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國人民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節(ji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日子。
節(jié)日這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姐弟倆到鄉(xiāng)下的外婆家玩。中秋節(jié)這一天的天氣晴朗,大人、小孩們的心情也格外好。大人們買來了月餅和其他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他們聚在一起嘮家常;而我們孩子們則在鄉(xiāng)間的田埂上、草叢中玩起了游戲、捉起了迷藏。
傍晚,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點兒出來。起初,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她在跟人們捉迷藏哩!等了許久,她才肯露出了一丁點兒。接著,月姑娘露出了上半張臉,這時,旁邊的云彩也照亮了,有的云兒像奔跑的小狗,有的似一朵正在盛開的棉花,還有的猶如……。幾分鐘后,圓圓的月亮全部露出來了,光更亮了。柔和的月光灑在地上,大地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此時此刻,我不由自主地地想起唐代侍人李白的一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上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
中秋節(jié)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夜已深了,我得不和月亮揮揮手,說bye-bye了。
篇二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jié)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爺爺家,爺爺奶奶很熱情地歡迎了我們。叔叔和姑姑兩家人也一起來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節(jié)。為迎接大家,爺爺奶奶做了很豐盛的飯菜。大家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品嘗著豐盛的團圓飯,大人們少不了喝酒,我們小孩便已飲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濃濃的親情在飯桌上互相傳遞,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吃月餅也是中秋節(jié)的一大習(xí)俗。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時,用月餅作為秘密傳遞通知的手段,約定八月十五日中秋節(jié)起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來人們以中秋節(jié)吃月餅來紀(jì)念起義軍的勝利。現(xiàn)在,月餅已演變成合家團聚的象征。于是,吃過晚飯后,我們每人手里拿一塊月餅,到樓下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霸碌街星锓滞饷鳌笔堑,今晚的月亮特別明亮。一輪金黃的圓月像一個銀色的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照亮了整個院子。天空中云很淡,風(fēng)很輕,月光很美,這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中秋節(jié)真是令人難忘!中秋之夜也是這么的美麗!
篇三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這天家家戶戶都滿懷喜悅,喜氣洋洋地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亮.
每年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大家子人都會團聚在外婆家歡度中秋節(jié),今天一大早我們都換上了新衣服準(zhǔn)備去外婆家,出發(fā)前我們?nèi)ス鹦聢@蛋糕店買月餅,哇!店里月餅的樣子可真多啊!有大的有小的,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是漂亮極了,看得我直流口水.
終于到外婆家了,我一下車就馬上向外婆說;“中秋節(jié)快樂!”外婆見到我們過來很高興,早早地為我們準(zhǔn)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有肉、有魚、有螃蟹……都是我們喜歡吃的,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填滿了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這時大人們聊天喝酒,小孩們吃喝玩樂,有說有笑,真是熱鬧極了!
天漸漸地黑了,爸爸說農(nóng)歷十五是月圓之夜,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著凳子坐在院子里賞月,仰望著天空,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空中,看著那像白玉盤的月亮,讓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真是一幅迷人的景色,中秋節(jié)是團圓的節(jié)日,這月圓之夜全家圍坐在賞月,是多么美好啊!
這個中秋節(jié)我過的好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