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 #“燃燈”?“觀潮”?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每年的農歷8月15日,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這天,外地的游子都會回家,一家人會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關于中秋的習俗,除了賞月吃月餅之外,還有燃燈,觀潮,猜謎,拜月等等等等。今天就來說說中秋“燃燈”和“拜月”的習俗吧。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整理發(fā)布的《“燃燈”?“觀潮”?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無憂考網(wǎng)!
中秋燃燈習俗
中秋觀潮習俗
其實,在宋代燃燈之俗就已盛行于世了。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秋”條說:“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shù)十萬盞,浮滿水面,燦如繁星,有足觀者。或謂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觀美也!
篇一
中秋燃燈習俗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中秋這天,民間會有燃燈助月色的習俗。在湖廣一帶,中秋夜,把做好的燈點上蠟燭,系在竹竿上,高高的樹在屋檐或露臺上,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而在江南則有制燈船的節(jié)俗。將做好的船燈放于水中,流向遠方,同時也寄托著人們美好的祝福。
篇二
中秋觀潮習俗
《八月十五日看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
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
夜潮留向月中看。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除了中秋賞月外,觀潮可是中秋時節(jié),最盛大隆重的事。觀潮所看的河流,就是有名的錢塘江。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最早興起在漢代,漢代以后,中秋觀潮之風越來越流行,到了唐宋時期,已經(jīng)到達了頂峰。所以,中秋觀潮的習俗,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哦~每年農歷的8月18日,是觀潮的時期!有興趣的小伙伴,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篇三
其實,在宋代燃燈之俗就已盛行于世了。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秋”條說:“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shù)十萬盞,浮滿水面,燦如繁星,有足觀者。或謂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觀美也!
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jié)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jié)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shù)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笨磥韽墓胖两,中秋燃燈之俗的規(guī)模都不小,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