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魚面對強大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及一些自然常識。
3、學會生字氣毛
一、導入新課
談話:這兩天冷不冷?風吹在臉上什么感覺?我們學著來吹一吹。
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每年冬天只要北風呼呼一吹,大自然就發(fā)生了變化,有哪些變化呢?
2、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
3、交流。(看動畫第一段)。讀了第一小節(jié)你知道了什么?
A:小草。
。1)把相應的句子找出來讀。
。2)北風把小草吹得,來,小朋友都來做小草,老師來做北風,我們來演一演。(師生共演)提問:小草,會怎么說呢?
(3)現(xiàn)在是不是能把課文讀得更好了?指導朗讀。
B:小鳥。讀了第一小節(jié),你還知道了什么?
找出相應的小節(jié)讀一讀。指名讀。
。1)如果沒有北風,小鳥可以在樹林里干什么?現(xiàn)在呢?
(2)老師從小鳥的叫聲中聽懂了它們要說的話,你聽懂了嗎?
。3)同桌討論。交流。
。4)指導朗讀。
C:梧桐樹。北風呼呼地吹,大自然還有什么變化呢?
練習朗讀。男女生賽讀。
4、小結:看,北風呼呼一吹,就讓青草變了,梧桐樹,小鳥,這北風可真(厲害),覺得自己,所以它得意地說:
5、指導讀第二小節(jié)北風的話。
過渡:北風雖然厲害,可小魚不怕它。小魚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誰會讀小魚說的話?(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北風聽到小魚說不害怕,它是怎么做的?[出示第四自然段]請讀讀這一段。(學生自由朗讀)
3、閉上眼睛,我們來感受一下北風的威力。(放風聲,師范讀)
4、想象:你剛才看到了什么?
5、聯(lián)系前文想一想:北風為什么這樣做呢?你們覺得北風怎么樣?
6、指導讀第四小節(jié)。
7、天這么冷,北風想這下小魚該怕了吧?可是指導讀它哪里知道,小魚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8、天寒地凍,為什么小魚還會在水底捉迷藏呢?老師不明白,北風更不明白,你們明白嗎?
9、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大自然中還有誰不怕北風嗎?(青松、梅花、小朋友)
10、你有什么話想說嗎?總結全文。
【篇二】
《北風和小魚》是一則寓言童話,講的是北風吹來,青草枯黃,梧桐落葉,鳥兒躲藏,小魚卻不害怕。讓我們看到了北風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以及小魚面對強者毫不畏懼。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北風、青草、梧桐、小鳥和小魚的樣子,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二、說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生動、形象,情節(jié)簡單,富有童趣,孩子們較歡迎。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剛開始學習篇幅較短的詩歌,現(xiàn)在一下子跳躍到學習篇幅較長的寓言,就學生認知水平來說有一定的距離。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xiàn)心有所感而無法朗讀到位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由情而動,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朗讀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形象的感知,讀準、讀好課文。初讀課文時多數(shù)學生可能不能很好的領會文章的意圖,總是以“北風強大,我喜歡北風”的話語來表達觀點,當然,學生這樣說也無可厚非,但不能滿足于此。因此在教學時要適時地采用對比、遷移等手法引導學生從另一方面出發(fā),體會小魚作為弱者而與課文中其他事物完全不同的表現(xiàn),學生就能表達出新的觀點了。
1、教材簡析
《北風和小魚》是蘇教版第一冊里面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北風吹來,青草枯黃,梧桐落葉,鳥兒躲藏,北風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大,不把小魚放在眼里。勇敢的小魚在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了,躲在水底捉迷藏,快樂地生活著。課文諷刺了北風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為。
2、重點、難點
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以讀為主線,做到熟讀成誦,使學生在讀中感悟、領悟、頓悟。因此,我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體會小魚面對強大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作為本課的難點。并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9個生字,兩根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體會小魚面對強大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
三、說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圖示法,表演法,愉快教學法和“扶-半扶半放—放”等教學方法。
1、指導觀察法
《北風和小魚》這篇課文描寫北風呼呼地吹,下著鵝毛大雪,河水結冰的場景。這對于生活在一年四季如春的海南孩子來說非常陌生,學生不容易理解,而教材的插圖既是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絕好教材,有時拓展學生思維與深化學生情感的教材資源。所以我采用指導觀察法。
2、情景教學法
借助掛圖再現(xiàn)情景,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使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這種教學方法尤其適合用在低年級教學中。一方面,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有明顯優(yōu)勢,用此方法,讓學生從感覺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另一方面,《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及教材充滿童趣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北風呼呼地吹”“”等學生樂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間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和農(nóng)活興趣,營造鮮活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活動中,點燃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樂。
3、朗讀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課教學中,我靈活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分角色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fā)現(xiàn)。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如個別讀,小組讀挑戰(zhàn)讀、比賽讀、表演讀等,不斷激發(fā)學生情感,從學生閱讀實際出發(fā),在讀中體會,讀中激情,讀中感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并受到美的熏陶。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fā)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和朗讀能力。3、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針對新大綱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以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在嚴寒中,小魚作為弱者卻對北風毫不畏懼的精神。
