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八月丹桂飄香,秋葉也染黃了地面,這時候,在香氣濃郁的桂花樹下,泡一壺桂花茶,和親朋好友灌輸著美麗的秋景,在一起談天說地,就這是秋天的時候最美的時候了。
中秋是全年團圓的日子,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會為我們購買一身新衣服,而爺爺奶奶則為祭祀祖宗而準備,還有必不可少的各種月餅。
在家鄉(xiāng)的人們不會去買商店精裝的月餅,都是去人民醫(yī)院旁一家店買自己家鄉(xiāng)人做的月餅,這些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好吃又實惠,也沒有商店里買的有很多口味,只有蛋黃和豆沙月餅兩種,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自制的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但是媽媽怕我吃太多,所有每次都只允許我吃三個,但經(jīng)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著痛大聲喊,現(xiàn)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jīng)常為雞蛋的大小而和弟弟爭吵,吃月餅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里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咽的,管他什么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后,咽著了,用手捂著喉嚨嚇轉(zhuǎn),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吃。
到了中秋那天,家鄉(xiāng)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fā)出來。小孩就穿著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著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xiàn)在來說也不是什么大餐,但對于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么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后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xiàn)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jīng)在床上睡了,因為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后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
篇二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边@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贊美中秋圓月。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jié)與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并稱三大節(jié)。這個節(jié)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nóng)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也就是公歷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
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guān)的神話傳說。人們在中秋節(jié)互相贈送月餅,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征團圓。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如果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
在現(xiàn)代,中秋節(jié)夜晚,人們通常是一邊吃著月餅和柚子,一邊賞月。孩子們大都是提著燈籠,以大紅紙燈籠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著五顏六色的卡通燈籠、塑料燈籠,種類繁多,多不勝數(shù)。民間的習俗還有送給孩子“兔兒爺”以供玩樂,包糖餅,把香扎成龍點燃,用來舞龍等。
中秋節(jié)晚上,各地都會放煙火,來裝飾夜空,更帶來節(jié)日氣氛。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jié),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去年過中秋節(jié)的時候,因為外婆就要回武漢老家了,所以那天我們?nèi)叶己軅模B說謊笑的都沒有。
今年過節(jié),外婆留在這里,還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fā)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黃蓮蓉月餅;還有雞、鴨和汽水,真是吃喝玩樂全都有,我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昨天是中秋節(jié),不知怎的,爸爸特別暴躁,一反常態(tài),是失去親人的痛苦讓他這樣的。
爺爺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剛剛離開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親的親人,可她卻遠在江蘇,連電話都沒來幾次。親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給人帶來無限的痛苦和快樂。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這中秋佳節(jié),與自己最親的親人團圓吧!啊!中秋節(jié),你有多么悠久的歷史!中秋圓
小時候在農(nóng)村長大,總盼著過節(jié)。春節(jié)和中秋是家鄉(xiāng)重視的兩個節(jié)日;蛟S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jié)時家里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jié)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傊,過節(jié)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jié)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松。當然,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nèi)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jīng)歷過鄉(xiāng)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nèi)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jié)日的美食,談?wù)撌斋@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xiāng)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jié)備思親!
篇三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边@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贊美中秋圓月。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jié)與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并稱三大節(jié)。這個節(jié)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nóng)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也就是公歷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
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guān)的神話傳說。人們在中秋節(jié)互相贈送月餅,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征團圓。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如果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
在現(xiàn)代,中秋節(jié)夜晚,人們通常是一邊吃著月餅和柚子,一邊賞月。孩子們大都是提著燈籠,以大紅紙燈籠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著五顏六色的卡通燈籠、塑料燈籠,種類繁多,多不勝數(shù)。民間的習俗還有送給孩子“兔兒爺”以供玩樂,包糖餅,把香扎成龍點燃,用來舞龍等。
中秋節(jié)晚上,各地都會放煙火,來裝飾夜空,更帶來節(jié)日氣氛。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弊怨乓詠磉^中秋節(jié),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去年過中秋節(jié)的時候,因為外婆就要回武漢老家了,所以那天我們?nèi)叶己軅模B說謊笑的都沒有。
今年過節(jié),外婆留在這里,還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fā)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黃蓮蓉月餅;還有雞、鴨和汽水,真是吃喝玩樂全都有,我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昨天是中秋節(jié),不知怎的,爸爸特別暴躁,一反常態(tài),是失去親人的痛苦讓他這樣的。
爺爺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剛剛離開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親的親人,可她卻遠在江蘇,連電話都沒來幾次。親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給人帶來無限的痛苦和快樂。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這中秋佳節(jié),與自己最親的親人團圓吧!啊!中秋節(jié),你有多么悠久的歷史!中秋圓月,你寄托著多少人思念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