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人格自我分析報告篇一
性格對于一個人的成才成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自己的性格進行全面的分析也尤為重要。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性格,給性格一個很好的定位;進而從各種因素中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性格,那就能夠把握成功,把握命運。本文通過對自我性格的分析,找出了自己性格的優(yōu)點,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性格缺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我性格完善方案,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
通過組織行為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我懂得了如何全面掌控自己的性格、調控自己的情緒、塑造自己的人格以及培養(yǎng)自己的品質。這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對于我們這些即將走入社會的大學生有著重大的意義。
根據(jù)霍蘭德職業(yè)傾向測試,本人性格特征主要傾向屬于研究型,這類型的人具有分析、謹慎、批評、好奇、獨立、聰明、內向、條理、謙遜、精確、理性、保守的性格特征,基本符合個人性格特征,但并不完全符合,因為我的性格總體來說我的性格還算是活潑開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從小比較獨立,生活上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但是也樂于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不會斤斤計較,對于別人的批評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見面,也很能和對方聊得來,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在通常的交際中,都能表現(xiàn)得比較輕松,但有時在周圍的人都不熟悉的情況下,也保持沉默。
一般情況下,傾向于認為他人是真誠、值得信任的,但對有些人或事也會保持警惕,但當完全了解他人之后,會樂于接受和信任他們。在集體活動中我傾向于承擔責任和擔任領導,智力水平還行,思維比較敏捷,頭腦算靈活,學習理解能力可以。平時輕松愉快,樂觀自信,心平氣和,坦然寧靜,容易適應環(huán)境,對人對事非常熱心,但有時也可能過分沖動,自我約束力比較差。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雖然不是特別遠大,但會持續(xù)地去追求,能較好地平衡理想和現(xiàn)實,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會考慮現(xiàn)實可能性,客觀理智,注重現(xiàn)實,獨立堅強,遇事果斷、自信,一般情況下能夠腳踏實地,但有時也會陷入幻想。我喜歡結交朋友,待人比較真誠坦率,但也不會過于輕信或感情用事,你給我一份真誠,我便給予你一份信任。有時依賴性很強,缺乏主見,在集體中容易隨大流,常常放棄個人的意見而隨聲附和以贏得別人的好感,需要追隨團體來維持自信,對權威是忠實的追隨者。
一般情況下,有較好的自制力,能堅持完成自己計劃的事情,但在少數(shù)情況下,由于缺乏耐心,也可能會出現(xiàn)情緒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情況下,我所體驗到的緊張程度和大多數(shù)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的去處理事情,但是在遇到重大挑戰(zhàn)或緊急情況時,也可能比較緊張,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舉動。
目前,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在通常的情況下,人的性格類型可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仰郁質四種,其性格特點分別是:
第一,膽汁質型:性情急噪,神經(jīng)系統(tǒng)堅強,不怕困難,缺乏自制力,缺乏持久而有系統(tǒng)的進行工作能力。
第二,仰郁質型:多愁善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較敏感,仰制性較強,固執(zhí)而容易生氣,不善于交際,不能禁受長期的緊張工作。
第三,多血質型:見異思遷,神經(jīng)系統(tǒng)堅強,感覺和行動都是均衡的,活潑好動,善于交際,能適應各種情況,常常容易作出妥協(xié)。
第四,粘液質型:性情孤僻,感覺和行動是均衡的,表情不顯于色,感情穩(wěn)定,反應遲鈍,難適應生活條件的改變,工作埋頭苦干。
根據(jù)上述性格特點分析,我屬于多血質、粘液質的混合性格。多血質的性格的典型特點就是情緒不穩(wěn)定,在情緒反應上表現(xiàn)為快而多變,但不強烈,情感體驗不深但很敏感。而根據(jù)情商測試結果來看,我能夠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但有時會忽視他們,不知道這對自己的幸福是多么重要。的確,在生活中,我常常會有一種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感覺。而由于混合粘液質性格,做事情常常能夠做到深謀遠慮,做事謹慎,一絲不茍。
