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下面的實例中,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的是()
A、小球自由下落,落在豎直彈簧上,將彈簧壓縮后又被彈簧彈起來。
B、拉著物體沿光滑的斜面勻速上升。
C、跳傘運動員張開傘后,在空中勻速下降。
D、飛行的子彈擊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塊。
2、一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被人用手由靜止豎直向上提升1m,此時物體的速度為2m/s,則在此過程中(g取10m/s2)()
A、手對物體做功12JB、合外力對物體做功12J
C、合外力對物體做功2JD、物體克服重力做功10J
3、如圖,一根輕彈簧下端固定,豎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從靜止開始下落,在b位置接觸彈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彈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減小到零。小球下降階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動能
B、在c位置小球動能
C、a→c的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小球動能的增加量
D、a→d的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少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
第3題圖第4題圖
4、如圖,B物體的質(zhì)量是A物體質(zhì)量的一半,不計所有摩擦,A物體從離地面高H處由靜止開始下落,以地面為參考面,當物體A的動能與其勢能相等時,物體A距地面的高度為(設(shè)該過程中B未與滑輪相碰)()
A.0.2HB.0.4H
C.0.8HD.H
5、如果只有重力對物體做功,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如果重力對物體做正功,則物體的機械能增加;
B、如果重力對物體做負功,則物體的機械能減少;
C、如果重力對物體做正功,則物體的動能增加;
D、如果重力對物體做負功,則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
6、A、B兩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m和2m,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水平力分別推A和B,使它們前進相同位移,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兩次推力做功一樣多;B、第二次推力做功多一些;
C、兩次推力做功的功率一樣大;D、第一次推力做功的功率小一些。
7、在真空中有A和B兩個點電荷,它們的帶電荷量分別是QA、和QB,如果QA=5QB,則A電荷受到的B電荷的作用力是B電荷受到A電荷作用力的……()
A、5倍B、C、1倍D、25倍
8、在電場中有一點P,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若放在P點的電荷的電荷量加倍,則P點場強加倍
B、若P點沒有檢驗電荷,則P點場強為零
C、P點的場強越小,則同一電荷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越小
D、P點的場強方向為放在該點的電荷的受力方向
9、正電荷q在電場力作用下由P向Q做加速運動,而且加速度越來越大,那么可以斷定,它所在的電場是下列圖中的哪一個……()
第9題圖
10、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jù)E=F/q,可知電場中某點的場強與電場力成正比。
B、根據(jù)E=KQ/r2,可知點電荷電場中某點的場強與該點電荷的電量Q成正比。
物理試卷共3頁第1頁
C、根據(jù)場強疊加原理,可知合電場的場強一定大于分電場的場強。
D、電場線就是點電荷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
11、關(guān)于電場線的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場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都跟電荷在該點的受力方向相同
B、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場強度越來越小
C、電場線越密的地方同一檢驗電荷受的電場力就越大
D、順著電場線移動電荷,電荷受電場力大小一定不變
12、如圖為一條電場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A一定大于EB
B、因電場線是直線,所以是勻強電場,
故EA=EB
C、A點電場方向一定由A指向B
D、AB兩點的場強方向不能確定
AB
第12題圖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實驗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22分)
(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3、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如果紙帶上前面幾點比較密集,不夠清楚,可舍去前面比較密集的點,在后面取一段打點比較清楚的紙帶,同樣可以驗證。如圖所示,取O點為起始點,各點的間距已量出并標注在紙帶上,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g取10m/s2,重錘的質(zhì)量為m(設(shè)m=1kg),
(1)打A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為vA=,重錘的動能EkA=;
(2)打F點時,重錘下落的速度為vF=,重錘的動能EkF=;
(3)從打點計時器打下A點開始到打下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ΔEP=,動能的增加量為ΔEk=;
(4)根據(jù)紙帶提供的數(shù)據(jù)計算,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重錘從打點計時器打A開始到打出F點的過程中,得到的結(jié)論是。
14、在電場中A處放點電荷+q,其受電場力為F,方向向左,則A處場強大小,方向為;若將A處放點電荷為-2q,則該處電場強度大小為,方向為。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5、(10分)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線下系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線上端固定在O點,小球可以在豎直面內(nèi)擺動,不計空氣阻力,當小球從擺角為θ的位置由靜止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求:
(1)重力對小球做的功;
(2)小球到最低點時的速度為多大;
(3)小球在最低點時,細線對小球的拉力。
16、(10分)如圖所示,絕緣細線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連接一帶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的帶正電小球,要使帶電小球靜止時細線與豎直方向成а角,可在空間加一勻強電場則當所加的勻強電場沿著什么方向時可使場強最小?這時細線中的張力多大?
