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jié)”。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月圓餅圓人團圓,和家人一起手拿月餅,觀望月亮,祈禱一家人平平安安,健件康康,可是,在這樣的一天,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了。
在中秋節(jié)的前一天,自己因為感冒嚴重送去李大夫那里打滴,到了第二天(中秋節(jié)),我依舊去打滴,在換上第二瓶藥時,不自覺的發(fā)抖,旁人看到急忙叫李大夫過來看看,身子越抖越厲害,牙齒上下不停的相互碰撞,我被大夫安排到里屋,坐在床上,她說:“你對雙黃連有反應(yīng),下一次可不能輸了,你堅持3到6分鐘,發(fā)了高燒后,你就沒事了!蔽以桨l(fā)抖的厲害了,牙齒相互碰撞,下身繃緊,用一只手把它放在牙齒中間,緊緊的咬著讓自己不要再抖了,阿姨說:“快打電話給*媽”顫抖的手拿著手機撥響了號碼說:“媽,媽媽,你來一下”她聽到了我的不適,掛掉電話,急急忙忙的趕來,這時的自己發(fā)著高燒,滿臉通紅,再加上自己不停的顫抖,看到這樣情況的媽媽說:“早知道的話,我來陪你輸液,當(dāng)時難受就跟醫(yī)生說,不要扛”頭痛,發(fā)燒,劇烈顫抖一起“襲擊”了我可憐的腦袋和身體,因為難受,眼角濕潤了,她說:“不要哭,只要堅持就是英雄”這時,感到好象世界末日到來,眼淚打濕了枕頭,大概6分鐘后,顫抖的身體漸漸平靜了下來,一點力氣都沒有,好似被人抽掉骨頭般軟綿綿的,高燒侵蝕了我的意識,賣力地睜開眼睛,眼皮滾燙,渾身難受,加上自己頭疼,朦朧間媽媽說:“不要害怕,敢于病魔做斗爭才是真正的英雄!眿寢屗幌蚝苊Γ搅酥星锕(jié)好不容易能休息,而我卻給媽媽帶拉了麻煩,心里很內(nèi)疚,以為媽媽會罵我,卻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我,照顧我。在這時,我認識了一個不同的媽媽,她溫柔慈祥,和藹可親,心里好感動又很傷心,是自己給她帶來了麻煩,也是她讓我的心溫暖了起來。
蠟黃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紫色的嘴唇上,微微的顫抖著,腫紅的眼睛跟核桃差不多,笑著看著鏡子了的自己跟鬼面羅有一拼,對我來說這是我最倒霉最晦氣的一天,可是媽媽不以為然,卻說:“打起精神,是禍躲不掉,病終究會好了,明天早晨又是新的一天,迎接新開始。”
傷心是一個黑暗角落,當(dāng)我在黑暗里一蹶不振時,哭泣時,渴望有人能解救自己,短短的一句話,蘊藏了她的“愛”淚水一不小心滑落嘴里,它是苦的嗎?不,不是,甜甜的滋味滋潤了心里的“那個角落”
篇二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tài)。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diào)。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朝夜”。
篇三
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不覺就迎來了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這一天,太陽才剛剛下了山坡,月亮還沒爬上樹梢,媽媽早早地就把一個大團圓月餅?zāi)贸鰜,饞嘴的我本想拿上一塊吃,可卻被媽媽擋住了。媽媽說:“今天是中秋節(jié),等月亮出來才能吃。”。我只好坐在家里,等待著月亮的出來。我一會兒出去看看,一會兒出去瞧瞧,惹的媽媽笑我是個“饞嘴貓”!霸铝脸鰜砝,月亮出來啦,可以吃月餅啦”!我高興地在院子里大叫。媽媽用刀切成幾份,我拿了一個的,美滋滋地吃在嘴里。這時,不知誰家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我和爸爸媽媽在院子里邊吃月餅邊賞月,起初,圓盤似的月亮好像掛在樹梢上似的。慢慢地,月亮爬上了天空,只見它一會兒爬到這兒,一會兒又爬到那兒,真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
我們打開電視,看起了中秋晚會,中秋晚會的主題是“蕪湖月,中華情”。我們有說有笑,高興極了。
今年的中秋節(jié)玩得真高興,希望明年的中秋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