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哇塞!”我不禁大叫起來。桌上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yīng)俱全。對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相信你家桌上也擺滿了各種好吃的吧!這些要留著晚上供月光呢!我們到時就邊賞月光邊享受這些美食吧!我現(xiàn)在可不急著吃這些,我現(xiàn)在急的是——吃螃蟹。
今年螃蟹特別貴,但老媽看在中秋節(jié)的面子上,答應(yīng)了給我買螃蟹。老媽此刻正在用小牙刷刷洗螃蟹,我一蹦一跳地走的螃蟹那邊,只見它們個個都有一雙黑豆似的小眼睛、八只細細長長的腳、兩只鋒利的鉗子和一個青中發(fā)黑的堅硬外殼。有的螃蟹企圖夾老媽的手,只見它們橫行霸道,兇惡地張牙舞爪,向我們*。我很害怕,連連大叫“老媽,小心!”
不一會兒,螃蟹出爐了,一打開鍋蓋,香氣就撲面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受不了了!我要開始了!”只見它們紅通通的,像是紅臉的包公!拔乙阅傅模傅暮贸!”我興奮地大叫大嚷!拔乙怨,公的個大!”老爸也在一旁嚷嚷。我偷笑:這老爸,可真夠笨的!這公的哪有母的好吃呢!母的有蟹黃,可鮮美啦!更何況我早就觀察過了,老媽今天只買了八只螃蟹,有五只母的,只有三只是公的,這下我可賺大了!老媽幾乎沒吃,只是幫我剔肉,雖然我也想讓老媽嘗嘗,可因為我太愛吃螃蟹了,而且老媽不住地說“我就不喜歡吃螃蟹。”所以我就把五只母蟹全吃了,面前堆得像小山似的。
下午的時候,我感到身上一陣奇癢,用手一撓,皮膚上就出現(xiàn)了大塊的紅色疙瘩,很快遍布全身,我嚇得哇哇直哭:“老媽,你看看我呀!我怎么了!”老媽一看,大叫起來:“不好,皮膚過敏!”說著,就抱著我去了醫(yī)院。醫(yī)生確診是螃蟹過敏,給我開了一些藥,老媽方才松了一口氣。這時,我看看老媽,我哭笑不得,一向愛臭美的老媽居然穿了一雙拖鞋——一只是紅色的,一只是紫色的!
晚上,老媽幫我洗好澡、涂好藥,讓我早點休息。我躺在床上,聽到老爸老媽在客廳小聲地說話。老媽埋怨自己說:“真不該讓兒子吃那么多螃蟹!”老爸說:“你呀,明明那么愛吃螃蟹,今天居然一只也沒吃!”老媽說:“你不也是,明明愛吃母的,卻對兒子說喜歡吃公的!”聽到這里,我流下了眼淚:原來笨蛋是我!今天螃蟹過敏何嘗不是老天爺在給我上課呢!這時,我看看窗外,月亮正升過來,好大、好圓、好美!
篇二
又是一年中秋夜離中秋還有一段時間,可是街上的大小商店和超市卻早已打出了月餅的促銷廣告。大紅色的廣告牌上,一面印著包裝精美、看上去十分誘人的月餅,一面卻用大號的黑體字印著幾句略帶傷感的思鄉(xiāng)詩。喜慶的紅色配上幾句傷感的詩句,似乎顯得不太協(xié)調(diào),然而卻特別引人注意。還記得爸爸跟我說起過他小時候過中秋節(jié)的故事。他印象深的是那時候中秋節(jié)的月餅得限量供應(yīng),每人一塊,因此奶奶總是等到晚上敬過月亮后才允許他們吃。于是一整天,爸爸都在盼著晚上那一頓“月餅大餐”,過一會兒就要抬頭看看天空,期盼著天快快黑下來,都無心去做奶奶吩咐的家務(wù)事了?墒抢咸鞝斔坪跻踝惆职值奈缚,拽著明亮耀眼的太陽高高地掛在人們的頭頂,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走!現(xiàn)在的月餅越來越精美了,它們有著讓人眼花繚亂的包裝和令人咂舌的價。
一走進超市,各式各樣的月餅從包裝到外形到餡料準(zhǔn)會讓你挑花了眼?墒前职謪s說,嘗一嘗這些月餅,卻吃不出當(dāng)年的味道了。中秋的習(xí)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特點,我們家鄉(xiāng)的習(xí)俗演變至今,更多的還是一種儀式:將月餅、蓮藕、芡實(俗稱雞頭)、月餅四大樣放到月光能夠照到的地方,燃起鞭炮和香火,這叫敬月亮。接下來就是賞月,以前都是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桌前嘮叨著家長里短,真正體現(xiàn)著中秋這個團圓日子的特殊意義。