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2019文科學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攻略

時間:2019-01-28 13:22: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自主招生考試# #2019文科學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攻略#】©無憂考網(wǎng)自主招生考試頻道了解整理到,2019文科學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攻略,現(xiàn)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文科學生參加自主招生的難度要小于理科學生

  各大自主招生中,含金量大的是五大學科競賽,這和文科生無緣。但是,這并不是說文科生沒有機會參加自主招生,實際上,文科生參加自主招生難度要小于理科生。這是為什么呢?

  一、自主招生的性質在改變

  自主招生的初衷是招“偏才”、“怪才”,文科的偏才怪才在哪里?我認為應該是那種中學階段能出版暢銷著作或者在認可度高的作文大賽中突出的學生吧,比如韓寒、郭敬明這類學生。但是,實際上這類學生才有幾個呢?自主招生人數(shù)報考人數(shù)逼近100萬,2018年獲得降分的人數(shù)高達2.8萬。

  這么龐大的一個數(shù)據(jù)說明了自主招生的性質在改變,已經(jīng)由尋找“偏才怪才”,演變成了“搶生源”大戰(zhàn)了,所以,很多學校的自主招生門檻都在不斷降低。

  二、文科生通過“包裝”自己來獲得自主招生資格

  這里我用的是“包裝”,因為實話實說,現(xiàn)在的教育體制下,文史類學生真正能寫出優(yōu)質文章甚至著作的學生真的少之又少。所以,文科生參加自主招生需要“包裝”。

  如何包裝呢?簡單的說就是多參加各類比賽,比如語文作文類比賽、英語能力大賽等,有些比賽只要參加,就能獲得一等獎,有些比賽,即便是二等獎甚至是三等獎,在自主招生中也是有用的,聊勝于無嘛;此外,還可以在雜支上進行投稿等方式,發(fā)表省級及以上論文。

  三、加強文化課才是正道

  實話實說,文科生即便獲得自主招生資格,后能夠通過并獲得降分優(yōu)惠的非常少,獲得降分高考又使用上了,就寥寥無幾了。所以,自主招生雖然有很大優(yōu)惠,但也絕不是一個捷徑,至少這條路并不好走。

  所以,有實力的文科生完全可以去沖擊一下,沒有實力的文科生也不必強求。

  ★側文科學生如何應對自主招生?

  (2019年國家教育部將對各類競賽進行清理,這些競賽將會受到影響。近期《關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公布,通知中要求“高校要進一步完善自主招生簡章,科學合理確定報名條件,強化對學生的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要求,不得簡單以論文、專利、中介機構舉辦的競賽(活動)等作為報考條件和初審通過依據(jù)。對擬認可的賽事證書,要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為主,并組織相關專家對賽事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進行認真評估!)

  1自主招生申請條件

  文科:公開發(fā)表文章也算數(shù)

  相比理科生,文科生的申請條件則更多元。一般而言,語言類偏向外語競賽獲獎;其他文科專業(yè)申請條件中,在報刊發(fā)表論文、作品等也算數(shù)。以南京大學為例,報考文科專業(yè)(類)考生,除了認可競賽證書,在省級及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至少兩篇文章,或在全國性演講、辯論等活動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或在語言、文史、邏輯、記憶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賦或才能也可報名。

  清華大學設置的突出才能類,要求在語言、邏輯、智力、記憶、國學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賦或才能;華中科技大學自招也面向高中階段在省級及以上公開發(fā)行的相關刊物上發(fā)表作品、論文的文科學生。

  2文科生如何準備自主招生

  ★作文競賽、英語競賽

  目前自主招生試點高校認同度較高的語文學科方面大賽獎項有: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武漢國際中小學生楚才作文競賽、“高考”杯(華東地區(qū))創(chuàng)新讀寫大賽、復旦大學“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北大培文杯、全國中學生創(chuàng)新英語作文大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

  其中高校認可度較高的文科獎項有四個,如下:

  ★新概念作文大賽

  新概念作文大賽是《萌芽》雜志社1998年以廣大青年學生作為主要讀者對象舉辦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作文大賽。專門面向30歲以下青年的一項文學賽事,該賽事每年舉辦。

  競賽時間:每年4月份正式啟動

  競賽方式:個人參賽

  該賽事被分為A、B、C三個組別:

  A組:應屆高三及高二學生(包括三校生)

  B組:高一以及初中學生(包括三校生)

