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教學時講解更細致一些,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1、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yè)書寫要整齊、清楚、格式要規(guī)范。要求學生“做對”,不要有“反正我還要檢查呢”的思想;同時,做題之前和做題的過程中,務必要求學生認真檢查。檢查的項目有:
①題目有沒有抄錯?
、谟嬎愕倪^程中有沒有錯寫、漏寫、少寫、多寫數(shù)字和符號?
、勖恳徊接嬎闶欠裾_?
④特殊數(shù)“0”、“1”的計算是否得當?做好后要進行驗算,這是一道必須進行的程序。驗算時要求學生掌握“縱橫檢查法”?v查法:上下式子間檢查、核對數(shù)字、運算符號是否寫錯,有無漏寫或重寫。橫查法:檢查每一步的運算順序是否有錯,每一步的計算是否有錯。這樣不僅確保了計算的正確,而且對學生逐步養(yǎng)成嚴謹、認真、踏實的學風,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分清運算順序。
要求學生先看題中含有哪兩種運算,有無括號,必要時可以不計算,只判斷運算順序的單項訓練。先觀察算式,再思考運算順序,可以劃線標號,表明運算順序。57-43+36 、60÷5×12 (本不是教學的難點,但學生受影響,成為了易錯點)應強調,當算式中只有加法和減法或乘法和除法時,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3、進行改錯訓練
學生有時觀察不細致,思考不深入,會因某些數(shù)據(jù)特征影響而造成運算上的錯誤。進行改錯訓練,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計算過程錯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正確的運算是什么?
只要學生在混合運算中做到:整體觀察——分清順序——認真計算——全面檢查,計算的正確率肯定會提高的。
【篇二】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計算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對數(shù)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各種數(shù)學能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在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上多下功夫。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的地方:一、加強口算的訓練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能力是在口算準確、熟練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沒有口算的基礎筆算就無從談起。在混合計算的過程中就暴露出了學生口算不過關的現(xiàn)象。因此,應在新課前的復習中先進行一組口算練習,口算練習應該持之以恒。
二、運用知識的遷移
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能獲取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有了前面“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知識的基礎,學生可以順利的進行知識的遷移,因此,教學中教師只要適時點撥,引導學生自覺地把計算與應用聯(lián)系起來,進一步加深先算除法的印象就可以了。
三、進行習慣的培養(yǎng)
雖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們都知道了在算式中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卻不盡如人意。因此,養(yǎng)成學生在先算的式子下面劃橫線的習慣就很有必要了。當然,也要提醒學生進行復查。
【篇三】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混合運算第一課時是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第二課時是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第三課時是運用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學生二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學過了乘法在前、加法在后的綜合算式,但對于綜合算式的遞等式計算格式還沒有涉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情景讓學生理解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在新課講解的過程中,以自主學習為主,交流展示為輔,先從分步算式入手,再列出綜合算式,講解遞等式的書寫格式,再通過討論比較總結出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綜合算式的計算順序,來突破本單元的重難點。練習的過程中也進行了適當?shù)木幣,讓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感受知識的不斷鞏固和強化,后做好小結,讓學生回顧每一節(jié)課。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也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預設。上完課后發(fā)現(xiàn)了課上的很多問題,結合教學設計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1、緊扣教學目標,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備課時,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把新授部分分成了三個部分,由分步算式引入綜合算式及綜合算式的書寫格式為第一個部分,根據(jù)情境直接寫出綜合算式為第二個部分,比較總結為第三個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其實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所在,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討論總結出綜合算式的計算順序,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候,由于備課時沒有考慮周到,在提問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些茫然,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這是因為在備課中沒有想到怎么樣提出有效的問題,有明確指向的問題所造成的,所以在教學中應設計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細致地思考每一個問題的具體提出,每一個追問的層層遞進。
2、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去思考、發(fā)現(xiàn)、練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多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說出他們的想法,說出他們的發(fā)現(xiàn),說出他們的總結。在新授的部分,由于擔心學生說的不到位,次地糾正學生的答案,或者直接將自己的預設強加給學生,在以后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學生能力范圍內的,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在比較討論的過程中,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慢慢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練習的過程中更是要學生多說,這節(jié)課我給學生的時間太少,很多時候怕學生出錯或者表達不完整,自己就說出了答案或結果,沒有給學生鍛煉的機會。