通過思考,我認為我的性格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在:樂觀積極,開朗愛笑,脾氣溫和,有和人溝通的耐心和誠心,善于聆聽也喜歡表達,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能夠明確自己的職責并且具有十足的責任心,價值觀的包容度比較大,洞察力較強。缺點表現(xiàn)為:做事情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時常半途而廢。
對于自己的性格完善,要努力彌補自己的缺陷。學會專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培養(yǎng)更加多元化的興趣愛好并加以發(fā)展;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發(fā)揚持之以恒的精神,選擇了的事情就要堅持到底,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努力的去完成;要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做事盡量避免情緒化,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通過對自己性格的全面分析,我更加明白自己性格方面的優(yōu)缺點,也有了明確的完善方案,讓我明確了自己今后的路途該如何走下去,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個人人格自我分析報告篇二
自我分析
關于人格,我早知曉的,還是童年時姐姐教我的《三字經(jīng)》。記得第一句話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庇啄甑奈也⒉恢蔷湓挶举|的含義,但現(xiàn)在的我屢屢回想,竟然發(fā)現(xiàn),兒時的不懂,兒時的天真,才是合那句話的意境的。
那不免問,而現(xiàn)在呢?人終究會長大的,在經(jīng)歷了人來人往、潮漲潮落后,我們終究是會改變的。對于《三字經(jīng)》里的那句箴言,我還是贊同,不過自己心中的“善”尚在,卻已隨時光變得黯淡了。記得老師上課時講過,人步入成年時,人格發(fā)展也基本上完成了。而我已踏入成年的門檻,回首審視自己的成長與改變,不免感觸良多。
一、興趣
說到自我分析,我首先就想到了自己的興趣。我大的興趣便是電影和書籍。電影就像一泓清泉,時時讓我從現(xiàn)實的迷茫之中清醒。它是我的夢,或許是覺得現(xiàn)實世界的不如意,我總能從電影中找到感情上的共鳴。電影的世界是充滿想象的,但我更喜歡紀實一類的電影,它讓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又的人生,仿佛自己也在其中經(jīng)歷了又,生活中的不愉悅隨之變淡了,也變得睿智了。
而對于書籍,我一直認為是必不可少的,看書是我自小養(yǎng)成的習慣,在書籍中讓我懂得了許多,譬如世間冷暖,譬如做人之道。當自己在一本書上學到東西時,會讓我產生極大的愉悅和滿足感。
二、性格
1、樂群但愛獨處:我是一個外向、熱情的人,喜歡和同學一起娛樂,一起交流,因為自小一直當班干部,所以在同學之中總是飽有微笑和自信,并且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并且,我一直以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值得珍惜的還是朋友、同學們,所以我總能在短的時間和同學們打到一起。但同時,我也喜歡獨處,我并不覺得這和樂群有沖突,一個人生活的時間總是更多的,當獨處時,我似乎變得更為冷靜,但同時也變得感性了,在不斷地思考中也會不斷產生對生活的靈感,這種感覺是非常美妙的,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
2、敏感:這點我是在大學后才感受到的。不喜歡開玩笑,尤其是別人開自己的玩笑。并且,明知是玩笑卻還是會一直放在心里。同時,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都保持一種緊張感。這也是我總是失眠的原因。重要的一點是,害怕被拒絕,有些事情還沒做就失去勇氣。這一點我是極力想改變的,有時我總在想,為什么會這樣?
3、好幻想:這是我獨處時想的多的。我覺得通過聯(lián)想,在不好的東西也會變美。因此,在生活中,我總是會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并將其中的優(yōu)點放大,這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感覺,但同時又有一種欺騙自己的成分。我本身對世界是一種悲觀的情緒,但我知道這樣不好,我會盡力讓自己處于一種積極的氛圍中。
4、追求個性:翹首期待新鮮感,不斷追求新鮮、刺激和驚險,隨時臣服于外在的誘惑和內心的呼喊。一直認為沒有個性的人生就像生活少了色彩。所以會堅持自己的一些原則,有種隨心所欲的感覺。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我不知道那樣好不好,但我覺得這是屬于我的鋒芒,所以我現(xiàn)在依然這樣。這不是一種嬌溺,而是我追求的心靈的自由。
5、充滿矛盾:我覺得自己尤其是上大學以來,對人生充滿疑問和不解,因此內心不免會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百轉千回。這點我不得不講,仿佛講出來也會好受一些。對一件事情,經(jīng)常會雙方向考慮,但這又會讓我處于一種矛盾之中。這也是自己不夠果敢的原因吧。
三、心理
我現(xiàn)在的心理狀態(tài)?應該是良好的。時時刻刻告誡自己要向前看,向好的方面看,樂觀、積極,努力學習、培養(yǎng)興趣。雖然之前我是習慣沉湎于過去、習慣消沉,不過好像經(jīng)歷愈多,能克制住得就越多,現(xiàn)在我總是會讓現(xiàn)在的所有填滿我的思想,讓我勇往直前向未來,而不是過去。
