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
傍晚,我和姑姑他們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有蓮藕、雞、鴨、魚、湯等九種美味佳肴。
晚飯后,我們搬了兩張桌子在樓下賞月,桌上放了:牛奶、月餅、榴蓮、哈密瓜等十二種食物。我們坐在椅子上談天論地,并邊吃邊喝。我凝望著月亮,今晚的月亮很圓,很明亮,像一個又圓又大的玉盤,也似一面圓鏡子,照亮了大地。
弟弟和堂弟們提著各種各樣的燈籠在比美,弟弟自豪地說:“我的燈籠最美,它是一艘船,能自動航行,還會發(fā)出五顏六色的光和悅耳的音樂……”。表妹不甘示弱地說:“我的燈籠最美,它像游樂場里的旋轉木馬,也會發(fā)出五顏六色的光和悅耳的音樂……”。堂弟自滿的說:“我的燈籠最美,它是用紙做的,印有五顏六色的畫,也會發(fā)光……”。我們聽了,哈哈大笑。我說:“你們的燈籠都很美,各有各的特色……”。
中秋節(jié),讓親人都相聚在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啊!中秋之夜可真美!我愛這中秋之夜!
篇二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
中秋的晚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坐在一起,吃了一頓最“美味”的團圓飯。一起分享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不可少的美食!扒!月亮多圓!”姐姐興奮地說道。抬頭,一望,我頓時被迷住了,驚嘆道:“哇!美極啦!”月亮如水銀瀉般,潔白無暇。她時而像一位害羞少女,躲在云層后,蒙上一條婚紗,如一位美麗的新娘。
涼風習習。爸爸與伯伯一邊閑談,一邊品嘗著珍貴的龍井茶,還不忘夸上一句。我們一群小孩玩的不亦樂乎,手上掛滿燈籠,燈籠上畫滿各種各樣的圖案,五花八門。
我們的笑聲在夜空中彌漫著,久久不能散去……
清新怡人,和諧,充滿了整個夜晚!
篇三
今天是農歷的八月十五,也是年年都有的中秋節(jié)。今天,我和媽媽去樂購超市買東西。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盯著天上的月亮。
天上的月亮閃爍著交接的光芒。聽著車里的廣播,我不禁想著:在這個美好的月夜,那么多人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那么多人不能和自己的親人團圓,坐在一起聊家常,吃月餅。還有一些人是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開心快樂地過著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這就如同這天上的月亮,有時殘缺,有時圓滿,有時暗淡無光,有時銀光瀉地。這不就如同蘇軾的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眴?
我回過神來,又繼續(xù)凝視著天上的月亮。忽然,我聽廣播里說:“平時。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比較特別,因為它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呢!”我聽到,便也抬頭望了望天上的月亮。嘿,真的哎!一開始,我只顧著借景抒情,都沒發(fā)現今天的月亮特別圓,宛如一個玉盤。漸漸地,我看見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這樣的輕云給月亮添了幾分傷感,仿佛月亮也感受到了人們思鄉(xiāng)的情感,為這些思鄉(xiāng)的人感到傷心難過,正拿著絲帕在擦著淚水。
我看著夜空中皎潔的月亮,不禁沉迷在月亮的光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