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憂考網(wǎng)整理了家長的各種問題并進行了解答,希望能幫助各位家長走出誤區(qū),對自主招生建立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
誤區(qū)一:有自主招生這樣的政策嗎?是不是騙人的?
答:自主招生是中國教育部從2003年開始推行的,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試安排在全國統(tǒng)一高考后進行。目前全國參加自主招生高校有90所之多,其中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77所高校面向全國或者多個省市地區(qū)招生。另外有北京工業(yè)大學、上海大學等13所高校面向學校所在省市進行招生。
作為以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等綜合評價為基礎進行錄取的探索性改革舉措,自主選拔旨在打破“唯分數(shù)論”的窠臼,改變人才培養(yǎng)千校一面的現(xiàn)狀,鼓勵更多學生發(fā)展多元特色。
在自主招生考試中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可以獲得不同等級的降分優(yōu)惠,成績特別突出者可獲得降至一本線錄取的高優(yōu)惠。
自主招生成為各大高校選拔特殊人才的一種重要招生形式,也是考生進入的一個特殊機遇。2018年有80多萬考生參與了自主招生,終有2.7萬考生獲得了加分。所以自主招生政策是教育部明確規(guī)定的高考途徑,家長和學生不用擔心它的真假了。
誤區(qū)二:自主招生必須要有“關系”才能拿到加分。
答:靠關系能不能行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自招的步驟,自主招生加分為初審和復試兩步驟。初審需要學生在陽光高考網(wǎng)上提交相關材料和信息進行院校申請。材料的申請由大學老師進行審核,其中會對學生所提交的成績表單、論文、競賽進行核實,如若發(fā)現(xiàn)提供假材料,則取取消招填報資格,嚴重者將影響高考錄取。
初審通過后,可以參加學校的復試。復試安排在高考后進行,考核過程全程錄像,以防作弊。嚴格的監(jiān)督機制在自招的每一環(huán)都進行著嚴峻的審核。所以自主招生是無法通過“走關系”來拿到加分的。
誤區(qū)三:自招是少數(shù)人的游戲,以清北為目標的學生才有希望。
答:很多家長都認為自招是成績特別拔尖的學生才能報考的。其實不然,對于那些學生來說,自招只是錦上添花。而如果孩子成績只是比一本線高一點點或者在一本線左右,那自招無疑是雪中送炭。這類學生雖然成績不是特別拔尖但如果某項學科特別優(yōu)秀或具有某方面的創(chuàng)新潛質,是完全可以考慮參加自主招生,拿到重點大學降分錄取的。
誤區(qū)四:準備自招會耽誤高考,影響成績
答:自主招生的材料準備需要在高一高二,晚在高三上學期完成。如果在這個時間內完成,是不會影響到孩子高三學年沖刺高考的學習和備戰(zhàn)。
其實每年自會招都是在考家長,因為孩子只需要在高考過后去參加復試就夠了。前期繁瑣的資料準備是需要家長進行輔助完成的,家長來替孩子爭取這個加分的機會。
此外,自主招生志愿在高考成績公布后需要與普通高校志愿同時進行填報。如果被預選的學生未填報該校自招志愿或者高考成績未達到該校規(guī)定的要求則參加正常的渠道和程序錄取。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會耽誤孩子高考,也不會影響復習。
誤區(qū)五:論文買一篇就好了,不用自己準備。
答:近期,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對自主招生做了10項嚴格要求,簡稱“十嚴格”,也被稱為自主招生嚴要求。此通知針對有中介機構打著包通過、考前輔導、提供所謂專利論文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和斂財、干擾正常高校自主招生秩序現(xiàn)象,要求高校進一步嚴格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提出嚴格報名條件、嚴格材料審查、嚴格學校考核、嚴格監(jiān)督制約和嚴格懲處造假等“十嚴格”工作要求。
在審核材料方面,此次《通知》明確規(guī)定了規(guī)則和標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自主招生是否會破壞高考制度公平性”的質疑聲音的回應。嚴格的審核對于材料真實、能力過硬的學生是一個利好消息,相反,造假作弊者將無處遁形。對弄虛作假的考生,相關高校和教育部門給予取消其當年自主招生資格和高考資格的嚴厲處罰。高校也有嚴格的論文查重系統(tǒng),所以切勿抱有僥幸心理,論文等材料一定要自己準備,憑借真才實學拿到自招加分!
