際形勢的特點有哪些?
。1)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
(2)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3)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
。4)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2.當前世界有哪些力量中心?各自的目標是什么?
(1)美國:極力維護其世界超級大國地位;(2)歐盟:想讓自己的實力更強;
。3)俄羅斯:想讓自己的實力更強;(4)日本和德國:正努力躋身政治大國行列;
。5)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6)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是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同盟軍。
3.世界多極化
(1)產生原因:
①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
、谑澜绺鞣N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著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
。2)世界多極化主要表現為: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
(3)世界多極化有何特點:
、偈澜缍鄻O化趨勢不可逆轉;
、谑澜缍鄻O化的發(fā)展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
。4)世界多極化的意義:
、偈菚r代進步的要求;②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③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5)21世紀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是: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
4.當前國際競爭的內容(表現)、實質和要求分別是什么?
。1)內容(表現):經濟競爭、文化競爭、軍備競爭、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等。
(2)實質: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3)當前國際競爭給世界各國提出了什么要求?
、僖园l(fā)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zhàn)略重點;
、谂υ鰪娮约旱木C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注意:綜合國力
A含義: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fā)展所擁有的各方面的力量的總和。
B構成/內容:
、傥镔|力量,如經濟、科技和國防力量等,這是綜合國力的基礎;
、谖幕泴嵙Γ
、勖褡寰窈兔褡迥哿。
5.中國應當如何應對世界多極化與國際競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我國應該如何提高國際競爭力?/我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是什么?
(1)以發(fā)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zhàn)略重點,積極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2)我們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3)增強綜合國力,這是我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4)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二】
1.幾個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知識:
。1)在我國主要流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教五大宗教。其中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佛教傳入我國時間最長。
。2)宗教是一種有神論還是無神論:宗教是一種有神論。(馬克思主義堅持無神論)
(3)社會主義社會里還會存在宗教嗎?
、偕鐣髁x國家里也會存在宗教。②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也是多宗教的國家。
、畚覈叛鲎诮痰娜藬惦m占總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絕對數字不小。
2.我國的宗教政策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1)實行宗教信仰自由
①內涵:公民有信不信教的自由,信哪種宗教的自由,信哪個教派的自由,什么時候信教的自由。
、趦热荩喊▋煞矫,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這是一項全面、完整的政策。
、鄣匚唬簩嵭凶诮绦叛鲎杂墒俏覈豁楅L期的基本國策。
、鼙举|:它的本質是使宗教信仰成為公民自由選擇的權利,誰也不得強行干涉。
、菀饬x: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侵犯這一權利,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拮⒁猓簢冶Wo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⑦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
我們要遵循唯物辯證法,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宗教。
⑧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俸x:是指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谀康模罕Wo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
提示:邪教不是宗教,它的本質*、*、反科學的。
。3)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①含義:是指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
②表現:我國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進行滲透,堅決打擊宗教極端勢力。
。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①原因:這既是社會主義社會對我國宗教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趯嵸|: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A要求他們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B要求他們從事的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利益與民族的集體利益;C支持他們努力對宗教教義做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D支持他們與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社會發(fā)展和祖國統(tǒng)一多作貢獻。
3.共青團員和共產黨員可以信教嗎?青年學生又能否信教呢?
。1)共青團員和共產黨員不可以信教。
(2)青年學生可以信教,但是我國不提倡青年學生信教。
4.弘揚科學精神,正確對待宗教
(1)為什么?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對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2)如何弘揚?
、傥覀円鞔_,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我們要遵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宗教。
②國家:應當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對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壑袑W生/公民:
A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學精神,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B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