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孝經(jīng)》第十一章:原文、譯文及故事#】《孝經(jīng)》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孝經(jīng)》第十一章:原文、譯文及故事。歡迎閱讀參考!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無上,非圣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譯文】
孔子說∶“五刑所屬的犯罪條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沒有比不孝的罪過更大的了。用武力脅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沒有君主的存在;誹謗圣人的人,是眼中沒有法紀(jì);對行孝的人有非議、不恭敬,是眼中沒有父母雙親的存在。這三種人的行徑,乃是天下大亂的根源所在
【品讀】
孔子又對曾子提醒的說:‘國有常刑,來制裁人類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惡。五刑的條文,約有三千之多,詳加研究,罪之大者,莫過于不孝,用刑罰以糾正不孝之人,自然民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粋部下,如果找到長官的弱點(diǎn),威脅逼迫,以達(dá)到他所希望的目的,那就是目中無長官,如果對于立法垂世的圣人,譏笑鄙視,那就是無法無天,如果對于立身行道的孝行,譏笑鄙視,那就是無父無母。像這樣的要脅長官,無法無天,無父無母的行為,是大亂的道了!
【故事】棄官奉親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dāng)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jié),他總是揀風(fēng)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xì)w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xiāng)。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么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氐郊亦l(xiāng)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后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喂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hù)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詩曰: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yǎng)母,復(fù)元?dú)g樂事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