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學生學會審美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漢字的書寫是枯燥的,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默寫出生字詞,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一般采取多寫的辦法,一遍不行兩邊,兩邊不行……直到默寫出來為止。這種訓練模式枯燥乏味,讓學生失去了欣賞美的機會,喪失了欣賞美的興趣。魯迅先生說過:“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卻有的旋律!弊寣W生學著欣賞,除了不能進行只重數(shù)量不重質(zhì)量的訓練外,應盡量讓學生學會“慢看慢寫”,這是培養(yǎng)書法興趣的辦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用筆畫的書寫是否到位,是否變化,字與字的間距、大小變化,自然段中每個字的分布安排等去逐漸的影響學生,逐步的讓學生從不會欣賞到學會欣賞,在心靈深處萌發(fā)“美”的興趣,也就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寫字*,從而激發(fā)寫字興趣。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2教師要有過硬的書寫能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如果教師沒有過硬的書寫能力,很難讓學生在其中浸染,受到漢字書寫的熏陶。比如,漢字中橫的寫法,在低年級的書寫中,只有一種“橫”,那就是“一”。這個橫———“一”,看似平淡無奇,但把它變化一下,左低右高,學生就會從中學會欣賞,提高認識。在某一個字中,有兩道橫,第一道橫上挑,就是翹起;第二道橫,具有一定的彎度,弧形,還要有一定的斜度。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書法表演中,看到的漢字各種變化的美:曲線美、對稱美、線條美、結構美……同時,熱愛書法的教師也應在業(yè)余時間,多在學生中“表演”,與學生零距離交流,在表演中,在交流中,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書法的獨特的韻味美。這種教師與學生的書法互動,也能逐步喚起學生對書法的興趣。
3在對比中增加興趣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有高低。但小學生往往有很強的好勝心,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引導書法較差的學生向更好的看齊。這種不服輸?shù)男睦,可以變成一種動力,學生在同別人的比較中去觀察別人,從而不斷地去觀察,再訓練,在這種周而復始的觀察、訓練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在欣賞別人與自我進步中得到滿足,感受快樂,興趣自然最越來越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