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十一年春,取濟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館。重館人告曰:「晉新得諸侯,必親其共,不速行,將無及也!箯闹植艿,自洮以南,東傅于濟,盡曹地也。
襄仲如晉,拜曹田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非禮也。猶三望,亦非禮也。禮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上怠慢也。望,郊之細也。不郊,亦無望可也。
秋,晉搜于清原,作五軍御狄。趙衰為卿。
冬,狄圍衛(wèi),衛(wèi)遷于帝丘。卜曰三百年。衛(wèi)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寧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衛(wèi)之罪也,不可以間成王、周公之命祀。請改祀命。」
鄭泄駕惡公子瑕,鄭伯亦惡之,故公子瑕出奔楚。
【譯文】
三十一年春季,取得濟水以西的田土,這本是分割給曹國的土地。派臧文仲前去,住在重地的賓館里。重地賓館里的人告訴他說:“晉國新近得到許多諸侯國家為盟邦,必定親近恭順他的人,你不快點走,怕會趕不上!标拔闹俾爮牧。分割曹國的土地,從洮水以南,東邊挨著濟水,都是曹國的土地。
襄仲到晉國去,拜謝取得曹國的田地。
夏季,四月,四次占卜郊祭,都不吉利,就不舉行郊祭,不殺牛,這是不合于禮的。仍舊祭祀名山大川泰山、淮水、東海三處,這也是不合于禮的。按禮制,不占卜常規(guī)的祭祀,而只是占卜使用的犧牲和日期。牛,在占卜到好日子以后就改稱牲,已經(jīng)成為牲而還要占卜郊祭的吉兇,這是在上者侮慢大典、褻瀆龜甲。望祭,是郊祭的細節(jié),不舉行郊祭,更不必舉行對山川的望祭。
秋季,晉國在清原檢閱軍隊,建立五個軍來抵抗狄人。趙衰被任命為卿。
冬季,狄人包圍衛(wèi)國,衛(wèi)國遷移到帝丘,占卜的結(jié)果是立國三百年。衛(wèi)成公夢見康叔說:“相奪走了我的祭獻!背晒罴漓胂。甯武子不同意,說:“不是同族人的祭祀,鬼神就不享用那種祭品。杞國和鄫國為什么不祭祀?相在杞國和衛(wèi)國沒有受到祭獻很久了,這不是衛(wèi)國的罪過,不能違反成王、周公所規(guī)定的祭祀,請求您改變祭祀相的命令!编崌臎{討厭公子瑕,鄭文公也很討厭他,所以公子瑕逃亡到楚國。
擴展閱讀:《左傳》名言
一,欲加其罪,其無辭乎!蹲髠.僖公十年》
釋義:別人如果真心想陷害你,總會找到理由和借口,防不勝防。
二,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釋義:儉樸,是所有美德共有的品質(zhì);奢侈是所有惡行里面危害的。
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蹲髠.莊公十年》
釋義:打仗就是靠軍隊的士氣,第一次擊鼓最能激起大家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會衰弱一點;第三次擊鼓,大家的士氣就已經(jīng)發(fā)泄完了。
四,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蹲髠.襄公二十一年》
釋義:比喻為官正直無私。選賢任能的時候,對于外人,不會因為是仇人就不舉薦他;對于家人,也不會因為怕別人說閑話就不推薦。
五,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宣公二年》
釋義:人非圣賢,哪個人敢說自己不會犯下過錯呢?犯錯并不可怕,關鍵是態(tài)度問題。如果能夠知錯就改,就比什么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