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有一群雞。其中一只大公雞,夸耀自己強壯,羽毛金黃亮麗,最為出眾。另一只蘆花大公雞不以為然,說自己打起鳴來,聲音嘹亮,才是秀的。就在他們互不服氣,要打起來的時候,一只仙鶴突然從天而降,落在雞群中,兩只公雞相形見絀,不再爭斗了。
提示:比喻一個人的儀表出眾或?qū)W問、品德高于別人。
【成語釋義】
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倚仗別人的權(quán)勢來欺壓人,含貶義。
【成語溯源】
一天,森林里一只饑餓的老虎正在尋找食物。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只狐貍,他高興得不得了,口水都流出來了,他一把抓住狐貍,準備美餐一頓。這時,狐貍開口了:“小老虎,我可不怕你,我才是真正的萬獸,不信,你按我說的做試試看!
老虎看著狐貍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就按它說的做了,自己走在狐貍的后面,在森林里轉(zhuǎn)了一圈。果然,小兔子、小松鼠等小動物見到這個場面,都嚇得跑開了。狐貍在前面得意揚揚地笑著說:“怎么,我說老虎兄弟,這下,你相信我說的話了吧?”老虎低著頭,像個做錯事的小孩子一樣:“是啊,狐貍大哥,小弟以后可不敢這樣了。”說完,灰溜溜地走了。
狐貍心想:“沒想到這就把你唬住了,就你的智商,還出來和我斗呢,哎呀,趕緊跑吧,一會遇到一只聰明的老虎,我就完了……”
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足智多謀,英勇善戰(zhàn),立下顯赫的功勛。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
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稅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稅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
有一次,他到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田稅,誰知道趙勝的管家蠻橫不講理,就是不肯繳納田稅。趙奢根據(jù)當時的法律,嚴肅地處理了這件事,殺了趙勝手下九個參與鬧事的人。趙勝知道后,大發(fā)脾氣,揚言要殺趙奢。趙奢知道趙勝要殺自己,不但沒有躲避,反而找到趙勝,對他說:“您是趙國王族的貴公子,卻放縱管家違反法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國家必然衰弱。國家一旦衰弱,其他國家就會來侵犯我們,甚至把我們滅掉。到那個時候,您還能保持現(xiàn)在這樣的富貴嗎?但是,您要是能夠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會以您為榜樣,天下就會穩(wěn)定,國家也就強盛起來了。您身為王族公子,怎么能不重視國家的法令呢?”
趙勝聽了這一番話,知道趙奢是個有才干的人,于是就在趙惠文王面前建議提拔趙奢。趙惠文王聽從了趙勝的建議,任命趙奢為統(tǒng)管全國賦稅的官吏。從此,趙國的賦稅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國庫得到了充實。
后來,人們就用“奉公守法”這個成語,指某人嚴格地遵守國家的法律,做事非常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