六、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這樣的理念,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1、情境創(chuàng)設法;2、品讀感悟法;3、對比遷移法。
七、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導入時我準備播放呼呼的風聲,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寒風凜冽的情境中。接著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機會,讓學生來說一說,“你聽了這聲音,有什么感覺?”學生會說:“真冷呀!”“很冷”“非常冷”“冷得發(fā)抖”等。乘此機會教給他們“寒風凜冽”“北風呼嘯”等詞,增加詞語的積累,豐富他們的記憶倉庫。
接著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北風來時身邊的哪些事物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并能用口語表達出自己的觀察所得。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導他們在頭腦中再現(xiàn)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奠定學習課文的感性基礎。
2、多邊互動,學習全文。
。ㄒ唬⿲W習一、二自然段。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讓學生自讀自悟第一自然段,然后問,讀后你知道了什么?指導學生觀察好三樣事物的變化并以此為契機指導好朗讀。在指導朗讀時,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青草變了顏色”,可以讓學生說說青草原來是什么顏色?現(xiàn)在又是什么樣子?讓學生得到對顏色的鮮明比較之后,朗讀起來的感情色彩也會更加濃烈。接著引讀第二自然段:北風看見了,覺得自己——,洋洋得意地說——學生們邊演邊讀,個性張揚,就能充分體會到北風的驕傲自大。
。ǘ⿲W習三、四、五自然段。
本段教學采用品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經(jīng)驗等方法有側重地理解一些重點詞句。學生通過“氣極了”、“猛吹”兩詞的品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北風為什么這樣做?有的學生會說:“因為青草、梧桐、小鳥都怕它,它不相信小魚會不害怕!庇械膶W生會說:“因為它非常生氣,想給小魚點顏色看看,讓小魚也害怕!边有的學生會說:“因為它要小魚也害怕自己,顯得它非常了不起!币源烁形虮憋L的蠻不講理就順理成章了;“小魚要遭殃了,它會怕北風嗎?”,一問激起千層浪,抓住“捉迷藏”一詞,體會小魚的自由、快樂、對北風的強勢力毫不畏懼的情感。隨著學生對一些重點詞句理解的加深,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在他們腦海里就會逐漸清晰起來,這時朗讀便可水到渠成,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過來又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獲得更深的思想啟迪。這時再讀北風的“非常得意”,就能體會到北風由于過于自信而變得可笑的舉止。
新課程標準非常強調朗讀的重要性。以讀為本,讀中促思的教學思路,加上生動活潑的情境創(chuàng)設,一定能讓學生順利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體會到朗讀的樂趣,思考的樂趣,語文的樂趣。
3、總結課文,拓展知識面。
大語文教學觀認為,語文教學要打破課時、教材的束縛,把學習延伸到課外。新課標也指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獲得,運用語言是低年級閱讀教學中重要的遷移訓練。通過“自然界中,還有誰也和小魚一樣不怕北風?”的練說這一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把課堂教學拓展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樂學、趣學、善學,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4、學習生字。
本課時安排學習“口、和、知”這三個生字,這三個生字在字型上有相似之處,都含有“口”,可以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比較,促進形象感知,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生字就不是一件難事,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書寫上。
【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魚面對強大的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1、實物投影儀。
2、圖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計劃:
作業(yè)設計安排:
課內:描紅、臨寫。
課外: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教師談話,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難讀的多讀幾遍。
。2)二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好節(jié)號。
2、檢查自學效果。
。1)檢查讀書,先組內讀,學會互評,后匯報讀,教師糾正字音、停頓。
。2)出示字詞:(略)
(3)點名讀,相機正音。
3、各自輕聲朗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5、理清脈絡,想想,課文哪部分寫了以下內容:
。1)有些動植物怕北風,北風很得意。
。2)北風自以為是,但小雨不怕它。
三、指導寫字
1、出示并認讀生字。
2、記憶字形,指導。
3、范寫,提醒注意。
4、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繼續(xù)精讀訓練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聽課文錄音。
。1)問:北風來了,天氣就變冷了,北風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誰?自讀,找出后用筆畫一畫。
。2)它們怕北風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導朗讀。你覺得北風怎樣?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北風是怎樣說這句話的?你能把這種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語氣讀出來嗎?
。3)過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風嗎?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
。2)怎樣讀?(堅定、勇敢)
。3)過渡:小小的魚兒竟然不怕它,北風這下可氣壞了,它是怎樣的表現(xiàn)呢?
4、學習第四自然段。氣極了的北風猛吹了一口氣,這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北風想干什么?
過渡:那小雨凍死了嗎?
5、學習第五自然段。北風看不見小雨了,為什么會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沒有了嗎?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齊讀第五自然段。
三、總結。
北風和小雨,你喜歡誰呢?這一篇童話故事,寫了強大的北風雖然能夠使許多動植物害怕,但是勇敢而聰明的小雨卻不怕它。
四、朗讀背誦。
1、反復練習朗讀。
2、分段試背。
3、有感情地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