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秋節(jié)傍晚,我上完二胡課,從田老師辦公室出來往家走。在路上,我仔細找月亮,可一路上看到的只有路燈。突然,一個銀光閃閃的東西在拐角處出現(xiàn)了,我想,終于看見月亮了?晌易呓豢矗!還是冒牌的月亮。
吃過晚飯,已經(jīng)七點四十五。爸爸說:“你一路上見的都是假月亮,我去找個真月亮!蔽蚁胍呀(jīng)這么晚了,月亮也應(yīng)該出來了吧。便說:“我也去。”一出門,我朝天上張望了半天,可不見月亮的蹤跡。我嘆口氣說:“今天是中秋節(jié),可為什么月姑娘不想來看看呢?”爸爸安慰我說:“肯定是高樓擋住了,我們?nèi)ゴ蟛賵銮魄!币粫䞍何覀儽愕搅舜蟛賵,爸爸說的不錯,果然看到了月亮剛升過高高的樓頂。它仿佛是一個可愛的大橙子,又像是圓圓的月餅。我真想咬它一口。我問爸爸:“為什么要過中秋節(jié)呢?”爸爸回答說:“古人把月亮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稱農(nóng)歷八月十五為團圓節(jié)。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蔽矣謫枺骸澳菫槭裁匆栽嘛災?”爸爸微笑著說:“吃月餅是古老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我聽得入迷,一轉(zhuǎn)頭我發(fā)現(xiàn)月亮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它就像一塊美麗的鉆石掛在天空,再看深藍色的天空,已經(jīng)成了玉皇大帝的天池,真是美呀!皎潔的月光照著我們,我和爸爸仿佛穿著潔白的圣衣。月亮這么美,怪不得嫦娥要奔月呢!
已經(jīng)很晚了,爸爸提醒我該回家睡覺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大操場;氐郊,我拿起姥姥給我送來的月餅就吃,第一口咬下去,沒咬到糖,又咬了一口,哇,真甜!我把月餅吃完,想到這個中秋節(jié)過得真快樂,希望下次的中秋節(jié)也同樣快樂!
篇二
“月中清露點朝夜。”玉盤似的圓月在云中穿行,朦朦朧朧的月光灑向大地。月圓之夜,團圓之節(jié),美麗的滿月為中秋點綴。我很喜歡中秋節(jié),喜歡中秋那一天獨特而迷人的光輝。
中秋節(jié)是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具有美好象征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之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想念家人,期盼團聚。月亮傳遞著思念,因思念而想著團圓。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古代時候的人們稱之為仲秋。后來中秋節(jié)又多了許多名字:秋夕、月夕、月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半。
關(guān)于中秋,有一個《玉兔搗藥》的神話故事。相傳嫦娥被迫登上月亮后,一直住在月宮,一只修行千年、心的善良的白兔不忍看到嫦娥這樣悲痛寂寞,便到了月宮變?yōu)樵峦门惆橹驗殒隙鸨涣P在月亮上搗不死藥,玉兔來到后,就替嫦娥接下了這個懲罰。人們望月,是想念嫦娥和這只善良的玉兔。
中秋節(jié)只要一提起皮薄餡美的月餅,蓮蓉餡的、蛋黃餡的、火腿餡的、豆沙餡的等等,我就饞得流口水。中秋節(jié)的時候吃月餅,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了。古代的時候,月餅稱為“胡餅”。據(jù)說唐朝的時候,唐太宗和楊貴妃在皎潔的月光下一起賞月吃胡餅,突然想到了月亮與胡餅,就改名為現(xiàn)在的月餅。而且民間還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
雖然說元宵節(jié)猜燈謎,但是中秋節(jié)也喜歡猜燈謎,而且更加有意思。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這樣的特色活動。每逢農(nóng)歷八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大家喜歡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我曾經(jīng)去玩過,真開心,不過燈謎也真的好難哦!
我喜歡中秋節(jié),喜歡花好月圓的這一天。
篇三
中秋節(jié)是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世世代代都是在八月十五這天舉行過節(jié)。
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都喜歡帶上中秋月餅串門探親訪友,交流思想感情。
中秋月餅的外形是圓圓的,別看它體積小小的,制作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要選好材料,要用一等的面粉,講究的還是餡料,比如:蛋黃、蓮蓉、五仁等等都要精心炮制,這樣吃起來才可口。
中秋節(jié)這天的晚上卻不比尋常了,家家戶戶都滿懷喜悅,喜氣洋洋地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這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也特別亮,人們的心情也特別開心。
晚上八點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暢談各種月餅的口味,邊講邊想吃;爺爺說:“我喜歡吃叉燒的。”奶奶說:“我喜歡五仁的!卑职终f:“我喜歡雙黃白蓮蓉的”媽媽說:“我喜歡單黃白蓮蓉的”叔叔嬸嬸說:“我喜歡吃冰心的!必澇缘倪是弟弟,他高聲喊道:“我要吃團圓的月餅!倍旱靡患胰斯笮,在笑聲中,爺爺打開了一盒盒的月餅宣布:“每人的喜餅來了!”我們津津有味地吃了個開心。
我們就是在這熱熱鬧鬧的氣氛中快樂地度過了中秋節(jié)的這個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