17、(10分)如圖所示,點電荷Q形成電場,現(xiàn)把一個q=-2.0×10-8C試探電荷由無窮遠處分別移到電場中的A、B、C三點,電場力做正功還是負功?若移動電荷分別做功為6.0×10-7J、4.0×10-7J、1.0×10-7J,以無窮遠處為零電勢點,這三點的電勢分別為多少?若選擇B點為零電勢點,這三點的電勢又分別為多少?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本題包括12小題,共48分。(其中1—8題為單選題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9—12題為多選題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有關(guān)質(zhì)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有質(zhì)量和體積都極小的物體才能視為質(zhì)點
B、研究一列火車過鐵路橋經(jīng)歷的時間時,可以把火車視為質(zhì)點
C、研究自行車的運動時,因為車輪在不停地轉(zhuǎn)動,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自行車作為質(zhì)點
D、雖然地球很大,還在不停地自轉(zhuǎn),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轉(zhuǎn)時,仍然可以把它視為質(zhì)點
2.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橋流水不流”中的“橋流”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考系是()
3.某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向正南方向運動了20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運動了30m,對于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位移大小是50m,方向向北B.物體通過的路程是10m
C.物體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北D.物體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南
4.關(guān)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速度為零,加速度就一定為零
C、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5.(廣東惠陽08-09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一輛汽車從車站以初速度為零勻加速直線開去,開出一段時間之后,司機發(fā)現(xiàn)一乘客未上車,便緊急剎車做勻減速運動.從啟運到停止一共經(jīng)歷t=10s,前進了15m,在此過程中,汽車的速度為()
A.1.5m/sB.3m/s
C.4m/sD.無法確定
6.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報》曾報道了這樣一則動人的事跡:5月9日下午,一位4歲小男孩從高15層的樓頂墜下,被同樓的一位青年在樓下接住,幸免于難,設(shè)每層樓的高度為3m,這位青年從他所在的地方?jīng)_到樓下需要的時間是1.3s,則該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許他反應的時間是(g=10m/s2)()
A.3.0sB.1.7s
C.0.4sD.1.3s
7.為了測定某輛轎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時的加速度(轎車起動時的運動可以近似看做勻加速運動),某人拍攝了一張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下圖),如果拍攝時每隔2s曝光一次,轎車車身總長為4.5m,那么這輛車的加速度約為()
A.1m/s2B.3m/s2
C.2m/s2D.4m/s2
8.汽車以大小為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獲得的加速度的大小為5m/s2,
那么剎車后2s內(nèi)與剎車后6s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A.3:4B.3:5C.4:3D.2:3
9.如圖1所示的v—t圖象中,表示物體作勻減速運動的是:()
10.甲乙兩個質(zhì)點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2所示,則()
A.乙比甲運動得快
B.2s末乙追上甲
C.2s末甲、乙在再次相遇前相距最遠
D.乙追上甲時距出發(fā)點40m遠
11.物體甲的x-t圖象和物體乙的v-t圖象分別如下圖所示,則這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A.甲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零
B.甲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它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4m
C.乙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位移為零
D.乙在整個t=6s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它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4m
12.如圖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離相等,質(zhì)點從O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先后通過a、b、c、d…,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zhì)點由O到達各點的時間之比ta∶tb∶tc∶td=1∶2∶3∶2
B.質(zhì)點通過各點的速率之比va∶vb∶vc∶vd=1∶2∶3∶2
C.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v=vb
D.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v=vd/2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實驗題(13題5分,14題6分,共11分)
13.圖4是某同學用手水平地拉動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后(電源頻率為50Hz)得到的紙帶,
從A點通過計時器到D點通過計時器歷時________s,位移為________m,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B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F(xiàn)點的瞬時速度可以粗略的認為是__________m/s.(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圖4
14.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標出,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則A點處瞬時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1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
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15.(10分)物體在斜坡頂端以1m/s的初速度和0.5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斜坡長24米,求:(1)物體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時間。(2)物體到達斜坡中點速度。
16.(10分)一隧道限速36km/h.一列火車長100m,以72km/h的速度行駛,駛至距隧道50m處開始做勻減速運動,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勻速通過隧道.若隧道長200m.求:
(1)火車做勻減速運動的最小加速度;
(2)火車全部通過隧道的最短時間。
17.(10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滴下一滴水,當?shù)?滴正欲滴下時,第1滴已剛好到達地面,而第3滴與第2滴分別位于高為1m的窗戶的上、下沿,如圖所示,問:
(1)此屋檐離地面多高?
(2)滴水的時間間隔是多少?(g取10m/s2)
18.(11分)在某市區(qū)內(nèi),一輛小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東勻速行駛,一位觀光游客正由南向北從斑馬線上橫穿馬路.汽車司機發(fā)現(xiàn)前方有危險(游客正在D處)經(jīng)0.7s作出反應,緊急剎車,但仍將正步行至B處的游客撞傷,該汽車最終在C處停下,為了清晰了解事故現(xiàn)場,現(xiàn)以下圖示之,AC段是汽車輪胎在路面上的擦痕.
為了判斷汽車司機是否超速行駛,警方派一警車以法定速度vm=14.0m/s行駛在同一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車起始制動點A緊急剎車,經(jīng)14.0m后停下來,在事故現(xiàn)場測得AB=17.5m.BC=14.0m,BD=2.6m.問:
(1)該肇事汽車的初速度vA是多大?有無超速?
(2)游客橫過馬路的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