而現(xiàn)在,陽臺里擺幾張椅子,放些蓮藕、月餅、石榴等等水果,就算過中秋節(jié)了。而我們,往往還正在上沖浪。爸爸總是奇怪,為什么中秋節(jié)過不出當(dāng)年的氣氛?月餅也吃不出當(dāng)年的味道?其實很簡單,現(xiàn)在的日子只要你愿意,天天像過節(jié),加上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讓你無暇為某一個節(jié)日過多地停下腳步,留下關(guān)注。還好,這幾年中秋被定為法定假日,讓適應(yīng)了城市快節(jié)奏生活的人們有時間放下手中的工作,看到大街小巷掛滿寫有“慶祝中秋”字樣的紅燈籠,給不在身邊的親友打個電話,或者發(fā)一條祝福的短信?粗笕藗冊陔娫捓锏拿硷w色舞和翻看短信時的連連驚喜,我知道,中秋所蘊含的團圓意義一直沒變。中秋,月亮又圓了。點評時代的變遷和人們生活方式的巨變,使得像中秋節(jié)這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習(xí)俗也發(fā)生著明顯的變化: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人文傳統(tǒng)逐漸減弱,商業(yè)味道和普通民眾的功利性的世俗情感愈漸加強。小作者正是抓住了這一變化,并以此為線索,通過自家三代人對這一節(jié)日習(xí)俗的觀察、困惑和理解,似有似無地展示出傳統(tǒng)觀念以及民俗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沖擊下所面臨的傳承與挑戰(zhàn)這一主題。
篇三
抬頭仰望著夜空中那一輪金黃的明月,皎潔的月光,像一層薄紗,籠罩著大地,老家院子里的那幾棵桑樹的樹影,在柔和的月光中婆娑搖曳。幾排低矮的平房,行人,稻田,都沐浴在這溶溶的月光中……
空地漸漸熱鬧了起來,家家戶戶都忙著準(zhǔn)備祭月的供桌,媽媽把果品、素菜都端上供桌,擺上燭臺,備好香臺,奶奶扶著剛剛出院爺爺,坐在供桌旁,笑咪咪地看著弟弟和一群小孩子打鬧著,一種莫名的感覺爬上心頭,這感覺,暖暖的,柔柔的,就像這柔和月光。眼前的景象是這樣的熟悉,我的思緒隨著這月光飄到很遠很遠……
圓圓的明月,遙遠的童謠,腦海中模糊的畫面逐漸清晰起來:提著花燈踩著小碎步的小女孩的身后是不停地叮囑著“小心點,別摔倒了!钡睦先耍淮y鈴般的笑聲留在祖孫倆的身后……供桌旁,折“金元寶”的老人,遠處和小伙伴們玩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的小女孩,還有玩累了,和小伙伴們靜靜地坐到大人們的身邊,聽老人講故事,聽老人輕聲哼唱童謠的小女孩……童年時的我,快樂是那樣的簡單,那時的奶奶顯得那樣的年輕。
夜深了,祭月的人們漸漸散了,收拾好供桌,爸爸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爺爺,我扶著奶奶走在回家的路上,溶溶月光中,奶奶拍拍我的手,笑著說:“囡囡長大了,都知道照顧奶奶了,真好!”
站在村東頭空地上,我長出了一口氣,暫時放下繁重的課業(yè),心情是如此的放松,好好地享受著這久違的月光,這久違的夜晚,這久違的心情。
幾縷云彩將散未散,朦朦朧朧,月兒懸于云中,有影!鞍菰履铮菰潞妙^毛,好嘴齒,大是兄,細是地……”那熟悉又溫柔的聲音,再次在耳畔響起。
“快過來,祭月了!”媽媽大聲地招呼道,我的思緒被拉了回來,點上香,我們跪在供桌前祭拜月娘娘,奶奶由于關(guān)節(jié)痛,已經(jīng)沒辦法跪拜了,她坐在椅子上看著我們祭月,眼中滿是幸福,拜完月娘娘,我轉(zhuǎn)身看到,站起身來,顫顫微微地幫爺爺把掉到地上毯子撿起來,蓋到爺爺?shù)耐壬系哪棠。清風(fēng)拂過,月光下,奶奶的銀絲是那么的顯眼……“明月依舊,事物卻是不相同了”我不由輕聲感嘆道。
皎潔的月光下,幸福的我緊緊依畏在奶奶身邊,快樂地享受著奶奶慈愛目光,享受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幸福時光,當(dāng)然還有那夜空中的那一輪圓圓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