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一起吃月餅日記篇一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是每家每戶團圓的日子。但是,總有一些人在這個日子里,因為忙于工作,所以不能如愿回家跟家人團圓。
吃完晚飯后,我們全家人坐在陽臺上準備賞月。因為太早做準備了,所以全家人坐在陽臺上無所事事的。為了緩解這個無聊的氣氛,我提議:“不如我們說出帶有‘月’字的詩句吧!”“好主意!”爸爸帶頭說。游戲開始,我們按照全家人的年齡排順序,這樣就不會混亂了。由于爸爸在家里的年齡,所以排爸爸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卑职诌呎f邊搖著頭。
媽媽接著:“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媽媽剛說完,姐姐就脫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想了想,不假思索地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本瓦@樣,我們一個接一個地玩。我家的陽臺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終于,月亮升起來了,像一個圓圓的玉盤一樣,鑲嵌在墨藍墨藍的夜空上,顯得格外皎潔。散發(fā)著皎潔光芒的月亮,溫柔地鋪在大地上,使我們全家人的心情變得格外得好。
我們全家人在陽臺上,邊賞月邊吃月餅?粗@個圓圓的月亮,使我不禁想起了“吳剛折桂”的故事。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的詩中也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jié)這一晚上,有的家庭團圓了,有的家庭卻仍然在等著家人回家過節(jié),讓我們祝愿天底下的家庭都能團團圓圓,合家幸福。
中秋節(jié)一起吃月餅日記篇二
吃月餅要看著月亮,這樣眼睛會變得更明亮
今天是中秋節(jié),爸爸上網給我查了一些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我看到資料上說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中秋節(jié)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中秋也稱“團圓節(jié)”。
爺爺給我講了中秋吃月餅的來歷,在元朝的時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已經做好起義的準備了,但朝廷的官兵查的很嚴,傳遞消息很困難。軍師劉伯溫想出了一個辦法,命令屬下把“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里,派人把月餅送到每個家里。很快,徐達就攻下了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朱元璋很高興,將月餅賞給大家。
此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下來。
中秋節(jié)的晚上,奶奶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吃完飯后,我們把月餅和柚子搬到陽臺上,這時月亮已經升到天空了,奶奶告訴我,吃月餅要看著月亮,這樣眼睛會變得更明亮,我們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這個中秋節(jié)我學到了很多關于中秋節(jié)的知識,這真是個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一起吃月餅日記篇三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jié)一起吃月餅日記篇四
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聽爸爸說今天姑姑、哥哥和姐姐要來我們家,我高興極了。
晚上,我們一邊看中秋聯(lián)歡晚會,一邊吃月餅。突然,門鈴“叮鈴鈴”的響起來,我連忙去開門,原來是姑姑她們來了。接著,我們把桌子搬到陽臺上去,一邊賞月,一邊說話。我發(fā)現(xiàn)今晚的月亮是那么圓、那么皎潔、那么美麗。
姑姑說:“你們三個小孩來一個帶“月”的成語比賽怎么樣”。我們都說“好”,哥哥先說:“月下老人、閉月羞花、水中撈月……”一口氣說了十二個。下來姐姐說:“月下花前、月光如水、日積月累……”一口氣說了十個。到我了,我說:“花好月圓、日新月異、戴月披星、歲月蹉跎、花容月貌!币豢跉庵徽f了五個。哥哥驕傲的說:“我獲勝了。”我說:“獲勝了又怎么樣,要不然咱們比比關于月亮的詩句。”哥哥說:“行,沒問題!苯憬阏f:“我當裁判!
比賽開始了,還是哥哥先說,他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和皎皎,照我羅床幃。滿月費明鏡,歸心折大刀……”一口氣說了五句。我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一口氣說了八句。我高興的說:“哥哥我獲勝了”。哥哥說:“你真厲害。”
然后奶奶給我們講中秋節(jié)的傳說,講的是: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個英雄叫后羿,他和嫦娥是一對恩愛夫妻,一天后羿遇見王母娘娘,讓王母娘娘給他一包不死藥,然后后羿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蓬蒙看見了,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一口把不死藥吞了,接著,飛到月亮上,成了仙,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著妻子的名字。他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十分皎潔明亮,而且有一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連忙派人到嫦娥喜歡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最愛吃的蜜食鮮果。從此中秋節(jié)賞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奶奶講完了,我們還沉浸在感人的故事中。
今年的中秋節(jié)真有意義,我非常高興。
中秋節(jié)一起吃月餅日記篇五
八月十五月兒圓,月兒圓圓像玉盤…明月當空,向大地投下一抹淡淡的,皎潔的月光。在這美麗而喜慶的日子里,我們一家來到廈門的奶奶家搏餅。
這天晚上,親戚滿堂,不論大人還是小孩,臉上都蕩漾著一股笑容。準備就緒后,我們開始了“搏餅大戰(zhàn)”。姑姑拿過骰子,深吸一口氣,把骰子甩了出去,嘿,啥也沒有。我看著姑姑,心想:財神爺呀,保佑我搏個大餅!很快就輪到我搖骰了,我默念一聲加油,便鄭重其事地擲下骰子。我一看,才一個一秀餅。我自己安慰自己道:唔,幸好有個餅,雖然只是一秀餅。妹妹也參與了搏餅,只見她小小的手掌握住骰子,笑瞇瞇地放下了骰子,大家探頭一看,哇,好厲害,一下子就搏個三紅!妹妹笑著,搓著胖乎乎的小手,高興得忘乎所以。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人群中不斷爆發(fā)出一陣陣驚嘆。又一次輪到我搖骰子,我閉上眼睛,把骰子放在手中搖了搖,擲了下去。這時候,姑丈第一個喊到:“哇,四進!”我一看碗里的骰子,呀,搏個第三大的餅。妹妹也不甘示弱,一甩骰就搏到一個狀元五點六!這下滿堂轟動,妹妹更是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各位親戚此時也成了搏餅大將:爸爸甩出個三紅;姑丈搏了個狀元插金花;媽媽一擲,狀元五點四呈現(xiàn)在目;妹妹的搏餅勁頭越來越大,輕松地搏了一個狀元五紅。我看著親戚們,心想:結果還沒出來,沒準狀元終結是我!輪到我搏餅時,我叨念著:狀元,狀元歸我…說著,便擲下骰子,一個四進餅又落入我的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