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訓練# #三字經故事:卞和獻玉#】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下面是©無憂考網分享的三字經故事:卞和獻玉。歡迎閱讀參考!
三字經故事:卞和獻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春秋時代,有個楚國人叫做卞和。有一天,卞和在山里得到一塊還沒經過雕琢的玉石。他知道這是塊難得的珍玉,就捧著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叫他的玉工來鑒別這塊玉石。玉工看了看,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眳柾跻詾楸搴湍檬^來騙他,就叫人把卞和捉去砍斷左腳。
厲王死后,武王繼位。卞和又捧著那塊玉去獻給武王。武王也叫玉工來鑒定。玉工說:“這不過是塊石頭罷了!蔽渫跻舱J為被卞和欺騙了,就叫人砍斷卞和的右腳。
武王死后,文王登基。這時,卞和抱著他那塊玉石,在山腳下痛哭起來。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淚都哭干了,最后眼睛都流血了。文王聽到這個消息,就派人去問卞和,說:“天下遭到砍腳刑罰的人很多,為什么唯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呀?”卞和回答說:“我并不是因為腳被砍斷而悲傷。我痛心的是:珍貴的玉石卻被認為普通的石頭;忠誠的人倒被說成騙子!”文王知道了以后,便叫玉匠把那塊玉石拿來仔細雕琢一番,果然發(fā)現這是一塊稀世寶玉。而這塊珍貴的寶玉,就是歷非常有名的“和氏璧”。
擴展閱讀:
三字經故事:黃香扇枕溫衾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從小就非常孝順,地方上的人都稱他為“小孝子”。九歲時母親去世后,他對父親更加孝順,每天搶著做比較費體力的工作,好讓父親有更多休息的時間,想方設法讓父親過得舒適一些。
夏天天氣炎熱,蚊蟲又多,黃香知道父親怕熱,常熱得睡不著覺,又被蚊子叮咬,因此,每天晚上父親就寢前,黃香就先用扇子把枕頭和席子扇涼,把蚊子趕走,再請父親去睡。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怕父親受凍,就先躺進冰冷的床鋪,溫暖了被窩、席子,然后請父親上床安歇。
不久,他的孝行傳遍了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流傳著一句贊美他的話─“天下無雙,江夏黃童”,這句話的意思是:像江夏黃香這樣孝順的人,天下沒有第二個。當時的江夏太守聽說了這件事,覺得非常難得,便上表請皇帝表揚黃香的孝行。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是后人對黃香敬重的贊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