  C組:除中學生以外的30歲以下的青年人

  每年4月份正式啟動,賽制分為初賽和復賽。初賽沿用一般文學刊物征文地形式,不命題、不限定題材、體裁,字數(shù)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開刊物發(fā)表。由作者提交作品和報名表郵寄到《萌芽》雜志社,再由評委評審選拔至復賽;得到復賽資格的作者赴上海參加統(tǒng)一的現(xiàn)場比賽。由兩項分數(shù)綜合得出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頒發(fā)獲獎證書。大賽的獲獎作品(包括初賽和復賽)會在《萌芽》雜志選登,并由《萌芽》雜志整理出版文集。

  ★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

  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正逐步成為全國規(guī)模大、影響廣的作文賽事。從2006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課堂內外雜志社等共同主辦,大賽分省(區(qū)、市)初賽、復賽和全國總決賽。

  競賽時間:每年11月份開始啟動,大賽分初賽、復賽和決賽;11月至次年3月為初賽階段,4-5月份為復賽階段,7-8月份為決賽階段;

  競賽方式:學校集體參賽、學生個人參賽

  創(chuàng)新作文無論從題目、體裁、構思立意、思想觀點還是語言審美方面都表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來,具體說有以下十點:

  1.真實;2.新鮮;3.活潑;4.準確;5.勻稱;6.周密;7.鮮明;8.深刻;9.不拘一格;10.個性張揚

  ★全國創(chuàng)新英語大賽

  全國創(chuàng)新英語大賽是由《高校招生》雜志社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十所高校聯(lián)合舉辦的。

  競賽時間:每年12月為初賽第一階段,次年2月為初賽第二階段;次年4月為復賽;每年7月為全國決賽;

  競賽方式:個人參賽

  ★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

  本競賽由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辦,英語輔導報社承辦。

  競賽時間:每年11月中旬初賽;每年12月中旬決賽

  競賽方式:機構和團體報名

  本競賽每年舉辦,分各賽區(qū)初賽、決賽和全國總決賽三個階段,每年暑假舉辦全國總決賽。期間,各省選手有機會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辯論賽、全國中學生英語風采大賽以及全國優(yōu)秀中學生英語學習經(jīng)驗交流會等系列活動。

  以上是四大文科競賽獎項的介紹,希望考生和家長看完之后能夠明確各賽事的參賽時間,然后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競賽也是和高校自主招生相關聯(lián)的,如果能夠榮獲全國競賽獎項,即可有機會報名參加自主招生,具體能夠報考哪所學校還要看各高校的招生要求,所以希望考生和家長能夠認真研讀往年各高校的招生簡章,方便報考。

  二、發(fā)表作品

  高中階段獨自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級以上專業(yè)刊物公開發(fā)表與報名學科相關的論文,或以第一作者身份正式出版與報名學科相關的學科出版物,或中學階段以第一作者身份獲得與報名學科相關的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

  三、雅思總分6.0及以上或托福網(wǎng)考80分及以上

  山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少數(shù)高校有類似要求。

  四、學科成績

  有高三文科生說,我沒參加過競賽、沒發(fā)過論文、沒有雅思托福、沒啥專利發(fā)明,該咋辦?

  這是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三準備參加自主招生考生和家長的需要面臨的大問題。其實如果你在高一高二拼命學習,把單科學習成績搞的足夠牛!一樣可以成為大學自主招生的硬通貨!

  如果你沒有競賽獎項沒有專利沒有發(fā)表論文,但是你的學科成績排名相對靠前,可以考慮如下幾個學校: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東北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他們在報名條件中明確了如果單科成績達到年級前10%或5%或1%就符合要求。

  還可以考慮報如下幾個學校:比如湖南大學、天津大學的要求比較寬泛(天津大學應該會考慮排名前10%的考生)、華東理工大學;其他的如211的某些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如果你沒有競賽獎項,又不想報上面幾個學校,但是你的單科成績確實非常突出,也可以報其他學校,很多學校有一條的條件是:有相關學科特長或在某方面有創(chuàng)新潛質,如果單科確實非常突出,報名成功也是有希望的。

  可根據(jù)自己成績選擇二三所大學申請。

  ★了解全國90所高校對自主招生的條件要求

  根據(jù)教育部政策規(guī)定,全國有95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資格。但2015年-2018年,只有90所高校進行自主招生,其中有77所院校針對全國進行招生,13所院校只針對本省進行招生。

  77所對全國招生的高校是:

  北京(19所)上海(9所)湖北(7所)江蘇(10所)陜西(5所)四川(4所)浙江(1所)

  山東(3所)遼寧(3所)湖南(2所)安徽(2所)廣東(2所)重慶(2所)甘肅(1所)

  黑龍江(2所)天津(2所)吉林(2所)貴州(1所)福建(1所)云南(1所)廣西(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