誤區(qū)六:我家孩子是理科生,準備論文沒用
答:自主招生論文發(fā)表是不分文科和理科的,只要高中階段在高校認可刊的相應期刊上成功發(fā)表過論文就都可以增加初審優(yōu)勢。部分高校對在省級期刊發(fā)表論文、作品、專著、出版物的考生比較青睞。
對理科生來說,理工類院校自主招生可以嘗試。北京化工大學的招生簡章中明確說明,在科技類期刊發(fā)表過論文者可以作為初審材料提交。
誤區(qū)七:只有競賽生才能參加自招。
答:很多家長認為參加自招的孩子都應該是獲得了很多競賽獎項的,比如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省獎、學科竟賽國獎等等。自己孩子沒有這種獲獎經歷往往就放棄了。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獎項固然重要,但每年還是有很多自招成功的孩子并沒有什么獲獎經歷。這些學生或是專業(yè)性強,個人規(guī)劃與學校高度符合;或是在國家期刊上發(fā)表過論文;或是一封優(yōu)秀的自薦信。所以不要有“無獎項不自招”的固定思維模式。
誤區(qū)八:自招只能準備初審,復試無法準備。
答:自主招生復試是在高考后進行,每所院校的復試時間不同、考核內容和形式不同。一般來講,自主招生有筆面試之分,每年也確實會有一些自主招生的奇葩試題被曝光。但這不代表,孩子沒有時間和辦法去準備。不是所有試題都不按套路出牌,萬變不離其宗,復試題目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自主招生筆試難度一般高于高考、低于競賽。70%的題屬課內范圍,難度大概在高考題中等到難的難度。30%的題為超綱范圍,也有70%的題和競賽題難度相當。所以對于有竟賽基礎的考生來說,不會太難。但是普通學生就無法準備了嗎?家長可以幫助學生提前整理好歷年自招真題和面試考法,讓學生每周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去練習,再加上高考后幾天的沖刺,完全可以戰(zhàn)勝自招復試,成功拿到大學降分優(yōu)惠,考入理想學府。
自主招生面試通常比較開放,很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這時候特別考驗考生平時的積累和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大多數(shù)高中考生缺乏這方面的鍛煉,特別是與考官面對面,更是增加了幾分緊張感,因此,考前的集中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試也有固定的幾種考查模式,分為單面和群面。不論哪種形式,都需要學生擁有較好的自我表達能力、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思辨能力、善于總結和思考并做自我升華的能力。此外,還需要重視時政熱點的積累,多做閱讀擴展,來豐富自己的見解和知識儲備量。面試中也有特別的應答技巧,通過考前集訓是可以很清晰的了解面試流程與場景,這樣參與面試就游刃有余啦。為了能在眾多優(yōu)秀考生中脫穎而出,系統(tǒng)的備考起了決定性作用,你不需要考到第一名,只要比其他人考得好就行。所以自招復試,是完全可以提前進行備考與練習的。
誤區(qū)九:自招是高三準備的,與高一高二無關。
答:很多同學都是到高三了才想到參加自招,這樣往往把自己已和家長都描得非常忙亂,由于自招要經過初審、復試、報志愿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提前準備資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流程。如果從高三才開始準備材料,很有可能由于時間周期較長而耽誤自招報名,錯過加分機會。所以有自招意向的同學應該在高一進行了解,高二進行準備,這樣到高三才能游刃有余。
誤區(qū)十:自主招生要拼勁全力準備,孤注一擲。
答:自主招生是在高考的基礎上,考入更好大學的機會和途徑。在高三一年中,要以高考本身為重,在保證學業(yè)成績的情況下,再做自招的相應準備,這其實也是為什么要從高一高二就準備中請材料的原因。高三是高中關鍵的一個學年,高考復習是首要的,如果學有余力,可以利用起碎片時間進行自招復試的準備,做一做自招真題、提前了解復試考核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