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今天是9月24日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這個中秋我們?nèi)胰チ撕_,第一次體會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
早上起來我先和媽媽一起學習了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百度上說“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jù)我國古代歷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鞍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吃月餅、賞月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就像圓圓的月亮,喻示著圓滿、團圓的意思。
沙灘邊早早就搭起了舞臺,因為今晚有中秋晚會。舞臺下面一張張的圓桌上擺滿了水果、月餅和酒杯,看來今晚我們可以一邊看演出,一邊吃大餐,一邊賞月了。舞臺的背景板上是一輪圓月,上面寫著“天涯共此時”幾個大字,媽媽告訴我,越南人也過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包括中秋節(jié),來這里的游客有大都是華人,所以今天不僅是中國人過節(jié),越南人也過節(jié)啊!
天漸漸暗了下來,大如銀盤的月亮從海的那邊緩緩升起,皎潔的月光灑在海面上,照得海水閃閃發(fā)亮,好看極了。今晚的月亮特別圓,看上去就像一個圓圓的月餅,我真想咬它一口......晚會開始了,白天清凈的沙灘上坐滿了人,舞臺上敲鑼打鼓,舞火龍,好不熱鬧。大家有說有笑,互相祝福,舉杯邀月,好不歡樂。
望著天上的明月,吹著涼涼的海風,我想爺爺、奶奶一定也在賞月吧,祝愿他們健康長壽,幸福開心!
篇二
等了一月又一月,終于盼來了花好月圓、人圓的中秋節(jié)。
早晨一大早,我就被爸爸媽媽拉了起來,一起買晚上吃的東西。時間過的飛快,一眨眼,就到了下午。事不宜遲,爸爸媽媽馬上沖進廚房,著手準備起晚餐來。嘀嗒,嘀嗒,嗒!鬧鐘的時針指向了八,賞月晚餐終于開始了!
我和家人一起坐進了我們家正對著明月的陽臺。我抬頭仰望這明月,只見它散發(fā)著皎潔的月光。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那皎潔的月光讓人們和建筑物披上銀白的薄紗,讓大地換上美麗的新裝,讓天空充滿銀燦燦的光芒,讓河面變得更加美麗,讓花兒笑的更加燦爛······這明月,它還為漂泊他鄉(xiāng)的中華兒女們送去祝福;為因有事而不能和家人團圓的叔叔阿姨們送去一縷縷安慰,幫他們把想說的話帶給家人;為所有家庭送去美好的祝愿;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人化解一絲絲鄉(xiāng)愁,一縷縷憶人之愁,為······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來,仰望這皎潔、美麗的一輪明月。車停了,行人停了,時間好像也停了下來。數(shù)以萬計的人在看,全中國的人看,全世界的人也在看!就像古詩中說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抬頭看!边@美麗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蔚藍的天幕中,像一個寄托人間思鄉(xiāng),思人之情的轉輪,像對家鄉(xiāng),對親人,對朋友祝福的使者,像······這明月,讓我想起了在海峽彼岸的臺灣同胞們。此時他們也在吃月餅,賞月呢!
我和家人一起議論著這明月,一起欣賞皎潔的月光,使我感到心情十分舒暢,我喜歡中秋節(jié)。
篇三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
昨天早上媽媽早早地騎著車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去市場買菜,剛到市場口就看到那里的人都排著長隊在買涼菜。熱鬧極了!還看到每個攤主的臉上也都像樂開了花一樣高興。我們也買了一些肉和菜就回家了。中午媽媽在奶奶家做了一桌豐盛的午餐,有我的最愛米飯和烤鴨······每個人都吃的津津有味,不大一會兒,一桌的飯菜都吃的精光。飯后我自告奮勇地承擔起了洗碗的任務。大家都夸獎我長大了,聽后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敬月亮。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搬來了桌子和凳子,奶奶拿來了月餅和水果,我連忙把它們一一放到盤子里擺好,然后爺爺就開始放鞭炮。放過鞭炮后我們大家就一起圍坐在院子里賞月亮,吃月餅,還有又大又紅的石榴是我的最愛。我連忙拿了一個打開一看,籽兒好紅呀!一粒連著一粒,粒粒都像紅色的水晶石。拿一粒輕輕咬開它,鮮紅的汁水就馬上流了出來,可甜了!叫人 越吃越愛吃。
昨天晚上的月色是那么的迷人。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粗麋R如水的月亮。我的腦海中馬上浮現(xiàn)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想到了《十五的月亮》這首歌曲也都被人們常常傳唱。
我很喜歡過中秋節(jié),更喜歡中秋節(jié)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