雖然有時也會感覺到內心的壓抑,感覺到莫名的孤獨感,但弗洛姆也認為,人是有孤獨感的。我現(xiàn)在把這種感覺當做一種饋贈,不再為之唏噓,因為我的感覺是,當我感到孤獨的時候,我變成“透明”的,那時的我才是真實的我,那時我才能看到我真實的內在。我會鼓起勇氣審視真實的自己,我不逃避,我會為自己的不足而改變,因為我知道人無完人,只有向你想要達到的地方不斷趨近。并且,我知道人是不可能避免孤獨的,我反而習慣享受它。我喜歡王家衛(wèi)的電影,迷離、陰郁,當我孤獨時,我會覺得我是藝術的,我仿佛置身于那樣的氛圍之中,我會覺得孤獨是一種藝術而不是一種痛苦,那時我是滿足的。
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都為著“真善美”留著位置。我一直信仰著它,且深深感受到它的存在。盡管我深切地知道,現(xiàn)實是丑陋的,現(xiàn)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但現(xiàn)在的我對于現(xiàn)實只是漠視,我不陷進去,但我也不排斥,因為我也是物質社會的一員。我只是會在自己感到迷茫的時候讓自己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世界無論如何,依舊不變,變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我亦不是麻木,我知道再怎樣也不能讓自己麻木,我有無奈,有悲傷,但我也有希望,有激情,有這一切我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而真善美是擱淺在我心底的那份堅持。
四、影響因素
人格的定義是,個體在先天生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與后天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所以,遺傳因素對人格的發(fā)展也大有影響。
雖然我是獨立于父母外全新的一個個體,但我也承認,有些性格是遺傳自父母的。我父親做事很耐心,也很細心,為人誠懇,但總是對自己缺乏自信。我母親卻很要強,為人善良,善于交流,但對于一件事情總是太過憂心,把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看得太重。
我繼承了我父親的細心,不過正是因為父親,我才深深懂得自信的重要性,因此我隨時都保持著自信。同時,我也繼承了母親的為人和善于交流,并且,有時候我對自己也太過憂心忡忡了,總是希望把事情做到好,卻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
五、形成過程
這便是關于我的成長了。童年時,父母很少在身邊,因此和同學的時光是更多的,但我童年時非常內向,又老實,經(jīng)常受同學欺負。童年有時讓我覺得是一紙空白,沒有太多可以回憶的。但我覺得那時我的狀態(tài)是近于“真善美”的,沒有欲求,沒有其它想法,有的只是好好學習,做家長老師要求我做的。
少年時,漸漸變開朗了,因為成績的優(yōu)異又深受同學的喜愛。但因為家里父母之間經(jīng)常有爭執(zhí),我又太懵懂,便把自己的感情重心轉向同學,因此直到現(xiàn)在,我對家的概念還是特別薄弱。但我并不覺得這是什么缺憾,我沒有不開心,我只是覺得每個人人生的軌跡都不一樣,凡事不能太強求。
步入青年,彼時的單純與懵懂也隨之消散,接觸的東西多了,認識的世界大了,所思所想也變得不一樣。高中的我徹底改變了,從安靜變得活潑,從完全快樂到深深感受了悲傷感,腦袋里也開始充斥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和觀念。那時的我還不是成熟的,雖然現(xiàn)在也不是,但至少現(xiàn)在更有理智,那時的自己感覺一片混亂,有一種隨波逐流、沒有方向的感覺。再加上家庭因素,導致我不斷在憤世嫉俗與懷疑自我中徘徊。
而到了現(xiàn)在,我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我有了自己的方向,有了自己對于生活的許多看法,我不斷學習著,不再感到混亂。我有了許多不同的感覺,通過逐漸地成長,我會冷靜地看待身邊的問題,無論是對感情,還是學習。我甚至產生一種宿命的思想,我不知道這是好是壞,但這種思想讓我心愈加平靜,順其自然,我很快樂。
個人人格自我分析報告篇三
通過自我人格測驗,結果為多血質12分,膽汁質3分,粘液質4分,抑郁質-9分。單單從結果上來分析,本人的氣質類型為一般型的多血質。根據(jù)書本上對于多血質氣質類型的描述,多血質:活潑好動,敏感,表情外露,反應迅速,善于交往,適應性強,但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容易變換,做事缺乏持久性。(活潑型)
我覺得該測驗結果不完全符合我對自己氣質、性格的認識。根據(jù)該分析報告的要求表明,得分在20分以上者為典型氣質類型,10~20為一般氣質類型;而多種氣質類型的得分相當時,就可以劃為混合氣質類型。我個人還是傾向混合氣質類型,因為我個人的行為習慣上許多與粘液質表現(xiàn)相符合。粘液質:安靜,穩(wěn)重,沉著,善于忍耐,但沉默寡言,情緒不易外露,反映較慢,不夠靈活,因而比較固執(zhí)。我個人舉覺得此項也比較符合自己。
為什么會出現(xiàn)氣質類型測驗結果的差距呢,個人認為是由于個體差異的緣故。
人格分析報告,是由國外的心理學家提出的,具有相當?shù)母爬ㄐ,概括了人?種典型人格特征。然而國外學者的主要研究對象是針對國外的心里情況現(xiàn)狀。我們眾所周知,人具有民族和人種特點,雖然生理結構上大同小異,但是思維、行為習慣和受環(huán)境影響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化上的不同,所以還有待我國心理學者開發(fā)屬于國人的人格分析。
外向測驗結果為78分,即稍外向型。這點我還是比較贊同的。
內一外向的概念首先是榮格提出的。外向是一種定勢指向外部環(huán)境。外向性格是愛交際、好外出、坦率、隨和、樂于助人、輕信、易于適應環(huán)境。榮格認為,純粹內向或外向性格的人是很少的,只是在特定場合下,由于某種情境的影響而傾向于一種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大多數(shù)人是介于內向和外向之間的中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